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實推進預算公開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預算法報表財政部

2016年,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圍繞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扎實推進預算公開各項工作,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依法依規公開預算,取得明顯成效。

一、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出臺公工作指導意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預算公開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定,提出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重點推進財政預算領域信息公開。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對預算公開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中央和國務院文件要求,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2016年2月,財政部報請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預算公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預算公開觀念,增強主動公開意識,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圍繞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要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加快公開進度,規范公開形式,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增強公開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有效性,提高預算管理透明度,促進社會有效監督。

二、嚴格執行預算法,依法依規公開中央預算

預算法規定,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中央預算,決算的報告和報表,應當在批準后20日內向社會公開。2016年中央預算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財政部于3月30日在財政部網站向社會公開。公開的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共計19張報表,其中,一般公共預算公開11張報表,政府性基金預算公開4張報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公開4張報表。此外,公開了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專項債務余額情況2張報表。

公開的預算報表中,中央本級支出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中央本級基本支出公開到支出經濟分類款級科目,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分地區公開、按項目公開。

2016年中央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中央預算在上年公開15張報表的基礎上,增加4張報表,包括中央基本建設支出預算表、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匯總表,進一步細化了中央本級支出和對地方稅收返還與轉移支付情況。同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首次公開了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專項債務余額情況。預算公開后,新華社、人民網、光明網、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作了積極報道,認為公開的中央預算由21張表格和5個相關說明組成,預算更加公開透明,收支安排反映了改革舉措。

三、加強協調配合,推動中央部門公開部門預算

部門預算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強法制政府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中央各部門做好部門預算公開工作,財政部改進預算管理,規范預算編制,及時批復中央部門預算,制定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方案和規范,組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編制公開模版,會同中央部門進行政策解讀,組織網絡和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以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加強對部門預算公開工作的指導,促進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全面協調推進。

全年共有102個中央部門(單位,下同)在4月15日向社會公開部門預算,公開的部門預算共包括8張報表,涵蓋財政撥款和非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其中部門收支總表3張,財政撥款收支表5張。公開的報表中,部門支出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按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公開。除公開部門預算報表外,各部門還公開了本部門職責、機構設置、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等情況。財政部匯總公開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

2016年中央部門鞏固預算公開成果,在上年全面落實預算法,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的基礎上取得新的進展,其中,預算公開時間比上年提前2天,公開的部門增加2個,有101個部門公開“三公”經費預算,公開部門增加1家,

四、印發通知,督促地方對預決算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為推進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2015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監察專員辦事處和地方財政部門,聯合開展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地方預決算公開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是:主動公開意識不強,主體責任履行不力,未公開部門預決算的單位較多,已公開的預決算不同程度存在不夠細化、時間滯后、公開渠道不規范等問題。

針對檢查發現的上述問題,財政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精神,在9月23日印發《關于切實做好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提出系列措施,督促地方整改,標本兼治,建立長效機制。

一要統一思想。地方應當充分認識預算公開是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的重要舉措,貫徹落實預算公開規定,強化社會監督,是打造陽光財政,促進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的重要保證,要將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增強責任心、使命感,采取措施改進工作。

二要標本兼治,完善公開長效機制。一是地方要增強法治意識,堅決執行預算法規定,履行公開主體責任。二是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各部門要明確分工,加強組織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三是進一步改進預算編制,細化預算內容,提高完整性、規范性、準確化。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指標體系,將預決算公開情況納入地方財政和部門工作考核范圍,強化部門和人員責任。五是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六是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發現一起、曝光一起、糾正一起。

三要認真整改。地方對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堅決糾正,依法應當公開的要立即公開,公開要素不全的要補充公開,公開形式不規范的要采用規范形式公開。同時要對2016年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排查,排查發現的問題要立即糾正,并認真布置2017年預決算公開工作。

五、制定操作規程,規范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

近年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要求,落實預算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預決算公開取得積極成效。為進一步推動并規范好這項工作,10月23日,財政部印發《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對地方預決算公開原則、基本要求、部門職責、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方式等做出了明確規定。一是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和各部門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依法依規公開預決算為原則,按照公開及時、內容準確、形式規范的要求,向社會公開地方各級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接受社會監督,做到公開內容公眾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二是地方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必須在批準(復)后20日內向社會公開,鼓勵適當提前。三是地方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為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原則上至少公開14張報表。地方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為經批復的部門預決算及報表,包括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原則上至少8張報表。建立健全預決算公開保密審查機制,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不予公開。四是自2017年起,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設立預決算公開統一平臺(或專欄),集中公開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五是健全預決算公開的組織協調、績效考核、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加強公開保障工作。

六、建立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推動預決算集中公開

近年來,中央各部門適應信息技術發展和傳播方式變革,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充分運用網絡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服務、提升治理能力。以門戶網站為主、通過網絡公開部門預決算日益成為部門預決算公開的重要形式。

相比采用政府公報、報紙等傳統形式,利用互聯網公開預決算,受眾廣、時效性強,公眾查詢和監督比較方便。因此,為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同時解決部門在網上公開預決算存在時間不統一、不協調、不利于比較和監督等問題,財政部結合湖南、河南、陜西等地先行先試經驗,經過認真研究,于年底在財政部門戶網站建立了“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用于集中公開中央政府預決算、中央部門預決算、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情況。

“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分中央政府預決算、中央部門預決算、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三個部分,每一部分下再分若干欄目,如中央政府預決算欄目,下設中央政府預算、中央政府決算。中央政府預算下設年度預算報告、預算報表、報告解讀等。

“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建成后,經過內部試運行,于11月上線并向社會開放,開放的平臺上載了2016年已公開的中央政府預算報告、報表,2016年中央部門預算、2015年中央部門決算,以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有關情況,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的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轉移支付預算和資金下達情況等,成為社會公眾集中了解中央政府和部門預決算、轉移支付預算情況的重要窗口。

猜你喜歡
預算法報表財政部
164706 億元,財政部首曬地方債年度細賬
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影響分析
新預算法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
財政部下達44.2億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鎮長看報表
財政部會計司2015年工作要點
《預算法》修改歷程
《預算法》修改蹣跚前行
月度報表
月度報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