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造肉&老侯燒餅 傳承與創意 讓美食文化更加鮮活

2017-03-01 12:59Cherry
餐飲世界 2017年1期
關鍵詞:老侯名菜湯汁

Cherry

“蘇造肉”是一道消失已久的宮廷名菜,如今通過侯先生及美食專家的努力鉆研,讓其重現江湖?!袄虾顭灐眲t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創意,制作手法、味道、口感都堪稱獨一無二。傳承與創意,無論哪一面都在侯先生的手中有了鮮活的靈氣,他做的不僅是美食,更是一種飲食文化。

第一次見到侯先生是在電視熒屏上。彼時,侯先生在一期“記憶”電視節目中現身,也許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侯先生的名字,更不記得侯先生的模樣,卻將他帶來的宮廷名菜“蘇造肉”,及其獨家研發的“老侯燒餅”牢記在心。

我能想象那些吃貨們一定同我一樣,一雙眼睛緊盯著電視機默默垂涎,心里有個小人兒在舉旗吶喊——小伙伴兒們吃起來!近日,欣然邀約好友一同前往,雖然尋找美食的路程有些遠,但收獲的成果絕對讓人不虛此行。

來到北京良鄉昊天大街4號“老侯燒餅”,仿古的門面并不大,推開門后竟豁然開朗。雖然已近午后兩點,依然有眾多食客品味甚歡。食物的熱氣蒸騰,室內一片霧靄繚繞,暖暖地祛除了冬日的寒冷。順著墻根處的樓梯向上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道沉穩渾厚的聲音傳來,正是“老侯燒餅”的老板侯先生,幾句寒暄,熱情周到。我們的話題由此開始……

宮廷名菜的前世今生

品嘗過蘇造肉的人,都這樣評價——湯很濃、很鮮,肉也酥爛綿軟,糯香柔韌。吃了還想吃,回味無窮,念念不忘。如此看來,蘇造肉的別具一格所傳非虛!

這蘇造肉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讓我們傾聽侯先生娓娓道來。

話說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時,蘇州織造普福將乾隆皇帝迎請到家中,并命家廚張東官為乾隆制作了一桌頗具地方風味的蘇菜酒席接風。乾隆席間對于其中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品大加贊賞,事后還將張東官帶回皇宮,在御膳房為其特設“蘇灶局”,專門為自己制作蘇幫菜,并謂之“蘇造菜”。

為了查證這段相傳的佳話是否真實,侯先生和一些支持他的朋友們,查詢了很多歷史資料,反復求證。

據愛新覺羅?溥杰先生的夫人嵯峨浩所著的《食在宮廷》介紹,此菜是由蘇州著名廚師張東官傳入清宮。而關于“蘇造菜”,這在御膳房的《膳底檔》中,有《蘇造底檔》為證。從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圓明園膳底檔》上查到:“正月二十八日未初三刻,九州清晏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松雞鍋燒肘子熱鍋一品,蘇造鴨子、肘子、肚子、肋條肉攅盤一品,蘇造肉一品(張東官做)……共一桌,上進畢,賞用。記此?!?可見“蘇造肉”一菜,源于張東官的說法可信。

乾隆朝以后,“蘇造菜”慢慢的在宮中也就衰落了,但是在清朝末年,民間又出現了一位做“蘇造肉”的高手。

當年這位做“蘇造肉”的人名叫孫振彪,祖上曾有人在御膳房承差。辛亥革命以前,孫振彪老先生一直在東華門外甬路邊上擺攤。通常是凌晨三點來鐘開始擺攤,天亮就收攤,其制作的“蘇造肉”,專門賣給上早朝的文武百官。

隨著清朝的結束,東華門外再也見不到等候上朝的官員了,孫振彪先生也就把這專門出售“蘇造肉”的攤子移到了什剎海。這在《燕都小食品雜詠》里,就有“蘇造肥鮮飽老饞,火燒湯漬肉來嵌;縱然饕餮人稱膩,一臠膏油已滿衫”的描述。一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孫振彪老先生的“蘇造肉”,也正式告別了那些酷愛這口兒的食客們。

與“蘇造肉”的相遇、結緣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真正的“蘇造肉”一直就沒有在北京的市場上出現過。而“蘇造肉”能夠重現江湖,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一下畫家孫靜忠老師,他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孫振彪老先生的孫子,同時他也是侯先生的好友,也是“老侯燒餅”家的一道菜“燉吊子”的“鐵桿粉兒”。

2015年末的一天,兩位好友席間閑話,孫靜忠老師偶然提起了祖父遺留下來的“蘇造肉制作秘方”,引發了侯先生濃厚的興趣。當秘方拿到手上,看著里面記載的制作方法,侯先生犯了難?!斑@個秘方記載的并不全面,只有一些主輔原料,但是并沒有明確的用料標準?!焙钕壬泵φ垇韲壹壟腼兇髱?、國家級面點大師、宮廷御膳傳承人馮懷申大師、國家級烹飪大師“隨園官府菜”傳承人白常繼大師,根據秘方中所記載的方法,開始精心地進行研制工作。

重現“蘇造肉”真正的味道,并非易事?!爸谱髦胁患欲},更沒有味精、雞精、增香劑等人工添加劑。你想當時清朝根本就沒有這些人工調料,肉的味道完全是通過吊老湯烹制出來的,這樣做出來的蘇造肉才能入得皇上的金口??!”

“蘇造肉”的制作過程不光在主輔料上講究,其制作的手法、湯汁的熬制、火候的運用、下料的先后順序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稍微差一點,做出來的味道就不對。不是湯汁不夠濃稠,就是肉味不夠香醇;不是口味不準,就是肉片不夠酥爛。為此兩位大師也是傷透了腦筋,在研制過程中,一再地請孫靜忠老師的母親,年逾八旬的李增霞老人,不斷地嘗試并回憶當年所吃過的味道。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兩位大師的不懈努力下,正宗的“蘇造肉”成功復制,并將其呈現在世人面前?!疤K造肉”選用的是上等五花豬肉,經過先醬后鹵的方法,配上多種輔料長時間精工細做而成。其特點是:肉片寬長、肉色鮮嫩、到口酥爛軟糯、湯汁濃稠滑潤、上漂浮油回口微甜?!爱斈瓿浴K造肉,用青花小碗裝盛,半碗肉半碗湯汁,以大火燒夾肉片,蘸著湯汁吃。其味道香濃、口感肥而不膩?,F在,我們把小碗裝盛改為了熱鍋子裝盛;把用來夾肉片的大火燒改為店里特質的‘老侯燒餅,這樣吃起來,更別有一番味道?!?/p>

雖然重現“蘇造肉”的過程并不簡單,但侯先生很享受這個研究的過程,而最欣慰的是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最終將其呈現在世人面前。他說:“作為一名餐飲人,尤其作為一直熱衷于恢復老北京傳統吃食的餐飲人,我有這個使命,不僅要將消失的宮廷名菜重現,更要將中國宮廷飲食文化傳承并發揚光大?!背送瓿杉缲摰氖姑?,侯先生也是在為孫靜忠老師的母親,年逾八旬的李增霞老人完成一個長達60年的心愿。

當一碗帶有湯汁的“蘇造肉”和一盤“老侯燒餅”端到老人的面前時,老人眼含晶瑩的淚花。細細地品味著激動地說:“對!對!對!就是這個口感和味道!蘇造肉后繼有人了。這個方子光在我的手里就拿了60年!”今天,老人終于又品嘗到60年前老爺子做出的味道了。那種發自內心的興奮,不言自明。老人由衷地說:“我高興??!”

為了讓老人的愿望圓滿,不留一點遺憾,2016年1月5日,在“老侯燒餅”隆重舉辦了一場“‘蘇造肉古方捐贈儀式”?,F場老人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今天我把這個就傳給你了,你一定要把這道流傳近300年的‘蘇造肉發揚光大呀?!?/p>

沾染靈氣的“老侯燒餅 ”

靈氣有幾種釋義,在這里指“美好的名聲”?!袄虾顭灐闭菓诉@個靈氣!一波又一波的“粉絲”就是最好的見證?!袄虾顭灐本褪怯羞@樣的魅力,吃上一口就會愛上它。

“老侯燒餅”由宮廷御膳傳承人馮懷申大師親自傳授獨家制作秘笈,燒餅個個扎實飽滿,咬一口外皮酥脆、內里松軟,從上至下層次均勻分明,濃淡相宜的芝麻醬香蔓延口腔。這樣的燒餅即使涼了,形狀、口感、味道也是依舊。最神奇的就是燒餅外皮上的芝麻似乎一粒都沒有掉下來,好像被施了魔法,牢牢地粘在了燒餅上?!袄虾顭灐笔蹆r兩元一個,起初總會有人質疑:你家的燒餅咋這么貴?但是只要吃上一次,就完全被它折服了。很多人遠道慕名而來,在店里吃得心滿意足,臨走還要裝個盆滿缽滿?!安缓靡馑?,燒餅沒有了,最后20個都讓顧客打包了!”每天,老侯燒餅幾乎都會銷售一空。

“老侯燒餅”擁有好口碑的秘訣,就在于它始終堅持高品質,從來都是挑選最好的芝麻原料,精心打磨成粉,用鮮榨花生油調制成芝麻醬。絕對不偷工減料、不添加任何人工香料。一個員工一天出400個,從來不會為了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質量的嚴格把關,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藝,“老侯燒餅”一定讓你吃得滿意、吃得放心、吃得開心。

“老侯燒餅”的燉吊子、醬肉及各種砂鍋也是遠近聞名,回頭客眾多。而讓食客們念念不忘的秘訣,仍然是其獨家秘制的老湯。

案例手記

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嘗。真正的美食永遠不會被遺忘,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創造更大的價值,更加廣泛流傳。就像“蘇造肉”和“老侯燒餅”,傳承與創意碰撞出了的火花,并且艷光四射,映照得中國傳統美食文化更加鮮活。

既然“蘇造肉”是宮廷名菜,不久的某一天,侯先生會將其帶入真正的宮廷盛宴。他打算在市區繁華之地,開辟出一個具有宮廷風范的就餐空間。如此,才能讓顧客身臨其境地品味宮廷名菜。

猜你喜歡
老侯名菜湯汁
三十載堅守匠心傳承“非遺”名菜
數道滬上便民支付“名菜” 盡顯“云閃付”“名廚”本色
人性化防傾斜碗
孔府名菜“八仙過海鬧羅漢”
絞盡腦汁
提琴
提琴
提琴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龍蝦湯汁中的堿性橙Ⅱ
煮制對雞肉及湯汁中游離氨基酸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