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服裝設計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研究

2017-03-06 07:19張紅宇
湖南包裝 2017年1期
關鍵詞:服裝設計服裝教學模式

張紅宇 蓋 瑩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高校服裝設計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研究

張紅宇 蓋 瑩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服裝教育界一直強調“服裝人才培養要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實用型服裝人才。服裝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建設與發展,是高校專業教學改革的需求所在,也是檢驗高校專業實踐改革教學模式如何與市場能夠相結合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以服裝專業課程內容、實踐培養內容為出發點,從理論基礎、教學體系建構、工作室建設流程與教學規劃程序等方面,對高校服裝設計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闡述。

服裝設計;工作室制;以賽帶學;產學研一體化

隨著服裝教育與市場越來越緊密的聯系,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絕不能局限于“紙上談兵”的理論教育,必須加大對服裝設計教學課程的創新改革[1],緊緊圍繞服裝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強調以實踐與市場相融合的新型培養模式。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建立不同方向導師工作室培養體制,有助于提高學校專業教學質量,提升大學生設計能力與市場結合的綜合素質。

1 主要研究目的與意義

1.1 彌補課堂教學不足

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設置設計工作室人才培養,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人才培養方式,是服裝專業創新培養的重要研究領域,代表著專業教學發展方向。初步構建起服裝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的理論框架與方法體系,為以導師制工作室彌補專業一次課堂教學中實踐課時不足的現象提供最有保障的專業支撐與教學方法平臺。

1.2 研究復合型人才培養體制

通過高校相關專業建立不同方向工作室,聘請專業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導師,招收熱愛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制定相關專業培養計劃,專題培訓及課題項目、比賽項目培訓,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二次課堂培訓,研究與實現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體制與目標。

1.3 研究“工作室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在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基礎上,建立設計、工藝、飾品、營銷、印染等相關專業工作室,招收吸引專業突出、創意突出、工藝突出的學生進入工作室,在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引導下,在4個共享(教師、設備、信息、成果),在3個結合(產、學、賽)的原則指導下,探索出一套特色鮮明的“工作室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既建立設計與打版及工藝操作結合、以賽帶學、基礎知識與設計實踐有機相結合的知識鏈教學方法,又創建自主特色的工作室多元化教學體系,重點探索如何有效培養服裝專業大學生專業創新實踐能力,逐步結合市場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1.4 合理解決專業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課時設置不足的內在矛盾

我國高校教育改革專業招生發展優勢是大力快速地促進了學生數量的增加,矛盾則表現在專業學習課程學時不斷萎縮中,課堂知識整體傳授的部分問題,將通過工作室教學,進行合理化解決,緩解課時不足的矛盾。

2 研究內容

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教師設計實踐項目或參賽項目,引導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設計與實踐過程,將專業知識進行整體貫穿與應用,縮短大學生從書本知識到設計實踐的階段性差異。同時,有利于化解傳統教學中單向被動地接受知識,使靜態的授受教學模式轉化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模式。工作室教學內容應瞄準市場,設置更為貼近專業的實用課程,針對服裝的設計產業、行業比賽活動、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等專業設置內容,將專業大賽課程引入到服裝工作室教學,將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科學結合,使學生在服裝設計比賽或其他項目中獲取實際經驗并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參賽、項目的指導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獲得更專業的指導與專業設計體驗。

2.1 如何提高工作室專業教學質量

專業工作室在學校主管部門支持與帶引下,培養制度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學校師資力量優勢,將學校師資按需分配,合理布置在各個工作室,有利于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以往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企業經常會以影響生產效率為借口,減少學生的實際生產參與,從而導致學生在就業時缺乏實際操作能力。而工作室會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操作需求,傳授給學生一線的操作經驗,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校的專業教學質量。

2.2 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學生未來實際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問題,諸如專業技術的實際應用、人際關系處理及如何更好地與外界溝通交流等。導師工作室制培養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學生在參與工作室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周邊師生或者企業人員解決問題方式方法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不僅能學到專業技術層面的經驗,還能更好地參與團隊合作,同時學會處理人際關系,能夠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提前適應職場生活。

2.3 如何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工作室培養制度為實現學校人才與企業人才的“無縫”對接提供了橋梁。高校中的工作室就如同企業的雛形,有明確的組織架構,學生進入工作室學習猶如在企業的一個工作崗位,應遵守相應的工作職責。通過在工作室的培養,學生逐漸適應企業的工作融入集體,在以后畢業進入社會就業的過程中,也會更輕松地步入正軌,完成企業工作。

2.4 如何發揮團隊精神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警示著人們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現代服裝企業中,款式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都是以系統的形式運作的,要適應整個系統不同環節的工作,要求學生在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必須很好地協調各部門和人員的關系,使自己的技術能力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工作室制教學中,由于不受課堂時間局限,可以讓2人以上自由組合團隊,這種形式方便進行協同設計實踐,增強團隊互助意識。通過在工作室進行專業服裝設計競賽和項目的研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精神,提高項目與比賽的成功率。

3 工作室制專業培養內容

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宗旨在于培養創意能力與實踐能力兼備的服裝設計人才, 因此更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這種教育模式下, 學生不但可以掌握理論, 還可以擁有創新能力和較為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可利用各項新工具、新技術進行實踐教學活動,以適應市場人才需要為目標,培養具有前瞻意識的設計人才。工作室教學理論基礎原則上在日常教學基礎上開展進階拓展授課。

3.1 校內教學規劃程序

工作室可開展專業理論基礎與提升課程:

(1)《服裝效果圖提升》,課程進階到不同風格的精細描繪技巧。

(2)《計算機軟件提升》,課程教學進階到設計項目、設計比賽實戰操作方法與技巧。

(3)《時裝畫技巧進階》,由原創自由表現進階為主題創作。

(4)《專業大賽全程指導》,在日常課程基礎上融入特色教學,將國內國際大賽布置為專業課題,以賽帶學,根據比賽類型,教學內容靈活調整,將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微信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結合,力圖將師生的才能與設計作品轉化為可應用成果,并在理論基礎上與實踐教學交替滲透, 使學生懂得如何貼近專業、貼近市場、貼近社會, 增加設計的附加值,增強對設計項目或參加專業大賽等實戰應用能力。

(5)其他課程如《市場考察與設計研發》、《服裝與服飾品設計與制作》、《立體裁剪》等,均通過循序漸進式實踐活動開展教學。

3.2 校內外產、學、研一體化教學

產學研相結合是對服裝專業校內教育模式的補充,工作室與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學校提供場地與基礎設施,通過實際項目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力量和先進實訓設備的整合優勢,提供學生與本地多家單位建立實習關系,體驗不同品類服裝服飾的設計、生產以及公司文化[2]。例如工作室與大連新合盛皮草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教師和學生都在皮草設計大賽中獲獎(http://www.eeff.net/wechatarticle-13579. html)。同時激發學生對就業前景的信心,引導工作室更多學生將注意力放到專業實踐技能與自我特色的能力開發。

3.3 區域內外學習考察

在校內課程學習之余,工作室師生盡量利用節假日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參觀展覽,參加時裝周活動,到北京服裝學院、清華美院、東華大學、中國美院、蘇州大學等國內一流專業院校參觀畢業展,交流學習,使學生在工作室的二次教學中開闊視野,提高設計創新及應用能力,轉化為設計能動性。通過實際操作培養能夠與時代發展同步,適應市場需求的高層次服裝專業設計人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專業人才培養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現象。

4 工作室制教學培養模式的主要創新點

4.1 開放與自主教學

工作室制對比傳統教學模式相對開放,教師在教學進度、形式、時間、內容上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與此同時也會在教學中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教學效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導師工作室制的推行,更關系到校企合作企業方面的直接經濟利益和教師自身的聲譽[3],教師必須在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計劃制訂、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確定、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運用等方面展開務實授課。

4.2 真題真做,多層次互動教學

導師工作室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必須圍繞項目、課題或比賽項目,務實展開多層次教學,科研課題可以作為輔助教學的作業內容,教師通過類似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引導,以互動交流,討論探究的方式解決設計專題項目,考驗徒弟們的實踐進度和能力,實現真題真做,最終達成工作室制教學的成果與目的。

4.3 藝術與技術并重,開展全方位教學

圍繞工作室教學平臺建設,為培養更專業的服裝設計人才,建立學教并進的教學模式,將藝術與技術并重,全方位地培養新型服裝設計人才,努力塑造與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塑造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特色品牌課,構建新形勢下的課程內容體系。

(2)加強專業基礎訓練,端正專業課堂素質教學培養方向。

(3)根據不同的師生特點,圍繞基礎課程的教學環節摸索工作室特色教學方法。

(4)建立服裝設計工作室教學的特色平臺。

創造與完善專業工作室特色教學方式,設立效果圖拓展訓練、時裝畫基礎班與提高班、國內外服裝設計專業大賽提升班等教學內容,逐步將課程訓練環節轉化為與專業比賽、市場需求相關課題,多方位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專業成果大幅度提升。

4.4 工作室組織架構

工作室制教學的責任直接落在導師身上,具體需要在已有工作室場地、設備基礎上,建立并明確組織架構,明確工作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引領專業研究方向,指導具體的研究活動,并負責推廣工作室研究成果,通過論文、專著、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和研究[4]。工作室的常務教師要組織學生定期檢查設計任務進行情況,制訂每學期目標與計劃,確定每位成員階段工作目標,督促檢查實施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問題,定期總結經驗,分享取得的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

5 研究結論

21世紀,在信息時代巨大發展的知識經濟社會,社會的核心之一就是創新,衣食住行的龍頭行業--服裝行業與市場,需要大量具有不斷創新能力的設計人才,一個優秀人才的設計價值和生產價值,應當超過普通人才的許多倍。市場亟需相關高校的服裝與設計專業培養更加有能力的創新人才,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一種師生共同探討、交流與對話的教學方式,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提供有力渠道,有利于擴展學生的視野,同時將不同課程內容互相交叉、互相滲透,鍛煉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實現了校企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能夠產生“雙贏”的人才培養效果。本文作者所在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立相關專業服裝工作室,開展多層次教學實踐活動,自2011年至今,在導師的辛勤授課與培育下,取得課題與比賽獲獎等教學成果200多項,謹以此文,希望對高校服裝專業工作室制建立與發展起到重要的借鑒與指導意義。

[1]姚思明.服裝設計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8):275.

[2]徐強.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服裝設計專業教育探討[J].藝術教育,2012(3):151-151.

[3]劉詠松.構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設計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J]. 新西部,2010(8):175-175.

[4]導師工作室規章制度.江西教師網http://www. jxteacher.com/column4.html.

遼寧省一二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編號:JG14DB053);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UPRP20140686)。

張紅宇(1970-),女,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E-mail: 763863221@qq.com

2017-01-17

猜你喜歡
服裝設計服裝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讓人心碎的服裝
“沉淀”系列服裝設計作品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基于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改革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