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報道也需要供給側改革
——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工作為例

2017-01-30 07:03高志順
傳媒 2017年23期
關鍵詞: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報業

文/高志順 劉 英

新聞報道也需要供給側改革
——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工作為例

文/高志順 劉 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供給側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供給側改革理念不僅適用于經濟領域,也同樣適用于新聞行業的媒介革新。在當下信息供給“產能過?!钡谋尘跋?,對于新聞報道而言,尤其是對上報道工作,只有通過推進新聞供給側改革,才能滿足信息市場需求,擴大優質增量供給,提高新聞產品質量,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打造好對上報道對外宣傳的新陣地,構建起對上報道輿論引導的新格局。

需求先導,促進有效供給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作為地方外宣的重要窗口,對上報道每天要向需求方——中央級媒體提供大量文字、圖片稿件,以樹立地方形象、提升影響力和美譽度。但是,由于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所處的位置不同,采用稿件的標準也不同,所以對上報道稿件很容易出現當地看來有價值,而在全國看來價值不大的問題,最終導致刊發目標無法實現,形成無效供給、低端供給。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在2015年10月成立伊始,就把中央媒體的需求放在首位,仔細研究各中央媒體的不同點,探尋該媒體的主要宗旨、閱讀群體及階段性報道重點,著重分析其稿件類型、版面設置和選題傾向,還分別走訪了中央媒體駐河北省記者站,與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溝通。通過認真學習并思考,對上報道組明確了各中央新聞媒體稿件定位和內容分析的不同,比如,《人民日報》注重國家大戰略,新華社瞄準具體地方特色新聞,《光明日報》側重價值觀和上層建筑,《經濟日報》聚焦產業發展和經濟探索等,努力在供稿中做到對準需求,有的放矢。重大報道要做到主動出擊,不失聲、不缺位。兩年來,對上報道組積極把握中央媒體重大報道宣傳的時間節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尋找本地的創新舉措和工作亮點,讓好的線索得到充分展示,好的典型報道宣傳得有力度。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此事件瞬間成為各大中央媒體關注的焦點。對上報道組抓住契機,圍繞新區規劃建設、群眾反響、交通、經濟、生態、人文等主題積極向中央媒體推送稿件,相繼刊登幾十篇報道,為雄安新區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僅生態建設方面,《人民日報》刊登了《讓藍綠成為雄安底色》,《光明日報》刊登了《讓“華北明珠”重放異彩》,《經濟日報》刊登了《讓“華北明珠”再生輝——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紀實》,系統地向全國人民展現了河北省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成果,雄安新區實現綠色發展的美好畫卷。

日常報道要做到長流水不斷線。

對上報道組根據不同媒體特點采寫出不同主題的稿件,力爭提高稿件采用率和新聞的針對性?!豆饷魅請蟆返穆毮芏ㄎ皇恰八枷胛幕髨蟆?,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便為其積極推送文化、教育方面的題材。自2017年以來,《河北“雙節”期間文化惠民好戲連臺》《京津冀三地博物館聯展賀新春》《河北5萬村支書接受培訓》《雄安新區存約十八平方公里東周、漢代遺址群》等稿件陸續在《光明日報》刊發;《經濟日報》的報道注重各地改革業績和經濟成就,對上報道組向其推送經濟類的《河北:構筑奶業利益聯結機制》《京津冀共繪“旅游圈”》《河北構筑民企入駐“強磁場”》《河北:加強作風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等稿件,均順利見諸報端。

打造精品,實現提質增效

供給側改革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新聞供給側改革同樣如此。在改革過程中,作為向中央媒體提供新聞產品的“制造商”和“供應商”,對上報道工作必須追求更高的產品質量和品質,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在報道中,突出自身優勢,精心策劃主題。兩年間,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圍繞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自身優勢,深入挖掘主題,寫出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質稿件。

扶貧攻堅是民生大計。河北省有22個縣地處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使當地貧困群眾“拔窮根”“摘窮帽”,近年來,河北省下大力度做好扶貧攻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為將河北扶貧攻堅工作的突出特點和良好經驗報道出去,對上報道組先后到保定阜平縣、張家口崇禮縣、承德灤平縣的貧困村實地采訪,和貧困村民、扶貧干部促膝交談,獲取一手素材,并根據不同媒體特點分別成稿,推送至中央媒體。今年以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在頭版頭條的顯著位置分別刊登《只要有信心 黃土變成金 阜平創富》《河北:牢記囑托寫答卷》兩篇稿件,《產業扶貧 精準惠民》《河北:科技扶貧讓小谷粒變成“金疙瘩”》《河北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辦好教育拔“窮根”》等重頭報道也陸續在各中央媒體得以刊登,在全國范圍內展現出河北扶貧攻堅工作的不懈探索精神及實踐成果。

在報道中,對每一篇稿件做到深耕細作、精雕細琢。作為對上報道組記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職業素養和專業水準。在采訪中,要善于發現、精確調查、事實充分;在寫稿中,要寫活、寫深、寫透,寫出精品。

今年9月,《人民日報》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專欄,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第一時間派出文字記者,配合《人民日報》記者一起深入到雄安新區、保定阜平、張家口崇禮、唐山市等地調研采訪,訪當事人,憶當年事,說變化,談心聲。在采訪和寫作過程中,對上報道組記者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標準,從最初的主題設置,到采訪中的素材取舍,直至最后的標題制作、中心升華,幾易其稿,精心打磨,精細到每一句語言表達,每一個標點符號。最終成文《深情暖燕趙重托催奮進》,并于9月22日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的場景,真實反映出當地發生的喜人變化,展現了河北干部群眾對黨的十九大的熱切期盼和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愛戴。

在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的努力下,今年前10個月,《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刊發報道河北的獨立頭版頭條35篇,包含河北內容的綜合頭版頭條43篇。借助中央媒體這個“宣傳大舞臺”和“傳播制高點”,對上報道工作為河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整合資源,保障精準對接

在供給側改革中,只有整合資源,各環節間緊密銜接,才能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無阻,進而實現整個供應體系的優化。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依托地方黨報優勢,整合集團內部子報、地方分社的有效資源,并與河北省內各市縣宣傳部建立起穩定、持久的合作關系,聯手協同發力,主動深入挖掘,同時與中央媒體保持主動溝通和良性互動,形成了上下緊密協作、無縫對接的良好工作機制。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對上報道組和中央媒體一線記者保持全天候、高頻率聯絡,依托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的“中央廚房”,每天從“全媒體公共采編平臺”中選取反映河北基層群眾歡慶十九大、熱議十九大報告、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稿件素材,編輯整理為適合中央各媒體的體裁,主動推送。在會議期間,對上報道組有一項任務是采訪參會的河北代表團黨代表就十九大報告談感想、說體會,并及時向中央媒體供稿。因代表人數多、時間緊,采訪非常困難,對上報道組依托河北日報報業集團30人前方采訪團隊,精心策劃、選擇主題、提前準備提綱,最終實現采訪黨代表、寫稿和審稿的精準對接,順利成稿。對上報道組將涉及“民生”“依法治國”“社會保障”等主題稿件推送至《人民日報》,“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等主題稿件推送至《經濟日報》,教育界黨代表的反響文章推送給《光明日報》,稿件不僅全部得以刊發,而且均為當天送、次日登,迅速及時地反映出河北人民對十九大報告的真實心聲和黨代表的嶄新風貌。在整個團隊的通力協作下,“十九大”期間,對上報道組共在《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刊登涉及河北的重點稿件149篇,報道頻率和熱度實現新高。

河北是傳統工業大省,也是全國去產能的主戰場。今年以來,《經濟日報》對河北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的工作極為關注,多次約稿。對上報道組緊扣需求,與《河北日報》跑口記者和地方分社密切溝通,選取典型題材,找準適合切入口,寫成多篇稿件向《經濟日報》推送。截至2017年10月,《裝備制造業坐上河北經濟“頭把交椅”》《河北唐山:綠色轉型實現新突破》《河北邯鄲“混合運算”調結構》《壯士斷腕去產能——對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調查》等稿件在《經濟日報》陸續刊登,展現了河北大力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去產能的有效成果。

作者高順志系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室副主任兼對上報道組組長劉英系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對上報道組記者

猜你喜歡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報業
深情寄語殷殷祝福
《光明日報》和@光明日報2017年全國兩會報道對比分析
《經濟日報》整版報道:銀光集團在軍民融合中提升競爭力
今年財政補貼社保逾9741億元
報業轉型路徑——報業地產走勢探析
報業數字化及媒體使命——中日學人、報人關于報業未來的思考與對話
光明日報《留學》雜志—跨國采訪實戰營
《甘肅經濟日報》:在活動策劃中實現雙贏
反思報業轉型五大關系
青島報業整合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