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經貿爭端癥結是“政治化”

2017-03-08 16:43趙可金
環球時報 2017-03-08
關鍵詞:貿易赤字政治化經貿

趙可金

長期以來,經貿一直扮演著中美關系的壓艙石角色。但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前后,有關中美經貿關系未來的擔憂多了起來,因為美國新總統多次聲稱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威脅要對中美經濟失衡動手術。

但在熟悉中美經貿關系的行家看來,中美經貿關系失衡決非中國匯率政策所致,而是世界經濟結構和比較優勢決定的。長期以來,美國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在中美還沒建交時,美國對外貿易就是逆差的,這是由美國經濟結構決定的。在全球化推動下,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場重大而深刻的結構調整,受勞動力成本、土地價格和比較優勢影響,越來越多的美國實體經濟和制造業遷居海外,其所生產的商品再以低廉的價格運回美國,這是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重要推手。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中,美國到中國投資的企業貢獻了很大比例,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也幫助美國減輕通貨膨脹壓力。因此,名義上中國頂著貿易順差的帽子,實際上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獲利。

問題是,美國政界總有一些勢力竭力將中美經貿關系政治化,將原本純粹的經濟問題政治化為兩國政策爭端。從小布什政府時期開始,美國國內就有一股力量試圖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歸罪于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回顧過去十幾年人民幣匯率變動情況,不難發現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匯率已從當初的1:8.2左右發展為1:6.5左右,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可謂不大??山Y果是什么呢?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迅速增加,中國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也在急劇攀升。原因是即便人民幣的美元匯率升值,也不會影響美國從中國進口,人民幣升值越高,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也越高,非但沒降低貿易赤字,反而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成本,得不償失。

美國有很多深諳中美經貿關系真相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他們都清楚中美經貿關系是互利共贏的。但這部分人的共識難以阻擋那些不明真相甚至懷有政治意圖的膚淺看法,中美經貿關系往往淪為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對美國政治人物來說,犧牲中國利益通常不需要支付任何政治資本,但在中美經貿關系上主持公道,則往往會遭遇政治圍攻,這就是中美經貿摩擦的真相所在。

自中國加入WTO后,中國對外貿易的國際空間大大拓展,中國經濟因其明顯的比較優勢而在巨大的國際市場中如魚得水。作為中國對外貿易規模急劇擴大的組成部分,近十幾年來,中美經貿額節節攀升,從不足1000億美元一躍到達5000多億美元。相比中美經貿關系的急劇擴大,管理中美經貿關系的制度始終沒發生根本性改變,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中美經貿摩擦淪為美國政治斗爭犧牲品的趨勢。因此,中美經貿爭端的根本癥結在于政治化,去政治化是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關鍵。

目前來看,僅僅依賴兩國政府高層的互動,還不足以化解政治化問題,因為兩國政府在參與對話和談判時多少都會受到國內政治壓力的制約。為此,中美不妨考慮引導兩國商界力量發揮積極性,讓那些從事中美經貿合作的商界人士站出來說話,比如阿里巴巴的馬云、微軟的比爾·蓋茨等,他們深知中美關系的利害關系,能夠理智看待中美經貿爭端,這有可能成為去政治化的一條新路。同時,中美雙方還應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國際貿易制度改革,在合作共贏中積累信任、增加默契,共同打造中美合作共贏關系的新未來?!?/p>

(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

猜你喜歡
貿易赤字政治化經貿
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輔導員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動黑龍江中俄貿易增量
An Analysis of A Clash of Cultures at Alabama Factory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數學(經貿類)
從娛樂到革命:論中央蘇區時期鄉村戲劇的“政治化”實踐
基于產品生命周期分析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
腐敗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
澳大利亞10月份貿易赤字15.41億澳元
西方生態問題政治化及生態民主的學理分析
[編讀往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