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超高產栽培研究與探討

2017-02-07 01:48朱磊薛莉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水稻栽培

朱磊 薛莉

[摘 要] 本文以我國糧食事業的發展為背景,對江淮地區的水稻超高產栽培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主要內容包括:水稻超高產栽培的概念、理論和實施三個部分。其中,水稻超高產栽培的實施是根據江淮地區特點所述,希望通過本文為相關研究者和種植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 水稻栽培 超高產技術 研究與探討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48-01

自袁隆平雜交水稻推廣以來,我國水稻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對水稻產量的貢獻越來越大。但是,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意義依然重大。而提高水稻產量,要做到土壤、氣候、品種和栽培技術的有機結合?,F就水稻超高產栽培的理論和實踐做初步探討,供廣大同仁參考。

1 關于水稻超高產栽培的研究背景

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鎮化發展速度快等,是我國現代發展的綜合情況。另外,為了恢復生態平衡,提出退耕還林政策,糧食面積勢必要減少,因此對糧食單產水平提高的緊迫性越來越強?;谶@樣的時代背景,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的意義無疑是很重大的。

我國具有地域跨度大和環境差異大的地理特點,這就形成了我國水稻栽培模式和產量有所不同。比如說,在不同的生態地區中,栽培同一品種水稻,并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產量也會有所不同;同一生態地區,不同的水稻品種,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產業依然會受到影響。所以,綜合理解,水稻的產量是受生態環境、栽培模式以及品種的影響。那么,實現水稻超高產栽培,就應該因地制宜,科學選種,從而制定具體的超高產指標。例如,在江淮地區的栽培條件下,5500kg/hm2為單季常年均產量,如果制定30%的增產率,單季超高產栽培指標產量就是7150kg/hm2,而江淮地區屬于我國南方地區,是雙季栽培區,那么,超高產目標產量就是14300kg/hm2。

據有關資料顯示,江淮地區采用超高產栽培技術,年產量平均高達14500kg/hm2以上,其中以試驗田為基準的超高產面積達到20%,產量為15800kg/hm2;中等產量面積占45%,產量14200kg/;低等產量面積為35%,產量為13300kg/hm2。

2 水稻超高產栽培的概念

在筆者闡述水稻超高栽培的根本性定義之前,首先要提到的是流行在水稻種植領域和農民之間的一句話:“高產!高產!高高產!”所以,超高產水稻也有人將其稱為特高產水稻,或者高產再高產水稻。實際上,從研究角度,或者學術角度上講,凡是實際產量高于基本產量15%以上的水稻,都可以稱之為超高產水稻。所采用的水稻栽培模式也自然就稱之為水稻超高產栽培。所有水稻種植是以提高效益和回報為目的的。那么,水稻超高產栽培的概念就是根據生態地域特點,選擇適宜的高優品種,采用科學的栽培技術,使水稻實踐產量高于計劃產量15%的目標。

3 關于水稻超高產栽培的理論探討

從理論上講,水稻的栽培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大塊,一是選種;二是育苗;三是種植(包括種植方式和施肥等);四是田間管理。所以說,水稻高產栽培也應該從這四個方面著手。

3.1 超高產水稻的品質選種

科學合理的選擇水稻品種是實現水稻超高產的前提,那么,水稻品種的選擇就要考慮一下幾點:

3.1.1超高產潛力。它決定著水稻的穎花數、出穗率,以及水稻籽粒的質量。

3.1.2生長能力。比如根系是否發達、分蘗能力如何、抗旱、抗倒伏能力以及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

3.1.3穩產能力。穩產能力指的是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遇到自然災害,或者處于不利的生長環境時,能夠保證不至于產量過低甚至絕收。

也就是說,要實現水稻的超高產,就應該滿足以上三個基本條件。

3.2 超高產水稻的秧苗培育

超高產水稻的秧苗培育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秧齡;二是分蘗數量。將選擇好的優良稻種培育成苗后,出苗率和生長情況自然會與預期的有所差異。秧齡就是指,種子在成苗過程中,秧苗與秧苗之間的出苗先后順序有所不同,先出苗的水稻秧苗成長會比后出苗的健壯。

是否壯苗,要觀察分蘗數量是否均衡,蘗的生長情況是否良好。簡單的說,就是通過秧苗期科學管理,培育健壯水稻秧苗。

3.3 超高產水稻的田間管理與施肥灌溉

當水稻的灌溉水利用率達到30%~40%的時候,水稻的產量就有8.8%~9.7%的增長率。另外,再做好水稻生長環境的田間管理和科學施用肥料。正常情況下,實現水稻超高產并非難事。這些理論足以說明,水稻超高產栽培與田間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合理施用有機肥料可以降低稻田的鹽堿度,使水稻秧苗不受到傷害。再結合科學的灌溉,不僅能調節稻田酸堿平衡,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使每一顆水稻秧苗都能在最優良的環境下生長。

3.4 水稻超高產栽培采用的綜合技術

所謂綜合技術,指的是水稻栽培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說施肥技術,要采用科學的施肥方式,多施有機肥,做好堆肥、廄肥和化肥的合理搭配。灌溉技術,水稻的灌溉技術要做到節約用水,提高灌溉水稻利用率。耕地技術最好采用輪耕法,它不僅可以改良土壤組織結構,還可以提高水稻吸水、吸肥的能力。還有防蟲技術、防止各種自然災害的技術,以及其他田間管理技術等。

4 水稻超高產栽培的實施

因為每一個地區的水稻栽培環境和方式有所不同,本論文就不作一一闡述。具體以江蘇省徐州地區的栽培特點,簡要描述一下超高產水稻栽培的技術措施。

4.1 超高產水稻的栽培方式

超高產水稻的播種前應該選在5月上旬,播種過早或是過晚,都會影響秧苗的生長。

為培育健壯的水稻秧苗,應該注意播種量,一般75kg~90kg/hm2。

合理施肥也是實現水稻超高產的關鍵,一般農家肥控制在50000kg/hm2左右,復合肥為250kg/hm2左右。

秧苗期病蟲害的防治也要做好。一般采用2kg左右稻種拌10mL高巧或20mL丁硫·克百威?;蛘咴诓シN之后,將克百威以45~60kg/hm2量撒在苗床上。同時,以0.75~9kg/hm2的氯蟲苯甲酞胺微乳劑,或0.6kg,加上0.18~0.24kg/hm2的噻蟲嗪粉劑,或1.5L/hm2啶蟲脒乳油,在出苗期25天時進行施撒,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秧苗病蟲害。

另外就是人工插秧和基肥施撒。將秧苗的密度控制在16.5cm×6cm或5cm×6.5cm最為合理,施525kg/hm2的水稻專用復合肥與150 kg/hm2的尿素作為基肥。

4.2 機械插秧和直播

超高產水稻的機械插秧和直播的播種期都應該選在5月底至6月中旬。而機械插秧的用種量是20kg/hm2左右,直播稻播種量為60kg/hm2左右。

另外,兩種栽培方式都要控制好基肥施用量。機械插秧應該施用復合肥550kg/hm2和尿素140kg/hm2。直播稻基肥施用量是450kg/hm2的復合肥,以及74~113kg/hm2的尿素。

其次就是,兩種栽培方式都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和除草。以上提及的所有水稻專用復合肥均選用NPK(≧45%)。

4.3 超高產水稻田間的中后期管理

水稻田間的中后期管理分別指的是肥料管理、水漿管理和大田病蟲害的防治,需要保證每一個環節都科學合理,才能實現水稻超高產的目標。比如說肥料管理,應該根據稻苗的生長情況和水稻的栽培方式,指定施肥期和施肥量。水漿管理根據水稻的生長階段,科學合理的灌溉。大田病蟲害的防治,應該根據大田的特點,之一時間病蟲害的特點,采用有效的防治方法。

總結

水稻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提高其產量是極其重要。那么,提高我國水稻產量就屬于研究者和種植者兩大領域的重要任務。也只有研究者通過理論和實踐不斷的提高水稻品種產量的技術和栽培技術,種植者懂得科學的選種方法和新技術的科學運用,才能實現我國水稻超高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金貴.水稻超高產栽培研究與探討[J]. 農業與技術, 2016, 36(6):108.

[2]華淑英.對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探討[J]. 中國農業信息, 2015(4):102-103.

[3]孫華峰.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5(7):5.

猜你喜歡
水稻栽培
水稻良種穗系標準化繁育關鍵技術的探析
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初探
水稻栽培技術的科學創新與發展探討
高產優質水稻栽培生產技術初探
水稻栽培“三定”技術應用要點分析
水稻品質應用水稻栽培技術措施的影響分析
淺談水稻栽培技術
水稻栽培中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