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人的精神
——讀《民國茶范——與大師喝茶的日子》

2017-02-24 08:50李經來肖坤冰
茶博覽 2017年1期
關鍵詞:茶人功夫茶清茶

文/李經來 肖坤冰

茶人的精神
——讀《民國茶范——與大師喝茶的日子》

文/李經來 肖坤冰

茶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自然之物、人造之物、藥品、飲品等復雜的角色轉換,以及各種歷史事件對人們的品味與消費的社會性建構。人們在消費茶的同時,也將茶葉編入社會的“文化的意義之網”中?!睹駠璺丁氛侵诿駠@一特殊的時代,通過一個個大師與茶的故事,引導今天的讀者去反思應該怎樣塑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茶人范。

作者開篇即以參加的一個論壇為例。在這次論壇中,參會者不再像以往那樣著裝正式住在酒店里。而是穿著拖鞋,踩著泥土住進了大山,出門便可摘到茶葉,俯首便可看到蟲蟻,房前屋后隨時可與茶農聊天。從物質享受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論壇對于學者而言顯得有些“粗糙”。但是作者卻認為這是自己參加過的論壇中效果最好的一次,因為這樣的論壇更接近茶人的精神。

茶之味

茶助文思,是很多文人雅士的共識。一杯飄著淡淡幽香的清茶在手,寫作的靈感便油然而生。然而,這茶之幽香其實也大有文章。

本書順著茶,進入到了民國大師生活的細部,以茶為核心詞匯,串聯起交往、品位以及時代風范

對于茶之味,作者引用了林語堂著名的“三泡說”:嚴格地說起來,茶在第二泡時最妙。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年齡相當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則已是少婦了。照理論上說起來,鑒賞家以為第三泡的茶不可復飲,但實際上,享受這種“少婦”茶的人不在少數。從來佳茗似佳人,自蘇軾始,以美女喻茶,成為中國文人的傳統,乃至于今天的茶藝師大多相貌姣好。因為一杯茶水,仿佛愛與佳人唾手可得。當然,要泡出如此引人遐思之茶,必得需要一番泡茶的手藝,作者由此引出林語堂的家鄉漳州和僑鄉廈門的功夫茶。功夫茶茶具,有“一罐、二爐、三炭、四扇、五鍋、六壺、七杯、八漏”的說法。功夫茶的沖泡,概括起來需要“一水、二洗、三沖、四泡”。水要不生不老,上好的水甚至用泉水,洗是湯壺洗杯,沖的要領是“高沖低泡”等等。由此可見,一杯好茶的沖泡需要的本領確也不一般。在喧囂忙碌的生活中,倘若可以慢下節奏,花上一些工夫來泡茶,難道不是愜意生活的一種方式呢?

茶之味,不僅僅指茶的幽香,也夾雜著家鄉的味道。個人對茶之味的體會,取決于個人的感受,而個人的感受由于受到從小生活的環境的影響,便具有了一套地方性的感官評價標準。上文提到的林語堂是一例,他對于茶的沖泡甚為講究,深受家鄉功夫茶的影響。本書開篇所提的胡適也是一例。胡適最愛的茶便是家鄉徽州的黃山毛峰和杭州的龍井,其中黃山毛峰喝得最多。在美國留學時,胡適便耐不住家鄉茶的誘惑,專門寫信給他的母親,要求母親寄一些毛峰茶給異國的他。他說:“前寄之毛峰茶,兒飲而最喜之,至今飲他種茶,終不如此種之善”。由此可見他對徽州茶的喜愛,后來隨著他名氣漸長,徽州茶便因他之故愈見流行,胡適便無形中成了徽州茶的代言人了。由上可見,喝茶,喝的也是家鄉的味道。今日城市的發展,使得很多人為了打工掙錢背井離鄉,除了逢年過節難得與家人相聚,此時此刻飲一杯家鄉的茶,大抵最能一減思鄉之情。

茶之禮

中國向來是一個重禮的社會,以茶待客,把茶作為禮物送禮回禮更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民國的大師們,作為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更是完好地繼承了這一傳統。

很多文人都有自己的茶友圈,巴金也不例外。巴金因茶結緣,收獲了溫暖一生的友情。他說:“友情一直攪動我的心。我最高興同熟人長談,沏一壺茶或者開一瓶啤酒,可以談個通宵?!彼c朋友們相聚,喝茶也是常有之事,即使是蝸居在上海的清貧日子里,巴金夫婦也表現了恰當的待客之道。所謂恰當的待客之道,對于愛喝茶的巴金和他的茶友而言,當然就少不了一壺上好的清茶相待了。書中還專門描繪了1932年巴金和沈從文相聚的情景。書中說,兩人相聚于上海西藏路“一品香”旅社,兩杯清茶下肚之后,兩個性情都有些木訥的青年名作家相談甚歡,引為摯友。俗話說“一起喝過酒,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形容的是兩人關系密切兄弟情深。其實按照中國社會的傳統,還可以加上一句 “一起喝過茶”。三五好友,燒一壺滾燙的開水,泡一壺香茗,談天說地,甚是愜意,彼此之間的關系也不覺間更進一步。

言及于此,就不得不談到書中所說的兩件趣事。第一件是,1929年,冰心和吳文藻婚后不久,梁實秋和聞一多去他們的新居拜訪。兩人樓上樓下巡視一番之后,相視一笑,告知主人說要出門一趟?;貋碇?,兩人手中,一人手上拿著一包茶,一人手上拿著一包煙。兩人說:“家里連茶與煙都沒有,怎么會有家的樣子呢?這是居家的講究”。第二件是寫梁實秋和程季淑的。梁實秋和程季淑因為都喜歡喝茶,兩人約會的地方便多選在幽靜的茶館。兩人定情的地方,便是在北京中山公園里的四季軒。今天的讀者朋友,若是情侶均好喝茶,幽靜的茶館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有我們民國的大師們提供的范例。夫“頂上去”。大家一邊喝著茶,一邊以茶論理,真理在不知不覺間越辯越明。因此,一個人學問的成就,往往是離不開這一群人的討論,甚至爭論的。

林語堂酷愛喝茶,提出了品茶“三泡說”

茶之理

作者在書中描述汪曾祺的篇章里說,汪曾祺的學問是在昆明茶館里泡出來的。盡管其中有些許夸大之詞,但也不乏某些根據。當時西南聯大的學生上茶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聯大的圖書館位置不夠,而宿舍又沒有桌凳。因此,他們上茶館,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讀書的。讀書之余,會就他們的某些觀點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我們不妨可以將之理解為以茶論理。另外,在泡茶館的過程中,他們可以觀察到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們各自的生活。而這些觀察對于文人們進行文學創作時的取材是不可忽視的。

無獨有偶,顧頡剛也是一個愛喝茶、愛聽戲的人。在喝茶、聽戲的過程中,顧頡剛通常都會和友人們一起。他和朋友們在茶園里相聚聊天,達成知識的交換、思考的佐證、精神的交流。顧頡剛后來對于戲劇等的深入研究,故而探討出關于故事的一種研究范式,很難說和他長期在茶園聽戲的生活沒有聯系。他在茶園聽戲的實踐可以說為他后來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讓我們回到本書緒論里提出的那個問題“為什么天才總是結群而來”。作者描述說,歐洲成群結伴的天才,在咖啡館。18世紀的英國,19世紀的維也納是“天才成群地來”的地方。而20世紀初期中國的茶館,同樣是天才結伴而來的地方。為何如此?作者進一步分析說,大師們做學問是一起做的,他們是一群人把一個人的學問功

茶之道

茶具有清新、自然、樸素的天性,能使人神清氣爽,進而去除雜念,陶冶情操。它和中國哲學中的“恬淡、閑適”等思想不謀而合,這便是我們所謂的茶之道。

仍以書中所舉西南聯大學生為例。民國時期是一個動蕩而又美好的年代,學生們的生活也比較貧困,但大多數學生還是可以保持清高,遠離庸俗,并且不頹喪灰心,這與聯大的學生喜歡泡茶館不無關系。在飲茶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暫且拋開功利之心,只沉迷于學術世界中,可以少一分焦躁,多一分平和。

周作人的散文風格平和清新,以感覺靈敏、見解新穎見長。究其原因,是因周作人本身便是平淡之人。書中評述說,周作人是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周作人的文章就像一杯清茶,觀之雖無顏色,喝到口中卻是一股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讀罷《民國茶范》,讀者們仿佛穿越回到民國,與大師們一起促膝而談品茶論道。雖然時代在變,今日大城市的人們大多步履匆匆為生活而掙扎,但中國茶清新的自然屬性猶在,茶中所承載的閑適的內涵依然沒有消減,人們對恬淡生活的追求也從來沒有過停止。因此,當我們覺得太累太倦時,不妨將手中的工作放一放,在窗臺下、綠蔭下擺上一張小桌,沏一壺清茶,翻開這本書,跟隨大師們一起體會中國茶人的精神?!?/p>

猜你喜歡
茶人功夫茶清茶
陳琳作品《一口清茶,板栗飄香》
民情茶室 清茶解民憂
一個金陵女子與世紀茶人的邂逅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懷
茶人賴法衛與香妃翠玉
一壺清茶蘊中華美德
“工夫茶”與“功夫茶”不是一回事
茶杯里的禪道
茶杯里的禪道
茶的箴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