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下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問題與對策

2017-03-08 02:52王松海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對策

王松海

摘要: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需要對內完善保險制度,盡可能的滿足全民不同類型的養老保障需求,對外要做好輿論引導,將養老保險制度的優越性做充分的宣傳,從而提升人們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信任度與滿意度,提高參保積極性。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40.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定社會保障來維持期可持續性的穩定發展,社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之一,關系到全國民眾的實際利益。但是在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操作中,會存在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干擾,導致工作推進存在一定阻礙,甚至影響了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正常運作。

一、當下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常見問題

(一)民眾的觀望態度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由于“養兒防老”、“以房養老”等思想的存在,對于社會養老保險的投保存在一定觀望態度。對于一項幾十年才能兌現的保障承諾,部分人群并沒有足夠的信心。民眾會計算保險金數額在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實際性價值,以及保險購買輕易退保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等問題,總體而言對于現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缺乏足夠的信心與滿意度,不能較好的滿足民眾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

(二)流動人口導致參與難度加大

在當下勞動力流動市場狀態下,農村人口外出務工與城鎮人口外地求職的情況都較為普遍,流動人口在現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上屬于較為缺漏的部分,對于需要相對穩定型的社會保險繳納區域制度要求而言,流動人口不能有效的享受社會養老保險的實際性惠民福利,頻繁的流動無法有效的保證在同一區域的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的連續性,因而導致人們更愿意企業將保險費用發放給員工,讓員工自行支配相關費用,或者購買商業保險。因此,當下流動人口數量較大在一定程度形成了社會養老保險繳納人數難以有效提升的關鍵性原因之一。對于缺乏穩定工作的人員,自行從個人窗口參保的經濟壓力較大,在自身經濟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會選擇暫時放棄參保。

(三)年輕群體參保積極性不高

當下社會養老保險對于年輕人群而言更多,在印象中屬于一項較為長久與遙遠的事情,年輕人會認為不及時參保不會影響日后生活,可以等到年齡更大一些再參保,同時由于年輕人員工作不穩定,參保持續的不穩定因素較多,一般人而言,繳納15年是較多人員所持有的心理繳納年限,他們不愿意繳納更長時間,因此在推遲繳納狀況也欣然接受。部分人還認為,作為國家民眾一員,國家會承擔基本的養老責任,到了60歲,國家應該會通過一定途徑來保障自身的養老需求。部分人員認為作為繳納滿15年的基本投保人而言,作為養老群體的大部隊,國家會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沒有繳納更長時間的心理渴求,尤其是當下社會基層繳納保費費用較少,今后所獲得的保險金相對較少,年輕群體對于今后能達到的保險金保障缺乏足夠的信心。部分私企由于養老金占據了企業運營的一定比例,因此繳費數額低,同時還是相應的降低員工的工資水平,因此員工對于繳納養老保險沒有積極性,甚至希望企業將養老金繳納部分返還給員工自行處理,因此導致了員工整體的參保積極性較低。

(四)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

當下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處境較為艱難,處于嚴重性的收支不平衡狀態。該保險運營中對于當下大部分老年保險金享受著而言,由于歷史性問題,沒有繳納足夠的養老金保費,但是相應的屬于當下養老金享受著,因此需要由國家支付老年群體的養老費用。同時由于我國老齡化情況嚴重,老年人口逐步提升,但是年輕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人群相對較少,因此通過養老金實際收入來負擔支出的可行性較為困難。相關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參保積極形成一種打擊,部分人群對社會養老保險的信心較為缺乏,甚至更多的選擇其他途徑做個人養老保障。相關社會養老保險輿論引導效果不佳,社會上大量的養老保險負面信息傳播廣泛,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的興盛,為了獲得社會的關注,部分自媒體過多的宣揚社會養老保險的不足,甚至制造謠言來引起社會民眾對社會養老保險的不滿,進而加大了人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不信任、不支持氛圍。

二、社會養老保險開展對策

(一)加大財政補貼與社會籌資機制的運作

要有效的為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籌資其運作資金,保證其收支平衡,提升人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信心。同時對于個人賬戶的繳納,對于部分經濟能力不足的群體要加大政策性補貼,提升民眾社會保險繳納的能力。對于高齡群體,可以開展一定免繳費制度,提供一定養老補貼。對于獨生子女或者曾經響應了計劃生育政策而出現失獨與殘疾情況的老年群體提供一定養老補助,提升人們對國家養老政策與政府行為的信任。

(二)做好輿論引導與宣傳

由于網絡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對社會信息的接收能力不斷提升,不良輿論引導所造成的后果也更為嚴重。作為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單位,需要加大人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正向認識,消除社會民眾的誤解,讓社會養老保險的優勢更清晰的凸顯,提升民眾對保險的正確認識。各級政府需要依據現有條件開設一定網絡或者實體宣傳設置,例如開拓網絡微信或者微博宣傳途徑,同時運用媒體環境下的意見領袖做出對應的正向輿論引導,形成整個社會對社會養老保險的正確認知與正向輿論氛圍,提升人們參保的積極性。

(三)完善社會養老保險保障范圍與實際內容

社會養老保險需要充分的兼顧城鄉廣大群體的實際保險需求,對于保障內容做進一步的豐富化,不僅要估計人們養老所需的資金需求,同時也需要關注人們醫療保障、生活照料、陪伴、娛樂等多種實際需求,配合政府相關老年人保障單位做對應的養老保障多元化建設,讓老年群體可以選擇自身適宜的方式安度晚年,從而提升人們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滿意度,進而提高人們的參保積極性。

三、結束語

社會養老保險是關系到廣大國民的基本養老保障手段,需要充分的貼合民眾實際養老保障需求與社會情況,從而提供更加針對性有效民眾養老保障條件,穩定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張麗英,李麗艷.河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2):24-28.

[2]曹秀先,吳松濤.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5,(9):35-37.

猜你喜歡
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