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金融管理工作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巨災績效評價金融

2016年,全國財政金融部門立足公共財政職能,發揮銜接財政金融的平臺優勢,在加強財政金融問題研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支持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管理、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以及財務制度建設和預算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進展。

一、加強宏觀經濟和財政金融重大問題研究,為推動財政金融改革發展建言獻策

(一)跟蹤經濟金融形勢,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建言獻策。2016年,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發達經濟體政策分化。國內經濟處于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供給總量和結構尚不適應需求的變化,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按照高站位、寬視野、有深度的要求,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動態分析了人民幣匯率、經濟杠桿率高企、不良貸款率上升、資本市場風險、英國脫歐應對等一系列問題,堅持底線思維,研提對策建議,為宏觀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二)開展業務調查研究,科學謀劃改革發展具體舉措。圍繞推廣PPP、農村金融、綠色金融、地方金融、支持“三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改革發展重點問題,加強調查研究,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完善政策。先后赴四川、上海、江蘇、湖南、廣東等地方開展PPP督導調研。同時,按照中央有關改革部署,研究綠色金融發展問題,與人民銀行共同牽頭研究制定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參與做好農村金融立法研究工作,就立法草案提出意見。

二、健全財政促進金融支持薄弱環節發展的制度措施,促進補短板和穩增長

(一)拓展農業保險支農惠農的深度和廣度。為加強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按照中央保大宗、保成本,地方保特色、保產量的思路,整合完善有關規定出臺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明確了預算管理、保險方案、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新要求。落實好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政策,緩解縣級財政支出壓力,中央財政的補貼比例,提高至東部平均40.58%、中西部平均46.22%,分別較政策實施前提高5.58和6.22個百分點,縣級補貼比例平均已降至5%以下。2016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58.3億元,為超過2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約2萬億元。

(二)支持健全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配合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規范擔?;鸷唾N息資金管理,增強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貫徹國家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整合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印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細化完善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定向費用補貼、擔保貸款貼息、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的財政管理要求,改進支持方式,加強預算監管和績效管理。2016年,中央財政共向各地審核撥付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162.7億元,推動提高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三)推動以地震為突破口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經報國務院同意,與保監會共同印發《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實施方案》,使我國巨災保險制度建設邁出關鍵一步。為完善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增強保險公司風險應對能力,研究起草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準備金管理辦法。在鼓勵保險機構通過購買再保險等多渠道分散地震巨災風險的基礎上,按照保險費收入的一定比例,計提地震巨災準備金,逐年滾存,用于應對地震巨災風險。

三、完善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一)研究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針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企業債務風險上升的問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安排,參與研究起草了以國務院名義印發的《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兩大原則”和具體“七類”途徑,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夯實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基礎。

(二)支持商業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跟進出臺不良資產處置的配套政策。調整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的組包政策,推動金融企業加快對“去產能”企業債務重組的進程,支持金融企業按“分類施策”原則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債權,明確“債轉股”涉及的債權轉讓和核銷政策。允許債權銀行以實施債轉股為目的向各類實施機構轉讓債權。要求債權轉讓遵循潔凈轉讓、真實出售原則,防止非金融企業風險向金融企業轉移。

(三)主動降低大型銀行分紅比例。2015年以來,大型銀行資產質量下降、利潤增速放緩、內生資本積累能力減弱,補充資本壓力加大。為緩解大型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增加有效信貸供給,保持大型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經報國務院批準,將大型銀行分紅率由33%下調至30%,相應增加大型銀行核心資本280億元,增加信貸供給3000億元左右。

(四)配合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為規范各類互聯網金融業態,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案件高發頻發勢頭,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及非銀行機構支付等分領域的整治工作方案。在方案框架下,參與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配合推進相關工作。此外,積極參與做好處置非法集資各項工作。

四、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增強機構活力和效率

(一)加快推進國有金融機構改革。深化資產管理公司股改和商業化轉型,發揮其處置不良資產的獨特功能和專業優勢。在信達、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上市的基礎上,扎實推動東方、長城兩家公司先后完成股改,標志著財政部主導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改制進入“收官”階段。推進開發銀行和兩家政策性銀行改革,認真配合人民銀行做好三家銀行的章程修訂相關工作,特別是對機構組織形式、機構定位、公司治理等重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推動金融控股公司改革,推動中信集團內部業務板塊重組整合,完善公司治理架構。

(二)完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制度。完善金融企業國有股權管理制度,按照不缺位、不越位的理念,以市場化手段規范國有股權管理,凡是可以通過公司治理機制審議的事項,原則上不再發文審批,實現尊重金融企業自主經營權和維護國有出資人合法權益的有效結合,提高管理效率。根據中央改革部署,按照依法合規、厲行節約、從嚴從緊的原則,印發中央金融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通知,明確了公務交通保障方式和補貼標準、經營和業務保障用車配置標準等事項,并審核中央金融企業改革方案。同時,制定了中央金融企業培訓療養機構改革方案,明確了改革范圍、改革任務、工作程序等事項。

(三)夯實國有金融資產全鏈條的管理基礎。在產權登記上,匯總分析2015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數據,完成1996戶企業年度驗審。在資產評估上,完成人壽股份收購廣發銀行資產評估項目的核準,備案資產評估項目22件。在產權轉讓上,審核產權轉讓項目11個,并通過建立監測系統實現對國有金融企業非上市產權轉讓的全流程監管。另外,做好相關金融企業的董事會、股東大會議案審核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參與有關金融企業年度預決算、利潤分配方案、投資并購等重大事項決策;按規定審核確認2015年度中央金融企業績效評價結果,并做好與之掛鉤的負責人薪酬審核工作。

五、強化金融財務和預算管理,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一)完善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根據深化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審核制度改革等有關精神,修訂印發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明確考核范圍為除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外的金融企業。通過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適當弱化經營效益對企業的驅動,減輕企業利潤考核壓力,強化對銀行流動性、成本控制和償付能力的考核,引導金融機構樹立正確的經營目標。同時,根據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功能定位,結合其特點和導向性差異,單獨印發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績效評價辦法,引導其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二)制定投資者保障基金財務管理辦法。為進一步規范保險、期貨以及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財務行為,保護基金資產的安全完整,結合近年來三家基金的運行情況和財務會計政策變化,制定了投資者保障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在強調投資者保障基金獨立性、非營利性、保障性和公司治理等原則的基礎上,對基金、基金管理機構的運作和經營核算事宜進行了規范。

(三)做好預算管理等基礎工作。在預算編制上,及時完成三年規劃編制、2016年度預算以及2015年度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審核批復工作,督促對口部門完成預算公開。在預算執行上,及時撥付部門預算、代編預算和預撥普惠金融發展等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在績效評價上,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印發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總體實施方案,開展績效評價。

(四)參與國際財金合作與交流工作。2016年,我國經濟杠桿率快速攀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熱點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利用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全會、區域工作組、委員會等多層次會議平臺,加強溝通交流,推動國際社會正面了解中國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為我經濟金融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針對FSB秘書處相關報告對我國銀行業資產質量和潛在風險的分析,利用會議平臺正面回應報告存在的問題。同時, 扎實做好評級機構年度復評、組織出口信貸國際工作組磋商、參加巴黎俱樂部會議等相關工作。

猜你喜歡
巨災績效評價金融
PPP項目績效管理與績效評價探究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災情景構建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深浙滇”三地巨災保險試點概況及淺析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基于因子分析的傳媒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
績效評價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應用
我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問題研究
基于《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的醫藥全行業績效評價及預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