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竹隱:大隱隱于愛

2017-02-23 07:57
遼海散文 2017年1期
關鍵詞:朱自清孩子

肖 瑛

陳竹隱:大隱隱于愛

肖 瑛

肖瑛

大連人。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遼寧大學畢業。23年編輯生涯。目前供職于沈陽日報。主編散文集 《味道》《小熊老師》《像赫本那樣做淑女》《每個飯局都有一款牛人》《女性的榜樣》等文散見于報端雜志。

嫁他前,她是畫畫度曲的文藝女青年;嫁他后,她成了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本非天生的賢妻良母,卻因嫁給有6個孩子的朱自清,陳竹隱實現了她的低調轉身——清逸秀雅讓位于細碎平凡。躲在大作家背后的女人,是他之幸,還是她之不幸?

認識陳竹隱的時候,朱自清的日子一片狼藉。

夫人武鐘謙因病去世一年多,給他留下六個孩子,最大的十歲,幺女年僅三歲多一點。武鐘謙是典型的傳統女性,丈夫和孩子是她的全部世界。做飯洗衣,照顧孩子,收拾家務,毫無怨言,對朱自清更是體貼有加,換了金鐲子贊助他學費,知道他喜歡書,逃難路上扶老攜幼也要帶著他的幾箱子書。有武鐘謙里里外外的打點,朱自清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對孩子對妻子都不夠上心,更別提耐心了。飯桌上吃飯,小孩子吵鬧難免,他一巴掌就掄過去,吃過飯后要么看書要么去學校(其時朱在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家事一概不管。

妻子走后,朱自清才意識到她的好,他發誓不再娶。但又當爹又當媽的日子里,他的心力交瘁被朋友們看在眼里,于是他被“騙”去參加朋友聚會,有了他和陳竹隱的相識。

比朱自清小五歲的陳竹隱,生長在書香世家,自小進私塾讀書。早早經歷了喪父喪母之痛,她考入四川省立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后,為了生計去青島的電話局做女接線生。攢了一年多的錢,又只身前往北平藝術學院讀書。在藝術學院,她師從于齊白石、蕭子泉、壽石公等先生,專攻工筆畫,同時兼學昆曲。這個堅忍好學、秀外慧中的女孩毫無意外地給朱自清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竹隱的記憶則提供了一幅畫面,“那天佩弦穿了一件米黃色綢大褂,身材不高,白白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顯得文雅正派,腳上卻穿著一件老式的雙梁鞋,顯得有些土氣”。那雙鞋顯然不重要,他們開始了頻頻的約會,吃飯,看電影,鴻雁傳書(因為一個住學校一個住城里)。那時朱自清已出版散文集《背影》,確立了清新優美的文字風格,寫起情書來自然文情并茂,頗有殺傷力——“隱: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腮,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親愛的寶妹:我生平沒有嘗過這種滋味,很害怕真的會整個兒變成你的俘虜呢?!?/p>

情到深處情更怯。陳竹隱有點兒猶豫,戀愛固然甜蜜,一旦結婚,六個孩子的家庭其亂其辛苦可想而知,這個選擇會是正確的嗎?但等她再次捧讀他的信,聽他訴說思念和痛苦,“竹隱,這個名字幾乎費了我這個假期中所有獨處的時間。我不能念出,整個人看報也迷迷糊糊的!我相信是個能鎮定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現在是怎樣的擾亂啊?!彼K于下定了決心。

1932年,朱自清與陳竹隱在上海舉行婚禮,那時,他們剛好相識兩周年。

婚后,朱自清即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工作加重,那么多孩子要吃要穿,壓力之大讓朱自清天天熬夜寫稿。他理所當然地把一大家子扔給了陳竹隱,也是和武鐘謙在一起的12年讓他習慣了沒有后顧之憂。

陳竹隱卻不是武鐘謙。她受過新式教育,活潑時尚,愛好多多,朋友多多,她的世界很大。她敢走入這個家庭,除了朱自清71封情書的攻勢,還和她自小生活在一個父慈母愛、12個孩子的溫馨大家里有關,她喜歡這熱鬧的溫暖。但她沒料到的是,這次她是一家之主,她要放棄自我的空間來容納這個家。未婚前與女同學經常出去寫生、看戲,如今完全被這幾個孩子纏住了,不能工作,不能會友,每天給這個孩子講故事,給那個孩子補衣服,還要操心朱自清的飲食起居。時間一長,陳竹隱郁悶了。

兩個人摩擦漸起。陳竹隱的朋友寧太太來訪,悶在家里的陳竹隱很高興,一時忘記將客人領到別處,而是在朱自清的面前聊起天來。兩個女人聊得興起,從戲曲聊到物價,從物價聊到女人的服裝,樂此不疲。在一旁讀報的朱自清被吵得一個字也看不進去。這場景是他與武鐘謙在一起時從沒有發生過的。在他看書寫作的時候,武鐘謙總會把所有的孩子帶走,絕對給他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朱自清生起氣來,在陳竹隱去臥室取東西時,按說他應該招待一下來客,他卻冷著一張臉,只顧把頭埋在報紙里,和寧太太一句話也沒有,把客人生生冷在那里。

還有一日,朱自清同往常一樣回到家,飯菜已上桌多時。朱自清一看飯涼了,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以前武鐘謙是如何也不會讓他們吃涼飯的,不免嘟囔一句。就這句不高興的話讓陳竹隱內心的郁悶一下發作出來,收拾碗筷時,陳竹隱叮叮當當摔打鍋碗??吹疥愔耠[那樣,朱自清不免又生氣又傷心,情不自禁地懷念起武鐘謙,寫下《給亡婦》一文:“我只信得過你一個人,有些話我只和你一個人說,因為世界上只你一個人真關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為我吃苦,更為我分苦;我之有我現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給我培養著的?!?/p>

同為舊式婚姻,魯迅一輩子不接納朱安(朱自清的姑母),而朱自清對武鐘謙卻截然反之,這和他們各自的性情有關,魯迅是反封建先鋒,思想的巨人,他不能容忍沒有精神交流的感情,朱自清則不然,他追求的是悠遠流長的平實之愛,是關心他為他吃苦的女人,他并不要求對方多有學問,多獨立,像武鐘謙那樣的賢妻良母正好。

眼前的矛盾卻是要解決的。陳竹隱想念家鄉成都,覺得結婚特別沒意思。她不喜歡北平,這里的街道、學校、雜貨鋪,她都看不順眼。心里煩,有一天她忍不住哭了,朱自清問她怎么了,她更覺委屈,索性將這些天的不滿發泄出來。朱自清這才發覺,是呀,她已很長時間沒摸過畫筆,很長時間沒聽過昆曲,這本是她喜歡的事,她世界的一部分啊。

既然說出來了,兩個人都試著改變。朱自清調整自己,抽出時間陪陳竹隱,把孩子安頓好后一起出去散步,有時也聽聽戲。雖然只是偶爾,足以讓陳竹隱快樂起來了。有一回聽完戲,回家的路上,陳竹隱忍不住俏皮地唱了幾句,此情此景,溫馨美好,他們真正心意相通了。

此后,他們的生活是另一幅畫卷。

朱自清的寫作開始征求陳竹隱的意見。一次他寫一篇散文《女人》,其中有一句:“在路上走,遠遠的有婦人來了,我的眼睛像蜜蜂們嗅著花香,直攫過去?!边@個“攫”字原本是指手的動作,他想用在這里,與陳竹隱討論這個字用得合適否?陳竹隱想了想說:這樣一用,更可見急切和熱烈的心情了。以后類似的問題,他們討論得更多了。這樣思想的交流,是朱自清以前與武鐘謙沒有過的,他漸漸發現了陳竹隱的好處,她是個有思想的女人,對他的愛并不比武鐘謙少,只不過愛的形式與內容不同罷了。

婚后,陳竹隱又生下三個孩子,為了支持朱自清安心事業,也為了家里那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陳竹隱幾乎完全放棄了自己的藝術夢想。畫筆塵封,昆曲高擱,她把所有的心思撲在了那個家上。家里人口多,單憑朱自清教書著書的收入來維系,日子捉襟見肘,陳竹隱卻從來沒有埋怨過,為了湊足給孩子請家庭教師的錢,她甚至悄悄跑到醫院去賣過幾次血。

抗日戰爭爆發后,朱自清帶著家人隨校南遷到昆明,日子更加窘迫,朱自清每月薪水只夠買3袋面粉,全家吃根本不夠,常常三餐不濟。由于飲食不規律,朱自清的胃特別不好,時常犯病。為了減輕朱自清的負擔,讓他安心工作,陳竹隱毅然帶著孩子們回到自己的老家成都,一個人挑起了家庭重擔。

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朱自清成為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6月18日,為響應全國反饑餓、反內戰斗爭,身患重病的朱自清在 《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簽名,也是從那一天開始,他寧愿忍受著饑腸轆轆的折磨,也要家人拒絕食用美國援助的面粉。與他在宣言上簽名時隔僅僅一個多月后,他因胃潰瘍穿孔住進醫院,手術后引起并發癥,一代文學大師匆匆而去。那一年,他剛剛五十歲,她才四十五歲。

朱自清去世后,清華大學照顧陳竹隱在清華園圖書館工作,每月工資六十元。陳竹隱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兒女,一邊參與朱自清全集的編撰工作,她把朱自清生前的手稿、文章、實物全部捐獻出來,只給每個孩子分得一封朱自清的信作為紀念。

自始至終,她對朱自清和武鐘謙的幾個孩子都視如己出。當初把武鐘謙的大兒子朱邁先和大女兒從老家接到北平讀書。多年后朱邁先被錯殺,朱邁先的太太傅麗卿寫信告訴陳竹隱,她當即拿出一半工資給傅麗卿和兩個孩子維持生計,自己用另一半來維持和三個孩子的生計,直至一年多后傅麗卿找到工作,才停止了這種接濟。朱自清的小女朱蓉雋說:“那時媽媽常說,好在解放了,不然也熬不過去了。當時,不僅是要生存,還有哥哥和我都要讀書。大哥只好不讀大學,二哥思俞讀的師范,有國家補貼?!?/p>

潘素嫁給張伯駒,成就了畫技;張充和嫁給傅漢思,一生與昆曲為伴。陳竹隱放棄了最愛的這兩樣,她有過怎樣的惆悵呢?

責任編輯 劉宏偉

猜你喜歡
朱自清孩子
清芬正氣朱自清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熊孩子爆笑來襲
朱自清的蟬聲
朱自清自輕不失重
朱自清寫的71封肉麻情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