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稅制貨物營改增

一、試點的基本情況

為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稅收制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國務院決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海實施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此后,試點地區和行業范圍逐步擴大,截至2015年底,試點已覆蓋“3+7”個行業,即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3個大類行業和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廣播影視7個現代服務業。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試點取得的積極成效

實施“營改增”試點,逐步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是消除重復征稅、充分發揮增值稅制度優勢的必然要求,對完善增值稅制度、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各地方、各部門的協同配合下,全面推開試點平穩有序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一)統一貨物與服務稅制,確立了比較完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1994年實行新稅制改革,將增值稅征收范圍擴大至所有貨物和加工修理修配服務,形成了對貨物和部分服務征收增值稅、對絕大部分服務征收營業稅的流轉稅制度體系。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將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納入抵扣范圍,推進增值稅制度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從2012年1月1日啟動“營改增”試點到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完成奠定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基礎的“雙擴”改革,即稅基擴大到所有貨物服務,抵扣范圍擴大到服務和不動產等所有外購項目,結束了增值稅和營業稅分設并存的二元流轉稅制度體系。中國從此邁入統一的消費型增值稅時代。

(二)消除重復征稅,促進稅收公平。一是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無論是新納入增值稅范圍的行業還是原實行增值稅的行業,都因建立或延伸抵扣鏈條避免了重復征稅。二是減少了稅制差異對企業經營行為的扭曲。在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情況下,企業經營需要考慮稅制差異對組織架構、定價策略、商業模式的影響。對貨物服務統一征收增值稅后,稅制差異的影響大大減少,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三是增強了出口競爭力。營業稅沒有出口退稅制度,僅對少量出口服務實行免稅政策。營改增后,所有的服務納入出口退(免)稅政策范圍,提高了出口服務競爭力,促進了服務貿易增長,出口貨物也因將購進服務和不動產納入計算退稅的進項稅范圍,其退稅力度進一步加大,增強了我國國際貿易競爭力。

(三)減輕企業稅負,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2016年5-12月累計減稅4889億元,其中新增試點的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累計減稅1747億元;2016年5月1日以前已進行“營改增”試點的行業,在自身稅制轉換減稅的基礎上,由于將不動產納入了進項稅抵扣范圍,以及新增的四大行業進行試點后增加了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累計減稅1486億元;1994年已經實行增值稅的行業主要是制造業,隨著2012年試點逐步推開和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可抵扣的進項稅不斷增多,減稅效果更加明顯,累計減稅1656億元。再加上2016年1-4月減稅847億元,2016年全年“營改增”累計直接減稅5736億元。營改增以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增強了發展的動力和后勁。

(四)促進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一是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將服務業改征增值稅,促進了服務業規??焖僭鲩L。特別是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等科技型、研發型等企業外購機器設備、租入不動產較多,允許這部分支出所含增值稅抵扣,大幅降低了企業的創新和研發成本,帶動服務業水平提升。此外,服務業是最大就業容納器,行業的快速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改善了民生。二是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隨著“營改增”試點的持續推進,制造業企業可抵扣進項稅范圍不斷擴大,一直享受凈減稅的改革紅利,特別是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后,減稅效應進一步放大。在當前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通過減稅將更多的資源留給企業,改善了市場預期,激發了制造業企業加大投資、升級改造的積極性,帶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型升級。三是促進創業創新。大量小微企業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由營業稅下依5%稅率和含稅價計稅,改為按3%征收率和不含稅價計稅,稅負下降約40%,是減稅幅度最大的群體,大大激發了勞動者創業創新積極性。

(五)拉長產業鏈,催生新業態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國民經濟各行業都納入了環環征收、道道抵扣的鏈條機制,解決了制造企業外購服務不能抵扣、服務企業外購貨物和服務不能抵扣的問題,為產業分工細化創造了更好的稅制環境。一方面,促進了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服務外包。大量制造企業把研發、設計、物流等生產性服務從主業分離出來,或采取服務外包方式。企業的組織架構更加優化,有利于提高核心業務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促進服務業的分工再細化,孕育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服務業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的個性化需求,創新商業模式,成立效率更高、專業更強的創新主體,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定制化服務,涌現出大量新業態。

(六)培育新稅源,為財政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制度基礎。一是推動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為更好適應新稅制,企業主動從產業鏈構建、財務管理、供應商選擇等方面,完善企業治理,強化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明顯提高,帶動了其他稅收增長。二是促進公平競爭。增值稅嚴密的抵扣機制,使原來不開發票的“隱性”經營行為和“隱形納稅人”顯性化,減少了暗箱操作、地下經濟等不規范的做法,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得以有效發揮,有利于規范、誠信經營的企業做大做強,提高了稅源質量。隨著增值稅抵扣鏈條的進一步健全,這一作用還將更加明顯。三是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實現了金稅三期征管系統全面覆蓋,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全面推行,有效遏制了稅款跑冒滴漏,提高了征收效率。

猜你喜歡
稅制貨物營改增
唐朝“兩稅法”稅制要素欠缺析論
稅制結構與經濟發展質量:實證檢驗及稅制結構優化
逛超市
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稅制變革與財政治理學術研討會綜述
減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的稅制改革思考
路遙知馬力
參考答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