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袋對檸檬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

2017-02-15 20:05王自然段惠芬郭俊楊建東毛加梅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套袋檸檬病斑

王自然+段惠芬+郭俊+楊建東+毛加梅+高俊燕

摘要:通過試驗調查,研究套袋對檸檬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套袋加重蟲斑的發生,對病斑無影響;套袋時間長達60 d,會加重檸檬果面蟲斑的發生程度;套袋時間過早(檸檬直徑小于3 cm)、套袋時未將果袋撐大的套袋方式均會造成果面損傷,嚴重影響檸檬果實的外觀品質。

關鍵詞:檸檬;套袋;蟲斑;病斑;外觀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6.504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214-02

套袋是目前生產高檔水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既避免了果實與外界的直接接觸,減輕多種病蟲的危害,又可改善果品的外觀色澤,降低農藥在果品中的殘留[1],提高了果實的商品價值。然而,由于光照、透光性等生態環境的改變,套袋果的果面經常會發生以往未曾發現的病蟲危害,果袋為喜歡陰暗隱蔽的病蟲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微域環境,加重了病蟲害的發生[2-3]。另外,果實套袋一般均在幼果期進行,紙袋和果面摩擦容易造成許多損傷。這些病蟲斑、損傷等造成的果面花斑嚴重影響了套袋果的果面光潔度[4],果實銷售價格降低,大大影響了種植者的經濟收益。

檸檬(Citrus limon)是蕓香科柑橘屬高檔水果之一,80%以上作為鮮果銷售,而檸檬鮮果銷售必須滿足2個基本要求,一是果面顏色為黃色,外觀色澤鮮亮;二是果品中農藥殘留低。套袋是提高檸檬外觀色澤、滿足檸檬鮮銷要求的一種重要手段[5]。王自然等調查影響套袋檸檬果面光潔度的因素發現,引起果面花斑的因素主要有9種,以病蟲斑危害最為嚴重[6],而套袋對檸檬果面光潔度究竟會造成多大影響尚未見報道。本試驗對同一管理檸檬園同一枝條的檸檬果實采取套袋和不套袋2種方式,調查檸檬果面光潔度的變化及差異,以期弄清套袋對檸檬果面光潔度的影響大小,為檸檬套袋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地概況

調查樣地在國家現代農業(柑橘)產業技術體系檸檬綜合試驗站內,海拔為780 m,緩坡地,土質為紅壤,肥力基本一致。品種為5年生“云檸1號檸檬/枳砧”,2007年定植,株行距為2 m×3 m,樹勢均勻,按常規進行栽培管理。

1.2試驗設計

在同一檸檬園內,隨機選定長勢一致的檸檬植株5株,每株按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每個方位分別隨機選2個結果枝條,每個枝條上分別標記2個同一批次開花的春花果(果實膨大初期、一般為7月上旬),調查測量果實的縱橫經、果斑數、果斑大??;將同一枝條上的2個果實分別進行套袋和不套袋處理,采收前調查測量果實的縱橫徑、果斑數量、果斑大小。

1.3調查及測量方法

果實縱橫徑、果斑大小采用游標卡尺常規“十”字交叉法測量,最大量程為10 cm,最小量程為0.05 mm。同一因素造成果斑連在一起的,以1個果斑計算,果斑直徑小于0.20 cm的果實不在計數范圍內。

2結果與分析

2.1套袋與不套袋對檸檬果面光潔度的影響

由表1可見,套袋和不套袋處理的檸檬果面光潔度存在一定差異,不套袋檸檬果面的花斑數量為122個,花斑面積為168.60 cm2,而套袋檸檬果面的花斑數量為129個,面積為171.47 cm2;套袋、不套袋2種方式下,由黃蜘蛛、銹壁虱、瘡痂病、潰瘍病引起的檸檬果面花斑數量相差較小,兩者之間花斑數量相差3~6個,花斑面積相差0.25~5.81 cm2,而由薊馬、其他損傷引起的檸檬果實花斑數量和花斑面積相差較大,不套袋環境下,薊馬、其他損傷引起的花斑數量、面積分別為57個、119.70 cm2和9個、3.71 cm2,套袋環境下其花斑數量、面積分別為40個、59.02 cm2和32個、60.78cm2。不套袋微環境下薊馬引起的花斑數量和面積均明顯大于套袋處理,可能是因為檸檬果實套袋降低了果面的光照率,提高了果袋內微環境的溫度、濕度等,這不易于薊馬的繁殖和對果實的危害。套袋檸檬由其他損傷引起的花斑數量和面積均明顯大于不套袋處理,可能是因為套袋時檸檬果實尚未成熟,果皮較嫩,套袋過程中紙袋與果實、枝條與果實以及果實與果實之間的相互摩擦碰撞會對果面造成傷痕。流膠病在園區均未發生。

2.2檸檬果面花斑數量的變化差異分析

30 d 內,黃蜘蛛引起的花斑數小于5個,30 d后,花斑數量逐漸增多,套袋45 d達到10個,套袋60 d達到16個,而不套袋處理黃蜘蛛引起的花斑數量變化相對較小,不套袋處理60 d內,花斑數為3~4個,60 d時也僅為5個;套袋方式下由薊馬引起的花斑數量變化相對較小,套袋30 d內的花斑數為10~11個,而其后呈減少趨勢,套袋45 d為8個,套袋60 d僅為6個,不套袋方式下由薊馬引起的花斑數量變化呈拋物線形,處理前花斑數為8個,后呈拋物線上升,不套袋30、45 d基本保持平衡,花斑數為19個,后又出現下降,不套袋處理60 d時花斑數為12個;套袋時銹壁虱引起的花斑數量變化與黃蜘蛛基本一致。

2.2.2果面病斑的變化差異由圖3、圖4可見,套袋和不套袋2種處理方式下,檸檬果面的病斑變化差異相對較??;由瘡痂病引起的病斑數量相對較少,套袋、不套袋處理15 d的病斑數量分別為3、1 個,處理30~60 d,病斑數量保持在4~5個;在套袋、不套袋2種方式下,由潰瘍病引起的病斑數量均[CM(25]呈線性上升趨勢,套袋檸檬15 d時果面始出現潰瘍斑,不[CM)]

套袋檸檬30 d時才出現潰瘍斑;流膠病在園區未發生。

2.3不同套袋時期對檸檬果面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檸檬果實套袋時間提早(直徑小于3 cm),由于檸檬果面較嫩,在套袋過程中容易擦傷檸檬果面,且套袋時間過長,喜歡在隱蔽環境生存的銹壁虱、粉蚧等容易在果袋內危害果實,嚴重影響檸檬果面的光潔度;套袋時間偏晚,檸檬未能轉黃,會延遲檸檬上市時間。另外,田間實際操作發現,套袋時必須先把果袋口分開,撐鼓果袋,否則會造成果袋和檸檬果面的摩擦,造成檸檬果面出現機械損傷。

3結論與討論

套袋既避免了果實受雨水的直接沖刷,又改變了果面的微域環境,為各種生物提供了隱蔽和適宜繁殖的小環境。黃蜘蛛主要在幼果期危害檸檬,較為喜歡隱蔽的環境,對套袋檸檬果實的危害往往大于不套袋果實。薊馬主要在花期和幼果期對檸檬造成危害,從膨大中期開始,薊馬的危害會越來越小,甚至在檸檬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幼果期造成的一些蟲斑會逐漸減小,甚至消失,其變化機理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銹壁虱也喜歡在隱蔽的環境中生活,主要在果實膨大期危害檸檬果實,這也致使套袋果實受銹壁虱的危害程度遠遠高于不套袋檸檬。在套袋、不套袋2種方式下,由病斑引起的檸檬果面光潔度差異相對較小。瘡痂病一般在幼果期和膨大初期危害檸檬果實,當果實膨大到一定大小,一般為套袋后30 d、果實直徑在4.6 cm以上時,瘡痂病不再造成新的危害。潰瘍病在檸檬果實生長過程中危害會逐步加重,而流膠病在試驗園區中未發生。

另外,套袋方法不科學和套袋時期選擇不恰當也會影響檸檬果面的光潔度,如套袋操作不規范,會造成果袋與果面的大面積摩擦,從而導致機械損傷; 套袋時期選擇過早、果實偏

小,也容易造成果面的擦傷,同時,套袋時間長于60 d,會加重蟲斑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岳建強,李進學. 檸檬高效栽培原色圖譜[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107-110.

[2]岳建強,高俊燕. 檸檬病蟲害原色圖譜[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48-61.

[3]夏聲廣,唐啟義. 柑橘病蟲害防治原色生態圖譜[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9-18.

[4]王武,周孝清,謝永紅. 柑橘果面花斑的研究進展[J]. 南方園藝,2010,21(4):62-64.

[5]朱春華,李進學,周東果,等. 套袋對反季檸檬品質變化的影響[J]. 西南農業學報,2011,24(1):202-205.

[6]王自然,彭滿秀,岳建強,等. 套袋檸檬果實花斑發生情況調查[J]. 中國南方果樹,2013,42(3):42-43.

猜你喜歡
套袋檸檬病斑
檸檬
樂昌柰李“煉金術” 套袋果身價十倍
巧制檸檬片
小檸檬
改進自適應分水嶺方法分割棉花葉部粘連病斑
盛花后45天套袋對蘋果品質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一種桑輪紋病病葉發病程度的評價指數
9種藥劑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試驗研究
套袋
蘋果套袋后更需要補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