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文化工作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中央改革文化

2016年,財政文化工作順利完成機構組建和職責、人員調整,多項重點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164.92億元,其中,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47.95億元。

一、嚴格落實財政部黨組要求,迅速完成文化司組建

2016年11月,財政部整合文資辦、原教科文司、行政政法司相關職能成立文化司,首次在財政部層面實現了對宣傳、文化、傳媒、體育和旅游等大文化領域以及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預算和產業基金,包括資產和財務的歸口管理。文化司主要職能是:研究提出支持文化改革與發展相關財政政策;承擔宣傳、文化、體育、旅游等方面的部門預算和相關財政資金、資產管理工作,擬訂相關行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負責旅游發展基金預算管理;承擔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文化企業資產、財務、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等工作;承擔中央文資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組建文化司是財政部黨組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客觀要求,充分體現了部黨組對文化改革發展和財政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文化司成立后,通過全面整合相關財政文化職能,有利于集中財政力量,研究落實中央關于加強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提升戰略決策和謀劃布局能力,完善促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有利于統籌推進財政支持文化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工作,以事業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積極參與全面深化改革,認真落實改革任務

(一)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聯合中宣部出臺《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加強中央文化企業負責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核的意見》等,填補了中央文化企業國有文資監管制度的空白,確立了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同時,會同中宣部組織指導中評協印發《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準則體系。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精神,開展文化企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和抵質押融資研究工作。

(二)做好落實“十三五”規劃頂層設計。參加文化體制改革重要舉措出臺和落實情況評估,參與編制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研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健全公共財政文化投入機制。參與研究制定《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配合相關部門編制文化、文物、體育、旅游、全民閱讀、紅色旅游等分行業“十三五”規劃。

(三)支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會同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圍繞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明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具體項目清單和重點任務。落實脫貧攻堅戰略部署,明確財政文化政策著力點,定向支持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項目,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支持開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會同文化部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整合基層公共文化資源,增加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會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報請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的通知》,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由粗放式覆蓋向精細化入戶升級。配合做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文物保護法》的制定或修訂工作,推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法律體系。

(四)引導促進文化體育消費。聯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財政部關于開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的通知》,在26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開展試點工作。聯合文化部等部門研究起草并報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的通知》,激活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配合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報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完善相關投入機制的政策措施。配合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水上運動、航空運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推動豐富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擴大體育產業規模,促進體育健身消費。

(五)探索創新競爭性領域財政資金投放方式。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相關要求,財政部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模式改革創新并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市場配置+重大項目”雙驅動。一是立足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通過完善參股基金出資模式、創新通過重點省級文投集團開展債權投資路徑,實現向市場化配置資源轉型。二是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繼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等重點領域,補齊短板、增強實力。三是建立牽頭部門負責制,充分調動宣傳文化部門積極性、主動性,突出頂層設計和政策規劃,推動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行業政策有機銜接。

(六)推動中國足球改革發展。完善足球改革發展財政投入機制,加大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支持力度。指導和督促地方財政部門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與地方財政資金,支持本地足球改革發展,因地制宜確定具體支持內容,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支持國家體育總局向中國足協購買服務,明確將國家體育總局相關國有資產提供給中國足協使用,推動中國足協實質性改革脫鉤。參與研究制定《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關于推進地方足球協會調整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動設立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

(七)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結合落實“十三五”規劃和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十三五”財政文化工作思路研究、國外文化消費理論研究、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現狀問題研究、促進旅游業投資和消費研究等,為制定財政文化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參加促進引導文化消費、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足球改革發展等調查研究,了解相關政策在基層執行情況,加強對地方的工作指導。配合相關部門就民間投資進入文化產業、促進文房四寶產業傳承發展、設立三峽庫區旅游綜合試驗區等進行政策研究。

三、強化預算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完成預算指標劃轉。及時辦理完成文化司預算指標劃轉手續。按照處室分工,重新劃分部門指標權限,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做好相關部門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下達工作。

(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組織做好2017年部門預算和2017—2019年支出規劃編制工作,按時下達相關轉移支付,推進專項轉移支付實質性優化整合。加強中央本級和轉移支付績效管理,基本實現項目績效目標編制全覆蓋,組織開展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扶持實體書店等績效評價工作。完善預算執行管理工作機制,清理財政沉淀資金,收回存量資金約1.8億元。協調相關部門,推動清理規范文化領域掛鉤事項,研究提出相關后續投入政策建議。

四、履行監管職責,支持中央文化企業改革發展

(一)加強企業產權管理。全面開展產權登記,集中完成600戶中央文化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與發證工作,登記企業實收資本311.2億元,其中國有資本總額304億元,占比97.7%,并在此基礎上搭建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管理數據庫,撰寫《中央文化企業產權管理研究》等調研報告。規范開展企業資產評估備案,組織7次專家評審會,完成對人民衛生出版社公司制改造、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下屬企業資產轉讓、知識產權出版社下屬企業對外投資等11項資產評估備案工作,涉及企業凈資產3.13億元,增值16%。完成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地圖出版社等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工作,理順企業國有產權關系。

(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做好中央文化企業財務決算集中驗審工作,分析中央文化企業經營運行情況。完善《中央文化企業財務決算評價暫行辦法》,加強中央文化企業財務決算年度評價工作。加強對企業經營情況動態監測,印發《關于開展2016年部分中央文化企業經濟效益季度快報工作的通知》,選取21戶重點中央文化企業開展季報工作。開展企業清產核資管理工作,批復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等4戶企業35戶各級子企業清產核資結果。指導企業完善內控制度,全面完成資產減值核銷制度建設工作,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

(三)強化企業負責人管理和重大事項管理。推進建立中央文化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體系,全面開展企業負責人年度述職工作;按照中央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有關要求,完成中國動漫集團公司等17項法定代表人變更和7項負責人任免確認工作。編制《中央文化企業2015年度發展概況》。參與制定《國有文化企業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的若干規定》《關于深化國有文化企業分類改革的意見》。積極推進企業改制和聯合重組,推動中國電影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等全民所有制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造,支持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人民衛生出版集團完成組建,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掛牌上市。推動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加快轉企改制, 12戶單位完成轉制任務。規范開展企業章程變更審批等日常工作。

(四)夯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1.53億,支持54戶企業圍繞深化改革與兼并重組、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融合創新,文化走出去等重點項目,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改革發展。制定《關于做好2016年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申報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申報上交流程,完成中央文化企業2016年國有資本收益收取工作,共收取國有資本收益3.52億元,同比增長8.6%。加強對資本預算支出進度監督檢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督促企業保質保量完成項目。

(五)創新國有資產監管手段。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完成第二階段建設工作。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基礎管理、重大事項管理和人事管理四大模塊26個子系統全面建設完成。部分子系統實現升級改造,具備在線申報、流程監管、數據共享、統計分析、預警校驗等管理功能。

五、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文化事業快速發展

(一)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優化支出結構,完善支持機制,深入推進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支持地方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維修改造、廣播電視覆蓋、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等。堅持?;?、補短板,支持實施流動舞臺車、流動文化車、貧困地區村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中西部鄉鎮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項目,對貧困地區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給予傾斜支持,通過標準化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二)強化宣傳、網絡安全等工作。支持保障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做好宣傳、精神文明建設、網絡安全等工作,參與研究制定《“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的意見》《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等。配合中宣部等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深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采編播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逐步完善財政投入政策,健全購買服務機制,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為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采編播管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支持文藝繁榮發展和文化交流傳播。繼續安排國家藝術基金、國家出版基金、國家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能夠體現時代精神和時代創造的精品。支持中直院團改革發展,著力打造優秀劇目,加強藝術創作生產。支持開展政府間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支持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國際傳播能力。會同文化部研究制定《部省合作共建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意見》,調動地方參與海外文化交流的積極性,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加強“一帶一路”軟力量建設的指導意見》。

(四)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重點支持全國重點文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繼續支持“平安故宮”工程、全國古籍保護計劃等。會同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報請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會同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制定印發《“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文物信息共享,用活文物資源。

(五)支持體育事業協調發展。統籌安排一般公共預算、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改善城鄉公共體育設施條件、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舉辦第十三屆全國冬運會等。支持國家隊參加里約奧運會,積極備戰2022年第24屆冬奧會。

(六)推動旅游業健康發展。參與《“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梳理與旅游業發展相關的財政、稅收政策。配合國家旅游局和相關部門研究《關于促進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郵輪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5)》《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指南》等其他涉及旅游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支持紅色旅游相關工作的開展,參與起草并報請中辦、國辦印發《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參與修訂《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六、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

(一)推動文化產業發展。2016年安排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4.2億元,共支持項目933個。專項資金分配工作緊緊圍繞國家文化改革發展戰略規劃,創新管理模式,優化資金投向,著力提高財政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貢獻度,其中,安排10億元參股全國14只優秀文化產業基金,直接撬動其他各類資本120億元,投資領域涵蓋文化產業主要門類;聚焦“雙創”融資難題,首次探索開展債權投資扶持計劃,出資5.6億元、帶動配套46.8億元,推進完善融資租賃、無形資產質押等創新型業務,直接降低了融資成本。截至2016年底,專項資金已累計安排286.2億元,支持項目5000多個,對推動全國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合理配置文化資源、優化產業發展整體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發起設立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根據《國務院關于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設立方案的批復》,中央網信辦、財政部共同發起設立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鹨巹澘傄幠?000億元,中央財政出資20億作為引導資金,其余部分面向戰略出資人募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凝聚社會資本合力,實行市場化運營,培育自主可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互聯網企業,加強互聯網資本安全,發揮互聯網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性作用,助力“互聯網+”行動。

猜你喜歡
中央改革文化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了!中央收儲凍豬肉2萬噸
改革之路
誰遠誰近?
改革備忘
防止“帶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