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斑節對蝦高位池生態養殖試驗

2017-03-06 13:20邢詒炫張光超符致德吳翔宇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生態養殖效益

邢詒炫++張光超++符致德++吳翔宇

摘要 為明確非洲斑節對蝦與養殖水環境之間的聯系,進行了非洲斑節對蝦高位池生態養殖試驗。試驗結論:非洲斑節對蝦對養殖密度、投餌模式、水質要求等有不同的標準,以75萬尾/hm2蝦苗的放養密度養殖,生長速度較快,產量可達6 t/hm2以上,利潤30萬元/hm2以上。因此,提倡養殖非洲斑節對蝦,養殖環境會大為改善,養殖成功率會隨之提高。

關鍵詞 非洲斑節對蝦;高位池;生態養殖;養殖水環境;效益

中圖分類號 S968.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31-02

對蝦養殖業在海洋漁業經濟中已成為發展迅速、最具有活力的一個產業,成為亞洲、美洲等發展中國家重要出口創匯的產業。對蝦養殖業是我國海水養殖的支柱性產業,我國是世界上對蝦養殖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幫助人們獲益的有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中國對蝦等,當人工配合飼料研發及蝦苗人工生產技術突破之后,斑節對蝦養殖在我國華南地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都有養殖,并且逐步向產業化、規?;较虬l展。在1993—2016年間海南省對蝦養殖業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流行蝦病困擾,如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托拉癥病毒(TSV)、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癥病毒(IHH-NV)、早期死亡綜合癥(Early Mortality Syndrome)、急性肝胰腺壞死癥(AHPND)、對蝦腸孢子蟲(EHP)等病害。姚海富等[1]報道了非洲斑節對蝦在國內又叫金剛對蝦、南非斑節對蝦,適宜水溫25~32 ℃,13 ℃以下即凍死;廣鹽性,適應鹽度范圍在2‰~30‰,低鹽度生長相對較快;耐干、耐低氧,抗病、抗應激能力強;易管理,重點預防黑鰓和纖毛蟲等病害,逐年又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它屬于對蝦大型種,最大個體體長可達33 cm,重500~600 g。金剛對蝦具有個體大、體殼較堅實、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較強、離水后的耐力很強等優良特性。當然,其外觀與國內養殖的斑節對蝦十分相似,對養殖水溫、鹽度、pH值等要求與養殖南美白對蝦也基本相似。海南以往一直有養殖斑節對蝦的傳統,但一直以粗放養殖為主,市場占有率非常低。但從2015—2016年南非斑節對蝦人工養殖的情況看,在海水比重為1.002~1.023的養殖環境下,經過80 d養殖的平均規格為30頭左右,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養殖品種。當今在中國對蝦面臨養殖病害高發、國際市場呈蕭條態勢的情況下,調整養殖品種結構,開拓新品種養殖市場,對品種輪養結構更換很有必要。因此,2016年對非洲斑節對蝦的池塘養殖技術、投喂管理技術和蝦病防控技術進行了研究,以期弄清該蝦與養殖水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系,為廣大漁民提供一些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試驗對象

1.1.1 試驗地點。2016年7—9月,選擇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瓊??蒲谢亻_展了非洲斑節對蝦養殖試驗研究。

1.1.2 試驗對象:體長為1.0~1.2 cm的非洲斑節對蝦蝦苗。

1.2 養殖條件與試驗方法

1.2.1 高位池條件。試驗高位池3口,編號為1#、2#,池深1.5~1.8 m,全池鋪設黑色防滲膜,池底不鋪沙,每口面積為0.27 hm2,鋪設4臺0.75 kW的水車式增氧機,共0.53 hm2,中央排污系統排灌方便,無污染,海水資源充足,進水經過沙濾井再進入蓄水池塘消毒沉淀,然后再用水泵抽調到準備放苗的高位池進行肥水,為下一步工作準備。肖東[2]提出了除養殖池外,專門設蓄水池,當養殖池需要補充水時,將已消毒和沉淀的蓄水池水抽入,這種模式對防病起積極作用,但占用養殖面積,加大養殖成本。

1.2.2 試驗方法。

(1)高位池前期工作準備。苗種放養前6~7 d后開始從蓄水池塘抽取已經用漂白粉消毒曝氣后的海水到高位池,進水1.0 m后開始肥水,第1天用果酸解毒王潑灑,濃度為3.75 kg/hm2;第2天用氨基潤藻素、魚漿、八抗肥藻膏,濃度分別為7 500 mL/hm2、7.5 kg/hm2、7.5 kg/hm2;加紅糖7.5 kg/hm2(活化12 h);潑完以上肥水材料后,再用小球藻藻種潑灑,用量30瓶/hm2,打開增氧機。

(2)苗種放養。肥水3~4 后觀察池水中的生物餌料含量大約有多少,主要看高位池水中的藻類、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生物餌料,因為如果這些生物餌料充足,就可以保證蝦苗入池后能吃到充足的天然餌料,如果水色的透明度達到20 cm左右,就可以試苗放苗了。蝦苗必須經過實驗室病毒和弧菌檢測,不得攜帶WSSV、TSV、IHHNV和IMNV等幾種特定的病原,弧菌總數在安全范圍內。最好選擇晴朗天氣,在上午8:00—9:00放苗,放苗前2 h,用7 500 g/hm2的氨基金肽維和7 500 g/hm2的三寶高穩C共同潑灑入池,預防蝦苗入池后產生應激。蝦苗袋先放池中適應溫度20 min,然后在上風處水較深的地方順風慢慢打開苗袋將蝦苗緩慢倒入池中,放苗密度為75萬尾/hm2,具體放養情況如下。放養日期:2016年7月2日;種類:非洲斑節對蝦;放養蝦苗體長:1.0~1.2 cm;放養蝦苗數量:1#高位池為20萬尾,2#高位池20萬尾;放養密度:75萬尾/hm2;水深:1.5~1.6 m。

(3)合理投喂。蝦苗放養7 d內,雜魚用水煮至熟爛后,加酵母、EM益生菌調水、穩水,以培育輪蟲、橈足類等浮游生物的連續性,維護生物之間的平衡,配合投喂蝦片、開口料、豐年蟲等,有利于促進斑節對蝦的健康生長。李卓佳等[3]試驗結果顯示,培養基礎餌料生物可以為蝦苗提供優質廉價餌料生物,它可以培養出大量浮游植物,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并吸收池內豐富的無機鹽類。浮游植物是保持池塘生態平衡的主力軍。7 d后開始投喂人工配合蝦料,養殖13~14 d后,由原來喂3餐/d改為喂4餐/d,并視蝦的生長、吃料情況、水質及天氣變化等靈活掌握,每隔15 d用腸舒康和護肝寧連續拌料投喂4~5 d。投料情況見表1。

(4)水質調控。放苗7 d后,每隔3 d加15 cm海水,直到高位池水深為1.5~1.6 m,養殖池水透明度盡量保持在25 cm左右。養殖25 d后,在水溫26 ℃以上,蝦攝食旺盛,投飼量及蝦排泄糞便多,高位池應每隔3~4 d,利用中間排污原理,在喂料之前20 min排污1次,伍建昌等[4]報道了只要養蝦,蝦的排泄物,殘餌以及各種生物尸體是不可避免,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底質及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養殖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水質的調控,加強進水的過濾再加注新水,潑灑水產多維和ZM生態康,以保持池塘水質“新、活、爽”。堅持24 h開增氧機的原則,無論遇天氣悶熱或突變、陰雨天,應開啟增氧機補充水體溶氧,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 mg/L以上。注意pH 值日波動幅度,以及亞硝酸鹽含量是否<0.1 mg/L、硫化氫是否<0.05 mg/L、氨氮是否<0.5 mg;另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就是養殖后期藻華會出現超濃情形和固著類纖毛蟲引起蝦蛻殼困難,這時應有選擇性地用藥控殺藍藻和聚縮蟲,再結合換水、潑灑益生鎂鈣和BME養康等措施以調理水體藻相、菌相和促進蝦及時蛻殼。王克行[5]研究顯示應從改善底質環境出發,做好生態環境工作。因為蝦池經長時間的高強度養殖,底質逐年老化,水質條件下降,細菌叢生,生態環境惡化;非洲斑節對蝦較為明顯的習性是底棲息習性,應堅持定期使用腐底凈、EPH、海水型養殖保護底質和調理水質。

(5)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巡塘,觀察蝦池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糞便顏色、水色與天氣變化以及蝦否有異常跡象等,發現問題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處理。每天做好各池水體理化指標和投喂飼料記錄;每隔15 d通過撒網估計對蝦成活率并測量體重及體長,依據測定結果適當調整投喂飼料量并做好詳細記錄。在陰雨、暴雨、臺風、高溫等季節,要提前加強投喂的對蝦營養料,比如蝦元、氨基金肽維、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以提高免疫,配合合理的增氧確保蝦池溶氧充足,及時潑灑快補100,補充水體的鈣、鎂、磷,維持水體藻相平衡。

(6)病害防控。養殖全程著重調控好水質的穩定,7—9月要精準控制投料量,以免投料過剩引起水質變壞,發生病害,每隔20 d用7 500 g/hm2的生石灰全塘潑灑1次,每月潑灑氨基金肽維、EM益生菌1次,以保持水質穩定良好。定期抽檢弧菌含量;加強病菌控制和預防,先用蛋氨酸碘消毒,然后用衛青抑制弧菌,建立良好穩定的高位池生態養殖系統。

2 結果與分析

2.1 養殖效果

根據2016年9月28日起捕蝦總量統計,具體情況如下。1#高位池收獲商品斑節對蝦2 010.0 kg,養殖周期86 d,平均規格58頭/kg,平均產商品蝦7 537.5kg/hm2。2#高位池收獲商品斑節對蝦1 670.0 kg,養殖周期86 d,平均規格50頭/kg,平均產商品蝦6 262.5 kg/hm2。

2.2 養殖效益

由表2可知,1#高位池養殖規格58頭/kg的商品蝦平均售價90元/kg,料比為1.25;2#高位池養殖規格50頭/kg的商品蝦平均售價96元/kg,料比為1.38;2口高位池總收入34.122萬元,生產總支出16.670 27萬元,盈利17.451 73萬元。

3 結論與討論

從地理位置和養殖效益來看,非洲斑節對蝦比南美白對蝦經濟效益高很多,尤其海南地區是以綠色生態養殖為主,結合生態旅游島休閑旅游行業的發展,對內對外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銷售價格居高,效益明顯。養殖試驗結果表明,非洲斑節對蝦對養殖密度、投餌模式、水質要求等有不同的標準,以75萬尾/hm2蝦苗的放養密度養殖,生長速度方面優勢較明顯,養殖86 d,就可以達到每尾蝦17~20 g,產量可達6 t/hm2以上,利潤30萬元/hm2以上。因此,從養殖業上所說的“養殖品種結構調整”看,南美白對蝦養殖成功率低、養殖從業者信心大大受阻的境況下,如果轉換一下養殖品種或者休塘,或許提倡養殖非洲斑節對蝦,養殖環境會大為改善,養殖成功率會隨之提高。在養殖過程中非洲斑節對蝦的主要病害是纖毛蟲、白斑病、弧菌感染等,為了充分控制以上病害發生,要定期通過中間排污將殘餌及排泄物排掉,定期換新水,加強營養和調水措施,效果比較明顯的是氨基酸金肽維、BME養康、EPH、三凈爽等,它們起到凈化水質和增加效益的作用,減少病害發生,有利蝦的健康生長。

許成團等[6]報道了水產養殖業正向著多元化水產品養殖的格局快速發展,純種非洲斑節對蝦蝦苗是養殖發展的主

要瓶頸,因為我國不同海區捕撈的斑節對蝦或南亞海區捕撈的斑節對蝦作為親蝦,親蝦會不同程度攜帶某些病原,而且生產的蝦苗生長速度較慢、規格不整齊,經濟效益不明顯,從非洲引進未攜帶病原的斑節對蝦親本,已經過幾年的養殖發展驗證,該蝦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營養價值高、價格高等優勢,相信今后非洲斑節對蝦(金剛對蝦)勢必引發對蝦持續高效養殖新品種的潛能不可替代的地位。

4 參考文獻

[1] 姚海富,應杰,徐含穎.南非斑節對蝦池塘養殖試驗[J].漁業致富指南,2015(3):49-51.

[2] 肖東.全國主要養蝦蝦病防治措施經驗薈萃[J].中國水產,1998(5):44-45.

[3] 李卓佳,張慶,楊華泉.有益微生物在蝦池中的作用[J].中國水產,1998(8):30-31.

[4] 伍建昌,葉妃軒,陳杏明,等.斑節對蝦養殖的幾個技術問題[J].中國水產,1991(6):31.

[5] 王克行.蝦病防治原理介紹[J].科學養魚,1999(9):28-29.

[6]許成團,方良智.非洲斑節對蝦健康養殖技術[J].海洋與漁業技術,2016,6(266):58-60.

猜你喜歡
生態養殖效益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農村生豬集中養殖污染及其治理
推進“豬—沼—菜”生態養殖模式,突破養豬污染瓶頸
茭筍水田套養泥鰍生態養殖技術
試論柴雞養殖中的注意事項
小水體名優水產品生態養殖效果顯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