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溫對春玉米葉面積和產量的影響分析

2017-02-13 18:09王文志
中國科技縱橫 2016年21期
關鍵詞:春玉米積溫葉面積

王文志

【摘 要】興安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帶,農業經濟發達,其中,玉米是興安盟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盟糧食作物之首。本文主要結合內蒙古興安盟氣候條件特征以及玉米生長情況,闡述了積溫對春玉米葉面積以及產量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以期合理利用積溫條件,進一步提高興安盟地區的玉米產量,促進該地區農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積溫 春玉米 葉面積 產量 影響

科右前旗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所轄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中西部,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帶,由西北向東南分為三個地貌類型:中山地帶、低山地帶、丘陵地帶。南北長380公里,東西寬320公里,山地和丘陵占95%以上,總面積為16963.5平方公里??朴仪捌燹r業經濟發達,其中,玉米是興安盟科右前旗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旗糧食作物之首,全旗玉米種植達到300余萬畝,占全旗耕地的75%左右。積溫是影響科右前旗玉米生產的主要氣候因子,是玉米獲得高產的首要條件。本文主要結合科右前旗積溫條件,選取巴拉格歹前中信為代表,對春玉米葉面積和產量情況進行研究探討。

1 科右前旗氣候條件

科右前旗屬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無霜期124—166天,大部分地區130---150天。年降水量平均為 400---670毫米,雨熱同期,適合玉米作物生長。大部分地區日照在2801---2941小時之間,中南部地區10℃以上積溫在2800---3200℃之間。從北向南氣溫、積溫、光照、無霜期遞增。由于受大興安嶺地形影響,科右前旗各地區間熱量資源差異大,導致可種植的玉米品種多而雜,由于種植的盲目性,對積溫等熱量資源不能科學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玉米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了玉米產量。

2 對春玉米進行研究

玉米從播種到成熟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需要在一定的溫度以上才能開始生長發育,同時,也需要達到一定的積溫,才完成其生命周期。通常把整個生育期或者某一發育階段內高于一定溫度以上的晝夜溫度總和,稱為整個生育期和某個階段的積溫。為了合理運用積溫條件,促進興安盟地區玉米產量得到快速提升。在此選擇2016年各階段積溫和春玉米葉面積觀測數據,以探討積溫與葉面積之間的關系;選擇2011年制2015年科右前旗春玉米產量和積溫數據進行試驗研究,以探討出積溫對產量的影響情況以及發展規律。在研究試驗過程中,需要做好調查統計記錄。重點春對玉米分別從出苗、拔節、抽雄以及成熟等日期進行仔細觀測,還要注意對氣候條件,如溫度條件進行觀測;在出苗后需要定期(一般是間隔10天//d左右)對玉米地上部分不同器官葉面積進行測量,待玉米成熟收獲后,還要對產量進行測定。

3 研究結果

3.1 玉米葉面積變化情況

從表1積溫變化情況和玉米葉面積情況研究可知,春玉米葉面積指數呈峰型的變化發展趨勢,即在春玉米整個生長期,生長初期以及中期玉米葉面積指數隨著時間逐漸增加,在玉米生長旺盛階段,有效葉面積逐漸減少。同一品種但不一樣的播種期葉面積指數存在較大差異,偏晚播種的葉面積指數較早播種的玉米葉面積偏大,而玉米同期播種的葉面積沒有顯著的差異,偏晚播種和騙早播種的在玉米須生長前后葉面積出現的差別最大,最大的原因是玉米抽雄前的旺盛生長階段不一樣的播種期積溫差異造成的,如圖1所示。

3.2 玉米產量情況

積溫變化情況和玉米產量情況如表2,春玉米品種以及在不同的有效積溫條件下其收到的產量存在一定的差別。結合有效積溫和相對產量進行比較可以了解到,有效積溫高的的產量要高,如圖2所示。

4 積溫對春玉米葉面積和產量的影響分析

4.1 積溫對葉面積的影響

玉米的光合作用同積溫聯系密切,光合作用由光反應階段以及暗反應階段構成,玉米在一定的積溫范圍內,如果沒有達到最適溫度時,其光合速率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不斷升高,尤其對玉米單株葉片數、最大葉面積,株高和穗位高有明顯影響,各個類型以及不同時間段的玉米均存在一個最大葉面積指數,不同種類的玉米品種以及在不一樣的播種期,那么玉米的葉面積也有很大不同之處。從研究結果可知,葉面積指數同相對積溫呈顯著相關性,平均溫度升高1℃,出苗速率提升17%,營養生長速率提升5%,生育期內積溫增加100℃,結合降水等條件,玉米最大葉面積指數增加10%到3倍不等。

4.2 積溫對產量的影響

積溫對春玉米生產期聯系密切,同時對玉米的產量也造成重要影響。春玉米的最合適溫度范圍是播種期—出苗期14~18℃、出苗期—拔節期16~20℃、拔節期—抽雄期20~24℃、抽雄期—吐絲期25~28℃、吐絲期—乳熟期20~24℃、乳熟期—成熟期15~20℃,萌動和發芽所需要的積溫是1100、2200℃左右,玉米子粒形成和灌菜成熟期間,最適日均溫為20-24℃,玉米開花后就是產量形成期,處于最適溫度條件下,才能大幅度提高產量。春玉米整個生育期間積溫同產量性狀呈極顯著正相關,積溫每增加100℃,玉米的最大產量將增加8%左右。

5 結語

通過對科右前旗地區積溫條件與春玉米以及產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有效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10℃有效積溫可以作為春玉米發育期的重要判定指標。(2)由于積溫條件的不斷變化,不同品種的春玉米葉面積以及產量存在較大差別。(3)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地區,積溫同葉面積指數呈相關性,平均溫度升高1℃,出苗速率提升17%,營養生長速率提升5%,生育期內積溫增加100℃,玉米最大葉面積指數增加10%。(4)春玉米整個生育期間積溫同產量性狀呈極顯著正相關,積溫每增加100℃,玉米的最大產量將增加8%。(5)有利的積溫能夠滿足玉米生長發育所需的熱量和光照資源,為玉米種植方式和種植時間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條件,也為玉米高產奠定了熱量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曹鐵華,梁烜赫,劉亞軍,等.吉林省氣候變化對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2,2.

[2]馬樹慶,王琪,徐麗萍,等.積溫對春玉米葉面積、生物量和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1.

猜你喜歡
春玉米積溫葉面積
作物葉面積測量的研究進展
湟源縣30年0℃活動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馬奶子葡萄葉面積評估模型的建立
石河子地區近50年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苧麻葉面積測定方法比較研究
石河子市近51a≥0℃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伊春地區近40 a積溫變化的動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