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沅縣按板鎮發展雙低油菜產業的思考

2017-02-07 02:20段林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

段林

[摘 要] 針對按板鎮農業生產現狀,分析發展雙低油菜產業的目的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組織領導、合理規劃布局、農業科技投入、加強培訓、制定優扶政策、培育加工企業、合理利用稻田、煙區冬閑田塊,充分發揮煙區、稻田水利基礎設施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提出發展雙低油菜產業的措施對策;以供鎮黨委、政府決策作參考。

[關鍵詞] 雙低油菜 產業發展 種植現狀 合理規劃 科技投入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96-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保健意識的日益增強,人們對環保、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識和需求在逐步改變和增加,優質、安全食品已成為消費追求的目標,無公害食用菜籽油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消費量與日俱增,消費空間極大,這就給了雙低油菜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菜籽油及其制品缺口迅速增大,研究和發展雙低油菜產業便成了擺在我們科技人員面前的首要任務。因此根據按板鎮地理環境、資源條件特對發展雙低油菜產業作出如下思考。

1 發展雙低油菜的目的意義

雙低油菜是指商品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菜餅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爾/克的油菜品種。其優點:一是芥酸含量低,菜油的營養價值高,雙低菜油中的油酸含量達60%,它具有改善血管彈性,阻抑血栓的形成,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拮抗過敏、減少黑色素生成等作用。另一方面,雙低油菜由于每克菜餅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爾,低硫甙菜餅是豬、雞、魚等很好的搭配飼料。

1.1 促進人類健康和畜牧業發展

據有關研究表明,雙低菜油的脂肪酸組成是植物油中最合適的,因而被列為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食品,被稱為“最健康的油”。所以目前世界上把雙低油菜作為一種重要產業加以開發,普通油菜必然被雙低油菜所替代;油是城鄉居民一日三餐的必須品,油質量的好壞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吃得健康吃得營養現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追求和愿望;雙低油菜籽的油枯餅不僅是優質的有機肥,而且還是高蛋白動物飼料,其蛋白質含量是優質飼料的兩倍。所以發展雙低油菜不僅對人類健康有利,還對按板鎮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2 投入少、風險小

第一,雙低油菜生產投入少,機耕、種子、肥料、農藥等物資投入在200—220元之間,而勞動投入也只有10—15個工時;第二,風險小,油菜是冬季旱作物,一般灌溉較少,不利的氣候,如霜凍、冰雪、暖冬等在按板鎮極少發生,若發生對油菜生長與產量有影響,但不致于絕收;菜油是一大眾消費品,油菜籽可以儲存,雙低油菜油品質好,市場大,因此種植雙低油菜風險不大;第三,勞動投入不多,加上機耕,勞動強度也不大;第四,耕地水旱輪作,對地力的保持,甚至培肥都有好處。

1.3 效益好

據統計,鎮沅縣振太,勐大兩個鎮生產的油菜籽,平均畝產油菜籽在150千克以上,可榨油50千克左右、枯餅100千克左右。按照目前市場上菜油價20元/千克、枯餅1元/千克計算,畝產值在1100-1300元之間,扣出生產投入220元,畝均收入在980元左右,相當于一季高產水稻的產值。

1.4 市場前景廣闊

油料需求空間很大,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雖然不斷加快冬農產業化步伐的調整,加強扶持力度,開發種植冬辣椒、冬馬鈴薯、冬升南瓜、冬早蔬菜等冬農作物和晚秋作物生產,以增加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農業增收。目前雙低油菜的生產尚處于農民的自發狀態,未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原有的普通油菜產業也仍然處于小打小鬧的狀況,形不成氣候,形不成規模。一直以來由于油菜品種老化、單一,產量低,菜籽產量遠遠滿足不了按板鎮的加工和人民的需求,生產量與消費量相比缺口很大,絕大部分需求還需要靠周邊縣及鄉鎮供給,到目前為止鎮沅縣的油菜籽供不應求的狀況尚未改變,我們按板鎮更是如此。

2 發展雙低油菜的有利條件

2.1 氣候條件

按板鎮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016米到2100米之間,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8℃,最熱月平均氣溫32℃,最冷月平均氣溫11℃,年溫差較小。全年日照數206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280mm,雨量適中,雨季結束時間11月下旬,以后仍有不同程度的降水,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可利用時間長,光質好,適合油菜的生長發育,因此在肥水管理得當的情況下可望獲得油菜籽高產。

2.2 耕地條件

按板現有稻田種植面積12447畝,煙葉種植15000多畝,稻田和煙葉種植區主要分布在以勐統河、紅星河等河流及以之交匯的支流沿岸上,母質屬沖積土,地勢平緩,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PH值適中,是發展油菜種植較理想的土質。進入8月底9月初,水稻和煙葉收獲后,大多田地處于冬閑狀態,為發展油菜生產提供了有力的耕地保障。

2.3 水利條件

壩區是按板鎮糧食主產區,關系著全鎮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鎮黨委政府先后利用以工代賑資金、扶貧資金、國土整治資金、水利專項資金、地方配套資金和農民投工投勞加大了農田水利建設力度,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夯實,尤其是紅星、杏城、磨慶、安康、玉河等部分壩區村組灌溉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如今三面光溝渠基本覆蓋了糧食主產區,水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為發展油菜產業提供了灌溉保證。

2.4 交通條件

進入21世紀,國家加大了中低產田地建設力度和烤煙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農田、煙區等扶持資金的注入,田間地頭一條條煙區路和機耕路不斷地呈現出來,給油菜生產提供了物資運輸和機耕條件,同時按板鎮又位于鎮沅縣至景谷縣,按板鎮至勐大鎮、田壩鄉的交通干道上,形成北上鎮沅、昆明,南下景谷、普洱,西可進臨滄的交通網站,成了客運、物流、旅游等綜合服務型交通樞紐區,良好的交通條件給油菜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2.5 生態條件

按板鎮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73%,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加之我鎮屬工業生產欠發達地區,遠離污染源,為發展雙低油菜和各種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

2.6 勞動力資源與科技文化素質

按板鎮1997年以前是鎮沅縣人民政府住地,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仍是鎮沅縣西南重鎮,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現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153個村民小組和1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1752人,其中農業人口17853人,農業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82.08%。有勞動力9854個,耕地總面積4.23萬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煙葉為主,進入9月底至10月中旬水稻、煙葉、玉米收獲后,除少數人外出務工,大多數勞動力都處于閑散狀態,為發展油菜種植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由于按板鎮是老縣城的住地,周邊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受到其經濟、文化、貿易、信息等影響,加上近年來 “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煙葉種植”等項目的培訓,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對發動發展種植雙低油菜和掌握相應的栽培技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7 其它條件

充分利用沼液,林業部門、農業部門實施的國債沼氣項目扶持力度和資金的加大,按板鎮75%的農戶都修了建沼氣池,大多數農戶都在使用沼氣。有充足的沼液可作為油菜的苗肥施用。從而減少肥料成本的投入,對生產優質、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創造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綜上所述,若能充分利用開發好稻區、煙區大面積冬閑田地,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合理布局、增加投入、逐步實施,把油菜產業列為冬農開發的重點項目加以規劃發展起來,對推動按板鎮冬農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關重要。

3 面臨的困難

3.1 認識不統一

缺乏有效合理的規劃布局,零星種植,規模小,單產低。關鍵的問題是從鎮政府領導到村組干部群眾,甚至是農科部門對發展雙低油菜的重要性、必要性、意義作用等方面認識不足,未達成共識。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扶持上一直以來未把油菜作冬農開發的主導作物加以引導和支持。

3.2 缺乏種植油菜的技術基礎

油菜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需要在選種、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培訓和指導,然而在我鎮對油菜的試驗示范研究甚少。以往種植上普遍存在生產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重栽輕管的現象,較多農戶對肥水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缺乏科學的認識,大多數農戶不懂種植管理技術,隨意盲目種植,導致長勢差,病蟲害發生嚴重,產量低,品質差,種植收益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嚴重挫傷了農戶種植積極性。

3.3 現有的水利設施需要修復

烤煙是按板鎮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烤煙產業的發展壯大,糧煙用地矛盾突出,烤煙紛紛下田種植,同一塊田上多形成你種水稻我種煙葉,你種煙葉我種水稻的狀況,水稻和烤煙用水量和時期各不相同,你用我不用,在溝渠維修需要出勞力時,你動我不動,部分溝渠難以統一修復和加固。

3.4 菜籽油加工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按板鎮還沒有一家菜籽加工企業,鎮內雖有三戶小型糧油加工在運作,但市場開拓能力弱,基礎研發能力低,當油菜規?;a后,加工能力顯然不足,很難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格局。

4 發展思路

4.1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當地黨委政府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把發展雙低油菜列入冬農開發的重點項目,進行規劃與發展,給予政策和資金的傾斜,當作本鎮綠色保健食品加以重視,并通過認證部門認證后作為本鎮的綠色品牌。

4.2 加強組織領導、分工負責

一是成立油菜開發領導小組,負責油菜產業的組織領導、扶持資金協調、制定政策、督促檢查和指導項目實施等工作,為項目實施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二是成立雙低油菜發展生產技術小組,負責項目發展規劃、方案制定、宣傳發動、技術培訓、田間指導、測產驗收、項目總結等工作,為項目實施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4.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的同時,整合煙區、農用水利、扶貧開發等農業開發項目,在油菜種植規劃區域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修復與建設,進一步加強完善溝、路、渠等配套設施,確保油菜種植旱能灌、澇能排,改善油菜生產條件,確保油菜生產中物資運輸及排灌保障。

4.4 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

按板鎮有著大面積的冬閑田地,給發展油菜產業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在規劃時,因地制宜、要突出重點、切記盲目發展,以勐統河沿岸的玉河村、文獨村和紅星河沿岸的杏城村、磨慶村、紅星村為重點規劃區,文臘村、宣河村的部分小組通過輻射帶動逐步推進。在生產布局上,明確主導方向,要將油菜生產種植向條件良好的區域做到相對集中,長短結合,采取規?;N植為主,分散種植為輔的種植模式,實行連片種植,形成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油菜種植區和種植帶。

4.5 加強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建立技術培訓機制,采取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因品種、因區域分階段適時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全方位提高農戶的種植管理水平,并在整個油菜生產過程中,加強技術指導,確保油菜生產的技術到位率,把各項栽培管理技術應用到油菜生產中,發揮科技增產潛力。

4.6 科技引路,效益帶動

為解決油菜品種老化、種性退化、抗病蟲能力減弱、單產低、品質下降等問題,使油菜種植能高起點、上規模,首先要搞好試驗示范,辦好樣板,集成應用新品種、新技術,使樣板田或示范戶的油菜獲得豐產,以此作典型活教材,有針對性的組織村組干部群眾、進行現場參觀,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事實來說服群眾,提高農民發展油菜的信心和決心,為規模發展打好基礎,從而穩步推進油菜產業的發展。

4.7 實行標準化種植

種植時,根據品種特征特性,結合按板鎮光、溫、水等資源條件,在選擇品種、培育壯苗、大田準備、移栽、管理、收獲等技術環節上嚴格按低芥酸油菜的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力求首次種植獲益,為加快發展打好基礎。

4.8 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服務直接關系著產業的發展,只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生產技術方案或規程,把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到油菜種植的每一個環節,做好產前的規劃、宣傳、落實、發動、技術培訓,確保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做好產中的規格化栽培、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保證能規格栽培、合理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做好產后的收購與加工協調工作,為農民解決后顧之憂。

4.9 引進加工企業,確保產后服務

目前按板鎮只有3家小型加工廠,生產成本高,加工能力有限,建議政府未雨綢繆,要為今后油菜規模發展作考慮,協調引進規模適度的菜籽加工企業,在菜籽的收購、加工、銷售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保證油菜產業的持續發展。

總之,只要把油菜產業作冬農開發主導作物加以引導和支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雙低油菜發展的領導,給予政策資金的傾斜扶持,加強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油菜生產條件,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做好示范,效益推進,推廣應用標準化綜合配套技術,提高油菜的產量與效益,讓農民嘗到甜頭,并加強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指導,搞好產品收購、加工等系列服務,幫助農民提高生產積極性,解決好雙低油菜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相信,雙低油菜生產必將成為按板鎮繼烤煙之后的又一綠色支柱產業。

參考文獻

[1]朱志方,油菜測土配方施肥“3414”試驗,《云南農業》2015-1-35

[2]黃文麗,瀘西縣油菜高產創建措施及對策,《云南農業》2014-4-19

[3]郭子平,湖北省雙低油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湖北農業科學》,2005(4):4-7

[4]朱剛,朱賢夢,淺談我國雙低油菜產業化的發展《貴州農業科學》,?2000(01):54-56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
關于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對達州市富硒茶產業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海南省熱帶花卉文化研究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荊州港口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