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研究

2017-01-31 10:25唐穎蕾
西部論叢 2017年12期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唐穎蕾

摘 要:探究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方法:取4株念珠菌,沙保式固體培養基培養,選擇不同的PH、接種密度、葡萄糖濃度和溫度,探究檢驗結果影響因素及控制策略。結果:pH在5-6時,念珠菌生長情況最佳,接種密度方面,在3.3×108生長狀況最佳,在3.5mg/L以內的環境下,葡萄糖濃度對念珠菌的生長并無影響。高溫可以促進白色念珠菌向著菌絲方向發展,而較低的溫度則向著酵母的形態發展。結論:微生物檢驗結果影響因素主要包括pH、接種密度以及溫度。且人員因素、操作規范性因素及標本因素對結果具有直接的影響,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質量控制策略。

關鍵詞:質量控制 影響因素 檢驗 微生物 結果

引 言

臨床診斷感染性疾病最為有效且準確的方式之一則為微生物檢驗,此方式為臨床診治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學性依據,但因病原微生物存在多個種類,且體積較小,檢查程度復雜且繁瑣,加之各檢驗工作人員工作素質和責任心參差不齊,檢驗過程中,操作不夠規范,無法確保標準質量等因素,均會導致檢驗結果發生誤差,較大程度地影響到微生物檢驗結果和質量。為更好地將微生物檢驗的準確性提高,為診治感染性疾病提供有效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1)取4株念珠菌,來源于患者的尿液、糞便、陰道拭子以及痰液。(2)培養基選擇沙保式固體培養基。配方為0.3g葡萄糖、10mL的吐溫80/15g大米、2.5mL的0.5%的洗衣粉。(3)接種液選擇白金耳菌落,37oC下培養24h,加入3mL無菌蒸餾水。

1.2研究方法

(1)pH影響,運用酸度計調整PH,分別調整到3、3.5、4.5、5.5、6.5、7和7.5,高壓滅菌接種培養20h。(2)接種密度影響。濃度調整到108芽生孢子/mL,取10μL懸液,分別接種30μL(3.3×108)、50μL(3.3×108)、100μL(3.3×108)、200μL(3.3×108)和400μL(3.3×108)。(3)葡萄糖濃度影響。選擇葡萄糖調節濃度,分別設計為0.3g、0.5g、1g、1.5g、2g、2.5g、3g和3.5g。(3)溫度的影響。分別放置在37oC和27oC培養20h。

2結果

(1)pH在5-6時,念珠菌生長情況最佳,且pH在3.0-7.5時,生長情況呈現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2)接種密度方面,在3.3×108生長狀況最佳,而隨著密度的不斷增加,生長情況逐漸降低。(3)在葡萄糖濃度方面,在3.5mg/L以內的環境下,葡萄糖濃度對念珠菌的生長并無影響。(4)在溫度的影響下,高溫可以促進白色念珠菌向著菌絲方向發展,而較低的溫度則向著酵母的形態發展。

3討論

3.1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因素

(1)人員因素。微生物檢驗工作要求操作人員具備較高專業技術水平,檢驗人員需要根據形態學、生理學反應,檢驗每一個微生物標本。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醫院均引進了全自動、半自動化儀器,但是還有一些微生物檢驗人員在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由于自身缺乏操作經驗、專業知識以及判斷能力,對微生物檢驗結果的精準性造成一定影響。

(2)操作不規范。與生化檢驗比較,微生物檢驗工作需要檢驗人員對檢驗結果進行準確判斷,以便開展下一步檢驗工作,所以微生物檢驗人員的操否規范,對于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著直接影響。檢驗人員在進行常規檢驗工作時,如果出現操作不合理狀況,會對分析環節的準確性造成嚴重影響,如藥敏試驗、鑒定、染色、細菌培養以及接種等。

(3)標本因素。主要包括:①標本運送過程中,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送檢工作,若是超過規定時間,極易造成標本污染;②采集血液標本的處理是否合理,處理條件是否過于劇烈或者是否溫和等,這些因素都會對血漿測定值造成影響;③對于細菌血標本的采集,是否在受檢者使用抗生素之前;④微生物檢驗標本采集是否規范化,其采集量、盛裝容器、采集部位、采集時間、抗凝劑使用等是否合理。

(4)其他因素。主要包括:①培養基的選取是否與相關要求相符;②微生物檢驗方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標準;③實驗室條件是否與相關規定標準相符。

3.2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1)保證無菌間和無菌操作臺的環境衛生狀況。檢驗所使用的設備,需每日進行清潔,其清潔范圍還包含傳遞窗、緩沖間、無菌間等,每日完成清潔后,需把傳遞窗、緩沖間、無菌間的紫外燈打開半小時,給予殺菌處理。無菌間無需擺放和微生物檢驗操作無關系的設備和物品,操作中需及時處理廢棄物、樣品等,且操作臺需時刻保持整潔。

(2)監控減壓環境,規范檢驗操作流程。為了確保生物檢驗實驗室的安全性,需要對其進行24小時監控,避免不相關人員進入而對樣本造成影響。并且,檢驗人員在進行生物檢驗時,要按照標準的流程進行操作。在進入到實驗室前就要按規定穿著消毒隔離服,戴手套等,操作的每一步驟都要按規范流程操作,操作要合理,要杜絕因操作錯誤而導致檢驗結果出錯的情況。定期對實驗室的廢棄樣品和藥品進行妥善處理,無菌實驗室要定期進行消毒,從而最大可能地確保檢驗環境的安全性。

(3)其他因素控制策略。要完善培養基的選擇方法、制定檢驗標準,并且嚴格的控制實驗室的環境。通過質量控制,必然可以降低微生物檢驗的誤差率。

4結論

總之,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較多,pH、接種密度以及溫度是主要影響因素,同時人員素質、檢驗規范性以及標本因素對檢驗結果同樣具有直接的影響。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質量控制策略。

參考文獻

[1] 蔣香梅,文元,陳宗耀,等.檢驗科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7,27(2):292-294.

[2] 劉金鳳.分析藥品微生物限度檢驗誤差影響因素[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2):188-189.

[3] 李慶燕.微生物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8):2288-2290.

[4] 張敏.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J].醫藥前沿,2016,06(20):319-320.

[5] 沈超.臨床微生物檢驗的影響因素和質量控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5):292-293.

猜你喜歡
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苯中水分的檢驗
檢驗真朋友的新標準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小議離子的檢驗與共存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紅樹林微生物來源生物堿的開發利用
微生物對垃圾滲濾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響
期末綜合復習測試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