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歌里的民族特性與國民閱讀特征

2017-01-21 19:33袁闖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國歌澳大利亞

袁闖

摘 要:國歌是一個民族的自畫像,通過澳大利亞國歌了解國民的特性,進而深刻理解國民閱讀特征。

關鍵詞:澳大利亞;國歌;民族特性;國民閱讀特征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由澳籍蘇格蘭作曲人彼德·多茲·麥考密克創作于1878年,1948年確定為澳大利亞國歌,經過百年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奮斗,澳大利亞終于被建設成一個世界矚目的幸運之邦:富裕又發達,文明又公平,自由又有序。2016年被國際信譽研究所列為“全球最有聲望國家”之一。

國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共同心聲和共同意志的體現,是一個民族的自畫像,透過國歌可看清其民族的底蘊及實質: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全體澳大利亞人,讓我們快樂吧!/因為我們年輕而自由;/我們有金色的土地和勞動可以創造的財富;/我們的國土為海洋所環繞;/我們的土地富于自然的恩賜,/美麗、富饒而稀有;/讓歷史的每一個時期/推動美麗的澳大利亞前進。/讓我們快樂地歌唱,/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在南十字星座燦爛的星光下,/我們用自己的心靈和雙手辛勤勞作,/為了將我們的聯邦/建設得舉世聞名;/對那些遠涉重洋到來的人們/我們有無盡的土地來分享;/鼓起勇氣,讓我們一起/推動美麗的澳大利亞前進。/讓我們快樂地歌唱。

1 澳大利亞國歌和國民特征

1.1 崇尚快樂、珍視自由

全體澳大利亞人,讓我們快樂吧!……/讓我們快樂地歌唱 /因為我們年輕而自由。

1788年1月26日,阿瑟.菲利普率領戰艦押解736名犯人來到荒涼的澳大利亞,囚犯們忍受著寒冷饑餓在不毛之地上建房修路。失去自由的囚犯,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新獲得自由。早期的囚犯移民社會給澳大利亞民族打下了深刻的時代烙印,在澳大利亞國民的潛意識中自由倍受珍視;遼闊的疆域也使國民非常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主要表現在自由移民、自由開拓和自由政治。雖然澳大利亞只有200多年歷史,但是年輕而自由,可以看出澳大利亞人是一個崇尚快樂、珍崇自由、具有樂天精神的民族。

1.2 崇尚平等的“伙伴情誼”

對那些遠涉重洋到來的人們 /我們有無盡的土地來分享。

十九世紀隨著牧羊業的發展和淘金熱的興起,吸引了新移民,使澳洲的人口從1849年的37,3000人猛漲到1878年的200多萬。對于那些遠涉重洋到來的人們,給予了熱情由衷的肯定、贊美,大家都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只要用心和雙手勤奮勞作,就可以分享無邊無界的土地。這里有機會均等之意?;锇榍檎x是澳大利亞人共同具有的素質。在地廣人稀的土地上,人們為了生存和排除孤獨感而相互依靠而形成特有的“伙伴”關系,至今陌生人見面后會互相問好:“你好啊,伙伴?!?;公共汽車司機打開車門,會快活地招呼:“上車吧,伙伴”?!肮近c,伙伴“是澳大利亞對自由、平等、博愛的最貼切的詮釋。

1.3 注重環保,對自然對國家有一種感恩之心

我們有金色的土地和勞動可以創造的財富; /我們的國土為海洋所環繞; /我們的土地富于自然的恩賜, /美麗、富饒而稀有。/在南十字星座燦爛的星光下……為了將我們的聯邦 /建設得舉世聞名

澳大利亞人認為上帝創造了天地及萬物,所以對土地懷有一種深深的愛和感恩之情。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立法有50多個,但大家都是自覺自愿對環境保養維護:婦女不再以挎名牌皮包為榮譽,紛紛加入以拎環保袋為時尚的隊伍?!暗厍蛞恍r”人們關掉電,出去散步聊天看星星。澳大利亞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但并沒有因其民族和文化的多樣性而成一盤散沙,大家有個共同目標---將澳聯邦建設得舉世聞名。

2 澳大利亞國民閱讀特征

2.1 伙伴式閱讀

伙伴是介于知交、朋友和同事之間的一種關系,它會使人們的相互信任和坦率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生態和伙伴閱讀很容易造就一個良好的閱讀社會。澳大利亞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交能力,伙伴式閱讀更能達到開闊胸懷、增長才智的目的。

2.2 旅游閱讀

澳大利亞人崇尚快樂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受19世紀英國流行的“大旅行”影響和對自然的熱愛,澳大利亞人酷愛旅游,足跡踏遍海內外。每當旅游歸來,望著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感嘆道“還是澳洲好”。澳大利亞人的愛國情懷也和旅游閱讀有關。

2.3 閱讀方便、務實

澳大利亞的閱讀如呼吸一樣自然。各個社區的圖書館的就在超市旁,人們可以隨意進去歇歇腳、看看書報。在各大超市、社區圖書館的進出口有免費的報紙供需要的人們領取。對于殘障人士,郵遞員會每星期四把用塑料包好的報紙放到他們家門口的草坪上。

代表著“仁”和“謙遜”的一尊尊孔子雕像在布里斯班、墨爾本、悉尼、霍巴特和堪培拉等城市平地而起,顯示其教育功能。不流于形式,注重實際是澳大利亞閱讀的顯著特征。

3 澳大利亞國民閱讀具體表現形式

每年4月23日,世界各地都舉辦大型活動慶祝讀書日,卻少了澳大利亞的身影。澳大利亞童書作家蘇姍·史提芬森打趣道:“讀書不用非得等到4月23日,過了這一天,難道就不鼓勵讀書了嗎?與其叫小朋友在這天集體慶祝什么世界讀書日,還不如請他們4月25日過‘世界企鵝日更叫人開心。給他們看一些有關企鵝的童書,反而更能啟發他們閱讀的熱情?!逼鋵嵥麄円膊恢乖?.25。

3.1《圣經》閱讀

在澳大利亞,圣經是精讀的,不僅在家讀,還要星期天到教堂和大家互動交流。教堂是圣徒們自己捐款自己蓋建的。圣經的學習對人的心態和行為規范影響很大,中國汶川地震,澳大利亞為災區提供660萬人民幣和物資援助,包括專業切割機、起重機、發電機、毯子、防水帆布、簡易油桶、水箱等應急必需品。這些都是澳洲人對圣經上話語的踐行。

3.2 社區徒步閱讀

澳大利亞人有著深厚的自主開拓精神。澳大利亞有山有森林,社區的公告欄經常貼有星期六早上8:00登山的通知,大家不僅僅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還會關注哪棵樹干枯了,哪棵樹有蟲害,并做上記號甚至拍照洗出相片配上大大的相框展在入口處,提醒后來人小心樹木枯裂,希翼引起環保主義者們的關注。

3.3 學校閱讀

在教育中,對弱者的關心影響深遠,制定的標準傾向于不太有天資的學生。澳大利亞教育制度不允許教師用考試逼迫孩子學習,中小學沒有固定的課本,教師每天教的內容都是前沿的。組織學生出游參觀,觀摩演出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澳洲從小學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澳洲人多喜歡看書,這一習慣也是在小學養成的。

3.4 家庭懇談會

家庭懇談會大多是退休老人發起的,每到星期六晚7點到9點大家分別坐在桌子旁,桌上備有筆紙和英語詞典,當表達不清時可以通過畫圖或查閱字典來說明。澳洲這樣的義工老人比比皆是,他們幫的人也都是在這個社會中最需要幫助的人。澳洲的義工制是向社會傳播愛心的一種特有形式,在一個完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有這種形式的存在,是人類精神文明難能可貴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李凱林、劉國強、高亮、陳申. 澳大利亞國民素質考察報告[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9.

[2]張顯平. 澳大利亞社會與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3]唐納德.霍恩著、徐維源譯.澳大利亞人--幸運之邦的國民[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9.

[4] 葉永烈,直擊澳大利亞[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M]. 2013.

猜你喜歡
國歌澳大利亞
國歌
去澳大利亞遇見“活化石”吧
澳大利亞RaeRae五口之家
幸存的澳大利亞——探訪澳大利亞博物館
澳大利亞將嚴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國歌抒懷
簡說一些國家的國歌
在澳大利亞騎行
我們給學生講國歌
澳大利亞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