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改革與難點分析

2017-03-08 05:52陳寅磊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傳統教學新模式信息化

陳寅磊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進和深入發展,在傳統教學領域正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本文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維度出發,以傳統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主要切入點,闡述了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改革在給傳統教學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如前期投入高、普及率低等難點和挑戰,并通過分析比較,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傳統教學;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政策指引、科學規劃——學校

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沒有一個合理的政策引導,顯然要困難的多。這里的困難主要源于對新模式的認知和實操問題。

認知問題,主要源于傳統教學一直被看作是“老師講、學生學”,而在新模式中弱化了教師的教學主體地位,卻強化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如目前大力倡導的“翻轉課堂”,即學生提前利用微視頻等教學資源對課堂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課上和教師一起參與問題的探究,并獲得及時反饋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線上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在課堂上儼然已不是一個機械的傾聽者,他們是帶著問題來的,是真正的課堂參與者。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這顯然是一個可喜的變化;但與此同時,部分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質疑:“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自覺性問題如何得到保障。一些受生源素質影響比較大的院校,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顯然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落實?!睂τ诓糠纸處煹膿鷳n,筆者認為其中不無道理,但也不能就此定論。

筆者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以下簡稱蘇州外包學院),從成立至今,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成立了由校長牽頭,各部門領導參與的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涵蓋:信息化課堂、網絡課程資源庫、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多領域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其中,網絡課程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除新增課程外,幾乎所有課程均有自己的網絡課程與之銜接;2015年獲蘇州市教育局立項通過的微課作品就有6項,2016年校內立項的慕課作品共計兩批12項,同時還有網絡試題庫共計10門課程試點在研。這些成果的背后,是學校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從2012年首次出臺《首批網絡資源庫建設項目指引》至今,相關指引性文件已達50余部;同時,對于教師個人申請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也予以大力支持,從項目經費到個人獎勵政策也有明確條款,落實到位。這樣的舉措大大提升了教師教學新模式改革的積極性,使信息化教學改革在我校得到廣泛開展。

除此之外,科學規劃也顯得極為重要。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系統性的、長期的實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切勿盲目追風,要做到循序漸進和有的放矢。這里的循序漸進指的是在實踐過程中要腳踏實地的開展好信息化建設的萌芽和起步階段,因為這一階段的先期投入是最大的。除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外,還會有相應的管理和維護費用,這對任何一所院校而言都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在實施過程中,應當謹小慎微,從自身的實際需要一步一步去探索和發展。以“蘇州外包學院”為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開展是以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開發為基礎的,學校先以24門課程作為試點,涵蓋了全校4大院系的所有重點專業、每個專業又選取了4-6門核心課程。在取得相關實踐經驗之后,通過研討、查漏補缺,發現并解決了一批問題,為后續課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2年的科學建設,蘇州外包學院已經有了比較扎實的網絡資源平臺建設的經驗。之后,學校又進一步延伸,于2015年開始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網絡試題庫平臺的摸索,聘請校外專家開展研討活動近30場次,全校師生的信息化課堂利用率達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改變觀念、自我提升——教師

實操問題,指的是教師運用互聯網開展網絡教育的能力。雖然目前國內各大院?;揪褜崿F了互聯網的全覆蓋,但是因教師個人能力的不同,也確實影響了信息化建設的普及速度。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長久耕耘的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或者很難立馬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應對當下教育環境的變化,出現一些擔憂和抵觸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要正確面對這一問題,需要學校和教師本人的共同努力。筆者以“蘇州外包學院”為例,對于教師個人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學校制定了“走進來和走出去”的專項培育計劃?!白哌M來”指的是聘請校外著名專家來學校開展項目指導,以教育部信息化教學培訓專家劉萬輝教授為首的全國知名學者已先后多次來校開展了以“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建設為專題的研討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白叱鋈ァ敝傅氖嵌ㄆ谂汕残冉處煹饺珖鞔笤盒HW習、去取經,涉及省份涵蓋北京、廣東、江蘇、四川等地的眾多學府。

三、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

當然,學校層面的“努力”畢竟是外部條件,廣大教師要真正投入其中,就必須要有內部推動力量。筆者認為,這個“內部推動力量”不是別的,而是來自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可。因為任何教學模式的選取都是為了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蘇州外包學院”近2年的實踐結果來看,學生已逐漸將網絡資源的利用作為常態化的自我學習手段,形成了課前預習、課上問題反饋、課后重、難點復習的自主學習模式;同時線上和線下學習的相結合,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在空間和時間上進一步拉近,即使不在上課時間,也能通過網絡資源平臺與老師進行及時交流,獲得相應的指導,這將大大促進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對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無疑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總結

筆者認為,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只要能夠真正的為廣大師生帶來便利,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就一定會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即使遇到暫時的問題和困難,經過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夠解決和克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廣大院校一定會在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定。

參考文獻:

[1]范雪菲.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育探索,2015,8.

[2]范林秀.大學信息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3.

猜你喜歡
傳統教學新模式信息化
慕課結合傳統教學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