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2017-02-06 22:55王宇李歡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7年1期
關鍵詞:作業評價作業設計有效性

王宇+李歡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數學資源,探尋作業設計與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從而提高新課堂理念下的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作業設計 作業評價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35-02

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小學數學作業更是對新授知識的鞏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把作業當作任務來完成,敷衍塞責,草草了事。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也是擺在眾多數學老師眼前的一個難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從實際出發,增加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目前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內容大多枯燥乏味,脫離實際生活趣味或單一的重復,致使學生不愛寫。這也就發揮不了作業在鞏固知識提升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新課標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币虼嗽谧鳂I設計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熟悉的事物。例如在學習“容積單位”時,有一個選擇合適的容積單位填空這種題型,學生怎么訓練還是準確率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回家找找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上有容積單位,它們分別是多少。第二天學生都找來了很多答案。比如:一瓶純牛奶有250毫升,一瓶大可樂有1.25升,一壺食用油有10升,一個蓄水桶有30升等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著手,學生都能積極地去發現去尋找。通過這次作業學生對升和毫升的大小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再做這種需要選擇合適的容積單位填空時,準確率就大大提高了。

二、從全局出發,確保作業難度層次化

傳統的作業設計所有的學生都做一樣的題目,長期以往,學優生覺得題目太簡單不屑一顧,而學困生又覺得題目太難根本不會做。因此就產生了尖子生不突出,而學困生又跟不上的現象。新課標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泵總€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客觀差異的。因此為了最大程度的體現作業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有效性,我們應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一樣的作業。使學困生能掌握最基礎的知識,使大多數學生能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所拓展,讓學優生能更加開拓思維。例如在學習完乘法分配率時我布置了這樣三個星級的作業。

一星級的作業是很基礎的套用乘法分配率的公式就行,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即使是學困生也能鞏固基礎。二星級作業在一星級的作業上有所加深,需要學生熟練掌握乘法分配率,學會觀察融匯貫通所學知識才能做,能讓中間層次的學生鞏固知識并學會應用。而三星級的作業結合了前面學習的其他知識,給學優生思考和挑戰自己的空間。不同層次的作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既能幫助學困生鞏固基礎,也給學優生挑戰自己的機會,激發學習斗志。

三、從創新意識出發,使作業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作業總是“紙上談兵”,大多在作業本和練習冊上完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題海戰術總是傳統法寶。然而我們耗費了大量精力,學生卻在同樣的問題上一錯再錯,甚至很多學生開始厭煩這樣的練習,繼而不寫作業?!稊祵W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一些讓學生動手操作,互相交流思考的探究性作業。例如在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節課之前我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每個小組給你一個量杯,一瓶水,一個不規則的小石頭。請你用手中的物品設計一個方案求出這個石頭的體積,并操作這個方案,記錄結果。在上課時大多數學生都找出了用排水法求石頭的體積,并匯報了三種實驗現象:

通過這次作業,學生不僅直觀地理解了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更是理解了可能出現的三種現象,這也正是考試時常出現的三種題型。學生在做這種空間想象題目時一直是難點,而這種直觀的操作能直接獲得經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開放性,能讓學生展開想象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更有創意,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四、從優勢視角出發,改變作業評價方式

傳統的作業評價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標準,體現不了學生的優勢和進步。優勢視角以優勢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從學生的處境出發,了解、界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需求,同時發現學生的優勢,并利用其優勢資源以促使案主的自我發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因此在作業評價時我們應從優勢視角出發,多發現學生作業中的優點。例如作業字跡工整,書面整齊,思路清晰,有創新等等。從優勢視角出發更能增加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同時評價時還可以以各層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標準,看看學生最近的作業與前面的作業相比字跡有無進步,正確率有無提高。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改橫向評價為縱向評價,給每個學生以獨特的評價標準。因此,作業評價的差異性、及時性和鼓勵性,既充分調動學生對作業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作業業低效甚至無效是課業負擔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性能把學生從過多過濫作業中解脫出來,使學生作業以趣味訓練、體驗成功、探索創新、自主選擇為主,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促進學生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責任編輯 曾 卉)

猜你喜歡
作業評價作業設計有效性
例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改革舉措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