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科研工作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研討會智庫課題

2016年,經中央編辦、財政部審批程序,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財政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借助部內相關司局及單位的大力支持,財科院緊密圍繞部中心工作,以建設“高端財政智庫”為目標,各項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一、提升科研品質,服務中心工作

(一)聚焦決策關注問題。4-6月,圍繞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中的“降成本”問題,財科院組織全國大型調研;10-12月,組織 “當前地方經濟財政形勢”全國大型調研。兩次調研采用實地典型調研與線上問卷調研相結合的形式,調研均形成內容詳實、分析深入的調研報告。通過報送報告、成果發布會形式對外發布了調研成果,引起社會各界及決策部門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二)優化課題形成機制。組織開展15項院內重點研究課題及14項院內計劃課題,推進基礎研究、政策研究和應用研究。組織中青年研究人員自組研究團隊競標立項。以此為契機,提高科研組織、課題評審和評價的透明度,形成競爭導向的課題立項機制。到年底,計劃課題和中青年招標課題已全部通過評審結題。

(三)規范各類課題管理。組織骨干研究力量主動配合有關部委及財政部內司局的業務工作,完成了多項應急研究任務,或與財政部內相關司局合作完成相關調研任務。協調有關研究力量參與國務院直屬各部門、地方政府及其部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單位委托的重大課題,為相關決策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同時,繼續加強對院外委托44項課題的管理,定期統計進展及完成情況,促進研究更加規范高效。

(四)完善成果轉化渠道。組織協調各方力量,通過將相關研究報告規范發布、呈送和出版,達到決策咨詢、綜合服務的目標,也拓寬了成果轉化的載體。報送《科研專報》15期,《研究報告》48期,《財政研究簡報》3期,《財經動態》50期,《財經動態資料》12期,《財經動態資料專輯》12期,《外國財經動態》4期。組織編著出版7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智庫叢書”。推出了2期內刊《智庫建設與管理》,旨在為生產和傳播智庫研究成果,凝聚高端智庫資源,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支撐,為專家學者和實踐部門提供服務。

(五)做好財經宣傳工作。策劃和構建媒體宣傳,規劃對外宣傳與合作,加強與媒體之間的溝通、合作。一是進行科研成果的宣傳推介,召開《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叢書發布會暨革命根據地財經研討會,引發學界對財政史的重視;召開“降成本”調研成果發布研討會,學界和媒體對調研報告反響熱烈;召開“地方財政經濟運行”調研成果發布會,國內媒體給予高度關注。二是協助部里參與改革政策宣傳,通過國家主流媒體對重大財經改革解讀,對改革與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深度解析,為民眾釋疑解惑,引導社會輿論。

二、搭建合作平臺,學術交流繁盛

(一)搭建學術研討平臺。組織召開 “中國會計改革與發展2016學術論壇”,主題為“會計、審計與國家治理”,重點圍繞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諸多重點、熱點問題等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在會計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召開 “財政與國家治理暨財政智庫60年研討會”,與會專家就《公共風險與國家治理》《現代財政制度與國家治理》及財政智庫建設等問題展開研討。組織召開 “以共治理念推進PPP立法專題研討會”,為國內PPP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組織召開“財政智庫建設研討會”,為新型財政智庫建設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打造新知大講堂。為擴大財科院國內外社會影響,營造學術氛圍,打造定位為多領域、跨學科、百科知識型高端學術品牌“新知大講堂”,并于3月推出,全年已開講6期。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時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丁學東、原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高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波恩大學高級研究員Ahmad教授、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俊生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校長政治哲學博士Paul Kelly教授等應邀,為新知大講堂做學術報告。新知大講堂推出以來,品牌效應凸顯,有效擴大了財科院學術交流的社會影響力。

(三)建立國內戰略合作網絡。與河南省財政廳、山東省東營市財政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財政局等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形成了財科院與省、市、區(縣)三級地方財政部門全新的合作模式。還開展了與各大企業的合作研究、網絡共享以及為企業定向培訓人才。通過戰略合作,得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調查和課題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訓等活動,為當地政府和財政部門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也為財科院加強科研和人才培養提供豐富的實踐平臺。

(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一是與日本財務省綜合政策研究所在京共同舉辦“中日財政智庫研討會(2016)—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經濟增長”,專家就經濟社會、財政熱點問題做專題學術報告。二是派專家赴國外出訪交流,擴大中國聲音。作為中國權威經濟學家代表團成員赴日訪問,向日本各界宣介中國宏觀財經形勢與政策。赴印度出席第二屆國研中心—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對話會,并就“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議題發表演講;赴美參加國際財政學會(IIPF)第72屆年會;赴巴基斯坦參加“氣候變化財政與規劃和預算制度的融合”雙邊交流;赴越南出席“國有企業與國有資本監管改革中國經驗”培訓班。三是接待國外或國際機構委派的官員或專家來訪。宣介我國財稅體制改革成果,分享發展和改革經驗,為改革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包括美國駐華使館經濟處官員、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官員、世界銀行貧困與公平全球發展實踐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財政事務部經濟學家、AMRO國別經濟磋商團、日本財務省財務綜合政策研究所、日本知名智庫現代文化研究所、國際金融公司(IFC)等人員和機構。四是出席研討活動。應邀出席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合舉辦主題為“增強國際貨幣體系 完善債務處理國際經驗”研討會、財政部與以色列財政部和駐華使館舉辦中以政府貸款合作20周年紀念研討會、中國全國婦聯和聯合國亞太經社會(ESCAP)聯合在京舉辦的“性別預算研討會”等。

三、強化培養管理,提高研究生質量

全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8人、全日制碩士165人、在職會計專碩100人,授予14人博士學位、150人碩士學位。在學生規模穩定條件下繼續抓培養質量。

加強制度建設,修訂了《研究生手冊》,制定了國家獎學金評選暫行辦法及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勤工助學、學生安全、助教、班主任管理等方面6個管理制度。

繼續對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優化,下半年實行了新的課程設計方案,改進課程教學方式,開門辦學,打造精品課程,順利完成了碩士、博士的共70門課程教學。

注重抓好畢業論文質量管控,明確導師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并嚴格執行開題、預答辯、匿名評審、正式答辯、學位會審查全過程質量控制程序,初步實施了畢業學生學位論文質量與指導導師下一步招生掛鉤措施。

完成審計專業碩士、會計專業碩士的教育評估;開展了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黨員、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第一次)的評比;改善教室及學生住宿條件,豐富學生文體活動,做好學生就業指導與心理輔導;從院黨委、各學生黨支部到班主任、任課及教務老師全方位抓好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及品行修養教育。

猜你喜歡
研討會智庫課題
民居智庫
阿來長篇小說《云中記》研討會實錄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中政智庫“五朵云”
中政智庫“五朵云”
王國欽《知時齋說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李元洛《詩美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京劇《辛追》劇本研討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