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圖門古城調查簡報

2017-02-08 08:26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草原文物 2017年2期
關鍵詞:甕城城址城門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5年初,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牧民向蘇尼特右旗文物保護管理局反映,他們在當地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長方形土堆狀建筑遺址。同年3月,蘇尼特右旗文物保護管理局對該遺址進行了實地勘察,確認是一座古城址,但此城在之前的歷次文物普查和長城調查工作中從未被發現。新發現古城經媒體報道后,引來大量不明身份的人圍觀。當地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為防止古城遭到破壞,及時在古城周圍搭建網圍欄進行保護,并向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匯報了相關情況。為進一步了解古城的結構及文化內涵,制定更加合理的保護措施,受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委派,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業務人員于2017年3月對古城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介紹如下。

圖一 圖門古城地理位置示意圖

一、地理位置

圖門古城位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向西約14公里,東南距旗政府所在地賽罕塔拉鎮約64公里,北距二連浩特市約90公里(圖一)。地理坐標為北緯42°50′12.18″,東經111°50′58.68″,海拔1097米。古城坐落于陰山之北、錫林郭勒大草原之西,該地區為草原與戈壁荒漠之間的過渡地帶。城址周圍為牧場,地勢平坦,視野十分開闊,地表上生長著低矮稀疏的禾草。

二、城址結構

古城整體輪廓較為清晰,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570米、南北寬約480米??梢姵菈?、壕塹、城門、甕城、馬面、角臺等防御設施(圖二)。一條季節性河流南北向穿越古城中央,并在古城東北6公里處形成季節性積水塘。城中央可見大面積的水流沖刷痕跡,沖刷區域兩端的城墻已消失,地表上散落著大量小礫石。城內無明顯的建筑遺跡,遺物極為稀少。

圖二 圖門古城平面圖

古城以南北城門之間的南北向軸線為界,東西兩側墻體存在明顯差別。南城門和北城門以東的墻體為夯土墻,具體包括南北城門以東的北墻東半段、南墻東半段以及東墻全段。城墻外側可見突出于墻面的馬面及角臺,且隱約可見壕塹。南北城門以西則不見夯土墻,只是發現了與城墻走向一致但未經夯筑的土壟墻,其范圍包括城址南北城門以西的兩個半段及西部的整段土壟。土壟墻雖與東段夯土墻走向一致,但位置更加靠外,基本與夯土墻外側的壕塹位于一線。土壟墻內側不見夯土墻痕跡,初步推斷土壟墻可能是挖城墻基槽時將土堆放在外側形成的,因某種原因城墻沒有繼續修建,導致土壟墻存留至今。至于城墻基槽則早已被風沙填埋,如今地表上已無痕跡。土壟墻保留了角臺、馬面、甕城的外輪廓,但角臺輪廓和馬面輪廓的內部是空心的,說明這些城防設施尚未完工。根據土壟墻的范圍及外觀結構,能夠還原未完工城墻及角臺、馬面、甕城的位置和形制,結合已開工建造的古城東半部分,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古城最初的整體設計規劃。

1.夯土墻及壕塹

夯土墻即南北城門以東的城墻部分。墻體以土砂混合夯筑,已坍塌成低矮的土壟,土質非常堅硬,表面不見植被。墻外側隱約可見一條與城墻走向一致的壕塹,壕內填滿沙土,長有芨芨草。東城墻全長478、寬約10、殘高約0.5米,外側壕塹寬約5米,最深處約0.2米。南城墻東半段長240、墻體寬約11米、殘高約0.5米,外側壕塹不明顯。北城墻東段長220、寬約11、殘高0.5~1米。根據夯土墻的坍塌堆積及現存高度分析,夯土墻僅完成了基礎部分,并未竣工。

2.土壟墻

南北城門以西的墻體為未經夯筑的土壟墻,墻土為細沙土質,較疏松,表面長滿芨芨草。南土壟墻長305、寬約6、殘高約1米。北土壟長約330米,近北城門處的土壟消失約70、墻寬約6、殘高約1米。西土壟長483米,其中北半段土壟斷續消失約50米,墻寬約6米、殘高1~2米。

3.城門與甕城

古城四面墻體上各設一城門,城門外側建有甕城。東城墻中間偏北處、東北角臺向南205米處有一寬約20米的豁口,應是東城門位置?;砜谕鈧容^為平坦,不見高出地表的甕城墻體,推測原應有甕城,后被破壞。其余城門和甕城皆未建成,城門外側有土壟墻圍成的甕城輪廓,城門的寬度和進深尺寸不詳。南甕城位于南城墻中間偏東處,東距東南角臺約240米,西距西南角臺約305米。從土壟墻的形狀看,南甕城的原規劃是在甕城東墻上設甕城門。南甕城為長方形,土壟墻東西長33、南北寬23、墻寬4、殘高0.3米。根據土壟墻內的空間推測,甕城的實際范圍可能為南北長25、東西寬22米。北甕城位于北城墻中間偏東處,與南甕城位置相對,東距東北角臺約220米、西距西北角臺約330米。北甕城平面為長方形,其甕城門也位于甕城東墻上,土壟墻東西長約33、南北寬約25、墻寬約6、殘高0.5米。根據土壟墻內的空間推測,北甕城的實際范圍為南北長約24、東西寬約22米。西甕城位于西土壟墻中部偏北處,北距西北角臺約210米,南距西南角臺約245米。西甕城土壟墻南北長約33、東西寬約25米,土壟寬約6、殘高約1.5米。根據土壟墻內的空間推測,西甕城的實際范圍為東西長約25、南北寬約22米。西甕城的南土壟墻上有一寬約6米的豁口,據此可知西甕城的城門應位于甕城南墻上。西甕城為東甕城的形制及甕城門朝向提供了參照。

4.馬面

該城址共設馬面16座,南、北城墻上各5座,東、西城墻上各3座,南城墻與北城墻、東城墻與西城墻上的馬面位置對稱分布。實際修筑過的實心馬面有7座,其中1座已被毀消失。土壟墻勾勒出輪廓的空心馬面有9座,其中1座亦被毀。馬面之間、馬面與甕城、馬面與角臺之間的間距為60~70米。夯筑馬面均位于夯筑過的城墻外部,其中南、北城墻東段各2座,東城墻3座,其中位置偏北的1座已消失。夯筑馬面略高于墻體,呈半圓形土堆狀,直徑12~15米、殘高0.6~1米,部分夯筑馬面外側仍殘留有土壟堆積。從現存高度分析,夯筑馬面同樣沒有完工。未夯筑但有輪廓的馬面均位于未夯筑的土壟墻體上,南土壟墻上3座,西土壟墻上3座,北土壟墻上3座,其中北城門西側的1座已消失。這些空心馬面平面為長方形,沿土壟墻向外突出,馬面的輪廓長約19-22米,突出墻面約8-9米,殘高0.5~1米。根據輪廓內的空間推測,馬面的實際范圍長約12米,突出墻面約8米。

5.角臺

古城四角各設一角臺,其中東北、東南角臺為夯筑過的實心角臺,西北、西南角臺僅見土壟圍成的輪廓。東北角臺現已坍塌成半圓形土堆,土堆頂部略高于兩側的城墻,角臺直徑約20米,殘高約1.5米,沿城墻向外突出約7米。東南角臺形狀與東北角臺相近,但較為低矮,直徑約20米,殘高約0.5米。從現存高度看,東北角臺和東南角臺也沒有完工。西南、西北角的角臺輪廓平面呈方形,西北角臺的土壟輪廓邊長24米,向外突出于墻面8米,土壟寬約5米,殘高1米。從輪廓內的空間推測,西北角臺實際邊長約14米,向外突出于墻面約7米。西南角臺的土壟輪廓邊長約23米,由墻體向外突出約8米,土壟寬約5米,殘高0.5米。從輪廓內的空間推測,西南角臺的實際邊長約12米,向外突出于墻面約7米。

三、采集遺物

歷次調查共計采集遺物42件,主要為陶瓷器碎片。

陶器殘片3件。其中2件為夾砂灰陶,素面,可辨器型的有1件陶壺口沿;1件為泥質灰陶,表面飾有篦點紋(圖三,1)。

圖三 采集遺物

碎瓷片39件。瓷片的釉色主要有白釉、黑釉、醬釉、茶葉末釉。白釉瓷片可辨器型的有瓶、碗、盆、罐,胎土灰白,釉下施化妝土,盆內底可見粘有細沙的橢圓形墊餅痕(圖三,2)。黑釉和醬釉瓷片的數量略多于茶葉末釉。黑釉、醬釉、茶葉末釉瓷片可辨器型的有盆、罐、瓶等,胎土為灰白色或淺黃色,質地較粗(圖三,3、4)。

四、初步認識

圖門古城地表采集的陶瓷碎片中,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主要為篦點紋陶片和白釉瓷盆碎片。篦點紋是遼代陶器非常流行的紋飾,隨著遼朝勢力的擴張,這種紋飾幾乎遍及其轄境內的所有地區。白釉瓷盆的內底殘存橢圓形墊餅痕,并粘有細沙,這也是遼代瓷器常見的工藝特點。遼代缸瓦窯、冮官屯窯的白釉瓷器經常能看到墊餅粘連的現象①,由于墊餅含細沙,將墊餅去掉之后,往往在碗內留下了粘沙疤痕。另外,黑釉、醬釉類瓷片中,有一些可能是雞腿瓶的殘片,這種器物在遼代也較為常見。因此,初步推斷圖門古城為遼代城址。

從城址墻體的保存現狀看,圖門古城應是一座尚未竣工的廢棄城址。關于廢棄原因,目前已不得而知,但必定是在修建過程中受到了不可抗拒因素的制約,導致被迫放棄。據當地牧民介紹,二十多年前城址所處區域經常出現積水現象,近些年由于草原環境退化,積水現象已經消失。古城如今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季節性河流南北向穿越古城中央,這條季節性河流可能在遼代就已經存在。營建城址時如遇雨季,城址周邊區域積水,河水沖刷城址中央,勢必會對施工造成干擾,同時也會使營建者意識到城址所處位置并非是理想的居住場所,這很可能是古城廢棄的主要原因。營建古城時,工匠們遺留了少量遺物,古城停建之后,徹底荒蕪,因此城內基本不見遺跡和遺物。

圖門古城位于陰山以北、戈壁以南的草原地帶,當時在該區域生活著很多游牧部族,其中隸屬于西南面招討司的有10多個部族。據《遼史·營衛志》記載,西南面招討司所轄部族主要有涅剌部(戍黑山北)、迭剌迭達部(戍黑山北)、品達魯虢部(戍黑山北)、烏古涅剌部(戍黑山北)、斡突盌烏古部(戍黑山北)、涅剌越兀部、梅古悉部、頡的部、匿訖唐古部、鶴剌唐古部等②。有學者認為“黑山”在大興安嶺南側,說明西南路招討司的管轄范圍,已達到大興安嶺南側③。樊文禮認為大興安嶺南側一帶在遼代的確稱為“黑山”,但涅剌等部所戍的是另一處“黑山”,位于包頭市西北部④,如其所說無誤,這些部族應當活動在陰山以北至戈壁荒漠之間的草原上。遼朝非常重視其西南疆和西北疆的經營管理,分別設立西南面招討司和西北路招討司作為這兩個地區的最高權力機構。西南面招討司所轄的州級行政機構全部位于陰山以南,這些州與宋、西夏的領土距離較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陰山以南地區發現的遼代城址較多。遼朝在西北路招討司的轄境內除了沿用回紇城址之外,也興建了很多城址,其中圖拉河和鄂爾渾河流域至少有15座城址在該時期曾被使用過⑤。西北路招討司和西南面招討司之間雖有戈壁荒漠作為天塹,但戈壁南北兩側仍有廣袤的草原。陰山以北發現的遼代城址只有零星數座,多位于陰山的邊緣地帶,而距陰山略遠的草原腹地,除了圖門古城,則不見其它遼代城址。因此,涅剌等部就成了草原地區的主要戍守力量。從圖門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城址結構看,遼朝也試圖以建城駐軍的方式,加強對西疆草原地區的管理和防衛。圖門古城西北可防阻卜,西南可御西夏,同時也能更有效地管理西南面招討司所轄的一些游牧部族。因此,圖門古城的修建,既反映出遼朝對西疆草原地區的重視,又體現出遼朝治理游牧部族的策略。

附記:參加此次調查工作的人員有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國棟、曹鵬、丹達爾、孫文鋼,蘇尼特右旗文物保護管理局呼日勒、楊麗、那日蘇、阿拉達日圖、旭仁花。

執 筆:宋國棟、曹鵬、丹達爾、柏嘎力、那日蘇

繪 圖:馬 婧

注 釋

① 路菁:《遼代陶瓷》,遼寧畫報出版社,2003年,第22、47-47頁。

② 脫脫等:《遼史》卷三十三《營衛志下》,中華書局,1974年,第386-391頁。

③ 何天明:《遼代西南面招討司探討》,《內蒙古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

④ 樊文禮:《遼代的豐州、天德軍和西南面招討司》,《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⑤ 宋國棟:《遼代鎮州城地理位置考辨》,《內蒙古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歡
甕城城址城門
古城池中甕城的起源、作用與歷史發展
論明代北京皇城的甕城結構
兩城鎮的龍山文化城址和環壕
鑒析南京明代古城墻之中華門
北宋東京開封外城的歷史演革
“失蹤”的南紀門重現
北城門的記憶
揚州城的城門考古
云南巍山龍于圖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應如何向公眾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