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姆·瓊斯》中的女性反抗意識

2017-03-07 23:58胡亞輝
河北傳媒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布里奇莫莉索菲婭

胡亞輝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石家莊 051430)

亨利·菲爾丁(1707-1754),是18世紀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小說家,是英國現代小說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小說《湯姆·瓊斯》代表了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這部小說通過講述棄兒湯姆·瓊斯和鄉紳女兒索菲婭的戀愛故事,描繪了18世紀中葉英國廣闊而真實的社會圖景。通過湯姆的棄兒身世,諷刺和抨擊了當時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的庸俗、虛偽和道德敗壞?!稖贰き偹埂分腥宋镱愋捅姸?、關系繁雜。大約寫了120個人物,有名字的將近70人。菲爾丁繪制的人物畫廊中,不同類型的人物往往是結伴亮相,隨同故事情節的進展魚貫而出,井井有條。登場的主要人物類型有貴族、地主鄉紳、士兵、女傭、管家、貴婦、少女、牧師、律師、村民、店老板與老板娘、哲學家、神學家、馬戲團老板與小丑、吉卜賽人等[1]。作者主要采用對比法,創造了一系列性格突出、善惡分明的人物類型。筆者就小說中幾位典型的女性形象為例,探討《湯姆·瓊斯》中女性的反抗意識。

一、索菲婭以完美影射男權制的種種弊病

在《湯姆·瓊斯》中,作者菲爾丁以自己早逝的愛妻為原型塑造了索菲婭這個角色。索菲婭非常美麗,她的美近乎完美。優雅的身姿,勻稱的身段,烏黑的頭發,紅潤的嘴唇,潔白如玉的肌膚,象牙般的牙齒,甜美的笑容。她的美令百花退卻,甚至勝過了維納斯之美[2]。與其賞心悅目的外在美比較起來,她內心的美更勝一籌。索菲婭受過良好的教育與熏陶,擅長彈琴、讀書,性情溫順、善解人意,充滿愛心、樂善好施(如幫助窮困的黑喬治一家)。她年紀輕輕,就能洞察人性、明辨是非,看穿了布利非爾的自私、貪婪與偽善,深知湯姆的善良、仁愛。索菲婭出身高貴富有,但親和、與人為善、真誠待人。

相較之下,她的父親——鄉紳威斯頓,雖富甲一方,卻為人傲慢、性格暴戾,自私貪婪、唯我獨尊,等級、門第觀念根深蒂固,鄙夷下人。因為湯姆的棄兒身份,他堅決反對女兒索菲婭與其結婚,愛情在鄉紳眼里一文不值,甚至犧牲女兒的性命也再所不惜,是典型的男權社會迂腐、頑固的代表之一。

索菲婭對于愛情忠貞不二、潔身自好。掙脫世俗的偏見忠于對湯姆的愛情,敢愛敢恨,為此不惜與父親、姑姑反目,離家出走。那個時代的女性,做出這樣的決定的確需要魄力與勇氣。然而,湯姆雖然愛著索菲婭,但卻先后與莫莉、沃特爾太太、貝拉斯頓發生關系。18世紀男權制下的男性通病在湯姆身上也一樣奏效:玩弄女性、踐踏女性的尊嚴、把女性當作自己的附屬品或者發泄性欲的工具;將愛情與性和道德割裂開來,對自己的行為無限度地寬容,對女性卻苛刻無比,視女性為自己的附屬品。

二、莫莉、珍妮以叛逆挑戰男權制的雙重標準

18世紀的英國,男性占據主導地位,要求女性順從、賢德、貞潔,提倡女子從事家務,侍奉丈夫、孩子。然而,男人們卻放縱自我,縱情享樂,控制著女性的經濟命脈。即便是被公認為善良、可愛的男主人公湯姆,也曾和三位女性縱欲。在這種雙重標準的社會生態環境下,很多女性,如莫莉、珍妮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抗。

莫莉毫無傳統女性的賢淑、端莊,顛覆了社會文化對于女性角色的界定。她精力充沛,像個男人,漫山遍野地跑,在光天化日之下經常與人大打出手。年紀輕輕的一個姑娘不守所謂的婦道,與湯姆、牧師多次發生性關系。經常拋頭露面,敢在教堂這樣一個公開的場所穿與自己卑微身份極其不符的有錢小姐的服飾。反映了她對對等級社會的傳統和習俗非常不屑。另外,她還犯下了一個最不可被男權社會饒恕的罪,即未婚懷孕。這徹底擊潰了社會對女性貞潔的期望和對她們性行為的要求。莫莉的處于本能的、純真的膽大妄為是對男權的極大挑釁,也是女性反抗意識的最佳體現。

沃特斯夫人即年輕時的珍妮,也是挑戰男權的女性典范。她熱愛學習,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男權社會是大忌。更加不能讓那個社會容忍的是,她居然還學習當時只有男人們才能學習的拉丁文,并且 “達到了相當好的程度”,“能和上流社會的那些年輕男子相比”。這與當時的社會為女性所設立的行為標準相去甚遠。她不顧鄰居的嫉妒、指指點點,活出自我,保持自己的特質,實在難能可貴。因家庭貧窮,她又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答應布里奇特,替她隱瞞未婚生子的事實。在奧爾沃西審問她時,她緘默不語;面對鄰居的指指點點,她閉口不辯,讓世人都以為她是湯姆的親生母親。她用自己的名譽和貞潔換來了湯姆的替罪羊母親的這樣一個未婚母親的身份。面對奧爾沃西的審判,她淡定自若、信守諾言,誠懇不失禮節,氣度不凡,堪比男子,也令奧爾沃西由衷敬佩。

實際上,她們的行為是對社會的反叛,對男性特權的挑戰,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萌動,也在用實際行動向男性昭示:女性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男人還要好。

三、布里奇特以智慧悄然對抗男權社會的禁錮

布里奇特在男權社會的壓制下,將真實想法深深掩埋,正如沃斯特太太在布里奇特死后所說的“小姐總是表達相反的想法”。布里奇特年輕時就深愛著薩默,以致懷孕,也是因為愛情她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并且精心安排孩子的撫養問題。未婚先孕、欺瞞兄長,這在當時社會都是冒道德之大不韙,為世人所不齒的,為男權社會所批判、痛斥的。她從來不公然頂撞、反對哥哥奧爾沃西,但是背后就會對仆人發表一些相反的觀點。布里奇特明明很喜歡湯姆(一是因為親情,二是因為湯姆漂亮、可愛),但她總是裝作不在乎,甚至有點討厭。有時她對湯姆表現出關愛,但隨即想法設法示意他人,因為哥哥奧爾沃西希望她這樣做,她才做的。她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和深愛著自己的兒子。

為了愛情,她瞞天過海,絞盡腦汁支走威爾金斯太太,找到自己信任的人,生下孩子。在沃斯特母女的幫助下,布里奇特成功地讓哥哥收養了她的親生子湯姆,在父權制嚴苛的社會,未婚母親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名譽,也使自己的親生兒子在自己身邊成長,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關愛著孩子的成長。

此外,她利用珍妮成功地金蟬脫殼,讓世人都認為珍妮才是湯姆的親生母親,珍妮才是那個未婚而孕的女人。她準確地抓到了珍妮的弱點以及可利用之處,讓珍妮心甘情愿地替她承擔了這一切。在這個男人主事、掌權的社會,布里奇特時常抱怨“自己要是能有一份自己的財產屬于就好了”[3]。這一切足以證明布里奇特的膽識與高智商,即便男人也望而卻步。她以自己的聰慧抵制男權社會的一切不合理、一切禁錮。

結語

在18世紀這樣一個典型的父權制社會文化中,《湯姆·瓊斯》中眾多的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備受歧視。女性在經濟上依附男性(父親、丈夫或者兒子),被排除于家庭和社會教育之外,在男性眼里,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父權制文化的雙重標準和父權制的自身延續要求女性有貞潔和道德,索菲婭正是小說中的應勢產物。盡管如此,索菲婭還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抗,不為世俗所困,頂住家庭的壓力,執著于自己的愛情,隨著湯姆尊貴身世的解密,最終順利喜結良緣。莫莉不拘泥于當時的社會規范,任意釋放天性,被他人唾棄、不齒。珍妮以自己的膽識與隱忍成功地幫助布里奇特擺脫男性社會給她帶來的恥辱與懲罰,自己曲線成就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布里奇特冒社會之大不韙,未婚生下兒子,精心設計將兒子送給哥哥撫養,也同時造成自己內心母子相見不能相認的傷痛。正是英國當時的社會現實給眾女性命運蒙上某種程度的悲劇色彩,也是男權的長期壓制激起女性不斷為自己的命運抗爭。

[1]林楊.亨利·菲爾丁的小說理論和小說藝術[M].天津:天津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5.

[2]侯艷紅.菲爾丁小說《湯姆·瓊斯》中的女性形象[J].長沙:《湘潮》雜志社,2008(9):11-12.

[3]〔英〕亨利·菲爾丁.湯姆·瓊斯 [M].劉蘇周.譯.廣州:花城出版社,2015:8-9.

猜你喜歡
布里奇莫莉索菲婭
菲菲生氣了
菲菲生氣了
傻瓜,你不覺得我也很愛你嗎
“蛇蝎美人”
沙特首位“機器人公民”想要孩子
爺爺的藏寶圖
沒有什么來不及,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節選)
回歸“單身”蕾妮·齊薇格
作文開頭難不難?
火車奇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