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4D成為一種習慣

2017-02-17 16:56
培訓 2017年1期
關鍵詞:承包商故事情節天性

4D系統從人的天性——卓越的天然貢獻出發,幫助我們識己、知人、修圓、謀事。

2015年春夏之交,因緣際會,在“4D大師執行師”班上,我終于得以近身一見這門課程。與其他領導力和團隊建設的版權課程不同,查理·佩勒林(Charles Pellerin )博士的4D系統,注重從人的天性與人性需求出發,分析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是什么,我們如何貢獻,員工需求的滿足程度怎樣影響了團隊氛圍,一個高效團隊是什么樣的,團隊領導者應如何看待每位員工的天性、如何安放“每一顆靈魂”,以實現更好的團隊協作。

4D系統的基本脈絡圍繞一個坐標展開,包括4個維度、8項行為(見圖表1、圖表2)。這個系統于我既新鮮又熟悉,新鮮是因為其方法論讓我眼前一亮;熟悉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在引領團隊時,潛意識里已經踐行了4D理念。查理·佩勒林帶領我們在演練中調整自我認知,學習如何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增進自己對團隊的貢獻。

覺察自我 管理紅綠故事情節

課堂開始,查理首先與我們分享了一句話:“關注所向,力量所在?!边@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是啊,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做法,恰如冰山在水下的部分,因而我們很少去思考其背后的運作原理。

隨后,查理以NASA承包商為例,給我們講解了“紅色故事情節”與“綠色故事情節”。承包商指責NASA說:“NASA不想給我們合理利潤,因為他們要拿這些錢去補償項目的超支部分?!辈槔戆堰@種措辭解釋成“紅色故事情節”,因為它會即刻引起對抗與自我辯護。查理接著演示了NASA是如何把它變成了“綠色故事情節”——NASA對承包商說:“我們理解,你們做生意需要有合理利潤,那請你們好好工作賺取合理利潤?!边@樣一來,NASA相信承包商只要做好手頭的事,利潤自然水道渠成。

所謂紅綠故事情節,是指每個人基于個人經驗與認知形成的心智模式,對客觀事實產生了自己的解讀。與紅綠燈原理類似,紅色故事情節恰如遇到紅燈必須停駛,將限制人的行動和能量;而綠色故事情節面向未來,重視問題解決,能推動事情順利進展,讓人身心愉悅。

回想工作和生活,我們常常在不自覺地運用紅色故事情節,讓個人解讀代替了事情的本來面目。于是,爭執出現、矛盾增多。更多時候,我們固執己見,甚至不愿意承認誤讀了他人的意圖,無意中讓事情陷入了僵局。要想改變紅色故事情節,可行的操作方法是,一旦意識到自己正在對人與事發表消極的評價,就要立即調整,轉而陳述不可辯駁的事實。

比如“我們正在做的事沒那么重要,不用做得很好”,這種說法屬于紅色故事情節;“這件事情眼下還是可以盡力去嘗試的,最起碼鍛煉了我們的多維思考能力”,則屬于綠色情節?!澳愀驹诤巵y造”是紅色故事情節,會導致對方在第一時間維護自己;“你的話有違事實”是綠色情節,對方可能會反問“你的事實是什么?”這有助于溝通的順暢實現。

從4D所倡導的綠色思維出發,我們應常常進行自我反思,及時覺察自己的紅色和綠色情節有哪些,并有意識地調整思維和言語的“顏色”。以綠色思維與身邊的人相處、溝通,將會收獲不一樣的結果,持之以恒,受益的將首先是我們自己。

真誠地肯定與欣賞他人

查理讓我們兩兩結對,直視伙伴的眼睛,向對方表達肯定與欣賞。我觀察課堂上的同學,無論是表達一方,還是被表達一方,大家似乎都有點不自然,這可能與我們內斂的民族性格有關。但隨著演練的深入,我感覺到課堂氣氛變得不一樣了,似乎有溫暖的氣流在流淌,同學們的表情也變得十分柔和。這大概就是“肯定與欣賞”的力量吧。

4D系統指出,人們總是喜歡被表揚,被需要,被欣賞。當人們獲得肯定,就會心情愉悅,行為立刻變得積極;而如果遭到否定,人們的情緒則變得低落,覺得世界即刻變為灰色。其實,感激和欣賞隨時隨地隨處可做,無需技巧,只需真誠。

我們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忽略了要對別人表示“肯定與欣賞”。其一,我們認為別人的付出理所應當,比如行政把快遞送到你手里時,一句發自內心的“幫了我大忙”,抵得過任何表達;其二,我們的性格比較內斂,惜字如金的“都知道的,不用多說”,往往會讓人與人之間產生誤會與疏離;其三,己所欲,未施予人;其四,己所不欲,自然不施予人,不懂人性底層“被需要,被尊重”的需求。

當團隊所有成員都養成了隨時表達感謝與欣賞的習慣,每個人都能感到正能量向外發散與傳遞,團隊的氛圍因而改變,團隊的凝聚力與效能也將因此提升。

停下腳步

練習感激的“肌肉”

查理帶領我們進入“練出欣賞和感激的肌肉”練習,并提供了一個模板:“我停下匆匆的腳步,反思你是如何使我的生命豐富。你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職責,這樣的做事行為成了我的榜樣。我經常想到你,但這還不夠。利用這個機會,我需要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并做一些事情來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p>

乍看這一段文字,會感覺過于熱烈,如果全部照搬,似有“肉麻”之嫌。但這段話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們是多么容易把應該說出口的“感激”埋藏在心底,或者不經意就忘記了。當你認認真真地想到一個人,想到他對你的付出與包容,而你視之為理所應當,心里就會不由地想“現在感激可能還來得及”。

感激的話,永遠為時不晚。我所在的部門有一個小傳統,每逢西方感恩節,大家會通過圖案各異的小紙片“互訴衷腸”,對誰說、說什么都可以,但要說出內心感恩的話。我們把這些小紙片貼在辦公室門上,路過時看一眼,大家心里都是暖暖的。反觀平時,我們部門的小伙伴也習慣于互相幫助、及時感謝,只不過比起查理博士建議的“HAPPS感激模式(H, habitually,習慣性地;A,authentically,真誠地;P,promptly,馬上;P,proportionally,適度地;S,specifically,具體地)”,還有一些距離。仔細想想這些關鍵字,翻譯成一句話就是:要努力使“感激”成為一種習慣,而且要避免使用程序式的“謝謝”,及時、具體、真誠地表達,讓聽的人“走心”,旁人聽了也不會認為“做作”。這聽起來也許很難,但發自內心的真誠將逐漸在團隊內碰撞出正能量。

我很慶幸遇到了4D系統。它從人的天性——卓越的天然貢獻出發,幫助我們識己、知人、修圓、謀事。如能堅持實踐,我相信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與組織,都必將達到更卓越的狀態。

猜你喜歡
承包商故事情節天性
第三選擇思維的妙處
淺議小學語文課的兒童色彩
新疆電影《真愛》對當代人價值觀的影響
百年大計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故事情節的應用
或許,只因為天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