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甘蔗品種種植對比試驗

2017-03-06 11:42農繼勝曾慶群張漢莉許燕娜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農藝性狀甘蔗品種

農繼勝++曾慶群++張漢莉++許燕娜++黃月明

摘要 為了明確甘蔗品種新臺糖98-2817、新臺糖95-8899、桂糖00-122和贛蔗18號在右江區的農藝性狀、產量等表現,以主栽品種(新臺糖22號)作對照,對甘蔗品種進行區域性比較試驗,為因地制宜推廣種植提供依據。結果表明:4個品種在百色市試驗種植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是新臺糖95-8899,其次為桂糖00-122;4個品種的表現均優于對照新臺糖22號。

關鍵詞 甘蔗;品種;農藝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6.1.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75-01

新臺糖98-2817、新臺糖95-8899、桂糖00-122和贛蔗18是廣西近年引進的品種,由于甘蔗品種具有區域性、時限性、適應性和變異性的特點,因此對新品種進行區域性比較試驗,以篩選出適合在百色地區推廣栽培的良種,為百色甘蔗引種推廣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鄉北樂村、平塘村群眾蔗地進行,土壤類型為沙頁巖赤紅壤,微酸性,土壤肥力中等,前作為玉米。

1.2 參試品種

參試甘蔗品種為新臺糖98-2817、新臺糖95-8899、桂糖00-122、贛蔗18號、新臺糖22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新臺糖22號作對照(CK)。4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小區行長8 m,行距1.25 m,5行區,小區面積50 m2,試驗地總面積為1 000 m2。

1.4 試驗過程

試驗于2013年4月4日采用機械化進行蔗地深耕細耙,開溝深度為30~35 cm,深松和耕地深度為40~45 cm,4月10日進行砍種,將種莖砍成雙芽苗,4月12日浸種,并用70%甲基托布津進行蔗種消毒,4月17日下種,施基肥農家肥15 t/hm2、有機生物菌肥7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洋豐復合肥(16-7-5)750 kg/hm2,混勻后全部施入植溝底。種植采用寬行窄株雙行“品”字形排列形式,按行距125 cm開植蔗溝后,然后開深25~30 cm、底寬25 cm的種植溝,下種量12萬個芽/hm2 [1-2]。用寬35~40 cm、厚度0.008 mm的甘蔗專用除草地膜蓋上,膜緊貼地表且四周封緊實。最后用甘蔗田復合除草劑7.5 kg/hm2(粉劑),或阿拉特津3.75 kg/hm2和都爾2.75 kg/hm2,兌水750~900 kg/hm2,用噴霧器噴灑在不蓋膜的行間地面。5月30日定苗7.5萬株/hm2,并結合中耕鋤草施分蘗肥,施尿素275 kg/hm2作追肥,7月10日大培土施攻莖肥,施農家肥15 t/hm2,芭田復合肥(18-8-15)750 kg/hm2,尿素150 kg/hm2。其他種植管理按大田常規管理方法進行。試驗甘蔗于2014年2月20日進行砍收,并按原料蔗收獲標準驗收各小區蔗莖產量[3-4]。

1.5 調查測定項目及方法

1.5.1 萌芽率調查。下種后25 d開始調查萌芽率,以后每隔7 d調查1次,直至分蘗初期。每小區取中間2行進行,記錄出芽數,此期調查結束后所得苗數即為母苗總數。

1.5.2 分蘗率調查。萌芽后期分蘗產生時開始調查分蘗率,每隔7 d調查1次,直至分蘗結束。取小區中間2行進行定行調查,不區分主苗和分蘗苗,記錄出苗數。

1.5.3 螟害調查。在調查萌芽率和分蘗率期間進行調查螟害。試驗地內若發現螟害苗,均分小區記錄下受害苗數。

1.5.4 生長速度調查。6月開始,每隔30 d調查1次生長速度,直至9月底。在每小區中間2行各選甘蔗植株10株,做好標記,定期調查株高,求算20株的平均值。株高為甘蔗基部至最高可見肥厚帶處的垂直距離。

1.5.5 有效莖數消減調查。從甘蔗開始萌芽出土至伸長期苗數基本穩定時止。甘蔗萌芽出土階段按萌芽率、分蘗率的調查方法進行,伸長期時,每15 d調查1次。

1.5.6 成熟度調查(田間上下錘度)。11月開始,每月測定1次,直至甘蔗基本成熟時止。參照手持甘蔗錘度計使用說明進行,其中上部節間錘度為青葉鞘下來的第2節中部取樣,下部節間錘度為地面上來的第2節節間取樣[5]。

1.5.7 蔗莖產量構成因素調查。收獲時,在每小區取中間2行,連續選取10株有效莖,齊泥砍下,調查株高和上、中、下莖徑平均值,按公式計算單莖重,并記數每小區的全部有效莖數。

1.5.8 各小區實際產量驗收。收獲時,在每個小區中間2行連續砍取有效莖數25條,稱重,計算實際平均單莖重和小區實際產量,折算單位面積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萌芽率

新臺糖95-8899的萌芽率最高,達59.1%,其次為贛蔗18號,萌芽率為58.7%;二者萌芽率均高于對照新臺糖22號(CK)的54.2%。新臺糖98-2817、桂糖00-122的萌芽率均低于對照(CK)新臺糖22,分別為52.4%、53.3%(表1)。

2.2 分蘗率

分蘗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新臺糖95-8899(118%)、贛蔗18號(114%)、桂糖00-122(112%)、新臺糖22號(CK)(109%)、新臺糖98-2817(107%)(表1)。

2.3 生長速度

新臺糖95-8899、贛蔗18號前期生長速度較快,后期生長速度變慢;桂糖00-122、新臺糖22號(CK)、新臺糖98-2817前期生長速度較慢,后期生長速度較快(表1)。

2.4 蔗糖糖分

新臺糖95-8899的平均蔗糖分含量最高,桂糖00-122次之,贛蔗18號、新臺糖98-2817略高于新臺糖22號(CK)。含糖量由高到低按序依次為新臺糖95-8899>贛蔗18號>桂糖00-122>新臺糖98-2817>新臺糖22號(CK),分別較對照品種新臺糖22號(CK)提高17.2%、11.3%、8.4%、4.8%(表1)。

2.5 產量

從表2可以看出,4個品種產量均高于CK,由高到低按序依次為新臺糖95-8899>贛蔗18號>桂糖00-122>新臺糖98-2817>新臺糖22號(CK),分別較CK增產7 660、5 500、2 740、1 060 kg/hm2。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新臺糖98-2817生長較快,均勻,但莖小,葉片脫落性不好,蔗糖分含量低,14%以下,蚜蟲厲害,易倒伏。新臺糖95-8899出苗快,苗壯,但分蘗少,伸長較快,中大莖,蔗糖分含量一般,在15%左右。宿根性不好,剝葉難,梢腐病多,產量中等,糖分中等[6]。桂糖00-122萌芽出苗率較高,分蘗力較強,有效莖數多,前期生長快,中后期生長勢優。植株比較高大,中莖,蔗糖分含量一般(15%左右),抗旱性不好,要求水肥條件較高,在山坡地種植產量表現不佳,宿根性不好,易脫葉。贛蔗18號萌芽率較高,幼苗粗壯。分蘗早、分蘗率中等,植株比較高大,莖中等,前期生長一般,中后期生長快,生勢旺,蔗糖分含量一般。較耐旱、莖基部粗、皮硬,抗倒性強。宿根發株早而快,宿根性好。在該試驗中表現較易感染蚜蟲。

綜上所述,4個品種在百色市試驗種植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是新臺糖95-8899,其次為桂糖00-122。4個品種的表現均優于對照新臺糖22號,這可能與當地新臺糖22號品種退化嚴重、種性表現不出來有關。

4 參考文獻

[1] 林崇勝,劉佳杰.鹿寨縣甘蔗品種對比試驗初報[J].廣西蔗糖,2010(6):14.

[2] 楊運萍,蘇是滸,張建龍,等.甘蔗新品種比較田間試驗綜合表現及評價[J].基層農技推廣,2016(8):22-24.

[3] 沈萬寬,陳仲華,楊湛端,等.新引進甘蔗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農學通報,2012(31):120-125.

[4] 謝金蘭,何紅,朱秋珍,等.廣西甘蔗引進新品種比較試驗結果初報[J].中國糖料,2010(4):15-18.

[5] 李恒銳,盧美瑛,邱文武,等.甘蔗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評價[J].中國糖料,2014(3):20-22.

[6] 李群芳,蘭軍群,覃耀慕,等.第8輪國家甘蔗新品種比較試驗[J].甘蔗糖業,2013(5):1-6.

猜你喜歡
農藝性狀甘蔗品種
沙坡頭區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種篩選試驗
甘蔗的問題
甜甜的甘蔗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分析次日必補跌品種盤口細節
黑熊吃甘蔗
北京植物園 國內首個月季品種測試園
逆境菩薩
四川?。玻埃埃鼓曛鲗贩N集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