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民生,給百姓穩穩的幸福

2017-02-27 18:32曲哲涵林麗鸝
黨建文匯·上 2017年1期
關鍵詞:短板民生改革

曲哲涵+林麗鸝

面對經濟新常態,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去年以來,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臺,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發力,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到發展成果。身邊的可喜變化,手中的真金白銀,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順應了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振著億萬人民對改革發展的信心。

增投入,兌清單,民生答卷溫暖人心

2016年,我國民生指標穩中有升,亮點頻現——

收入保持增長,腰包沒縮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6.3%,跑贏CPI,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降為2.82∶1,差距繼續縮小。

就業好于預期,飯碗有保障。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目標。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自2013年6月以來首次低于5%。

消費熱度不減,生活更添彩。1—11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30萬億元,同比增長10.4%,消費升級類相關商品增勢較好。

民生持續改善,離不開財政投入的大力傾斜。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長5.9%,而居民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保障房建設領域等的財政支出增幅均超過14%。

中央深改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強調,要認真分析歸納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列出清單,拿出措施,每年辦成幾件實實在在的事情。一年來,各地各部門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歲末,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交到百姓手中。

補短板,兜底線,改革破解民生難題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為。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補短板是各項改革推進的“穩壓器”,也是檢驗改革綜合成效的“刻度表”——

補上基礎設施的短板,幫落后地區加快追趕小康步伐。國家投資7000億元,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工程,西藏、新疆及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農網建設攻堅,告別用電“孤網”。

補上生態保護的短板,用改革大手筆重繪綠水青山。這一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水流產權確權試點工作啟動……不少地方和部門真抓實干,還綠于民。

補上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短板,將重心從“面子”轉向“里子”。全年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越來越多的城市建成地下“生命線”。

強服務,添活力,讓人人都有獲得感

過去一年來,看得見的好日子,信得過的好政策,讓更多人有了人生出彩的機會。

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再次削減,簡政放權,多方扶持,為創業創新開門鋪路。

多地試點注冊企業場所“一址多照”,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稅收減免,鼓勵科研機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向創投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利好政策接二連三,人們追逐夢想更有勇氣和底氣。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6萬戶。

國家出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確權登記頒證,全國開展土地承包確權試點的省份超過2/3。

2016年11月,《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出臺。立法保護產權,進一步穩定了全社會的財產預期,增強了安全感和歸屬感。

全國首個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平臺“出行云”正式上線,“手機地圖”將會更精準。70座大中城市里,已有69座城市共計推出316個政務APP,總下載量為2476.9萬次。各級政府競相擁抱“互聯網+”,主動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不同的獲得感,讓我們對2016年真心點贊。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相信2017年的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歡
短板民生改革
聚焦短板弱項 精準發力施策
基本實現現代化需要補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論”更具人生價值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輪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2016年我國民生發展重點
中國電子政務的“短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