?

保持作風優勢,守住人心陣地

2017-01-21 18:05黃杏福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人心作風

黃杏福

摘 要:黨風問題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黨風的好壞,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通過回顧黨的奮斗歷史,認識黨風建設的現實意義以及在現實生活中保持優良黨風贏得人民擁護。

關鍵詞:保持;作風;守??;人心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黨風的好壞,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認真回顧黨的作風建設的光輝歷程,總結黨進行作風建設的寶貴經驗,對于我們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優良作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黨的奮斗歷程就是不斷加強黨風建設的歷程

在九十五年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重視黨風建設,從而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中國近代史以來的歷史進程,大體三十年有一個歷史階段,每個階段有一項主要任務被完成。

在革命取得全國勝利、中國共產黨執掌政權的情況下,如何繼續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成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反復思考的問題。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在河北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向全黨鄭重地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開始加強執政后黨的作風建設。首先,在全黨開展了大規模的整風運動,較好地解決了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強有力的作風建設舉措,使我們黨保持、發揚了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優良作風,有效地抵御了“糖衣炮彈”的進攻,使新生的人民政權得以鞏固。其次,在黨的作風建設中充分依靠群眾,加強人民監督。再次,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然而,在執政黨作風建設探索的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曲折,走了彎路。1957年的反右擴大化、1958年發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后來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黨的“三大作風”受到了嚴重破壞,在作風建設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為了全面恢復和進一步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一定要把“黨內民主和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擴大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去”。從1983年10月到1987年5月,我們黨又用三年多的時間,在全黨進行分期分批整頓。通過整黨,黨的作風進一步改善,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鮮明地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科學論斷,在總結以往黨風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把堅持黨的優良作風與制度建設有機統一起來的新思路,從此,黨的作風建設走上了靠改革和制度建設來推進的健康的發展道路。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堅持黨的優良作風與倡導新的時代作風緊密結合起來,明確提出“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繼續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并強調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勵精圖治,多策并舉,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強調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得到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贏得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這話意義深遠,切中要害。人體缺鈣機能差,精神“缺鈣”會松垮,說到底還是“三觀”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追求,這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官員領導干部“不問蒼生問鬼神”,凸顯出精神“缺鈣”何其嚴重。

2 深刻認識黨風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人民群眾對改革發展的社會預期普遍提高,對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要求明顯增加,利益訴求的內容和方式呈現多樣化。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黨必須深入思考和切實行動的核心課題。無論是實現兩個百年的宏偉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需要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排除各種錯誤思潮的干擾,需要凝聚攻堅克難的正能量,需要人民群眾的充分理解和積極參與。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優良的作風把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實現目標,這是決定性階段。

(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黨如何繼續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跳出歷史周期律,是黨建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在紀念建黨90周年報告中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我們黨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時習近平強調: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習近平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上強調,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四大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中央提出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時代的呼喚,是民心之所向。

3 以優良黨風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我們黨95年的奮斗實踐證明,黨風正,則民心聚、事業興。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我們黨的生命線。依靠這個傳家寶,我們贏得了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輝煌勝利。在今后的奮斗征程中,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依靠這個傳家寶而取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勝利。

(一)黨的作風建設要以密切黨群關系為核心。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任何政權、任何政黨的興衰存亡,都取決于人心向背。以密切黨群關系為核心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我們黨戰勝各種困難與風險、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黨在執政前后和改革開放前后,所處的環境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脫離群眾的可能性增加了,而看不到這種危險是最大的危險。當前,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強化公仆意識、服務意識,強化對群眾敬畏之心,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我們堅持,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將得到更好的發揮。

(二)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領導帶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關鍵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中國共產黨從創立到壯大,得益于其有一代又一代好的領頭人和接班人,他們始終把老百姓的生活放心頭,把國富民強作為執政的最終目標。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同志就強調整風首先從高級干部入手,高級干部率先垂范,為全黨做出榜樣,以此帶動下級和全黨的整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也都十分重視領導干部在黨的作風建設中的表率帶頭作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身體力行落實八項規定,在全黨帶了一個好頭。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這也使這些規定更具主導力、執行力和持久力。

(三)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堅持教育和制度相結合。作風建設離不開思想教育,但又不能僅僅依靠教育。因為再好的思想教育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制度約束也不能持久。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健全相關制度,可以鞏固、確保和發展黨的作風建設的成果,保證好作風得到鞏固和延續、消極的東西得到控制。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教育和制度相結合,把制度建設貫穿于作風建設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 劉志亮.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的五個著力點[J]. 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 2016(03)

[2] 郭美辰.關于建立健全黨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思考[J]. 共產黨員(河北). 2015(14)

猜你喜歡
人心作風
“三老四嚴”作風誕生記
愿得一人心
人心換人心
規矩立起來 作風嚴起來 履職實起來
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
軟糯甜美 俘獲人心
“反腐”過后人心能否維穩?
提能增效轉作風 真抓實干譜新篇
從嚴從實抓作風 力促落實求實效
"五老"宣講入人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