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北京歷史文化“活”起來

2017-03-02 18:04李斌羅曉光孔祥鑫張漫子
財經國家周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城區故宮

李斌+羅曉光+孔祥鑫+張漫子

面對新的形勢,對北京歷史城區整體保護要有新的思路與對策。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時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

坐落于首都“心臟”的故宮,其每一座宮殿建筑、每一扇朱漆大門、每一段石板橋梁、每一塊青磚黃瓦、每一件宮廷陳設、每一幅梁枋彩畫,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符號、文化信息,在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中有著獨一無二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征。

這張“金名片”保護得怎么樣,面臨著哪些難題?作為“金名片”耀眼的標簽,故宮在保護歷史文化方面整體情況如何,下一步又有著哪些工作部署?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保護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 3年之際,《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進行了專訪。

“金名片”最耀眼的標簽

《財經國家周刊》:怎樣理解總書記所說的“金名片”?成立于1925年的故宮博物院,在“金名片”里是什么地位?

單霽翔:我認為“金名片”應該包含兩層意思,除了指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還包括為傳承、保護和利用好這份文化遺產所作的努力,從而使更多精彩的文化成果惠及社會公眾,讓中華文化的豐富與厚重影響世界。

今天的故宮博物院擁有三項世界級文化資源。第一項是9000余間房屋組成的紫禁城古建筑群。故宮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如果說北京作為世界著名古都是一張金名片,那么故宮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標簽和代表。

另一項是故宮的藏品。從品類來說,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可分為繪畫、書法、碑帖、銅器、金銀器、漆器、琺瑯器、玉石器等25大類,品類完整。從歷史脈絡來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重要類別都是歷史序列整齊,例如館藏陶瓷可以舉辦中國陶瓷發展史,玉器收藏上迄新石器時代下至清末,在時代上沒有斷檔,這一點在世界上沒有哪個博物館可以媲美。

第三項資源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每年接待觀眾數量都在千萬人次以上,近幾年參觀人數更是超過1500萬人次,比同屬世界五大博物館的盧浮宮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均高出數百萬人次,當之無愧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財經國家周刊》:故宮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方面整體情況如何?

單霽翔:2012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通過廣泛深入地調查,發現文物建筑、藏品和觀眾接待等各個環節均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有的方面相當嚴重,需要及時加以解決。隨后,故宮博物院提出開展“平安故宮”工程,并于2013年4月獲得國務院批準實施。目前,該工程的七個子項目均正在有序開展。未來,故宮博物院將繼續抓緊推動“平安故宮”工程的實施,以徹底解決故宮博物院存在的安全隱患,守護故宮平安。

國務院明確了故宮博物院的中長期目標,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時,基本實現故宮博物院進入安全穩定的健康狀態,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邁進世界一流博物館行列。這也是我們這一代故宮人的“故宮夢”。這個夢想要實現,既依托于兩項重大文化工程即“故宮古建筑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和“平安故宮”工程的順利完工,同時需要不斷提升博物館專業化功能、發揮博物館社會化職能,實現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

“微循環式”保護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業內著名專家,你認為歷史街區、名人故居等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如何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

單霽翔:城市文脈是城市的個性和品牌,是創造與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現實基礎和文化財富。近年來,國家強化了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責任,并引導公眾積極參與保護。

但是,體現并延續城市文脈,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在所謂的“舊城改造”中,一些城市采取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不僅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組織結構,而且使很多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歷史文化名街被夷為平地。

第二,一些城市在尊重歷史的幌子下,陸續推出了許多由傳統街道改造而成的“仿古一條街”,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淪為失去真實價值和歷史信息的“假古董”。

第三,一些城市將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居民全部遷出,把民居全部改為旅游和娛樂場所,超負荷旅游和商業開發,破壞了歷史文化街區的文物“原真性”。

第四,不合理定位改變歷史文化街區環境。例如,過去一提到什剎海,人們就會想到湖水、胡同、四合院;而現在,卻是酒吧、餐館和旅游商品。

第五,社會各界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注還很不夠,對于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保護、傳承和發展還需進一步提高認識。

對于歷史文化街區,需要以院落為基本單位,實行“微循環式”保護與更新,以遏制采取大規?!拔Ef房改造”方式對文化的破壞,保持原有院落布局和街巷肌理?!拔⒀h式”保護與更新,即根據居民生活實際需要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而定,不求一律,不求同時,不求全部。強調小規模的、連續的漸變,采用適當的規模和合適的尺度。這就需要深化和細化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做到在不斷保護與更新過程中建筑主體始終是平緩樸實的傳統民居院落,居民主體始終是和睦相處的老鄰居們,生活環境始終是自然和諧的傳統風貌。

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敗關鍵在于決策。作為城市發展和規劃建設的決策者,各地方政府領導要本著對歷史、對城市、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組織開展對所在城市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的分析和調查,把握五個方面:一是探索地區整體協調發展戰略布局,明確城市功能定位;二是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城市文化遺產,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城市規劃;三是要在擴大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同時,重視保護與利用的結合,使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四是要提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社會公共形象,實施文化遺產保護的全民動員;五是要建立健全法制體系,做好其他法律與《文物保護法》的銜接與實施。

目前,不少城市管理者不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一味追逐經濟利益和政績工程,尤其是為了提高建筑高度和土地利用強度,采取大拆大建方式,使城市歷史風貌遭到破壞?!拔!薄芭f”不分的做法導致舊城內歷史街巷不斷消失,割斷了城市文化的血脈,歷史城區也就失去了時間厚度,失去了文化的底蘊與根基。城市管理者應該轉變思想,認清城市建設中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文化遺產的唯一性,自上而下普及文化遺產保護思想,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包含對文化遺產的寬容,對歷史城區的尊重,對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的追求。

“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財經國家周刊》:近年來,北京在處理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遺產保護利用這一關系時受到一些專家質疑,你怎么看?

單霽翔:北京歷史城區的保護,歷來強調以故宮、皇城為中心,分層次控制高度。但是,缺少了城墻的北京舊城,等于缺少了控制其高度的重要參照物,原來作為城墻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北京市區的主要街道,不但不具有維護歷史城區氛圍的保護作用,反而成為一些高層建筑“爭奇斗艷”的舞臺。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活躍,北京歷史城區保護的壓力也在加劇,人們普遍擔心這個“盆”底越來越小。

對故宮博物院來說,當前一切工作的核心還是安全工作,讓古建筑和文物藏品保持健康安全的狀態,是最緊迫、最關鍵的安全問題,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近年來,慈寧宮花園修繕工程、東華門修繕工程、午門-雁翅樓古建筑群保護維修工程、寶蘊樓修繕工程等多項工程竣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不僅保護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筑群,也為擴大開放面積、提高文物展藏比例奠定了堅實基礎。整體維修保護工程之外,古建筑日常保養工作實現常態化,這些工作同整體維修保護工程一道,讓紫禁城逐漸恢復昔日皇宮莊嚴、肅穆、輝煌的風貌。而“平安故宮”工程比故宮古建筑整體維修保護工程關注的范圍更廣,除了古建筑群的安全以外,184萬余件(套)藏品的安全和每年約1500萬觀眾的安全也是重點內容。目前正在開展的藏品三年普查清理工作,是2004年至2010年的故宮博物院第5次文物清理工作的延續和深化。計劃對甲骨、乾隆御稿、明清尺牘、清代瓷片和窯址標本、石碑、清宮老照片等15類文物藏品進行持續和深入的普查清理,開展登記著錄、影像采集和研究工作。

其次,故宮博物院在提升觀眾服務水平,保障故宮古建筑、文物和觀眾安全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居高不下的觀眾流量是故宮博物院管理難題之一,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采取試行限流分流方案、提升御花園景觀環境、倡導理性出行等軟硬件相結合的手段,在引導和調控觀眾流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作為履行博物館文化傳播、公眾教育的重要職能,故宮博物院一貫重視文化創意事業,不斷增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水平、拓寬渠道、豐富內容、推陳出新,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公眾需求、時尚趣味相結合,讓更多觀眾“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財經國家周刊》: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北京當前的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對故宮博物院當前和今后的發展有何影響?

單霽翔:北京歷史城區集中了文化古都的物質與文化精華,是中華文明的集中體現。梁思成先生認為,北京歷史城區完整地表現了中華民族建筑的傳統手法和在都市計劃方面的智慧與氣魄。應該說北京歷史城區的建筑體系是全世界保存最完好、最特殊、最珍貴的藝術杰作。

但長期以來,對北京歷史城區既要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又要實現多功能現代城市建設之間的矛盾,引發了各類全局性問題。目前北京歷史城區范圍內的傳統遺存已經不足總面積的1/3,建筑形式和街道形態在時代、風格、尺度、規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北京歷史城區已殘存不多。要“進行積極保護,再創都城整體輝煌”,就必須調整北京歷史城區保護的戰略方向,扭轉單中心城市結構失衡的發展局面,遏制“攤大餅”式城市擴張,深刻理解保護北京文明古都的重大歷史使命,進一步明確首都功能內涵,提出整體保護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強化城市文化特色和歷史文化遺產的應有地位,對歷史城區的職能和空間格局做出更加明確的界定,以突出歷史城區的首都職能為重點,梳理保護過程中的主要矛盾,為積極保護歷史城區創造條件??傊?,面對北京歷史城區整體保護新的形勢,要有新的思路與對策。

我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抓住首都功能疏解契機加強歷史城區保護的提案》,并提出以下建議:

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突出首都核心功能在歷史城區中的地位,完善中央行政區在歷史城區中的空間組織,進一步合并歷史城區內的行政區,緩解城市建設帶來的發展壓力,減少歷史城區功能混雜帶來的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同時,進一步梳理歷史城區可以進行整體保護的空間范圍,明確歷史城區保護的主要方向,突出歷史城區內文化遺產價值;重點保護故宮、天壇等城市文化景觀,保護以中軸線為代表的城市軸線體系;修補內外城和皇城城郭及傳統水系格局,凸顯歷史城區面貌的完整性;維護宜人的街道空間歷史文脈,構建建筑群整體和城市公共空間體系,實現重塑“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的宏偉目標。

就故宮博物院來說,非首都功能疏解相關舉措與故宮世界文化遺產息息相關。故宮及周邊區域,是首都的“心臟”,也是來京中外觀眾最為密集的區域,觀眾聚集、流動頻繁、環境較為復雜,“黑導游”、“黃?!?、占道乞討、無照游商及黑車等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商業建筑與臨時攤點等雜亂無章,這些與近年來不斷增長的觀眾流量密切相關,對這些區域的管理整治也是北京市相關單位共同的責任與義務。

近年來,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市多次進行了綜合整治、環境提升,在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的協助下,故宮東華門和西華門外廣場區域也得到了深度治理,讓故宮博物院周邊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凈化。但是,治理效果還需要繼續鞏固和提升,一些頑疾也需要加大力度徹底根治,以維護“首善之區”的歷史風貌,為國內外觀眾創造良好的參觀環境,留下深刻的文化記憶。

我們要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只有相關單位下定決心、協同努力,這個目標才能夠實現。

猜你喜歡
故宮博物院城區故宮
新建城區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上)
雪中故宮
故宮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區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故宮大探索
寶島上的故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