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見聞之日韓茶道

2017-02-24 08:50林乾良
茶博覽 2017年1期
關鍵詞:茶道茶文化韓國

文/林乾良

我所見聞之日韓茶道

文/林乾良

茶文化源遠流長,為我華夏之光。唐代茶圣陸羽所撰寫《茶經》即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辈栉幕畟鞑?,先及周邊諸國,邇來幾遍寰宇。我所撰之《中國茶療》,自1998年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后,迅即風行海內外。國內已三版(其一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列于《林乾良醫學叢書》中)。英文版稱《Tea Therapy》在美國出版社后,又應波蘭之要求譯為波蘭文出版。茶文化(尤其可保健、益壽)之威力可見一斑。

筆者為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約在36年以前,因從中醫之臨床、中藥、文獻(尤其“本草”類)、食療、養生五方面之研究中均涉及有茶,大感驚奇,遂下決心深研。1983年,在杭州召開的“茶與文化、健康”全國盛會上,我所作的《茶史片甲》及《茶之功效》二文轟動茶學界。在吳覺農、莊晚芳、何任諸公鼓勵下,三十多年來小有所成。在茶之外傳史中,尤以韓、日為甚。我曾兩度赴日講學,韓國則是一游而已。然留心于資料,醉心于目驗。朝有所見,夕必記之。不解之處,求教于專家。劉祖生、童啟慶、王家斌等都曾屢屢叩之。

昔年我出版《養生壽老茶壽》(1988)及杭州茶學界出版《茶與文化》((1990)之時,尚以為“和、敬、清、寂”為日本所創之“茶道四規”。在那以前,大家對此都不關心。后知“茶道”之名我國唐代早已有之。詩僧皎然(720-804年)之《飲茶歌》中即有句“孰知茶道全爾真?!倍昂?、敬、清、寂”,則出于宋朝守端禪師(1025-1072年)之“茶道諦門”,經劉元甫之撰述而流傳日本。

我于1985年應東京醫藥??浦叭罩v中醫(日稱漢方),主人如浮舟邦彥、桑木重秀、川村賢司等皆茶道之熱心人,已多次與我演茶道,略知大意而已。唯對“茶筅”一物頗感興趣。此物唐、宋原有,中國失傳已久,唯日本尚沿用至今?!都t樓夢》曾提及,然今本注文所釋未確。日本茶道用以攪合抹茶,以利茶水,以利茶水交融。

《中國茶療》之序,系日本茶學術研究會主席松村敬一郎所撰,其中一段如下:“1996年秋,茶文化與效能國際會議在日本召開。林教授應邀來日,在會上作題為《中國古代之茶療》的招待報告。林教授的演講,對中國傳統的茶療論析得透徹精深,給與會者非常深的印象?!痹谶@次大會上,就曾接觸過日本的多種茶道。正好20年后,我應邀參加“浙江大學里千家茶道教室華光庵”落成揭幕儀式。為了這次活動,日本最大的茶道組織里千家派出了大型代表團,率團者是是赫赫有名的里千家第15代家元——千玄室大宗匠。此公出生于1923年,就學于美國夏威夷大學。一生從事茶道,于1964年接任為家元。他提出“一碗茶里出和平”的理念,致力于世界和平工作。如今,他任日本聯合國友好大使,及美、俄、中等多國名牌大學的客座教授。已經是耄耋老人了,他還風風塵仆仆地穿梭東、西方各國之間。眾所周知,飲茶使人健康長壽。他今年94歲高齡,比我大9歲。在1996年已彼此識荊于日本。這次見到他長身挺立,銀發飄飄,談笑風生,高興極了。我送他《茶壽與茶療》及一幅篆書“和敬清寂”。彼此握手一笑,敬?!安鑹邸保?08歲)。里千家其始祖為“茶道奇才”千利休(1521-1591)。他出生于戰國時代之日本,群雄爭霸,混戰不休。約在1582年,豐臣秀吉以武力一統日本。豐臣秀吉為求得內心之平衡,酷嗜清靜、樸素、祥和之茶道精神。他任命利休為茶頭,天天與利休欣賞茶道。后者將具有深奧哲理之禪宗思想引入,定“和、敬、清、寂”為“茶道四規”。

千利休過世后,其后嗣分為“表千家”與“里千家”,各立家元、弟子而成為家族性之組織。其后,里千家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日本的重要茶道流派,超過諸家。自千利休至今,已有五百年上下,影響深遠。據稱,里千家人數占日本總茶道人口五分之三,有六百余萬人。2003年,千玄室雖已傳位于其長子為第16代家元,但本人仍活躍于國際舞臺上。

在日本,不少人將茶道視為一種自我磨練之精神修行。所用茶為抹茶,即將鮮茶葉用蒸青法制成細碎之粉末狀,其色翠綠。分薄茶與濃茶兩類茶。薄茶較通用,在世界各地日本人聚居處的商店中都能買到。2016年里千家在浙江大學的茶道表演,所有茶具,均由日本運來。他們送給浙江大學的華光庵,系用木板、隔扇搭成的屋內屋。在揭幕以后,千玄室大宗匠親自操作,邀請浙大副校長羅衛東、日本駐上??傤I事片山和之、中日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等貴賓進入屋內一坐。大宗匠居右側,身前列茶釜、茶碗、茶杓等具。先點茶,即以紫色小方巾揩拭茶具,以茶則放茶,加水、轉杯、躬身獻茶??腿送瑫r躬身為禮,左手托茶碗,右手輕扶茶碗側。轉動兩次碗后,三口半飲畢。再反向轉兩次,將碗放下,再躬身致謝。揭幕典禮結束后,移往大禮堂,舉行“千玄室大宗匠紀念演講”與“日本茶道演示”。前者僅大宗匠一人講。后者由五人演示:主人與助手居右,三位貴賓居左。后壁懸“和敬清寂”行書軸。獻茶時,不但主客互敬,受茶者還須與左右賓互敬。一招一式,一絲不茍。日本茶道尊重傳統的精神,令人敬佩。

關于韓國的茶道,一向關注的人較少。我一直認為,由于韓國在地理位置上較日本為近,應該用茶稍早。在首爾《茶談》上,讀到韓國釋龍云所撰《茶名的考察》。文中提到在該國列入國寶47號之《鑒真禪師大空塔碑》內,就曾出現“漢茗”兩字。在該國的三國、高麗、朝鮮三個時期中,不但大有文獻記載并有實物留存。雖然名聲不如日本,卻也有很大影響。所創蓮花茶等,不論在品賞、觀賞與對人體健康上,都有很好的功效。

浙江大學茶文化培訓機構“童一家”,曾辦過多期的韓國茶道培訓班。為了保持原汁原味,邀請韓國著名茶藝師姜美愛加盟。2016年11月,在日本里千家之會前12天,我應邀參加一期培訓班畢業典禮。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均著韓國民族服裝五彩繽紛地在草席上坐著,隨著教師的罄響,播放低平而簡易的樂聲,學員們統一地做潔具、訪茶、沖泡、分杯……,然后捧著一盤兩杯分奉嘉賓。桌上放著的三色(白、黃、綠)茶點,也是由韓國點心師配制。前后兩道茶,綠茶又名“河東”,紅茶名“竹露”(略加蜜)。來賓坐有桌椅,接茶時雙方躬身為禮。

作為招待與示范,姜美愛表演了韓式蓮花茶。為何冠以“韓式”?因中國自古有蓮花茶,在明朝高濂所著《遵生八箋》中有記載。姜美愛為佛教圓融宗中人,所用之缽、杓、杯等均從韓國帶來。蓮花只用白色者,在剛開時摘下,外包大小兩瓣鮮葉后冷藏。沖開水后仔細理葉,露出只拇指大小之蓮蓬,周圍之花絲、花藥十分清晰。葉底另置茶包,數度澆水后即可分杯奉茶,茶葉中帶著淡淡的蓮花香?!?/p>

猜你喜歡
茶道茶文化韓國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體驗茶道魅力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在韓國走馬觀花
茶道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