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大豆種植技術的研究與分析

2017-02-07 03:37趙振興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北方種植技術大豆

趙振興

[摘 要] 大豆作為我國北方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北方屬于高寒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更是優質大豆的發源地。大豆種植技術直接影響到大豆生產的經濟效益,如何更快地提高北方大豆的產量和質量已成為相關人員探索和研究的首要課題。本文針對北方大豆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討和研究,為北方地區大豆種植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北方 大豆 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213-01

大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之一,是豆科植物里最容易消化的也最富有營養的,同時又含有特別高的蛋白質。因此,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量很大。而我國北方由于氣候寒冷、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短、積溫不足等原因,對大豆的生長有很大影響,產量一直沒有較大突破,因此,研究推廣適合北方大豆高質高產的栽培技術已成為農業科技人員的主要課題之一。

1 北方大豆種植技術

1.1 精選良種

種子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日后農作物的質量。因此選種是十分關鍵的一步。選種時,盡量選擇高蛋白豆種,這是因為大豆主要的營養價值就體現在蛋白質上。比如選取高油豆種有二積溫帶黑農41、東農163配合黑農44;合豐41號和三積溫帶東農163。高蛋白豆種有二積溫帶黑農43和三積溫帶黑農35。普通豆種有綏農10和二積溫帶綏農14;綏農17和三積溫帶合豐39。除此之外還應該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

1.2 優化耕作

大豆成苗時對土壤的敏感度較高,一般不重茬耕種,因此要根據大豆的生長周期特性選擇合理的輪作方式。輪作方法是前茬主種馬鈴和薯玉米。

精細耕田。秋耕秋起壟,尚未鎮壓田地要早在清明前鎮壓;秋耕末起壟田地盡快耙耢頂凌起壟鎮壓;土質墑情不好的田地,采取原壟種床深松播種,避免散墑;帶狀機播田地,應搞耙后耕播。耕地情況達到土層土質疏松、細碎、田地平整,十米寬幅內高矮不大于三厘米,滿足符合耕種狀態。優化耕作可以為大豆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生長環境是農作物順利成活的保障。因此,在進行優化耕作是操作一定要細心。

1.3 科學施肥

大豆的生長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養料。大豆施肥一般需要三次。第一次是底肥。主要目的是使土壤更加肥沃,提高土地養分。第二次是種肥,主要是為大豆日后生長提供各種肥料。第三次稱為追肥,目的是保證大豆健康落種,促進大豆健康生長。新的大豆生產技術利用的是測量土壤,根據配方施肥,它得益于現代化的農業科學成就,其原理是利用作物的生長規律結合土壤本身的營養度和肥料帶來的營養成分,將氮、磷、鉀和其他微量元素以適當的比例添加進肥料。

1.4 精量播種

一般而言,土壤較肥沃的地區可適當稀植,反之則應密植;早熟的大豆品種宜密植,反之宜稀植;寬行距的宜稀植,反之宜密植;如果需與別的植物間作,則要遵循“與早熟矮稈植物采用密植間作,與高稈作物則采用稀植間作”的原則。

播種時期應在日平均氣溫維持在8℃左右時播種,五月十日前播種完畢。播種方法是60-75cm壟,壟上雙條精量播種;平播窄行,行間距35-50cm。按規定密度分析播種數量,播量誤差不能大于4%。每公頃保苗26萬-32萬株??偛チ空`差不大于3%,單口排量誤差不能大于4%。豆種播種需均勻每6米長斷條不大于一處。行間距開溝器誤差低于1.5cm,往復綜合壟誤差低于5.5cm,不能重播漏播,偏差應小于3.5cm。播種深度4-6cm,蓋土相同,播種鎮壓持續作業。

1.5 化控與化除

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現營養過剩,噴施生長調節劑.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狀況,可減少花莢脫落。對8-9月盛花期長勢過盛的大豆,特別是降雨后,及時用多效唑等控制營養生長。防止落花、落莢。一般使用15%多效唑600g/hm2對水600-750kg噴霧。為防止大豆田間雜草,可在播種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375-1125mL/hm2對水675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使用乙草胺根據墑情嚴格控制藥量和用水量。如未噴灑封閉除草劑。也可于雜草出土后進行莖葉處理,于大豆二至四片復葉期、雜草三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900mL/hm2或8.8%草威特525mL/hm2,對水600kg噴霧防除單子葉雜草。

1.6 化學除草

1.6.1苗前除草

目前生產上最常用的光譜性除草劑有普施特和廣滅靈。用藥量:5%普施特水劑,每公頃用量1.5-2公斤;48%廣滅靈乳油,每公頃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廣滅靈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較長時間,要特別注意對后茬作物的藥害。

1.6.2苗后除草

出苗早期適用的除草劑:目前生產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雜草剛出土時施藥。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復葉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為:5%的普施特水劑每公頃1-1.5公斤,不宜超過1.5公斤。應選擇降雨前后濕度較大的天氣施用,避開高溫干燥的中午和大風天氣。

2 大豆的病蟲防治

大豆的主要病蟲害有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線蟲、霜霉病等。大豆蚜蟲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當田間發現蚜蟲且蟲株率超過一半或是有5%的植株卷葉時,可以采用100g三乙膦酸鋁10%的吡蟲啉進行噴霧防治;大豆霜霉病可用25%甲霜靈或40%乙磷鋁的可濕性粉劑,按照種子種子重量的0.5%進行拌種防治;大豆的孢囊線蟲和根腐病等,可根據土壤條件采用不同的防治辦法,具體可以按種子量的0.4%混合濃度為50%的多復合劑進行拌種或是采用種衣劑包衣的方法等。另外,在田間發病時,還可以用甲霜靈800倍的液噴灑或三乙膦酸鋁300倍液,按照每667m2 40kg的用藥量進行防治。

3 結束語

大豆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而且隨著大豆種植技術的逐漸提高,我國北方的大豆的產量高、品質好,并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大豆產區。因此,為了保證北方大豆的這種地位,要加強大豆種植技術的研究,提高其種植技術,促使大豆高產高收。

參考文獻

[1]趙光華.規范大豆種植技術發揮良種增產優勢.農業與技術,2012.

[2]姚有珍.關于北方地區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的新思考[J].農林科技,2010(6):56-58.

[3]張翼飛.淺談北方地區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1(11):35-37.

猜你喜歡
北方種植技術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覆膜與農機農藝技術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應用
探討北方有機大白菜栽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