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業4.0時代發揮人才優勢

2017-02-17 17:00吳天昊
培訓 2017年1期
關鍵詞:汽車業領導者制造業

吳天昊

當下正處在工業4.0時代,制造業亟待轉型,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睿智企業咨詢(DDI)全球制造業暨汽車業服務的負責人,Jill George長期致力于幫助企業融合人才管理與業務戰略,讓企業更好地識別、部署與發展中高層及生產一線管理者。

憑借多年制造業、汽車業顧問的經驗,Jill George對工業4.0時代制造業的發展有著深刻認識和獨特見解。她指出,工業4.0作為一個全新的時代,其核心是智能制造,而精髓為智能工廠。其中,智能制造主要依賴工業機器,以此達到精益生產。同時,在工業標準化的條件下,軟件和工業大數據則成為智能制造的關鍵大腦。

直面工業4.0

破制造業人才困局

《培訓》:工業4.0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4.0時代與之前的時代相比具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Jill George:工業4.0時代的一個突出特點表現在數據和技術上的大量投資。因此,與前三次工業革命相比,4.0時代的速度、規模及復雜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深了數據端的復雜程度,并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方面是數據與數據的交流日益頻繁,包括機器與機器溝通而產生的數據;另一方面就是在此基礎上的市場和客戶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客戶方面,隨著中產階級的增長,他們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地指向個性化定制。

與此同時,速度和規模的提高得益于互聯網驅動下需求量的爆發。需求量的爆發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和東歐地區,其人口不斷增多,財富、資源和商業規模隨之擴張,從而導致中產階級購買力的快速增長。

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CPS(信息物理系統)形成一個智能網絡。通過這個智能網絡,使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以及服務與服務之間,聚焦為一個互聯,從而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培訓》:您如何看待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全球制造業的經驗對中國企業有何借鑒意義?

Jill George:中國制造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成長和機遇,從各個標準看都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就,基本擺脫了長期處在產業鏈底端供應商的困境。目前,中國部分制造業也已經外遷,面對的商業機會越來越復雜,情況也更加變化多端。

但是,根據我們對中國評鑒的大數據顯示,中國企業領導者在推動創新的能力測評中,獲得的分數比較低,這些能力包括商業敏銳度、企業家精神、影響力和推動變革領導力等。因此,中國的制造業在專注利潤提升的同時,更需專注精益生產。當然,中國的制造業也必須確保他們的領導者專注精益生產,采用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技術不斷突破,時刻聚焦行業創新,努力加速吸引外資,以期讓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培訓》:除了重視技術的升級迭代, 您認為企業如何才能在工業4.0的浪潮中勝出?

Jill George:很多制造業公司有著非常清晰的產品策略,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他們缺乏配套的人才策略,也忽略了這樣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我曾去過許多不同的企業,經常聽到領導者抱怨他們正面臨著員工敬業度缺失的巨大問題。越來越多的制造業領導者意識到,設備、材料、策略和勞動力等可以輕而易舉得到,而具有高敬業度特質的企業文化和人才卻是千金難求。另外,行業人才準備度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制造業整體水平日益提升的需求。

因此,企業內部必須制定人才策略,明確未來幾年的人才戰略路線,特別是加速領導者的發展,這與研發戰略、商業戰略等同樣重要。企業還需關注領導力梯隊建設,包括人事部門、操作部門以及戰略部門等不同層級領導力的同時推進,不斷優化領導技能培訓,全力強化團隊建設。

為工業4.0定制人才戰略

《培訓》:為應戰工業4.0,企業不同層級的管理者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Jill George:要提升競爭優勢,制造業組織需要在各層級建立一個共同的架構,加快管理能力成熟度的發展。

第一,企業要確保有足夠的人才供給線,能夠預測人才需求與實際的人才差距。企業可通過激勵機制,幫助管理者們獲得應具備的技能,并發掘相應的人才來源。

第二,管理者們不要單純采取以產品為重點的策略,還要考慮相應的人才戰略。

第三,組織需將文化作為變革的催化劑,更好地推動自身創新。并通過建立高性能文化推動組織變革,而不是簡單依靠技術強迫其改變。

第四,基于未來所需能力,企業要考慮在職管理者的準備度,提升他們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而不僅僅選用績效管理或指令性的方式督促其成長。

以上四大策略將助力管理者更快地定義工業4.0的方向,更好地提升員工敬業度,更有力地管理企業變革,幫助管理者處理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難題,從而應對復雜的商業環境。當然,企業有了合適的人才戰略時,還需特別關注這些策略在公司內部上下幾層的反響,以此確保戰略的有效實施。

《培訓》:您認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企業HR應該如何幫助領導者提升人才戰略在企業中的被關注度?

Jill George:實際上,制造業的HR屬于企業被動的參與者。他們過多地專注于行政、管理流程,以及現有工作平穩運行的方面,但在企業日常運作和重要業務議題上的參與度非常低,因而常被認為不了解制造業。

工業4.0給制造業的HR帶來了轉型的契機,他們必須適應發展,嘗試向戰略型業務伙伴的角色轉變。首先,HR要學習將公司戰略與人才戰略相結合,盤點現有人才,算出人才供求差距,然后據此培養內部人才,制定培訓機制。

其次,HR應具備數據分析與信息解讀的能力,他們須處于不斷學習的模式中。在避免被淘汰的同時,HR要掌握更多人才分析的知識,并有意識地利用該分析提供數據,有效預測人才需求,判斷為彌補人才缺口應選擇哪些措施。這樣才能大幅度提升HR職能在企業決策上的價值,真正幫助領導者做出更好的決策。

《培訓》:未來的領導者如何在工業4.0的升級中突顯自己的價值?他們需要重點培養關注哪些方面的能力?

Jill George:有四個方面的能力可供未來的領導者自我反思:一是能夠激勵員工;二是愿意培養他人;三是可以用員工理解的方式詮釋公司的戰略方向;四是巧用故事、例子和激發性的問題,讓員工主動思考并采取行動。

未來的領導者理應具備這些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創立自己的領導力品牌。最關鍵的是,未來的領導者需通過自身的影響,提高員工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度,輔導其達到最高績效,同時打破員工對企業流程及彼此間文化上的障礙。

領先經驗

引跑制造業人才服務

《培訓》:作為DDI全球制造業暨汽車業服務負責人,您如何規劃DDI在全球制造業暨汽車業人才服務領域的發展?

Jill George:DDI長年服務于全球制造業暨汽車業人才管理領域。經過多年研究,我們得到很多有關這個行業和主題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可以為制造業與汽車業解決迎面而來的挑戰添磚加瓦。

在制造業領域,結合與全球最先進的主機廠、零部件生產商等長達20~25年的合作經驗,以及持續對不同企業的實地尋訪,我們掌握了行業內最新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我們希望能為企業提供最有效的服務及最有價值的產品。

《培訓》:DDI為何能夠為制造業與汽車業人才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

Jill George:DDI對制造業和汽車業調研的投入力度非常大,這些調研集中在員工敬業度和精益生產等方面。并且,我們嘗試將調研的覆蓋面擴展,不僅面向高管,也會涉及到廣大的一線主管和工人,從而保證調研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只有花費大量時間了解和追蹤整個行業的趨勢,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才會不斷提高。

此外,深入現場與不同層級的領導者及員工進行清晰的溝通討論,才能實現領導者和員工之間有效的互動。我們采取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方法,指導企業明確每個人的責任范圍,為企業設計個性化的培訓項目、評鑒方式等,制定全面且實用的人才管理方式,以提高員工敬業度。

《培訓》:DDI在幫助企業挖掘與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還能為企業提供哪些幫助?

Jill George:企業可通過發展領導力和人才戰略實現自身轉型。在與企業的合作中,我們使用恰當的指標衡量他們,例如投資回報率、客戶影響、技能培養等。通過觀測這些結果,企業可以發現影響所有部門關鍵指標上的進展(不僅僅包含人力資源),據此做出合理的規劃。

制造業特別是汽車行業,需要建設清晰且易于應用的能力素質模型,包括行為模式、個性和驅動力,以期加速領導者學習的進程。因此,我們建議企業根據精準的人才行為技巧和性格分析數據,做好自身人才的部署。

猜你喜歡
汽車業領導者制造業
“寒冬”下的汽車業離“春天”還有多遠?
微軟CEO納德拉MWC演講:偉大領導者的三大特質
2019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
2018上海民營制造業企業100強
你是哪一流的領導者
你是否勝任領導工作?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你是哪一流的領導者
汽車業“負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