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四川省重點專業建設為契機繼續加強成農院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2017-02-07 19:00李春龍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社會服務建設

[摘 要] 社會服務同人才培養、科學發展一起構成為現代大學三大職能[1]。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承擔三項職能的側重點和具體內涵都會有所不同,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地方院校必須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能定位,把積極拓展社會服務職能作為發展的首要選擇,努力拓寬社會服務的范圍和內容。

[關鍵詞] 成農院 社會服務 建設

[中圖分類號] S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10-01

服務“三農”是作物生產技術專業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責任。2014-2015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分院以四川省重點專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建設為契機,繼續大力加強專業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具體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

1 依托科研項目為社會服務

現代農業分院葉少平教授(現為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科研處處長)的科研團隊入選“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擔任“成都綜合試驗站”主研和技術骨干,以該站為研究平臺,課題組先后選育了大麥新品種“川啤麥1號”和“川飼麥1號”。目前,“川飼麥1號”已經成為我省大麥產區的主推品種,近年來累計推廣面積150余萬畝,增加產量6000余萬公斤,增加產值2億多元。在大邑、洪雅等地示范推廣“川飼麥1號”青貯飼料大麥10000余畝,增加純收入1200萬元。2014年,“川飼麥1號”的選育和推廣應用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內外同行專家的認可和贊揚,最終獲得了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 加強技術培訓

配合學院成教、科研等相關部門,共同推進涉農相關培訓基地的建設。如:“成都市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成都市農業職業經理人強化培訓”、“溫江區新型農民培訓”以及“科技服務下鄉”等。(具體見表1和表2)。此外,2014-2015年利用本專業優越的師資及實訓條件,積極配合學院成教部門,為作物生產、種子生產與經營、植物保護等行業進行職業技能鑒定,每年培訓及鑒定高級農藝工、莊家醫生、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農產品經紀人等800 人次左右。

3 創新服務模式,參加學院精準扶貧工作

在原有服務模式基礎上,探索科技特派員、網上咨詢、專業化協會或組織等新型農業科技服務模式,現代農業分院專門成立精準扶貧專家服務團隊,分別為簡陽市老龍鄉燈壩村和三里埂村(主要進行食用菌生產技術指導,主要由現代農業分院的謝尚春副教授負責)、成都市郫縣花園鎮農業示范基地(主要對土壤分析、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指導,主要由現代農業分院的姚麗和秦剛副教授負責)、廣安市武勝縣飛來石村(主要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主要由現代農業分院的李春龍副教授負責)進行精準扶貧技術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旭東.論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中國高教研究,2007,(8):16-17.

作者簡介:李春龍(1976-),男,內蒙古通遼人,碩士,副教授,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設施農業、特種經濟作物栽培、農作物栽培新技術等教學及科研工作。

猜你喜歡
社會服務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養老社會服務體系與機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職示范院校服務社會能力現狀研究
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協同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淺談高職院校經濟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