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探討

2017-02-04 02:50楊越李春和孫百生韓永嬌郭翠恩楊依天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基地土壤教學

楊越+李春和+孫百生+韓永嬌+郭翠恩+楊依天

摘 要:地理科學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性質決定實踐教學在高校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特殊作用。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和應用土壤與生物地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加深和鞏固教材內容的理解,為將來從事該領域的教學與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所在城市及周邊區域資源優勢,選擇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進行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探討,從實習內容、交通線路及通達性、實習消費支出等方面分析可行性,以期加強和完善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踐教學環節,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成果,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地理科學專業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01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08

地理科學具有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其學科性質決定實踐教學在高校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特殊作用。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繼續與深化,也是有效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土壤與生物地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驗證和應用,加深和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為將來從事該領域的教學實踐與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一項基本功訓練,務必認真對待,高度重視。

實踐教學基地作為實踐教學的載體,是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陣地。完善的野外實習基地建設,能夠確保實習目的達成和學生訓練的效果;而且通過野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實習指導教師多次對基地綜合自然地理勘察、研究以及實習鍛煉,能夠提高專業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通過野外實習基地建設,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參與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向當地及相鄰的地區提供改造自然、保護環境的合理化建議,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因此,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和確立直接影響著土壤與生物地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目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在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習基地建設方面相對薄弱,師資投入力度不足。因此,本文結合學校所在城市及周邊區域資源優勢,選擇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探討,以期加強和完善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踐教學環節,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成果,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地理科學專業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

一、野外實習基地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境內,地理坐標東經117°17′~ 117°35′,北緯40°29′~ 40°38′,總面積1.43萬hm2。距北京140 km,距天津180 km,距唐山148 km,距承德135 km。霧靈山屬燕山山脈,其主峰海拔2118 m,被譽為“京東之首”。

霧靈山原名伏凌山,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有:“伏凌山甚高峻,嚴障寒深。陰崖積雪,凝冰夏結,故世人因此名山也”之記述。又因山中多霧,后人諧其音,則稱為霧靈山。早在宋代山上就建有寺廟,到清初有關帝、藥王和觀音廟等,后皆廢圮。清順治二年(1645年)在遵化馬蘭峪興建皇陵(清東陵),把霧靈山劃為“風水禁地”,六里坪山前為“前龍”,六里坪山后為“后龍”,從此霧靈山又有“五龍山”之稱。自清初封禁后,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開禁,275年間,霧靈山森林茂密,古木參天,野獸棲居,溪流清泉。清末民初,由于開禁墾荒,濫伐林木,森林面積縮小,多演替為次生林。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霧靈山建立森林經營機構,開展封山育林等工作,森林景觀逐漸得以恢復;1984年12月,霧靈山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質地貌。霧靈山主體部分系由中生代燕山期侏羅紀中期正長巖類構成,間有石英正長巖等巖墻或巖體。南部低山由上元古界硅質灰巖、石英砂巖,古生界灰巖等巖性組成;西北部侏羅系砂巖或砂礫巖廣泛出露。新生代以來,強烈抬升,流水深切,形成溝谷縱橫峰巒高峻的中山地貌。地形北高南低并呈西北向東南傾斜之勢。坡度多在25°~ 40°之間。山體呈SSW~NNE向,由主峰轉為NW~SE向,呈向南敞開的“V”字形。南坡較陡峭,坡度約在35°左右,可見人工開石筑盤山路及自然形成的塊石坡;北坡較緩。

3.氣候水文。霧靈山屬暖溫帶濕潤大陸季風區,雨熱同季、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氣候復雜多樣,“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山下陰雨連綿,山上陽光明媚”,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年平均氣溫7.6℃,最冷月在一月,平均氣溫-15.6℃,絕對低溫為-25℃~-28℃;最熱月在7月,平均氣溫17.6℃,絕對高溫一般為36℃~39℃。夏秋季節云霧彌漫,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763 mm,年均蒸發量1444 mm,平均相對濕度60%。無霜期120天~140天。

霧靈山地處潮白河和灤河上游,水資源十分豐富,是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的重要水源。分水嶺北面的水系分為兩支,東部的降水經流水溝、樁木溝、花園溝、大石頭溝等匯入安達木河,由潮河入北京密云水庫;西部的降水經三岔口、北火道、北松樹峪溝、魚鱗溝等匯清水河,流入密云水庫;均屬海河水系,集水區面積7752.6hm2。南面的降水經冰冷溝、煤嶺溝、八道河,娘娘洼、干木溝、五叉溝、仙塔溝等匯入柳河,經灤河入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庫,屬灤河水系,集水區面積6557.6hm2。

4.土壤生物。霧靈山土壤類型主要包括棕壤(棕壤、棕壤性土)、褐土(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鹽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山地草甸土等類型?;鶐Вê0?00 m以下)為典型褐土;海拔600 m~900 m(陰坡為800 m)為淋溶褐土;900 m(800 m)~1700 m為棕壤;1700 m以上為山地草甸土。endprint

霧靈山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68科665屬1870種,有野生動物55科112屬173種,是溫帶生物多樣性的保留地和生物資源寶庫。地帶性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具有垂直分布規律,隨海拔高度不斷增加大致分為低山農田果林、低山落葉闊葉林、中山針葉林、高山草甸4個帶譜。植物區系成分上由華北、東北和蒙古三大植物區系組成;華北植物區系居多,占種總數65%以上;還有特有種,如霧靈當歸,霧靈獨活,霧靈烏頭等。霧靈山是獼猴分布北限,而且是南北動物的走廊和許多南方動物的分布北限,如勺雞、果子貍等;同時,還是許多北方代表動物的分布南限,如花尾榛、攀雀等。

二、野外實習基地建設可行性分析

1.實習內容。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豐富,土壤發育良好,且受人類干擾較少,植被類型與土壤類型均呈現良好的地帶性分布規律。以其作為實習基地,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開展以下實習內容。

土壤地理學部分:(1)觀察和識別該區主要土壤類型;(2)觀測和描述不同類型土壤剖面;(3)采集土壤標本與樣品(4)觀察土壤垂直分布規律,了解不同成土因素對土壤的影響,熟悉土壤的改良和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生物地理學部分:(1)觀察和認識該區植被及主要植物群落類型;(2)識別該區主要的植物種類和標本采集;(3)采用樣方法進行植物群落調查;(4)觀察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了解植物群落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加深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2.交通線路及通達性。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離興隆縣城約15 km,有游覽專車,車程30 min。承德市區距離興隆縣城約120 km,汽車車程90 min,火車車程2h。河北民族師范學院位于承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距離市區約10 km,車程30 min。綜合來看,從學校到野外實習基地距離不超過150 km,車程不超過4 h,遠近適宜且通達性良好。另外,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景區專線和飲食、住宿等服務業,交通與食宿便利。制定合理的實習線路后,步行即可開展實習活動,也便于學生管理,有利于野外實習。

3.實習消費支出。交通費用(往返)80元/人;單程:開發區到市區10元(汽車),市區到縣城20元(火車),縣城到景區10元(專車)。景區門票(師生半折)60元/人。師生食宿每人50~60 元/d,基本在接受范圍之內。教學實習經費承擔交通費和門票費,其他食宿等費用自理??傮w上看,實習消費支出較為經濟合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計劃

根據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教學要求,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研討,初步擬定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計劃。實習時間安排在地理科學專業第五學期開學初第一周或第二周,期限5天。實習安排領隊教師、專業指導教師、教輔教師。根據班級人數劃分實習小組(5~8組),協調統一開展教學實習任務。具體實習線路與實習內容安排如下。

1.路線I:蓮花池附近。內容:識別植物種類、熟悉群落調查方法;熟悉土壤剖面的描述方法。

2.路線II:蓮花池→歪桃峰→七盤井→返回。內容:鳥瞰霧靈山全貌(地貌形態類型、山勢、山地夷平面、凍融風化、人工地貌);觀測山地草甸和山地草甸土。

3.路線III:蓮花池→龍潭瀑布→返回。內容:觀察溝谷形態、切割程度、石欄、瀑布、深潭、巖壁;觀察植物群落類型。

4.路線IV:蓮花池→霧靈金山→清涼界碑→返回。內容:觀測陰坡山地棕壤和陰坡植被類型。

5.路線V:蓮花池→仙人塔→十八潭→中古院(正門)。內容: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布;各帶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性狀。

四、結語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引導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是河北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學校之一,在人才培養上必須轉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技能”的觀念,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中心,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因此,在高校地理科學專業教學中,還需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活動,完善野外實習基地建設,以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立地條件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使其成為土壤與生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實踐的理想基地,河北民族師范學院以其作為實習基地,可以達到“使學生獲得豐富實習感知和體驗”的良好效果,有益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遷移與發展,增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系。促使地理科學專業的教學與自然結合、與社會結合、與現實生活結合、與當地經濟建設結合、與學生未來的職業要求結合,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尤瑞玲,李琳.高校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1): 108-109.

[2] 毛衛華.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探討[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6(4): 79-81.

[3] 林孝松.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S1): 86-89.

[4] 孫艷麗.植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2(23):338,341.

[5] 呂弼順,張晶,程火生等.地理野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野外實習指導方案——以延邊大學為例[J].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3):279-282.

[6] 程曉玲.霧靈山野生植物資源價值評估[D].北京林業大學,2007.

[7] 郭文增,劉小斐,黃巖.霧靈山物種多樣性及垂直分布[J].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133-135.

[8] 顧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核心要義、目標趨向與根本指向[J].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34(4):1-5.

[9] 孟賢軍,翟振東.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技術應用型大學轉型的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14(12):4-6.endprint

猜你喜歡
基地土壤教學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靈感的土壤
識破那些優美“擺拍”——鏟除“四風”的土壤
我的基地我的連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靈感的土壤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