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應試驗報告

2017-02-07 02:52劉常洪曹治鋼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大余縣早稻一元二次方程

劉常洪 曹治鋼

酸性紫泥田在大余縣水田中所占比重較大,約占7.5%。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是獲得各種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也是篩選和驗證土壤養分測試方法,建立施肥指標的基本環節。為了驗證大余縣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合理指導全縣水稻生產,于2016年3-7月,在江西省大余縣青龍鎮選擇早稻進行了“3414”田間小區肥料效應試驗?,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江西省大余縣青龍鎮二塘村郭明勝責任田, 緯度N:25°28.141′, 經度E:114°31.137′,海拔143米。

1.2 供試土壤

土壤類型:土類:水稻土 亞類:潴育型 土屬:酸性紫泥田 土種:中潴酸性紫泥田,試驗前取樣化驗土壤養分。

1.3 供試品種

T優898,3月27日播種,5月1日移栽, 7月16日成熟,全生育期110d。

1.4 供試肥料

氮肥為46%尿素,磷肥為12%過磷酸鈣,鉀肥為60%氯化鉀。各處理肥料用量見表1。

1.5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3414”完全實施方案

“3414”是指3因素、4水平、14個處理的試驗(見表1)。3因素指氮(N,下同)、磷(P2O5,下同)、鉀(K2O,下同)。4水平中,0水平為不施肥、2水平為當地最佳施肥量(2水平每ha用純氮135kg、用純磷30kg、用純鉀135kg)、1水平為最佳施肥量的50%、3水平為最佳施肥量的1.5倍。 “3414”試驗在不施有機肥的基礎上進行。試驗用肥為單質肥料,同一試驗中必須施用同一種氮、磷、鉀肥料品種,并嚴格按照養分標準含量折算。施肥品種氮素選用尿素、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選用進口氯化鉀。排列采用二列制。不設重復,水稻小區面積30m2,小區寬度不小于3m。小區單灌單排,避免串灌串排;試驗地周圍設1m保護行。每處理30m2,每小區栽植規格均為20cm*23cm。根據田塊形狀來決定處理的長和寬,寬度不少于3米。共14個處理,處理間用40cm的田埂隔開,并用薄膜覆蓋田埂,防止每處理間肥水混串。

1.6 田間管理

1.6.1肥水管理 磷肥全部做基肥,氮肥和鉀肥用70%做基肥、30%做分蘗肥,在移栽后7-10d內施用。淺水插秧,薄水返青,每蔸基本苗達到12株時開始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始穗采取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干濕壯籽。

1.6.2 病蟲害防治 同大田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卷葉螟和稻飛虱。

2 結果與分析

2.1 “3414”田間試驗的生育特性及主要經濟性狀表

2.2 三元二次回歸分析

利用EXCELL進行回歸及相關分析,結果表明:MultipleR(復相關系數)為0.9548,表明產量和施肥水平高度正相關,說明早稻產量(y)與氮(n)磷(p)鉀(k)施肥量之間具有顯著的回歸關系,由此可得三元二次方程為

Y=352.9868+15.9926N-9.8776P+6.7440K-1.0831N2-5.3823P2-0.6641K2+3.3157NP-0.4419NK+3.1361PK

2.3 早稻最大施肥量與最佳施肥量分析

由三元二次肥料效應函數,得到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見表3),表3中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均不合理。

2.4 運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氮、磷、鉀最佳施肥量

2.4.1 早稻最佳施氮量分析 運用試驗設計中的磷、鉀用量相同,對不同施氮量進行回歸分析,表明產量和施氮量水平顯著相關,相關數為0.9431,由此可得一元二次方程為

y=345.7951+31.4090N-1.5364N2

由一元二次肥料效應函數,得到最大施肥量為N=153.321㎏/ ha,此時的最高產量為7594.761kg/ ha。最佳施肥量為N=150.4305kg/ ha,最佳施肥量時的產量為7593.905kg/ ha(見表4)。

2.4.2 早稻最佳施磷量分析 運用試驗設計中的氮、鉀用量相同,對不同施磷量進行回歸分析,表明產量和施磷量水平顯著相關,相關數為0.9659,由此可得一元二次方程為

y=376.0188+70.2257P-8.8893P2,

由一元二次肥料效應函數,得到最大施肥量為P2O5=59.25kg/ha,此時的最高產量為7720.719kg/ha。最佳施肥量為P2O5=58.857kg/ha,最佳施肥量時的產量為7720.628kg/ha(見表5)。

2.4.3早稻最佳施鉀量分析 運用試驗設計中的氮、磷用量相同,對不同施鉀量進行回歸分析,表明產量和施鉀量水平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9079,由此可得一元二次方程為

y=400.4645+22.8160K-1.2072K2, 由一元二次肥料效應函數,得到最大施肥量為K2O=141.75kg/ha,此時的最高產量為7624.05kg/ha。最佳施肥量為K2O =138.755kg/ha,最佳施肥量時的產量為7623.33kg/ha(見表6)。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早稻產量與氮、磷、鉀施肥量和施用比例之間具有顯著的回歸關系,通過應用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大余縣青龍鎮二塘村中潴酸性紫泥田水稻土種植早稻的最大施肥量為N=153.3kg/ha, P2O5=59.25kg/ha,K2O=141.75kg/ha,此時的最高產量為7549.5kg/ha左右。最佳施肥量為N=150.45kg/ha,P2O5=58.8kg/ha,K2O =138.75kg/ha,最佳施肥量時的產量為7623kg/ha左右。N:P2O5:K2O配比為1:0.43:0.97,比較接近早稻生產實際,指導農民施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大余縣早稻一元二次方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錯點
早稻迎豐收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802萬噸 比2020年增產72.3萬噸
“一元二次方程”易錯題
宋代早稻若干問題探討
江西贛州市大余縣城南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
大余縣群眾羽毛球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鐘,幫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