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聞寫作中應用求異性思維若干問題思考

2017-03-08 06:14嬌豐竹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新聞寫作解決方法存在問題

嬌豐竹

摘要:求異性思維是新聞寫作改進的重要促進力,也是解除新聞工作者思想枷鎖的鑰匙。同時,在新時期信息化技術、新媒體新聞不斷涌現的背景下,求異性思維更是應對全新新聞市場的競爭力資本。筆者以下分析新聞寫作中關于應用求異性思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地解決方法,以供廣大新聞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聞寫作;存在問題;解決方法;求異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新聞寫作的求異性思維概述

什么是求異性思維?很顯然,它是與“求同性”相對應地一個概念,基于新聞寫作領域,可以視為一種“非常規”媒體表達形式,尤其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各種新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新聞寫作中的“求異性”需求也不斷提高。

狹義上所說的新聞寫作求異性思維,就是改變傳統新聞稿件敘事方式、寫作習慣、表達形式的一種觀點。它的存在,促使新聞工作者打破思維定勢,針對同一個新聞事件產生全新的新聞思考,而不是嚴格執行“非此即彼”的新聞事物屬性原則。更通俗、更簡單的一種表達為,“求異性思維”就是顛覆固定、傳統事物認知的一種思想,以觀點對立強調新聞獨立性。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新聞事實的基礎上的。

科學合理地應用求異性思維展開新聞寫作,能夠拓寬新聞工作者的眼界、釋放更多創意和新鮮觀點,對新聞事件做出更多解答;筆者在肯定新聞寫作求異性思維的價值同時,也需要強調的是,“求異性思維”并不是單純地標新立異,更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在遵循新聞事實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關聯、更新更多過的新聞素材,以更新穎的角度去闡述自己的觀點,讓讀者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簡單地說,新聞寫作中的求異性思維包括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逆向性。從新聞事件直接帶給人的思維反方向入手,或者說,與大眾新聞邏輯相反的觀點。通過不同立場新聞觀點的對立、互換,形成強烈的新聞效果對比,例如將“知足者常樂”普遍意識逆向思考為“不知足者常樂”,同類型的如“酒香也怕巷子深”等觀點。

第二,多向性。新聞寫作多向性特點即從多個角度、多種形式、多類內容出發,不拘于一種模式,新聞工作者應該盡可能多地嘗試問題思考的角度,寫作的新穎手段,而不總是采取平鋪直敘、夾敘夾議的單一新聞表達手法。這樣一來,才能夠在思維過程中不斷充實內容,增加新聞稿件的信息量。

第三,側向性。從大眾新聞形式角度來說,通常新聞寫作的內容和表達的觀點是位于同一方向的,即正向思維。內容中的觀點、事實、采訪、評論等,都是為表達某一領域內思考的問題,以及問題所直接給人的印象。側向性則完全想法,它不關注新聞本身所帶來的直接思考,而是從周邊或別的領域進行交叉。

二、新聞寫作中應用求異性思維的問題

鑒于我國長期以來對新聞事業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新聞寫作中,對于求異性思維的培養存在一定短板,傳統媒體缺乏應用意識。但同時,在新媒體背景下,求異性思維又存在局部過度的問題。

1.求異性思維應用缺乏問題

由于我國新聞媒體單位體制問題,長期以來受到政治性、政策性的引導、管制,新聞寫作的過程中限制較多,這就導致求異性思維不連貫、不全面,新聞寫作中應用的較為謹慎。長此以往,形成新聞寫作慣性,采用新聞通稿或稍作加工發表了事,缺乏深入了解、調查,新聞報道通常是千篇一律,信息缺乏吸引力,內容缺乏生動性,嚴重影響了閱讀質量。

此外,尤其在傳統媒體單位(電視臺、報紙、期刊等),新聞內容往往具備一定的形式要求,以應對自身媒體傳播形式的缺陷,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篇幅限制和時間限制,這導致一些新聞從業者失去了主動求異性思維的運用。

2. 求異性思維應用過度問題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促進了求異性思維在某些方面的過度應用,尤其是以互聯網為傳播形式的新聞內容。為了提高曝光了和點擊率,通常會采取一些“標題加工”的方法吸引人氣,而實際內容卻與標題不相符,被稱之為“標題黨”;同時,一些歪曲求異性思維的做法,認為“求異性”就是強調不同,進而歪曲事實、捕風捉影、胡編亂造,采取一些夸張的、低俗的字眼來粉飾新聞,近年來,互聯網中的假新聞事件頻頻發生,不僅破壞了新聞風氣,同時也欺騙了讀者和觀眾的情感。

3.新聞寫作中應用求異性思維的方法

第一,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無論求異性思維如何發展,它都是基于新聞事實展開的,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不能夠斷章取義,僅認同對新聞寫作有利的部分,而可以忽略其他內容。

第二,合理地運用新聞通稿。新聞通稿的本質功能是節約新聞成本,但它很難將信息內容全面、詳實地展現出來,基于求異性思維,可以將新聞通稿視為一個思維邏輯起點,按照新聞載體的特征進行發散,需求新的寫作角度,深入采訪,不斷完善,將新聞通稿轉化為生動性、可讀性強的文章。

第三,強化采訪與寫作結合。求異性思維不是一個主觀性創造的過程,而是在客觀記錄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進行有效整理、深度加工。原則上說,新聞工作者是不強調自主觀點的,應該擴充采訪對象,盡可能多地收集不同的聲音,強化采訪和寫作之間的關系,不斷嘗試多個角度的表達,讓不同聲音掌握話語權,這樣才能打破思維封閉。

參考文獻:

[1]段立梅.求異思維在新聞采編實踐中的應用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5):96-97.

[2]王霄瑜.淺談新聞精品的創新性思維品格[J].新聞研究導刊,2014,13:30+32.

[3]田明理.發散性思維出新聞[J].新聞愛好者,2012,10:6.

[4]李意玲.探究基層新聞采寫中的“思維短板”[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251.

猜你喜歡
新聞寫作解決方法存在問題
論梁衡新聞寫作的致勝“三招”
新聞寫作的敘事視角探討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農村移動網絡覆蓋探討
針對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問題解決方案的研究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普利策調查性報道女性獲獎者作品對英語專業新聞寫作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