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研究

2017-02-23 11:42曹新春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自我管理行為護理干預高血壓

曹新春

摘要: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14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研究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恢復、控制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我管理行為(高血壓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血壓監測、健康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治療依從性,促進健康行為的養成,從而有效控制血壓,減少高血壓并發癥,改善高血壓患者預后效果。

關鍵詞:護理干預;高血壓;自我管理行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高血壓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備受社會各界的重視。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單純的藥物治療無法從根本上有效控制血壓,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和參與[1]。但是多數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認識不清,在治療過程中治療依從性差,自我管理能力低。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差,血壓控制效果不佳,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由于高血壓是一個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自我管理則是治療的基礎和關鍵,因此在治療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2]。本文作者結合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14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研究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14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3例患者。對照組73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齡55~73歲,平均年齡(60.16±2.56)歲;病程2~8 年,平均(5.18±2.33) 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6例,高中以上43例,大專以上14例。觀察組73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6例;年齡56~76歲,平均年齡(61.01±3.23)歲;病程2~10年,平均(6.20±1.88) 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4例,高中以上45例,大專以上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告知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時測量血壓,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2.2觀察組

1.2.2.1心理干預 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患者容易產生厭煩、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血壓的控制。因此,護理人員應深入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并告知不良情緒對血壓的影響,使患者學會自我宣泄情緒,減輕精神壓力,樹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同時針對患者個體差異,給予安慰、鼓勵、支持等心理疏導,提高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并積極參與到治療過程中,與護理人員建立信任的關系,避免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刺激。

1.2.2.2健康教育 針對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講解高血壓常見臨床癥狀、治療原則、血壓監測方法以及高血壓誘因等知識,提高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識。同時通過組織高血壓專題講座、發放高血壓宣傳冊,從根本上增加患者對高血壓藥物治療重要性的認識,使患者明確用藥基本知識,了解用藥不良反應。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預防患者擅自停藥,使其積極配合臨床藥物治療。例如召集老年高血壓患者在一起座談,讓患者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患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能幫助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1.2.2.3用藥干預 依據患者血壓監測結果,正確指導患者用藥,使患者了解藥物名稱、服用劑量、用藥時間以及注意事項,并且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同時教會患者或者家屬掌握簡單的緊急處理不良反應方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主要根據時間給藥法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高血壓藥物。時間給藥法就是依照生理病理節律以調整給藥時間和給藥劑量,結合患者的生物周期和疾病節律變化特點展開護理。

1.2.2.4飲食干預 向患者講解合理飲食與血壓的關系,指導患者合理膳食,控制攝入熱量,禁食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日常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素食為主,例如進食魚類、瘦肉、豆制品、維生素、高纖維食物以及新鮮蔬菜水果。

1.2.2.5運動與休息指導 指導患者合理休息,不熬夜、不過度勞累,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同時堅持適當的運動,例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在日常中患者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彎腰后仰、突然起立等,以免大量血液流入頭部,引起腦充血。

1.2.2.6其他 教會患者正確測量血壓,并定時做好血壓記錄。

1.2.2.7院外干預 患者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生活、飲食習慣,用藥情況以及血壓控制情況,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行為,及時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同時告知患者定時復診,依據電話隨訪結果,針對性的指導患者,例如以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提醒。通過隨訪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和治療依從性。

1.3療效判定標準

1.3.1高血壓控制率計算采用" 收縮壓<140 mmHg 及舒張壓<90 mmHg" 為控制標準[3]。

1.3.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由高血壓專家進行評價。自我管理包括:高血壓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血壓監測、健康行為,共4項,每項分為良好、一般、差,依次記為3、6、9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4]。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患者血壓水平恢復及控制情況 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恢復、控制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對比 觀察組自我管理行為(高血壓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血壓監測、健康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屬于特殊人群,單一的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只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才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掌握疾病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減少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高血壓患者長期治療建立自信心及行為去照顧自己的衛生保健理念,是慢性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一種自我管理方式[5]。應用護理干預,配合藥物治療的同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改善老年高血壓預后的重要手段。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恢復、控制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自我管理行為(高血壓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血壓監測、健康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護理干預可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總之,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積極地參與到疾病治療中,提高遵醫行為和治療依從性,并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確保血壓的有效控制,最大化減少高血壓并發癥。同時可使患者主動進行自我管理,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為,從而及時主動監測血壓,正確服藥,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及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自身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雪艷,凌淑慧.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知識和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11:41~42.

[2]張艷華.社區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觀察[J/OL].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11):168~169.

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自我管理行為護理干預高血壓
全國高血壓日
如何把高血壓“吃”回去?
高血壓,并非一降了之
認知行為干預對中青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社區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壓控制現狀的研究
中醫干預治療高血壓4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