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全省建設

2016年,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86.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2670.5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4441.4億元,增長2.5%;第三產業8274.2億元,增長8.6%。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7.5:31.8:50.7變化為17.4:28.9:53.7,三次產業貢獻率依次為15.2%、13.1%和71.7%。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10432.6億元,增長5.5%。全省對外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165.4億美元,下降21.3%。全省消費品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02.5億元,增長10%。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1.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148.4億元,下降1.5%,但剔除大慶原油量價齊跌因素,增幅達2%以上,其中全省稅收收入實現827.8億元、下降6%。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228億元,增長5.2%,保障了省委、省政府重點支出,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達1206.9億元,比2015年增加127.1億元,增長11.8%,全省所有市縣實現當年財政收支平衡,徹底消滅了財政赤字縣。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整合涉農資金,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一)支持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順應國內高品質乳制品、畜牧產品需求增長趨勢,支持發展現代畜牧業,省級籌措資金16.6億元,引導社會投資建設“兩牛一豬”(指奶牛、肉牛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68個,促進“糧變肉”、“糧變乳”過腹增值。著力引導提升農產品品質,投入2.6億元,推進實施“三減行動”(指減化肥、減農藥、撿除草劑),支持建設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19個,帶動建設“互聯網+”高標準綠色有機種植示范基地1170個,落實綠色有機農作物種植面積35.4萬畝;實行“三品一標”(指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補貼政策,支持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7400萬畝。支持提升農業營銷水平,鼓勵打造“互聯網+農業”營銷平臺,扶持培育黑龍江大米網等電商平臺,引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農業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二)支持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從水利、科技、農機、生態四個方面入手,支持提升農業生產力,省級投入104.1億元,治理中小河流36條、整治水土流失防護面積202平方公里、完成節水增糧建設任務96.3萬畝;砍塊下達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重點支持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現代農機保有量持續增加;推進區域種子創新研發中心、新品種繁育示范和開發、土地整治、田間工程等項目,帶動建設生態高標準農田655.4萬畝。引導優化種植結構,省級投入13.6億元,推進實施糧改飼、耕地輪作、棚室經濟等項目,全省玉米種植調減1922萬畝,經濟作物新增177.7萬畝。省級整合投入農發資金16億元,落實優質糧食、北藥、食用菌、蔬菜和現代畜牧業等項目111個。支持保護耕地資源,發放中央財政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21.2億元,引導農民保護耕地地力;省級投入3.1億元,推進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提質增效等試點。

(三)支持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省級財政出資2億元,設立10億元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為糧食收購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推動破解玉米銷售難題;落實大豆目標價格和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到位。撥付中央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資金21億元,重點支持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建設。落實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和定向費用補貼政策,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加大“三農”發展資金供給。省級投入補貼8.3億元,推進農業保險發展,全省種植業、養殖業保險承保規模分別增長8.4%、37.8%。協調推進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省級投入8.4億元,支持1082個村、37個農林場建設村內公益事業項目1200個,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寧安“兩化”重點社區和建制鎮示范試點建設。

二、激發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省級投入9.5億元,落實省政府穩增長65條政策。支持開展地質勘探三年專項行動,省級累計投入19億元,推進實施勘查項目243個,其中12個項目取得重大找礦成果,1:50000礦調覆蓋面積比率由2013年的13%提高到27.1%,促進礦產經濟發展。省及部分市級政府發起設立各類投資引導基金和母基金14支,總目標規模1680億元,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

(二)推進落實 “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支持鋼鐵煤炭產業化解過剩產能,下撥中央獎補資金14.7億元,支持全省煤炭去產能1010萬噸、封存煉鋼產能610萬噸。省級整合投入16.4億元支持糧食去庫存,對87戶10萬噸及以上玉米、水稻加工企業和122戶品牌(產權)整合水稻加工企業給予補貼,推動提高糧食加工轉化能力。落實中小微企業貸款擔保代償風險補助政策,對符合條件擔保機構給予補助,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落實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全年減稅降負107億元;采取停征、擴大免征范圍方式,調整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21項,進一步減輕社會負擔1.2億元。

(三)支持強化創新驅動。制定落實鼓勵人才集聚、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財稅政策,省級投入4.9億元,采取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哈爾濱通用飛機公司等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展示、科技資源共享等科技服務業發展,支持技術創新平臺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推進實施科研基金項目、重點研發項目594個,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的35個團隊和“十二五”時期為科技成果產業化作出突出貢獻的10個團隊給予獎勵,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四)支持國有企業改革。撥付中央補貼資金54.6億元,推進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穩步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發放中央補助資金35.9億元,對2345戶企業28.4萬人給予經濟補償。支持龍煤集團改革脫困,推動變現非生產經營性資產,緩解現金流短缺,省級整合投入農發資金5.6億元,落實龍煤轉崗職工就業農業產業項目42個,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支持農墾綏化、哈爾濱管理局改革試點,推動移交辦社會職能,21個農場整合重組為15個北大荒集團子公司;推進森工五營、柴河等4個林業局改革試點,加速政企、事企、管辦分離步伐。

(五)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財政資金投入、政策性貸款等方式,省級籌措撥付資金205.1億元,加快推進水利、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組建總規模達1340億元的融資支持基金,建設全省項目庫、咨詢機構庫和專家庫,錄入全國綜合信息平臺項目138個、總投資1765億元,其中17個項目完成社會資本方采購,總投資313.7億元,撫遠東極小鎮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著力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支持“三供三治”(指供水、供熱、供氣;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庭院及老舊小區整治)項目建設,累計撥付中央專項10.8億元,推進哈爾濱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六)支持龍江絲路帶建設。省級累計投入5.8億元,推進完善跨境基礎設施。落實財政補貼政策,支持哈歐國際貨運班列每周雙向對開和哈俄班列、“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常態化運營。在全國率先啟動陸路口岸離境退稅試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黑河口岸、綏芬河口岸試點成效初步顯現。支持開展第三屆中俄博覽會、第四屆新博會和第27屆哈洽會等經貿活動,推動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

(七)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省級投入5.3億元,促進旅游、信息、文化、養老、體育等產業加快發展,支持開展旅游產品線上線下立體營銷、“夏季生態避暑、冬季冰雪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線路打造,支持市縣無線通信系統和2555個行政村寬帶網絡建設,扶持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營銷推介等84個文化產業項目,對228家民辦非營利養老服務機構、19736張新增床位分別給予建設補貼、運營補貼,推進開展全民上冰雪等群眾性冰雪活動和實施亞布力訓練基地、省冰雪職業學院等項目,促進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為金山銀山。

(八)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省級投入天然林保護二期政策資金96.3億元,支持林區保護生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省級投入39.3億元,推進實施退耕還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助、森林撫育等林業重點工程。支持實施興凱湖、山口湖、五大連池良好湖泊保護項目,推進開展穆棱河、呼蘭河水環境跨境生態補償試點。推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專項三年行動方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支持淘汰小鍋爐、黃標車、老舊車。

三、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實施精準扶貧。省級投入24.2億元,主要采取砍塊下達方式,支持貧困縣整合使用涉農資金,推進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整合農發資金推進脫貧攻堅,支持湯原、樺南等國家級貧困縣新建2億袋菌包生產線,增強貧困地區“造血”能力。省級財政投保1億元,簽訂國內首份農業財政巨災指數保險合同,為28個貧困縣投保,保障額度達23.2億元。

(二)支持就業創業。省級投入38.5億元,推進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2.9萬人。以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四支隊伍為重點,支持推進大眾創業,省級投入創業擔保貼息資金4.5億元,全省創業擔保貸款總額達17.9億元;省級安排3.6億元,支持高水平大學生創業園和孵化平臺建設,扶持大學生創客團隊、創業企業發展;累計爭取國家資金7.2億元,推進哈爾濱市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試點。

(三)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省投入45.8億元,支持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落實農村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待遇保障政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生均基準定額補助標準,中小學公用經費生均補助水平分別達到1060元、860元。省級安排22.9億元,推進重點職業院校發展和省屬高?!半p一流”建設,支持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4所,促進28所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全省投入15.5億元,落實國家獎助學金、免費教科書、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學生營養改善等助學政策。

(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省級投入107.1億元,支持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籌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570元、420元,分別提高70元、40元,惠及城鄉居民2009.4萬人;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到齊齊哈爾、七臺河、伊春、雙鴨山、黑河、大興安嶺等6個市地;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補助標準由年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為轄區百姓提供12類、46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全省38家醫療機構及醫學院校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大學生954人、完成三年3000人計劃。

(五)推進做好養老保險工作。強化征繳管理和對上爭取,加大資金調度力度,省級籌集撥付資金516.1億元,確保457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及時發放;落實國家調待政策,將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分別提高7%、6%。

(六)推進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省級投入90.7億元,支持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每月500元、每年3500元提高到530元、3710元,惠及低保對象233.6萬人;整合農村“五?!惫B及城市“三無”供養制度,統籌制定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城市特困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每年13716元、9600元,農村特困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每年6720元、4704元,惠及特困對象14.4人;落實醫療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政策,緩解城鄉困難群眾就醫負擔,累計救助296.7萬人次;推進開展臨時救助,累計救助困難群眾24.2萬人次;落實救災救助政策,累計救助受災群眾340萬人次。

(七)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省級投入8.5億元,支持公共文化設施、大型體育場館面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動提高服務水平、改善設施條件;為317個貧困村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340個城市社區文化中心(文化活動室)和314個貧困村配置文化設備,推進開展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精品創作等工作。

(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省級撥付專項資金121.2億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省棚改開工20.8萬套,建成19.9萬套,貨幣化安置9萬余套。爭取國家開發銀行新增貸款額度350億元,緩解市縣棚戶區改造和采煤沉陷區棚改資金緊張問題。省級投入補助資金10.2億元,推進泥草房改造12.4萬戶;推進350個脫貧攻堅重點村危房改造,在基本標準補助基礎上,每戶增加補助2500元。

(九)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推進“平安龍江”建設,省級投入6.3億元,推動強化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支持公安、檢察等部門信息化建設,促進實施煤礦安全技改、煤礦重大災害隱患治理、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等項目。推動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支持建設城市和農村社區項目205個。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完成第一批市縣區和林區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省級統管涉及的財政工作,首批省級統管法院、檢察院129個單位全部納入2017年省級部門預算。

四、深化改革,提升理財水平

(一)深化財政體制改革。落實中央和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制定實施省對下稅收收入分享改革方案,在省、市、縣之間重新劃分全部地方級稅種,促進利益共享、財源共育、稅收共管。擴大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報范圍,基本實現省本級國有企業全覆蓋。完善2016-2018年全省財政中期規劃,增強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支出的約束力。啟動省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試點。完成市(地)轄區和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任務,基本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目標。推進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試點,開展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的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試點。加強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建設,清理撤并專戶497個,財政專戶實現歸口統一管理。

(二)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控一般性支出增長,2016年全省“三公”經費支出減少4.8億元。集約節約使用財政資金,嚴格支出標準,省本級年初預算壓減專項資金87.6億元;建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長效機制,按規定收回結轉結余資金,統籌用于平衡預算。發揮省級調控能力,下達財力性轉移支付758億元,比上年增加74億元;啟動臨時救助機制,安排22個縣(市)臨時救助資金34.4億元。落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調資政策,全省在職職工月人均工資增加300元。完善公務支出管理制度,調整省直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推進實施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省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支出減少4.6億元。

(三)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嚴格把握財政支出標準,強化投資評審和績效管理,完成省本級評審項目165個、審減1.3億元;省直121個一級預算部門30萬元以上部門預算項目和省級專項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績效管理,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完成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持續深化政府系統非辦公類資產清理,省政府系統清理出非辦公類資產666處、房產面積131.5萬平方米,通過市場化方式配置用于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益。采取大力度調度財政資金、督查督辦、通報約談等有效措施,加快專項資金分配下達速度。組建黑龍江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善《黑龍江省省級政府采購項目貨物工程類需求編制指引》等制度,推進深化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提高政府采購專業化、標準化水平,2016年全省政府采購節約資金18.8億元,平均節支率達8.2%。

(四)嚴格財政管理監督。實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債務風險預警,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857.3億元、新增債券247.5億元,并推動銀行置換市縣到期應償還的政府或有債務180億元,減輕各級政府債務利息負擔200億元。提升非稅收入管理水平,推廣應用非稅收入收繳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全省76個市縣上線運行。充分發揮財政監督作用,加大重大專項、民生資金等領域檢查力度,重點開展會計監督、非稅收入收繳和預決算公開等專項檢查,收繳違規資金1.7億元。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全省各級政府2016年政府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全面公開,省級和市縣部門預決算公開規范性全面提升,財政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猜你喜歡
全省建設
我省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
發揮“她”力量,打贏這“疫”戰——致全省婦聯執委的倡議書
全省僑務干部培訓班在寧舉辦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貴州多措并舉加速提升全省旅游消費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人大建設》建設人大的故事
前三季度山東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9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