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辯證法的“革命性”與“保守性”
——兼談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

2017-03-08 15:40趙寶軍何振鵬
關鍵詞:革命性辯證法事物

趙寶軍,何振鵬

(寶雞文理學院 哲學系,陜西 寶雞 721016)

辯證法的“革命性”與“保守性”
——兼談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

趙寶軍,何振鵬

(寶雞文理學院 哲學系,陜西 寶雞 721016)

從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言,辯證法的本質特征是絕對的革命性與相對的保守性的統一。辯證法的“革命性”是指從不斷的運動和暫時性方面去理解每一種既成的事物。辯證法的“保守性”是指其承認認識和社會的一定階段對那個時代和環境而言具有存在的一定理由。辯證法的“革命性”和“保守性”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系。正確理解辯證法的本質特征、“革命性”和“保守性”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對于準確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的相互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辯證法的革命性;辯證法的保守性;破舊立新;循序漸進

作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辯證法對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揭示無疑是深刻和全面的。借助于這一“最好的工具和最銳利的武器”[1],人們對自然、社會、思維矛盾運動規律的宏觀把握和對實際工作中錯綜復雜的矛盾的細微分析,有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但是,從總體上看,由于歷史和認識上的緣由,人們往往缺乏從辯證法的革命性和保守性的辯證統一關系去認識和理解社會現象,特別是過分重視或強調辯證法的革命性、忽視或否定辯證法的保守性的現象比較常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力度不斷加大,縱深程度不斷提高,但一些帶有情緒化、極端化傾向的不理性看法常常充斥于網絡的“角角落落”,比如,一些人忽視現今具體時代和環境的客觀限制,激進地主張快速地、徹底地打破或拋棄原來的思想觀念以及社會體制、機制等“壇壇罐罐”,急于追求破舊立新,忽視改革所具有的循序漸進性。有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從辯證法的革命性與保守性及其辯證關系來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的特征及其辯證關系。

一、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本質特征:絕對的革命性與相對的保守性的統一

一般來講,唯物辯證法來源于黑格爾的辯證法。黑格爾從“實體即主體”的基本原則出發,把人類精神對“絕對”的認識等同于“絕對”自己對自己的認識。由于人類精神就存在于“絕對”之中并且參與了“絕對”的生成過程,所以,“絕對”就成為了“絕對精神”。在黑格爾看來,“絕對精神”是一個自我生成、自我發展的過程,亦即不斷外化和對象化,又不斷克服這種外化和對象化并最終恢復自身同一性而成為現實的過程。這種自我生成、自我發展的力量來自于自身的辯證的否定。正如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所說:“實體作為主體是純粹的簡單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單一的東西的分裂為二的過程或樹立對立面的雙重化過程,而這種過程則又是這種莫不相干的區別及其對立的否定。所以唯有這種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反映,才是絕對的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統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則不是絕對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過程,就是這樣的一個圓圈,預懸它的終點為目的并以它的終點為起點,而且只當它實現了并達到了它的終點它才是現實的?!盵2]

盡管黑格爾以極大的歷史感思維創立了辯證法,但他的辯證法是概念的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在恩格斯看來,這種唯心形式的辯證法“必須從它的本來的意義上‘揚棄’它,就是說,要批判地消滅它的形式,但要救出通過這個形式獲得的新內容?!盵3]276這就意味著:要把概念的辯證法看作是對現實事物辯證發展的反映。這樣,黑格爾的辯證法就建立在了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實現了從“用頭立地”到“用腳立地”的轉變。唯物辯證法所講的辯證的否定不是絕對的、徹底的否定,而是既有克服又有保留的“揚棄”,列寧將其稱之為事物“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也就是說,辯證的否定既保留了事物前一階段或環節中的合理因素,又克服了事物原來的外在形式而使其發展為新的階段或環節。因此,事物的前一個階段或環節與后一個階段或環節就聯系起來了,整個事物就表現為一個連續的、不斷發展的過程,而不是“斷崖式”的割裂發展。既然整個事物的發展呈現為一個過程,那么,事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或環節都是暫時的,都最終要被后一個階段或環節“揚棄”。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是這樣,其外化為具體的萬事萬物亦是如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4]恩格斯也曾經說:“黑格爾哲學(我們在這里只限于考察這種作為從康德以來的整個運動的完成的哲學)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正是在于它徹底否定了關于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盵3]269由此可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辯證法從整體上表現出“革命性”的看法高度一致?;诖?,多年來,不管是在傳統的教科書當中,還是在日常的哲學學習之中,我們都非常重視和強調辯證法的“革命性”,以致于有些人將其簡化為一種“公式”或一種“教條式的獨斷”,即認為任何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都最終是要滅亡的,所以,主張事物的發展在于時時刻刻打破現在的一切。

雖然辯證法具有革命性,但其同時也具有保守性。辯證的否定不是絕對的、徹底的否定,而是“揚棄”式的否定。這種否定是連接事物前后兩個發展階段或環節的因素,是促使事物成為一個發展的過程的力量。既然事物表現為一個發展的過程,那么,在事物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或每一個發展的環節,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相對穩定性。如果不承認這一點,把革命性推至極端,就會得出“一切瞬息萬變,一律打破不留”的觀點。如果這樣的話,在社會領域,任何社會機制、體制、改革措施都要時時刻刻被打破,其在特定階段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將會蕩然無存。當然,“革命性”是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本質特征,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它是絕對的,但同時,也要承認事物在每一個發展階段或每一個發展環節時存在的理由和穩定性,亦即保守性。恩格斯曾經說:“誠然,它(辯證法)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認認識和社會的一定階段對它那個時代和它那種環境來說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過如此而已。這種觀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對的,它的革命性質是絕對的——這就是辯證哲學所承認的唯一絕對的東西?!盵3]270所以,保守性并非對辯證法的貶斥,并非是消極的,而是其本身表現出來的重要特征。

辯證法的革命性和保守性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系。一方面,革命性之中包含保守性。從事物整體的發展過程來看,革命性無疑是辯證法最顯著的特點,但事物的發展總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階段或不同的發展環節,在這些階段或環節中事物又保持了暫時的穩定性,體現出了保守性。另一方面,保守性之中也包含著革命性。保守性只是暫時的,只是對一個階段或一個環節來講的,前一個階段或前一個環節最后必然被后一個階段或后一個環節所“揚棄”,這又體現了革命性,因為只有革命性才能促進事物不斷向前發展。所以,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本質,應該從絕對的革命性與相對的保守性的統一方面,亦即從整體上的革命性和每一階段或每一環節上的保守性相統一的方面去理解,而不能過于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

有的學者根據列寧對于辯證法的理解,認為“對立統一”才是辯證法的本質特征。不可否認,列寧在《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指出:“辯證法是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是互相轉化而同一的——為什么人的頭腦不應該把這些對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該看做活生生的、有條件的、活動的、彼此轉化的東西?!盵5]132隨后,在《辯證法的要素》中,列寧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確定為關于對立面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可是這需要說明和發揮?!盵5]141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中,列寧又指出:“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是辯證法的‘本質’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點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說是它的基本的特點或特征)?!盵5]148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列寧特別強調辯證法“對立統一”的觀點。這是列寧著重從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內在源泉上揭示辯證法的本質得出的必然結論,也是抓住了事物內部最深刻的聯系和發展的規律得到的必然結論。當然,這種解釋更符合列寧當時所處的時代和具體的社會環境。毛澤東同志也曾經說過:“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盵6]由此可見,認為辯證法的本質特征是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從辯證法內容上的本質屬性來說的,而絕對的革命性與相對的保守性的統一的特征是從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而言的,兩者的差別僅僅在于解釋的角度不同,并非是“你對我錯”式的相互排斥。

二、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到達2020年的階段性目標,從而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的“里程碑”。廣大民眾對《決定》將給自己帶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殷切的期望??v觀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歷程,一方面,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國家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了光明的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盵7]7另一方面,由于封建的、腐朽的文化思想極度頑固的影響,以及一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未能及時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國在區域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貧富差距、生態環境、政府職能轉變、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一提的現象是:由于某些利益集團追求一己之私利,致使一些舊的體制、機制、規則等遲遲不能被廢棄,特別是擁有制定和廢棄這些體制、機制、規則等的利益集團未能從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故意延遲,甚至抵制舊有的體制、機制、規則的廢棄工作,阻礙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人民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從辯證法的“革命性”來看,任何在當下存在的現實的東西,看似都是合乎理性的,但“現實性在其展開過程中表明為必然性”[3]268,也就是說,現實性的東西必須是合乎必然性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現實的東西都會喪失其必然性,都只是暫時的,即“凡是現存的,都一定要滅亡”[3]269。所以,改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進行改革,不斷打破舊的體制、機制、規則等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建立起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才能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到了“深水區”,由于多年積累的一些頑癥痼疾沒有被有效地突破,人民群眾從心理上對“破舊立新”懷有熱烈期盼的特殊情懷。所以,每每“破舊立新”式的體制、機制、規則等一經出臺,就能賺取更多關注的眼球和熱烈的歡呼聲。當然,人民群眾對全面深化改革強烈的期盼和急于打破舊有的體制、機制束縛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改革不能僅僅強調“破舊立新”,還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既然辯證法的革命性和保守性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系,那么,對于全面深化改革來說,就要把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統一起來。具體來講,一方面,面對新形勢和新的任務,任何真正的改革者都要有攻堅克難、勇涉險灘、革除舊弊的決心和勇氣,堅決貫徹落實《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要敢于不失時機地打破不符合《決定》精神的舊有的體制、機制、規則、政策等,不斷釋放出改革的紅利,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另一方面,要在一定階段和一定環節上保持體制、機制、規則、政策等存在的合理性和穩定性。這就要求我們要“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切不可不分事物發展階段或環節存在的合理性和相對穩定性而一味地強調“破舊立新”。如果任何新的體制、機制、規則、政策等都要時時處于被“革命”的狀態而無暫時的穩定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的話,那么,一切都無從捉摸和認識,改革必將陷入混亂。在一定階段和一定環節上,有些改革牽涉面比較廣,問題復雜且敏感,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特點和具體情況循序漸進推進改革,切不可操之過急,“對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穩扎穩打,積小勝為大勝。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一個一個解決和克服,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盵7]81

以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問題為例,眾所周知,這個問題是一個牽涉面比較廣的“難啃的骨頭”,其直接關系到千萬考生的直接利益,也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對于這個問題,必須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要依據辯證法的革命性而堅持改革和破舊立新的理念。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仍然堅守以“分數”和“一考定終生”的高考考試招生模式,認為其最大限度保證了公平,而對《決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诮y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大加貶斥,認為其會帶來更大的不公平,損害了農村考生的利益。應該指出,我國三十多年來所施行的高考考試招生制度走到今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直接的弊端顯而易見:中小學生大多只進行機械的記憶和應試訓練,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高等院校的一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的動力和創新能力,國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仍然很缺乏。所以,“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那種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應該繼續堅持原有的高考考試招生制度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第二,要循序漸進、穩步地推進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首先,要正確地評價原來高考招生制度,不能因為其在現在不合時宜就完全否認其歷史功績。應該指出,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改革開放后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可見,在特定的時期,高考招生制度是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在它那個時代和它那種環境來說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穩定性。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由于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世界各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本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搶占新一輪科學技術發展的制高點,而高考招生制度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途徑,其在引導、培養和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我們要堅決地推進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其次,要保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的相對穩定性,加強頂層設計,根據我國現在的實際情況漸進性地推進改革,確保政策公布之前穩妥審慎,公布之后相對穩定,切不可不顧實際情況急躁地推行“急速變革式”和“顛覆式”的改革措施。

三、結 語

總之,從作為整體的辯證法的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言,辯證法的本質特征是絕對的革命性與相對的保守性的統一。辯證法的革命性和保守性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要堅持“破舊立新”與“循序漸進”的統一。只有這樣,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最終取得勝利,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強大動力。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2]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1.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5] 列寧專題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9.

[7]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 文 格)

B027;D616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05

2017-03-06

趙寶軍(1982-),男,陜西省鳳翔縣人,寶雞文理學院哲學系講師,哲學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何振鵬(1969-),男,陜西省富平縣人,寶雞文理學院哲學系教授,哲學碩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猜你喜歡
革命性辯證法事物
科學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論
——博弈論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為女裝帶來革命性改變的法國偶像
“這是革命性的”:新的網上書店聯手眾獨立書店抗衡亞馬遜
搭載革命性Uni-Core技術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揚聲器
美好的事物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奇妙事物用心看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轉診率下降背后的“辯證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