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擺脫知識產權被動挨打的局面

2017-01-21 18:39吳善超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保護知識產權

吳善超

摘 要:知識產權,顧名思義,首先它是一種財產,這種財產是基于用知識所創造出來的有益的智力成果;再次,它是一種權利,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擁有對抗第三人的權利?,F代社會,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多,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面對當今激烈的商業競爭時,知識產權作為一種軟實力,越來越發揮它的巨大作用。但是現在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屢見不鮮,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擺脫

案例:某從事裝飾業的公司(以下稱為甲公司)收到同行企業乙公司專利侵權指控,甲企業承認了侵權,并爽快地支付了賠償金;第二次乙企業又以其他專利被侵權為由起訴甲公司,甲公司在訴訟中也承認了侵權并支付了賠償金;第三次甲公司又被乙公司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這次甲公司很是氣憤,聘請律師表示與乙公司打到底,但是一審、終審都敗訴了,畢竟侵權是事實。甲公司老總再也坐不住了,在知識產權方面被動挨打是國內企業殘酷的現實。

這不僅是甲公司所遇到的難題,這也是我國目前很多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隨知識產權制度的進一步推廣,這種情況將會越發嚴重,要想徹底打破被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轉變觀念,奮發自強,突破創新。

1 轉變觀念,從思想上真正覺醒

盡管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對企業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給予極為優惠的政策去誘導,另一方面又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企業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并作為評定高新技術企業的強制條件,但是企業并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即使是央企也只是應付性地做做樣子。主要原因是意識沒有真正的覺醒,意識的覺醒并不是停留在對知識產權制度認知的淺層面上,必須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對企業現實意義和重要性。這樣深刻的認識對國內企業而言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吃過苦頭,二是嘗過甜頭。這其中有個奇怪現象,吃一次苦頭并不足產生深刻的認識,像甲公司被乙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擊,歷時三次才下定決心自己要重視知識產權。而甜頭稍嘗即可,據甲公司介紹乙公司是行業內第一個重視知識產權的,其嘗到專利帶來的好處后,即開始大量申請專利,并成立專門的律師團隊全國到處去收費。甲公司從乙公司收費上也看到了知識產權帶來的甜頭,據老總介紹,同樣的產品,乙公司有專利的出廠價為每平方一百多元,而其他沒有專利的產品只能賣到幾十塊錢。

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也就是說,一旦你擁有的某項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版權或者技術秘密等得到應用,那么就會產生經濟效益,這就是知識權帶來的財富。知識產權的應用可以由權利人自己來做,也可以由權利人收取轉讓費或許可費,許可或者轉讓給他人來做。由此,企業應該重視創新能力強的知識型人才,成立專門研發組織,或者給予對創新有卓越貢獻的人創新資金鼓勵,激發員工創新熱情。并且企業應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一方面是維護自己的權利的需要,另一方面迫使侵權責任人付出高昂代價,促進全社會重視知識產權。

2 主動出擊,不做井底之蛙

我國企業一旦被他人專利圍困,通常的做法是和權利人拼個你死我活,在包圍圈中做困獸之斗。專利侵權案的被告首先想到的是走無效程序,把對方的專利無效掉,專利無效需要有法定的理由,這招已經越來越難奏效。反而讓自己陷入訴訟的泥潭,一道道程序往下走,最少幾年的漫長時間,企業往往被拖得精疲力盡,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經營,不曾想掉進了他人設定的陷阱中,就是把你當成困獸困死。所以困獸之斗顯然不是好的解決方式,打破困獸局面的辦法是主動出擊。

甲公司老總這方面顯得頭腦非常清晰,沒有和乙公司過多糾纏訴訟案件本身,而是尋求主動出擊的戰略方針。在訴訟中甲公司老總發現乙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不過是來自其他行業現有的圖案,當他拿著公開出版物抗辯時,法院卻認定來自不同行業,并不影響其專利的有效性。甲公司老總恍然大悟,原來專利就這么簡單,這樣的專利我一年至少可以申請幾百個。大多數人都認為專利是天才的發明,一般人是想不到,甲公司老總通過訴訟認識到,像外觀設計這樣技術要求不高的專利,專利開發確實并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去開發專利以打破困獸局面,只是其認為可以直接使用他人現成的圖案申請專利是偏頗的。

可見,知識產權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存在與企業日常生產之中、甚至存在于個人生活之中。我們應適應新形勢,主動作為,將重視知識產權和創新作為常態,引進國外先進保護知識產權先進經驗,不做井底之蛙。

3 做好規劃,立足長遠

專利的開發并不像甲公司老總想象的那么簡單,各行業都有各自的特點,這個行業特點就是要追趕潮流,流行的東西變幻難測,今年流行,明年就不流行了,申請外觀專利至少要一年,很可能等專利證書拿到卻沒有意義了,而模仿很容易掉進他人布設的專利陷阱。

甲公司老總明白只有自己開發才能突破他人專利圍困,但是其豪言一年開發幾百個專利顯然缺乏基本的規劃。

因此要將知識產權作為一項長期戰略,對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提升競爭力來說具有重大作用。

首先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從整個國家的宏觀層面來考量,知識產權戰略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人才培養、研發體系等密切相關,應當統籌規劃。人才發展要以“服務發展、人才優先,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高端引領、整體推進”為基本原則(2)。這是激發全社會創造熱情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提升全國經濟實力、創造實力的重要內容。

其次,應該有區域知識產權戰略,我國的不同地區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以及知識產權資源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應當針對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有不同的側重點。這也提醒政府部門,在衡量各省或地區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時,不宜追求單一目標。避免盲目追求數量,不重質量的問題發生,結合實際,提高產出比。加強重點領域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積極開展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辦跨區域、大規模和社會反響強烈的侵權案件,加大對民生、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等領域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執法協作、侵權判定咨詢與糾紛快速調解工作(3)。

再次是行業知識產權戰略,各行各業在這方面不宜面面俱到,也不要千業一面。國家要在優先發展的產業,例如IT、生物技術、中醫藥等重點推進行業知識產權戰略。

然后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尤其應當培育扶植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利用的意識和手段,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應當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引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自我增強其知識產權創造、利用、管理與經營能力。企業自身應建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建立長期規劃,才能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起步較晚,讓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常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本國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并且能更好的利用國外的知識產權使之更好的服務于本國經濟的發展,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我國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與展望》,《中國知識產權二十年》

2、《知識產權人才"十二五"規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3、《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二主要行動

4、《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 - 其它論文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993392556790.html

猜你喜歡
保護知識產權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反滲透長期停用保護方法的探索
知識產權為“互聯網+”護航
知識產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