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7-02-07 18:54洪健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問題對策

[摘 要]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執政黨的永恒命題,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事關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文章從分析欠發達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提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以便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 農村 基層黨組織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D26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05-02

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總體上是好的,但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美麗鄉村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亟需切實解決的問題。

1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落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剛性意識”不夠

黨建工作雖然一直在抓,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沒有把黨建工作作為最大的政績、提高到“主業”這個高度來抓,普遍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思想。有的書記認為黨建工作見效慢、政績難顯現等,無形中忽視了黨建工作力度;也有的書記對黨建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還不是很清楚。

1.2 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素質良莠不齊

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離不開帶頭人本身的素質與能力。一是經濟相對滯后,優秀人才外出流動嚴重,農村黨組織帶頭人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據統計,2015年X縣農民身份村黨組織書記175名,初中及以下48名,占27.4%, 50歲以上88名,占50%。二是帶頭人工作主動性較差,面對新形勢下農村工作出現的矛盾和困難,有些基層干部認為“回天無術”,思想上產生動搖,有的猶豫觀望,“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少數村干部“四風”思想嚴重,脫離群眾。

1.3 少數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

一是少數農村黨員宗旨觀念淡化,黨性意識不夠強。有的黨員忘記黨員身份,大局意識不強,只顧個人利益,對黨的利益、大局置之不理;有的黨員不愿參加組織生活,不關心村級事務。以村“兩委”換屆為例,一些黨員受家族、個人利益影響,故意不參加黨員選舉大會,致使選舉無法進行。二是無職黨員先進性作用發揮不夠。雖然要求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村都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實際作用。部分無職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在帶頭致富方面存在“能力危機”;部分無職黨員甚至忘記黨員的身份,游離于“黨員與群眾”之間,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難以發揮示范導向作用。三是流動黨員管理難,“雙向帶動”作用發揮不夠。目前長年外出流動黨員是采用發放《流動黨員證》參與流入地黨組織生活或是成立外出黨支部形式加強管理的,但是管理方法單一,未形成固定長效機制,加上有些黨組織對流動黨員聽之任之,流動黨員“雙向帶動”作用發揮不夠。

1.4 農村黨建地方特色不明顯

一方面一些黨建載體只停留在表面上,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抓到實處,未能發揮載體的作用,有些村就連“三會一課”的基礎工作都做不好,就不用談創新了,所謂的創新也只是流于形式,不會持久下去的。另一方面一些從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干部輪換頻繁,對工作對象、工作現狀和現有基層黨建載體缺乏深入研究和理解,抓黨建處于“被動應付”狀態,“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抓黨建與抓發展“兩張皮”的現象,找不到與地方實際的結合點。

1.5 農村黨建經費投入仍顯不足

近年來各地都加大了對農村黨建經費的投入,但離上級要求、農村發展現狀和村干部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差距,關鍵是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村集體經濟主要靠“輸血”為主、自身“造血”不足的問題依然不能從根子上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對好一點的村,有相當一部分是靠征地補助、礦產承包等有限資源開發變現而來,這會導致收入不穩定。

2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2.1 強化責任意識,進一步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

要強化黨建“第一責任人”意識,糾正重經濟、輕黨建的錯誤思想,切實擔負起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把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要堅持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及聯席會議、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制度,把黨委管黨建、書記抓黨建的責任落到實處,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

2.1.1要著眼推進責任和工作落實,提升《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和《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的執行力度。根據基層的創造實踐,可以按照年度黨建重點工作、黨建薄弱環節等,歸納出黨建任務,細化分解指標體系,分類制定鄉鎮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共性清單和個性清單,解決基層黨建工作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要以問題為導向,對落實黨建責任不力的鄉鎮、村黨組織發放《黨建責任問題清單》。

2.1.2加大督查指導基層黨建工作力度。推進已制定的6張黨建工作流程圖(《“4+2”工作法流程圖》、《村級“三票”評議流程圖》、《黨員承諾踐諾流程圖》、《黨員星級創評流程圖》、《發展黨員工作流程圖》、《鄉鎮黨委會開進村流程圖》),實現黨建規范化。實行黨建工作季度督查制度,以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原則,全縣通報督查情況,督促問題整改落實。

2.1.3對黨建主體責任和工作任務落實不到位、黨建考核指標偏軟等問題,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基層黨建工作問責辦法》,對基層黨建存在的不良傾向進行問責,大力整治基層黨建不作為行為,真正讓各級黨組織把黨建工作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中。

2.2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帶頭人能力素質

2.2.1要改革選任方式,選好農村干部。要樹立科學的選人用人觀念,切實改變求全責備的選人思想,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原則,積極拓寬選拔培養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公開、競爭、擇優的鄉鎮領導干部任用機制,進一步落實競爭上崗、公推直選等舉措,調整充實鄉鎮黨委班子。積極推行公開競聘機制,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全面實行本人自薦、群眾推薦、黨員推薦、組織推薦、鄉鎮黨委審查、黨員大會選舉“四推一審一選”的辦法選任村黨組織書記。繼續對軟弱渙散村支部選派第一書記。不斷加強后備干部的教育培養。

2.2.2加大培訓力度,育好干部。要從本地實際和培訓需求出發,制定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分級培訓責任制。深入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523”工程,以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為重點,突出思想教育和黨風廉政教育。繼續開展名村掛職、學歷教育和集中輪訓工作,縣里每年至少要開展一次集中培訓,鄉鎮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鄉村書記論壇”,著力提升村帶頭人抓好基層黨建、建設美好鄉村、扶貧開發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

2.2.3強化激勵約束機制,管好干部。要建立三級“一把手”直接抓基層組織建設責任制,提出要求、嚴格考核。探索村干部隊伍專職化管理,對在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崗位上任職時間長、貢獻大的人員要落實有關待遇和保障。積極探索優秀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比照副科享受報酬,進一步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對那些身體弱、能力差、無實績的村干部要及時調整。建立村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根據實際制定規劃和年度目標并進行公示,接受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和測評。建立村干部年度審計制度,公開年度審計結果,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

2.3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3.1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著力解決黨員隊伍老化、隊伍不優問題。要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按照“控制數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制定和落實好農村發展黨員計劃,重點在那些政治素質好、年紀輕、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的返鄉青年、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尤其是80后、90后青年農民中培養和發展黨員。嚴格黨員發展程序,推行農村發展黨員差額票決制。

2.3.2加強農村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一要積極探索建立黨員組織生活目標管理、記實管理等辦法,對黨員活動情況全年在公開欄“亮曬”,接受群眾監督,著力解決黨員作用難發揮問題。二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三要指導鄉鎮黨委制定不合格黨員紅線或具體標準,對不合格黨員實行“兜底管理”,著力解決農村不合格黨員處置難問題。

2.3.3完善黨員民主參與機制,提高黨員主體地位。要注重培養黨員當家作主的主體意識,創造農村黨員積極參與黨內事務的必要條件。一是要切實推進黨員“先知道、先討論、先行動”的工作載體,創新黨務公開形式,規范公開內容,擴大公開范圍。二是要完善黨建工作定期通報制度,制訂和完善鄉村黨組織向黨員報告工作并接受黨員和群眾的評議制度,以實現黨員對黨的事務的廣泛和有效參與。三是進一步完善定期收集分析黨員意見和建議的工作制度,并作為村級黨組織聯系基層、聯系黨員、聯系群眾的重要手段。

2.3.4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活動載體和機制。創新流動黨員黨組織設置,改變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比較薄弱的局面。要因地制宜、靈活多樣設置方式。如甘肅定西市,為到新疆拾棉的流動黨員建立了臨時黨支部,他們采取的“集出集管”方式效果就很好。同時,要建立以流入地管理為主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雙向管理機制,既可以加強流動黨員的日常管理,又可以發揮凝聚人心、宣傳政策的作用。

2.3.5要強化黨員能力素質培訓。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以黨校、農廣校和遠程教育網絡為平臺,分類別、分層次對農村黨員進行政策法規、市場經濟、致富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增強黨員致富本領,提高傳幫帶能力。

2.4 因地制宜,著力打造地方特色黨建品牌

2.4.1要加大縣情、鄉情、村情研究,針對各鄉鎮不同情況制定黨建工作標準,特別是要針對偏僻落后的鄉村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不要責備齊全,要切實花大力氣抓好黨建基礎性工作,循序漸進提升黨建工作目標。切記胡子眉毛一把抓,脫離實際,好高騖遠,逼得基層疲于應付,反而難以取得實效。

2.4.2要加大對后進村黨組織的幫扶整頓力度。農村基層黨建鄉鎮之間、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制約著黨建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加大后進村黨組織的幫扶整頓力度,特別是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要在選好村黨組織書記的同時,采取“一村一策”的辦法,進行重點幫扶、有效整頓。

2.4.3要夯實基礎工作,創新黨建載體。要積極推進“三基一化”建設,做實做好農村基層黨建的基礎工作。要充分運用 “黨建+”思維創新黨建載體,圍繞“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打造特色黨建品牌?!疤鳇h建”抓黨建,圍繞地方產業發展打造地方特色黨建。

2.4.4要擬定農村黨建工作示范點標準。采用鄉鎮黨組織申報,組織部審核把關,層層遴選出黨建基礎較好的村,進行重點打造??h財政、縣管黨費每年投入一定資金加以扶持,力爭用較短時間,打造出一批黨建精品村、樣板村,然后加大宣傳,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從而帶動全縣農村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2.5 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黨建經濟基礎

2.5.1立足鄉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村級黨組織換屆后,一定要在鄉鎮黨委的指導下,加強對村情、村級資源、特色產業等的調研,制定出發展思路和工作規劃,并把思路、規劃、執行情況在公示欄公示,讓村民監督,上級黨組織加強考核,避免以往鄉鎮代村制定計劃,計劃定好村民不知的情況出現。同時,要立足實際,克服以往老套的“等、要、靠”的思想,將外部的政策支持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發展基層黨建工作當作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來抓。

2.5.2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鄉鎮黨組織要積極引導農村黨員干部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推進市場前景好、收益穩定的特色產業作為本地發展的重點。同時,繼續深化推進“黨支部+合作社”、“協會+農戶”、“龍頭企業+農戶”等經營模式,將黨支部建在農村經濟產業鏈上,以黨建工作推進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促進黨建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宋效雪.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J].人民論壇.2013(05)

[2]中共安徽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N].安徽日報. 2015-10-15(01)

[3]安徽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2012——2016年規劃(摘登)[J].江淮.2012(6)

[4]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編[N].人民日報.2015-6-8(15)

作者簡介:洪?。?983.7-),男,安徽省歙縣人,本科,助講,主要從事黨建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歡
基層黨組織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