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17-02-13 18:30儂莊
中國科技縱橫 2016年21期
關鍵詞:新經濟環境機遇挑戰

儂莊

【摘 要】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化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內河水路運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機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并對我國水路運輸經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之下,內河水路運輸的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一方面,運輸行業的改革創新、結構升級調整為其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為水路運輸的現代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內河水路運輸本身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使得水路運輸面臨嚴峻挑戰?;诖?,本文以水路運輸的概述為主要出發點,分析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新經濟環境 內河水路運輸 機遇 挑戰

我國地處亞洲腹地,幅員遼闊,海岸線綿長,加之我國的內陸水域最多,具有發展內河水路運輸的獨特優勢。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勞動人民便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我國內河水路運輸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伏筆,如靈渠、京杭大運河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主義交通事業取得了不菲的發展業績,港口數量、水路交通運輸量均呈現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員,積極參與各項外貿業務,通過多種途徑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交流。但是,就目前我國內河水路運輸的現實情況來說,仍存在部分問題制約其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新經濟環境下,我國內河水路運輸如何牢固抓住當前發展機遇并積極有效的迎面挑戰,成為相關研究者的當務之急。

1 水路運輸的概述

水路運輸以水路交通為基礎,將傳播作為主要的運輸交通工具,通過港口的科學設置實現對貨物的有效運輸?,F階段,隨著各國經濟和地區貿易往來程度的不斷深入,世界上許多國家將水路運輸作為對外經濟貿易交往的重要方式。一般來說,水路運輸以中長距離為主,以運輸大型貨物為主,分為四種水路運輸類型,分別是沿海運輸、遠洋運輸、近海運輸和內河運輸,根據我國數據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顯示,水路運輸作為我國經濟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所占比例較高,約為90%以上,水運貨物運輸量約為13%,貨物周轉量高達60%以上[1]。與陸路運輸、空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水路運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具有成本低、耗能少和運量大的綜合特點,以寧波舟山港口為例,僅2015年一年,該港口的貨物吞吐量超過7億噸,并且在世界港口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第二,極易受到自然條件影響,水路運輸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在雷雨、臺風等天氣無法正常運作;第三,開發利用效率較高,隨著水路運輸技術的日新月異,水路運輸逐漸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并且業務經營范圍呈現逐步擴展趨勢,服務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升[2]。

2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穩步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物流行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開放型經濟體制的確立,為我國內河水路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水路物流行業的建立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并日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水路運輸要以此為主要發展契機,牢牢抓住當前時代發展機遇,實現傳統水路運輸港口向現代化運輸港口的高效轉變。在我國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加大對內河水路運輸的政策投入,并形成了“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的水路航運格局,依托我國各大內河流域,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港口城市建立了具有現代化含量的內河港口,這對我國內河水路運輸的穩定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2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的挑戰

2.2.1 水路運輸管理體系不完善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水路運輸管理體系不完善的挑戰。首先,管理體系現代化含量不足,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絕大多數港口實施了簡政放權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受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仍有一部分港口實施“政企合一”管理模式,政府的干預程度過多,極易導致港口的市場化程度不足[3]。其次,法律法規不完善,近年來,我國作為世貿組織的一員,國際貿易摩擦相對較多,在此種情況之下,我國內河水路運輸港口難以采取積極有效的法律措施,對自身的權益進行有效維護,極易使我國水路運輸行業處于不利境地之中。最后,市場行為規范性不足,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經濟行為存在偏差,進一步影響水路運輸的長遠發展。

2.2.2 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滯后

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面臨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滯后的挑戰。一方面,傳播作為內河水路運輸的重要載體,存在運力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現階段,我國內河水路運輸傳播的科學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船舶承載的創新含量不足,進一步制約船舶綜合能力的提升,加之船舶老化現象嚴重,難以從根本上保證船舶運輸能力的長遠發展,同時,在船舶運力結構之中,大型船舶的各項指標不合理,高耗能的負面因素影響我國內河水路運輸的發展。另一方面,港口承載力不足,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內河水路運輸港口的規模和能力難以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專業化程度不高、規模較小均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則顯得至關重要。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環境下內河水路運輸若想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則需要牢牢抓住當前時代發展機遇,對自身所存在的困境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效解決,以此來實現內河水路運輸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曉峰.解析某經濟區域大宗貨物水路運輸競爭力提升策略[J].現代商業,2014,15:20-21.

[2]嚴宇琳,付宇東.關于信息化時代水路運輸面臨挑戰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5,20:146-147.

[3]王海潮.大力發展內河航運 不斷開拓海洋運輸——2020年我國水路交通總體實現現代化[J].中國海事,2016,07:4-7.

猜你喜歡
新經濟環境機遇挑戰
RCEP與房地產機遇
再見,機遇號
不必過于悲觀,四大機遇就在眼前
探究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資金管理
從財務會計師到管理會計師的轉變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