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夏甘薯栽培技術

2017-02-03 01:35王海山
現代農村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薯苗薯塊甘薯

王海山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1)

晚夏甘薯栽培技術

王海山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冀中南地區,在6月10日左右收獲小麥后,從春季生長的甘薯植株上截取蔓頭苗,于6月中下旬進行定植,10月下旬收獲,這一生產制度,稱為夏薯栽培,這是繁殖種薯的主要方式。這一過程中如果定植時間延后至7月上旬,稱為晚夏栽培。晚夏栽培的管理中,掌握“以促為主、均衡生長”的原則,管理的核心是促進莖葉穩長和薯塊膨大。產量可以達到畝產甘薯2 500 kg左右,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主要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選用良種

選擇抗旱、適應性廣、高產、優質的早中熟品種,如龍薯9號、心香、紅香蕉等。晚夏栽培的生育期在110 d左右,如果選擇晚熟品種,會因為生育期縮短,根部沒有充分膨大,單塊薯的重量普遍過低,達不到增產目的。

2 精細整地和施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將前茬作物田間遺留的植株殘體清理干凈,洇地、深翻、耙平、起壟,壟距80 cm,壟高30 cm。結合整地,每畝撒施腐熟的農家肥3~4 m3、生物菌肥1~2 kg、三元復合肥25 kg和硫酸鉀15 kg;另外,用3%辛硫磷顆粒劑3~6 kg或者5%毒死蜱顆粒劑2~3 kg混合均勻,該混合藥肥60%在耕地時均勻撒施地面,40%留作起壟時集中溝施。

3 草害防治

起壟以后噴灑封閉性除草劑,選用異丙草胺、仲丁靈等,每畝施100 ml兌水30~45 kg,對地面均勻噴霧,對禾本科雜草及部分闊葉類雜草有抑制發芽作用。

4 滴灌和地膜的應用

甘薯可以采用膜下滴灌,在壟面鋪上滴灌帶,然后覆地膜。薯苗定植以后使用滴灌技術供應水分,既節省勞動力,又更有效的保證了薯苗的成活。覆蓋地膜的作用:既可以防草,還能保持壟內土層結構完整,保證水分不散失,利于薯塊膨大,表皮光滑、顏色鮮艷。

5 薯苗的選擇和處理

晚夏甘薯要增產,薯苗的選擇是關鍵。要選擇無病蟲、健壯、長20 cm、具有4~5節生長點完好的蔓子頭,將其截取,用作薯苗。定植前進行薯苗處理,將薯苗的基部葉片去掉,下端浸入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松脂酸銅200倍液+氨基酸水溶肥200倍液的混合液中,均勻浸苗保持10 min,對防止甘薯病害及快速緩苗有很好的作用。

6 適時定植

適時早栽是獲得高產的條件。起壟以后要盡早定植,由于晚夏甘薯生育期短,單株生產力低,因此,必須增加密度,充分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一般每畝栽植4 000~4 500株。采用“船底型”定植方法,然后封土、壓實。

7 田間管理

7.1 扎根緩苗階段的管理。扎根緩苗階段是定植以后植株從沒有根到形成根系的階段,歷時10~20 d。晚夏甘薯定植時正是高溫季節,蒸發量大,因此,栽植后5~7 d要及時查苗,有死亡的要及時補栽。定植后7~10 d噴1次0.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作提苗肥。如遇大旱,應及時澆緩苗水,以利扎根成活。

7.2 分枝結薯階段管理。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團棵期,是植株開始分枝,同時形成塊根,并逐漸膨大的過程,歷時20~30 d。莖葉生長加快,塊根繼續形成膨大。這一時期要注意甘薯蟲害的防治,如有蚜蟲、粉虱、甘薯葉蛾等蟲害,及時噴灑殺蟲劑??捎?%甲維鹽或甲維氟鈴脲1 500倍液噴施,可加入氨基酸水溶肥或水溶性菌肥提高甘薯的抗病性,促使薯苗強壯又不徒長。

7.3 薯葉共長階段的管理。這個時期的莖葉生長旺盛,從團棵期生長到最大葉面積系數,塊根同時膨大,歷時40 d左右。這個階段要做好控旺,防止莖蔓徒長,采用控旺劑和膨大劑,每畝施用烯效唑200~400 g+4支根莖稀世寶+高鉀40 g兌水30~45 kg莖葉噴霧,可根據莖蔓徒長情況施用1~3次,能起到控上部、促下部、促使塊根迅速生長的作用,可增產15%~20%。這個階段利用滴灌設備隨水追用殺蟲劑2~3次,每畝用辛硫磷乳油1 kg順水施入,預防地下害蟲危害。

7.4 收獲階段的管理。這個階段莖葉生長開始衰退,塊根繼續膨大,歷時30 d左右。葉面噴灑高鉀或0.2%磷酸二氫鉀液,既可以促進塊根膨大,又可以增加植株抗性,還可以有效防止植株早衰。當氣溫降至15℃時,及時收獲。

8 病蟲害防治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甘薯病毒病、黑斑病、線蟲病、軟腐病、薯瘟病、瘡痂病、蔓割病、根腐病和紫紋羽病等。甘薯的主要蟲害有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甘薯天蛾等。甘薯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藥劑為輔”的原則。

8.1 甘薯病毒病

8.1.1 病害癥狀。主要有6種類型:①褪綠斑點型。苗期及發病初期葉片產生明脈或輕微褪綠半透明斑,生長后期斑點四周變為紫褐色或形成紫環斑,多數品種沿脈形成紫色羽狀紋。②花葉型。苗期染病初期葉脈呈網狀透明,后沿脈形成黃綠相間的不規則花葉斑紋。③卷葉型。葉片邊緣上卷,嚴重時卷成杯狀。④葉片皺縮型。病苗葉片少,葉緣不整齊或扭曲,有與中脈平行的褪綠半透明斑。⑤葉片黃化型。形成葉片黃色及網狀黃脈。⑥薯塊龜裂型。薯塊上產生黑褐色或黃褐色龜裂紋,排列成橫帶狀或貯藏后內部薯肉木栓化,剖開病薯可見肉質部具黃褐色斑塊。

8.1.2 傳播途徑。薯苗、薯塊均可帶毒,進行遠距離傳播,花葉型病毒由桃蚜、棉蚜傳毒,皺縮型由斑翅粉虱和甘薯粉虱傳播,此外,摩擦、剪苗也是傳播途徑。

8.1.3 防治方法。用組織培養法進行莖尖脫毒,培養無病種薯、種苗;大田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后補栽健苗;加強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鹽酸嗎琳雙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病毒靈水劑600倍液、增抗劑100倍液、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交替用藥,隔7~10 d噴1次,連用3次。

8.2 甘薯線蟲病

8.2.1 病害癥狀。甘薯線蟲病又叫糠心病,是國內植物檢疫對象之一。由毀滅莖線蟲引起,甘薯線蟲病主要危害甘薯塊根、莖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暈斑,秧苗發育不良、矮小發黃。莖部癥狀多在髓部,初為白色,后變為褐色干腐狀。塊根癥狀有糠心型和糠皮型??沸男?,由染病莖蔓中的線蟲向下侵入薯塊,病薯外表與健康甘薯無異,但薯塊內部全變成褐白相間的干腐;糠皮型,線蟲自土中直接侵入薯塊,使內部組織變褐發軟,呈塊狀褐斑或小型龜裂。嚴重發病時,兩種癥狀可以混合發生。

8.2.2 傳播途徑。甘薯線蟲的卵、幼蟲和成蟲可以同時存在于薯塊上越冬,也可以幼蟲和成蟲在土壤和肥料內越冬。此病主要以種薯、種苗、土壤傳播,也可隨水和農事操作短距離傳播。

8.2.3 防治方法。嚴格檢疫,不從病區調運種薯、種苗;選用無病種薯,種薯用51℃~54℃溫湯浸種,苗床用凈土培育無病壯苗;藥劑浸薯苗,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10 min;藥劑處理土壤,每畝用5%涕滅威顆粒劑2~3 kg,薯苗移栽時施入穴內,該藥田間有效期50~60 d,可有效防治莖線蟲病的發生,并兼治其他蟲害。

8.3 甘薯黑斑病

8.3.1 病害癥狀。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紅薯的主要病害,此病從育苗期、大田生長期和收獲儲藏期都能發生,引起死苗、爛床、爛窖,造成嚴重損失,且病薯含有毒物質(莨菪素),不能食用,屬于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染病初期幼莖地下部分或莖基部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稍凹陷的黑斑,逐漸向地上蔓延,成為縱長病斑,繼續擴大使幼苗莖基部全部變黑。病苗定植不久,葉片變黃,植株矮小,最后病株地下部腐爛。薯塊染病初病部呈圓形或近圓形凹陷膏藥狀病斑,堅實且輪廓清晰,中部生灰色霉層或黑色毛狀物,嚴重時病斑融合成不規則形。病菌深入薯肉下層,使薯肉變成黑綠色,味苦。病部木質化、堅硬、干腐。

8.3.2 傳播途徑。黑斑病菌傳播途徑多、危害時間長,種薯、種苗、土壤、空氣、農事操作都可以傳播發生。

8.3.3 防治措施。及早噴布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翻耕土壤,施足糞肥。適時追肥、灌水,使植株生長旺盛。種薯消毒,用51℃~54℃溫湯浸種10 min,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浸泡10 min。注意田間衛生,發病初期摘除初始病葉,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并深翻土壤。

8.4 甘薯根腐病

8.4.1 病害癥狀。甘薯根腐病又叫爛根病,屬于真菌病害。苗床、大田均可發病。苗期染病,病薯出苗率低、出苗晚,在吸收根的尖端或中部出現黑褐色病斑,嚴重的不斷腐爛,致地上部植株矮??;生長慢,葉色逐漸變黃。大田期染病,受害根根尖變黑,后蔓延到根莖,形成黑褐色病斑,病部表皮縱裂,皮下組織變黑,發病輕的地下莖經治療能發出新根,雖能結薯,但薯塊??;發病重的地下根莖大部分變黑腐敗,分薯少,節間短,直立生長,葉片小,硬化增厚,逐漸變黃反卷,由下向上干枯脫落,最后僅剩生長點2~3片嫩葉,全株枯死。

8.4.2 傳播途徑。本病系典型土傳病害,但病殘體和帶菌有機肥也是重要初侵染源,帶菌種苗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

8.4.3 防治方法。適時早栽、栽無病壯苗、深翻改土、增施凈肥、適時澆水;與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綠肥等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

8.5 地下害蟲

8.5.1 特征和危害。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體肥大,體型彎曲呈C型,多為白色,少數為黃白色。頭部褐色,上顎顯著,腹部腫脹。危害多種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蟲,危害很大。金針蟲,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植物根部、莖基,取食有機質。體細長,圓筒形,體表堅硬,25~30 mm,金黃或茶褐色,并有光澤,故名“金針蟲”。

8.5.2 防治方法。實行水、旱輪作;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料;清除田間雜草;大面積春、秋耕,并跟犁拾蟲等。發生嚴重的地區,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蟲翻到地表使其風干、凍死或被天敵捕食。藥劑處理土壤,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6 kg均勻撒施,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每畝用辛硫磷乳油1 kg順水灌根。采用毒餌誘殺,每畝用辛硫磷膠囊劑150~200 g拌谷子等餌料5 kg,撒于溝中,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有條件地區,可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減少蠐螬的發生數量。利用茶色食蟲虻、金龜子黑土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

8.6 甘薯天蛾

8.6.1 特征和危害。為鱗翅目天蛾科昆蟲的1種,是甘薯的主要害蟲之一,在我國栽培甘薯的地區,都可能發生危害。成蟲體長50 m,翅展90~120 mm;體翅暗灰色;肩板有黑色縱線;腹部背面灰色。老熟幼蟲體長50~70 mm,體色有兩種:一種體背土黃色,側面黃綠色,雜有粗大黑斑,體側有灰白色斜紋,另一種體綠色,頭淡黃色,斜紋白色,尾角杏黃色??谄魑菭?,延伸卷曲呈長橢圓形環,與體相接。

8.6.2 防治方法。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

Bt乳劑600倍液噴霧。

[1]王顯峰.甘薯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業,2014 (13):16~17.

[2]胡永瓊.甘薯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2012(12):57.

[3]張勇躍.甘薯主要病害的防治技術研究[N].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猜你喜歡
薯苗薯塊甘薯
壓蔓平栽技術對甘薯生長、結薯及產量的影響試驗
甘薯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分析
益生菌發酵甘薯汁的工藝優化
紅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產栽培技術
春季紅薯栽苗注意啥?
多管齊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紅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馬鈴薯使用技術實驗總結
紅薯窖藏“三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