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研究*

2017-02-09 10:00王洪琴孫紅兵鄧遠飛甄曉云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17年1期
關鍵詞:效率經濟發展

王洪琴 孫紅兵 鄧遠飛 甄曉云

(昆明理工大學理學院 昆明 650500)

?

我國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研究*

王洪琴 孫紅兵 鄧遠飛 甄曉云

(昆明理工大學理學院 昆明 650500)

基于DEA模型測算了我國31個省(市)2008年~2014年的X-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分析了我國三大經濟帶之間經濟效率的差異狀況,并應用面板數據多元回歸模型討論了影響我國各區域經濟增長效率的主要因素。實證結果指出了金融深化、外商直接投資、研發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對我國三大區域經濟增長效率的不同影響。

DEA; X-效率; 區域經濟; 影響因素; 發展差異

Class Number F207

1 引言

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可謂是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之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在今后五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年均增長率為6.5%~7%。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在保持穩定的基本面上,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慢,同時也出現很多不能忽視的問題,一方面是結構性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整體的經濟增長效率偏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過分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忽視了經濟效率的提高已經帶來了很嚴重的問題。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在保持一定經濟增長速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率提高將是下階段發展的重點。

經濟效率是衡量投入產出效果的有效方法,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與投入、產出相互聯系。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來源于其可獲取的條件和資源最大化產出能力的不同,也就是效率的差異;而造成效率高低不同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形勢,準確地度量我國各省區的經濟增長的經濟效率,分析其影響效率提高主要的影響因素,找出各地區經濟增長中存在的問題,為形成各地區優勢互補、經濟協調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2 文獻綜述

根據宏觀經濟增長理論,測量經濟效率的研究逐漸發展為生產力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索洛模型,索洛理論(1957)[1]表明,人均產出的凈資本密集型增長水平無法解釋的部分劃分為技術進步的結果。在1957年,Farrll[2]首次提出前沿生產函數來測量技術效率。之后很多學者致力于技術效率評估方法的研究,他們分為兩個派別:計量經濟學方法和數學規劃。計量經濟學方法中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是Battese(1995)[3]提出的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法(SFA)。在數學規劃中,常用的是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基于線性規劃對偶理論估計投入更多和更有效輸出的非參數邊界生產函數法。如莫劍芳(2001)[4~6]等用DEA理論分析地區經濟系統,根據各區域相對效率來評價經濟發展水平的問題;在用測算效率時,部分國內外學者[7~9]將X-效率應用到銀行業中來評估銀行的X效率。通過對經濟效率的測算后,國內外學者[10~13]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金融深化、研發投入等因素對地區經濟增長效率存在正向作用,而存貸款業務、市場化程度具有負向作用。

通過上述文獻可以發現,將X效率理論用來分析地區間經濟效率的研究很少見,而且缺少進一步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經濟效率產生差距的原因的詳細分析。所選樣本數據時間基本是2010年以前,無法反映在新常態下轉型時期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的新變化。

3 理論模型

3.1 效率測度模型

假定有n個決策單元,每個決策單元有不同的m個投入變量和s個產出變量。用Xj和Y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投入、產出,則Xj=(x1j,x2j,…,xij,…,xmj)T,Yj=(y1j,y2j,…,yrj,…,ysj)T,其中,j=1,2,…,n;i=1,2,…,m;r=1,2,…,s。

技術效率E1:對于第j個決策單元,從最小化投入的角度構造CCR模型可得技術效率E1j:

minλj,θjθj=E1j

λ≥0

規模效率E2:對于第j個決策單元,從最小化投入的角度構造VRS模型可得到規模報酬可變下的技術效率φj:

minλj,φjφj

λ≥0

第j個決策單元的規模效率E2j為

E2j=E1j/φj

X效率E3:若第j個決策單元的投入品的價格信息υj已知,則可利用線性規劃求出第j個決策單元的最小成本:

λ≥0

X效率=最小成本/實際成本,即:

配置效率E4:根據效率分析理論,配效率可由X效率分解出來,即:

E4j=E3j/E1j

為了計算和評價我國地區經濟增長效率數據,本文結合實際情況比較分析選取了兩個投入指標和三個產出指標,各變量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投入產出變量及說明

3.2 各省域經濟效率影響因素分析模型

通過總結國內外對經濟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發現有很多因素對區域經濟的效率都有一定的影響。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處于轉型時期,而且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紅利不斷減弱,勞動力的投入對經濟增長呈現出負向影響,銀行的儲蓄率呈現出下降趨勢,資本驅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斷減弱,外貿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所謂速度也放緩,因此,在短期內我國的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速度變得緩慢,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本文主要選取金融深化度、經濟開放度、外商直接投資、研發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這五個因素來分析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的影響,各變量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計量模型中的變量及說明

根據選取的變量,構建面板數據的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4 實證結果

4.1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8~2014年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各指標數據,數據主要取自《中國統計年鑒》和各省份統計年鑒(2009~2015)[14],部分數據通過整理多個變量計算可得。在測算效率值時,由于研究樣本期間為7年,考慮到通貨膨脹會影響分析結果,以2008年為基年,用各省的各年CPI將價值型變量轉化為實際變量。

4.2 省域經濟效率的評價

根據統計數據和理論模型,使用Matlab軟件計算我國31個省的四種經濟效率,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為了分析地區間經濟效率的顯著差異,本文從我國各省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速度劃分的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進行分析。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東部省域的經濟效率(2008~2014)

根據表3可知,我國東部地區經濟整體發展呈現出良好的趨勢。在2008~2014年期間,上海、江蘇、廣東三省的效率值基本達到或接近1,而廣西、海南的效率值偏低。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各年份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值都接近1,表明這幾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技術效率很高,與此同時,在規模收益不變的階段,這幾個地區的規模效率也達到了較優水平;而北京、浙江、福建、廣西等地的技術效率的值偏高,但規模效率較低,表明相對于其現有總體規模投資能力并不是最有效的。而其他地區的規模效率相對無效,反映了近年來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一些省過分追求GDP的增長和城市的擴張,資源過度集中,導致了資源的低效率使用;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山東等地的X效率和配置效率接近1,表明這些省資源配置和管理水平較好。

根據表4可知,中部地區的總體經濟效率較東部地區偏低,規模效率和配置效率都靠近1,但技術效率和X效率的值大多集中在0.6~0.85之間,其中,內蒙古、吉林、河北、湖南的效率值偏高。研究還發現,GDP、全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和其他指標在內蒙古等省區屬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但是它的效率值較高且接近1,因此,區域經濟發展效率的水平不僅取決于經濟總量,經濟發展效率的水平還反映出了投入總量下的經濟產出總量增加的邊際額。山西、黑龍江的X效率值較低,反應出資源利用率低。

表4 中部省域的經濟效率(2008—2014)

表5 西部省域的經濟效率(2008—2014)

根據表5可知,我國西部地區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除重慶、四川外,效率值非常低,均非DEA有效。從技術效率的來看,西藏、甘肅、新疆等地區各種效率值均較低,其中某些年份還沒有達到最高地區的一半,主要原因是整體的DEA無效。這種現象表明在這些地區資源的利用沒有達到最優,存在工業結構和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還有農業的地區經濟結構和低附加值的產業占很大比例,高科技產業發展滯后,導致了低水平的產出。從規模效率來看,西部地區整體偏低,表明了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沒有很好地利用現有的資源,經濟管理水平較差,另一方面,仍然存在投入過?;虿蛔愕葐栴}。

表6 各類省均效率值比較(2008~2014)

表6的結果可知,從整體上看,2008~2014年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效率存在顯著差異,而且經濟增長效率2008~2012年與2013~2014年相比持續偏低,同時表明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效率沒有達到最優化水平;2008年由美國次貨危機發展演化成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效率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2009年我國各地區的各種經濟效率都呈現出下降趨勢,2009年以后各地區的各效率基本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14年略有下降。其中,東中西部地區省均的技術效率和X效率值呈現依次遞減的趨勢,且西部地區還沒達到東部地區效率值的三分之二;省均規模效率中西部較高,東部地區最低;省均配置效率整體偏高,2009年以后中部地區略高于東部地區;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省均配置效率和技術效率相比明顯偏高,配置效率的波動幅度較小,基本維持在0.85~0.97之間,而技術效率的波動幅度較大,效率值在0.5~0.9之間。

4.3 省域經濟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所構建的面板數據的多元回歸模型,用EVIEWS 7.0軟件進行詳細分析。在回歸時按地區分類分為東中西。對每一類地區的影響因素做進一步分析,對于影響不顯著的因素不給予考慮,從而分析出較顯著的影響因素,模型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各因素對我國地區經濟效率的影響(2008~2014)

注:(1)括號內為t值;(2)***、**、*分別表示通過1%、5%、10%的檢驗水平。

根據表7的實證研究結果可知:第一,從東部來看,金融深化度、經濟開放度、外商直接投資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影響該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對技術效率和X效率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且影響程度非常大。第二,從中部來看,研發投入、金融深化度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影響該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研發投入的程度對該地區的技術效率、規模效率、X效率的提高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研發投入的多少決定了該地區技術進步的程度。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科技創新,提高技術效率和X效率。第三,從西部來看,全員勞動生產率對該地區的經濟效率存在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金融深化度對該地區的規模效率、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但影響程度較小,研發投入程度對西部地區的X效率存在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

5 結語

根據我國31個省(直轄市)的經濟效率評價分析,結合經濟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給出如下建議:

1)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比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研發投入是創新的關鍵,促進產品競爭力,主要是要靠創新。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處于轉型時期,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只能依靠政府倡導,以市場需要,以創新為手段的的發展,政府鼓勵創新,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避免科研經費使用的碎片化,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加大人力資源的投資,培養市場需要的新型職業技術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勞動生產率需要大幅提高,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勞動者不是從農村轉移過來的,而是能順應時代發展,具備高素質、技能型的專業勞動者,我國依靠人口多的優勢消失,新的更高水平的技能人嚴重不足,這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的創新發展。

3) 吸引外商投資我國的各行業,活躍國內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區,面對嚴峻的國際市場,必須繼續擴大內需,積極引導和外商投資領域。外商投資帶動了我國技術進步,引進了新的服務理念,為各行業提供有效的管理經驗。

[1] Solow R.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2] Farrell, 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81.

[3] Battese, Colli.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for Planet Date[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2):325-332.

[4] 莫劍芳,葉世綺.DEA時間序列分析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評價應用[J].系統工程,2001,19(2):30-34. MO Jianfang, YE Shiqi. Application of DEA time series analysis to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System Engineering,2001,19(2):30-34.

[5] 劉霖,秦宛順.縣域經濟發展效率的地區比較——基于DEA方法的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9(6):23-27. LIU Lin, QIN Wanshun.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unty economy area —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ethod of DEA[J]. The Research of Social Science,2009(6):23-27.

[6] 賈方方,何建敏.數據包絡分析法在評價區域經濟發展效率中的應用[J].現代管理科學,2007(6):7-9. JIA Fangfang, HE Jianmi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2007(6):7-9.

[7] Fu X, Heffernan S. Cost X-efficiency in China’s banking sector[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7,18(1):35-53.

[8] 謝朝華,段軍山.基于DEA方法的我國商業銀行X—效率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5,13(4):120-128. XIE Zhaohua, DUAN Junshan. Research on X-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ased on DEA method[J]. Chinese Management Science,2005,13(4):120-128.

[9] 匡海波,李和忠.中國港口X-效率測度[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9,29(2):1-9. KUANG Haibo, LI Hezhong. X-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China port[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9,29(2):1-9.

[10] 方先明,孫兆斌,張亮.中國省區經濟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來自2010—2012年的經驗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08,30(2):11-17. FANG Xianming, SUN Zhaobin, ZHANG Lia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2010—2012[J]. Contemporary Economic Science,2008,30(2):11-17.

[11]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國經濟增長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1985—2007年[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9):52-63. ZHU Chengliang, YUE Hongzhi, LI 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1985—2007[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Technology,2009(9):52-63.

[12] 孫紅兵,聶元飛,黎述彬.基于DEA的地區經濟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云南省為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0-58. SUN Hongbin, NIE Yuanfei, LI Subin. Analysis of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e on DEA — a case study of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1):50-58.

[13] 朱云歡.我國研發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動態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0(2):102-106. ZHU Yunhuan. Dynamic analysis of R & 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2010(2):102-106.

[14]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2015.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ese statistical yearbook[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9-2015.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ANG Hongqin SUN Hongbing DENG Yuanfei ZHEN Xiaoyun

(Faculty of Scienc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China’s 31 provincial X-efficiency, technical efficiency, scale efficiency and allocate efficiency in 2008—2014 based on the DEA model , China’s three major economic zones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differences are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re discussed us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nancial deepen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 & D investment and total labor productivit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hre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in China.

DEA, X-efficiency, regional economy, influencing factors, development gap

2016年7月3日,

2016年8月23日

王洪琴,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數學等。孫紅兵,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創新管理等。鄧遠飛,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據挖掘。甄曉云,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科學與工程計算的研究。

F207

10.3969/j.issn.1672-9722.2017.01.004

猜你喜歡
效率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注意實驗拓展,提高復習效率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跟蹤導練(一)2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