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道橋設施震災受損特征與恢復重建技術對策

2017-02-13 17:41李勇利
中國科技縱橫 2016年21期
關鍵詞:對策

李勇利

【摘 要】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逐漸的加快,市政工程中的道橋設施促進了我國交通的發展同時加快了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除此之外這還是一項促進民生發展的重要工程,但是這些市政道橋設施在經過地震災害之后其嚴重的損害程度會影響到我國各項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對災后道橋設施的恢復和重建關乎著我國家的工程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市政道橋設施 震災受損特征 恢復重建技術 對策

1 前言

在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之中各種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地震災害對建筑設施的毀壞程度是最為嚴重的,尤其是我國的市政道橋設施在國家的各項工程建設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的進行在后的恢復重建就需要了解其受損的特征和提出相關的重建技術對策。

2 地震中道橋設施受損狀況

汶川地震是我國有史以來發生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其對道橋設施的毀壞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地步,這些設施受損狀況也各不相同。

2.1 道路設施受損狀況

一般來說地震災害都會導致山體滑坡,一些沿山而建的公路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嚴重的情況就是道路整體被毀還從而嚴重的影響交通,地震發生會使道路因為相互擠壓而變形致使內部結構被毀還,在外部還會受到山石滑落對其造成的猛烈撞擊就促成了道路整體被毀,這些山石也會因此被擠壓在道路之中在影響交通的同時還會阻礙恢復重建。道路設施的第二種毀壞狀況就是路基被毀,它處于道路設施的底部在地震時容易受到地震波動的影響,使得其發生滑移從而造成路基的深陷和嚴重變形;第三種損壞情況多數出現在城鎮的道路之上,由于大量的山體滑坡使得山石滑落,路面被這些落實砸出大小不一的坑洞,嚴重的話會直接砸斷路面使得路面被毀;最后一種損壞狀況就是由于地震縱波與橫波相互作用導致路基的側面被直接摧毀而后側面支擋物因為失去約束發生移動,這些道路由于靠近河流從而造成路基被掏空的現象,這種情況對路基的會還程度比較大這樣也會使重建的難度加大。

2.2 橋梁設施毀壞狀況

橋梁設施是我國交通事業的主要應用工程,其在一定的程度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某些方面來說橋梁工程也是我國經濟建設的基礎工程,但是地震災害來臨時其受損程度依然不容樂觀,橋梁設施在震災之后造成的毀壞主要是局部結構毀壞以及橋梁結構性垮塌破壞,前者的毀壞程度比較小主要是橋梁的內部的支座、伸縮縫和防震擋塊的局部結構遭到破壞,并沒有超出橋梁設施的承受范圍,在進行恢復重建工作時也會比較容易。但是橋梁的結構性垮塌破壞早就已經超出了橋梁的承受范圍造成了橋梁變形驟增較大,從而嚴重的損壞了橋梁的內部結構,橋梁的外部形態也會發生嚴重的形變,橋梁的底座的支撐力不足橋梁也會在直接垮塌造成嚴重的破壞。

3 地震災害市政道橋設施的受損特征

根據相關的震后調查研究顯示災害過后道橋設施主要有以下幾點受損特征:第一高等級的設施比低等級的設施受損程度較低,第二上承式石拱橋以及方形和圓形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損害的程度比較低,基本上不會出現完全損壞的狀況;第三人行道路橋梁比車行道路橋梁受損狀況高出許多;地道等設施在地震中保存的狀況比較好,在震后基本上就可以正常使用,其中鋼結構設施由于其韌性和延展性能比較強所以在地震中受到的損害也不是很大。

4 震后道橋設施恢復重建對策

地震對道橋設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這些設施對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極為重要,所以為了解決震后重建的問題必須要有相應的技術對策。

4.1 震后的選線工作科學進行

地震對道路和橋梁造成的破壞相當的嚴重,有些地方甚至地形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在重建工作進行之前一定要進行科學的選址和選線工作,同時必須加強地質定線的意識因為在地震之后的道路現行必須要重新進行調查分析工作才能更好的確定道路線性方案,在確定了路線方案之后有必要對路線中的各個階段進行地質勘探調查,尤其是地震過的地區極有可能在地質和地形上發生了改變,只有做好了地形勘探才能夠更好的進行災后道路重建工程。

4.2 橋涵地道構建結合抗震性能

橋涵地道作為我國現階段主要的交通手段,其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要促進發展交通能力,也是交通安全的需要。作為環境功能的需要知識其中的一項輔助功能,所以只有在保證交通安全的基礎上才能夠兼顧景觀效果,另外橋涵地道的構建過程一定要結合其抗震和抗災的性能進行相關的重建工程,這也是工程之中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其構建的結構要盡量的簡潔明了無論是材料還是結構要盡量的均勻一致,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其抗震性能。

4.3 道路交通設置科學

在地震中之后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交通不暢,救援部隊和救援物資無法及時的抵達,最后的結果只能導致更大的人員傷亡,造成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損失,所以在災后的重建工作之中一定要吸取教訓并在道路建設時交通出入口要盡量與學校、醫院、戰略物資儲備地等重要的設施地點相連接,另外這些重要的建筑設施一定要建設主干道路時時刻刻保證道路的暢通,以防自然災害再次發生時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4.4 地下管線建設及時進行

地震災害的發生損害的不僅僅是地上的建筑設施,其中低下的許多設施也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在地上工程重建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地下設施的發展建設,因為他們與道路和橋梁設施的建設息息相關,地下管線以及地下管溝都對地上的設施建設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他們的建設應該與地上重建工作同時進行,地下管線的建設材料也必須要加強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其在以后應用中的安全。

5 結語

地震災害對我國的建筑設施造成的危害非常的嚴重,而且這些自然災害的出現同樣是不可預測的,所以在地震之后只有加強對災區的調查,了解道路橋梁等建筑設施的受損特征才能夠從中獲得經驗并且在以后的恢復和重建過程中的建筑設施比曾經的建筑設施有更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建民.市政道橋震災受損特征與恢復重建技術對策[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6):185-187.

[2]劉利雄.災后恢復重建主題性城市設計的思考——兼論威州模式[J].南方建筑,2010(4):23-28.

[3]李建民.汶川地震災區城鎮道橋受損特征與恢復重建技術對策[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9):35-37.

猜你喜歡
對策
輸變電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常見問題及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南方小型農機的推廣應用對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
“住改商”問題與對策之思考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完善公司內部控制的相關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