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柏山區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

2017-02-15 18:18宋海燕杜漢周丁建蘭劉嘉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野生植物調查研究資源

宋海燕+杜漢周+丁建蘭+劉嘉

摘 要:該文對桐柏山區野生植物資源現狀進行了調查,掌握了其分布現狀,對資源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研究;桐柏山區

中圖分類號 Q94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1-0065-02

桐柏縣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之交,桐柏山北麓,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根據2007年的二類調查成果和桐柏縣林業生產統計資料更新,截至2012年底,桐柏縣林地總面積106 606.5hm2,占國土面積(1 915km2)的55.7%;森林覆蓋率50.3%,活立木總蓄積量264萬m3。其中有林地98 029.2hm2,灌木林地560.4hm2,疏林地517.8hm2。主要喬木樹種主要有馬尾松、黃山松、櫟類、油松、火炬松等。灌木種類主要有荊條、黃櫨、胡枝子等;經濟樹種主要有板栗、木瓜、茶葉、桃等。豐富的森林植物資源是生物多樣性的體現,也為開展林業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致使許多有重要科學、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數量不斷減少。近年來,隨著資源保護宣傳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性,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植物種質資源,尤其是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本文通過對桐柏縣野生植物資源開展調查,摸清資源保護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1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涉及香果樹、杜仲、獨花蘭、核桃楸等4個物種。野生重點保植物資源調查的范圍是全縣的山區,尤其是深山密林區。調查內容包括:目的物種的分布范圍,所處的群落及生境狀況,管理狀況,影響資源變化的主要因子等。調查采用樣方法:涉及的群落類型有:落葉櫟林、核桃楸林、青岡櫟林、千金榆林、楓楊林、水曲柳林、香果樹林等7個群系。調查時應遵守以下原則:一般了解、重點深入;全面著眼、典型著手;外貌結構、種類成分、生境特點一致性;種類成分要接近、生態特征要接近、群落環境要接近、外界條件要接近。喬木樹種樣方面積為400m2(一般為正方形,20m×20m),為保證調查所需精度,目的物種所處群落面積小于500hm2的設5個樣方;大于500hm2的每增加100hm2增設1個樣方。

2 桐柏縣野生植物資源現狀

根據調查情況,桐柏山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物種的分布范圍逐漸縮小,分布群落趨向單一,株數、蓄積量也明顯減少,具體物種分述如下:

2.1 香果樹 香果樹(拉丁學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屬茜草科落葉大喬木,古老孑遺植物,中國特有珍稀樹種,分布廣泛,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桐柏山區香果樹主要分布在太白頂自然保護區海拔200~700m山谷林中,土壤為黃棕壤,pH值5.5~6.3。通常散生在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內。香果樹為偏陽性樹種,但幼苗和10齡以內的幼樹能耐陰蔽,10齡以上多不耐陰。高可達30m,胸徑達1m;樹皮灰褐色,鱗片狀;小枝有皮孔,粗壯,擴展。葉闊橢圓形、闊卵形,長6~30cm,寬3.5~14.5cm,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花芳香,花冠漏斗形,白色或黃色,長2~3cm;蒴果長圓狀卵形或近紡錘形,種子有翅。一般在30齡以上的壯齡樹才能開花結實。7—9月開花,果實10—11月成熟。在桐柏山區資源分布量較大,山坡潮濕的溝谷邊生長良好。本次調查主要在太白頂自然保護區內,調查結果發現香果樹主要有2個群落,即馬尾松林和香果樹林。

2.2 杜仲 杜仲(拉丁學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別名思仲、銀絲樹、扯絲皮等,為杜仲科落葉喬木,高可達20m,系名貴木本藥材。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樹冠圓球形,小枝光滑,具片狀髓,葉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葉緣具鋸齒,翅果狹長橢圓形,扁平。枝、葉、果、皮斷裂后均有白色絲狀物,花期4月,果實10—11月成熟。性喜光,在陰蔽處生長不良,加之人工采集藥材的破壞,導致其野生資源極其稀少,桐柏山區內僅發現在太白頂自然保護區內盤古洞、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內水簾寺發現兩處野生杜仲林,分布在海拔180~900m,土壤為黃棕壤,pH為6.0~7.1。在太白頂自然保護區發現兩處樣地,與茅栗、君遷子、苦木、樸樹、楓香、黃連木等組成山地落葉闊葉林。

2.3 獨花蘭 獨花蘭(拉丁學名:Changnienia amoena S.S.Chien),為蘭科獨花蘭屬,是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稀有種。獨花蘭是多年生球莖植物,球莖2~3cm,夏季休眠,冬季生長,9月份萌芽展葉,次年2—3月開花,耐蔭抗寒。調查樣地位于太白頂自然保護區盤古殿附近,黃棕壤土,腐殖層較厚,土壤pH值5~6.5;多分布于海拔高度300~700m。該物種僅發現兩處,均位于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內盤古殿附近,生長在黃檀、樸樹、化香、流蘇、栓皮櫟等喬木及山胡椒、海棠、白檀等灌木林和細葉沿階草、陰地蕨等草本層共同組成的落葉闊葉混交林群落中。

2.4 核桃楸 核桃楸(拉丁學名: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為胡桃科胡桃屬,是一種雌雄異株樹種,落葉喬木,高達20m左右,枝條擴展,樹冠扁圓形,樹皮灰色,具淺縱裂,幼枝被有短茸毛。奇數羽狀復葉,長可達80cm,葉柄長9~14cm,基部膨大,葉柄及葉軸被有短柔毛或星芒狀毛,小葉15~23枚,長6~17cm,寬2~7cm,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無葉柄,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上面初被有稀疏短柔毛,后來除中脈外其余無毛,深綠色,下面色淡,被貼伏的短柔毛及星芒狀毛。雄性葇荑花序,花序軸被短柔毛,長10cm左右。雌性穗狀花序具4~10枚雌花,花序軸被有茸毛。果序長約10~15cm,俯垂,通常具5~7果實。果實球狀、卵狀或橢圓狀,頂端尖,表面具8條縱棱,其中兩條較顯著,各棱間具不規則皺曲及凹穴,頂端具尖頭,內果皮壁內具多數不規則空隙?;ㄆ?—5月,果期9—10月。核桃楸為喜光、喜濕潤生境的陽性樹種,根系發達。耐寒,能耐-40℃嚴寒,不耐蔭,常生于海拔250~1 000m、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的中、下部山坡和向陽的山溝谷中,與栓皮櫟、麻櫟、青檀、化香、茅栗等組成落葉闊葉混交林。在太白頂自然保護區發現核桃楸4處,在高樂山自然保護區發現2處。太白頂自然保護區有3個群落,即栓皮櫟林、茅栗林、楓香林。

3 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野生植物物種是在長期的進化、發展和對環境不斷適應的過程中形成的,每一個物種的種質資源對人類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物質財富,物種一旦滅絕就無法再生。近年來,雖然對物種的保護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并且開展了一些工作,但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3.1 對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利用、輕保護”的思想,而且利用方法多為粗放式的。廣大群眾對植物資源還存在著“野生無主,自生自滅”的觀點,把野生植物任意取用,缺乏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同時粗放式的利用自然資源,也使珍稀瀕危植物資源遭受嚴重破壞。這種長期的資源過度開發、植被破壞和減少,必然會造成自然環境惡化。

3.2 管理保護措施有待加強 現存珍稀瀕危植物多數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內,是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基地和繁殖場所。珍稀瀕危植物資源野生山野,分布散亂,管理難度較大。雖然國家已頒布有環境保護法、森林法等法規,多數群眾法制觀念不強,監督管理任務繁重,技術力量薄弱。野生植物資源破壞的勢頭仍然時有發生,資源的保護難于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3.3 尚未建立植物引種馴化和遷地保護基地 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除在原生境保護以外,進行遷地保護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而桐柏縣目前尚無專門用于野生植物引種馴化和遷地保護的基地,使得植物資源的收集、引種、保存和研究較難開展。

4 對策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對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本文建議:一是對珍稀植物進行種群消長規律、威脅性病蟲害、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恢復和擴大種群數量的研究;二是運用植物形態學、胚胎學方法探討加速珍稀瀕危植物繁殖機制,進行物種繁殖方面的研究;三是開展對經濟價值高的珍稀瀕危植物、特種藥用、油料、食品工業用的植物有效成分分析,挖掘新植物資源的試驗研究開發;四是開展對引種珍稀瀕危植物生長發育規律,生態適應性,遺傳變異性,以及提高植物適應地域和栽培技術措施的研究;五是對經濟價值高、繁殖困難的珍稀瀕危植物開展組織培養、單倍體育種等新技術的研究;六是開展野生植物資源的有效管理、保護和持續利用的研究。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野生植物調查研究資源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投稿須知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正式公布
尖上的野生植物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