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飛英雄

2017-03-08 11:24張子影
北京文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試飛員飛機

人類航空史過去了100多年,然而,今天我們在科研試飛中遇到的困難和風險一點都不比100多年前少。

試飛員就如同馴服烈馬的馴馬員,他們面對的通常是一架對其習性尚無所知的全新戰機,而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實際駕駛中探索戰機的品質和性能,敏銳地感知其機動能力和駕駛感,熟悉其武器系統和操控環節,然后幫助設計者和工程師完成對戰機的改進、調試直至最后定型。

中國試飛研究院總工程師周自全說過這樣一句話:好飛機是飛出來的,是試飛出來的。沒有試飛員,就沒有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試飛員,就是中國航空的速度和高度。

【專業鏈接】 音障

音障,是指飛行器速度接近音速時,會追上自己發出的聲波造成震波,進而對加速產生障礙的現象。進入超音速后,航空器前端會產生一股圓錐形的音錐,在旁觀者聽來有如爆炸一般,稱為音爆或聲爆。

飛行速度達到音速的十分之九,即馬赫數M0.9空中時速約950公里時,局部氣流的速度可能就達到音速,產生局部激波,使氣動阻力劇增。要進一步提高速度,就需要發動機有更大的推力。激波使流經機翼和機身表面的氣流,變得紊亂,使飛機劇烈抖動,操縱困難。同時,機翼會下沉、機頭往下栽;如果這時飛機正在爬升,機身會突然自動上仰,可能導致飛機墜毀。這就是 “音障”問題。

第一章 在最危險的時候保住最重要的東西

“誰能把風險變成機遇,誰就是成功者?!?/p>

那天刮的是北風,而一年中這個季節常常是刮南風。隨著咯噔咯噔的機輪聲,飛機滑行在周圍有些像得克薩斯州田園風光的機場滑行道上。我仍記得,在準備起飛時,發動機暖機時散發出的滑油味,以及空氣中彌漫的機場草地剪割后鮮草的味道飄進了駕駛艙。

我一生當中也有過為數不多難以忘懷的飛行經歷,當時的經歷引發的五味俱全的各種感慨,及隨后的浮想聯翩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這次是在2009年1月寒冷的一天,我降落在紐約的哈得遜河上。

英俊而儒雅的薩倫伯格用了這種北美文學式近乎煽情似的傳述,做了他原本主題宏大、立意艱深的《最高職責》一書的開頭。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對于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的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來說,這個最重要的時刻就是2009年1月5日下午15時27分,當時他駕駛的飛機從拉瓜迪亞機場起飛約兩分鐘,在他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群排列成“V”字形的鳥群。薩倫伯格事后在回憶這個驚恐瞬間的時候說,當時的恐怖情形讓他想起了希區柯克的影片《群鳥》——那是一部表現鳥群瘋狂地啄食駐島居民的驚悚電影。

薩倫伯格只來得及看到一些黑壓壓的東西撞向飛機座艙頭部,飛機的前風擋玻璃就已頃刻間被鳥的尸體糊滿了!彼時飛機剛剛起飛,正加力呼嘯著高速沖向天空。緊接著,飛機發動機高速旋轉所產生的巨大氣流將飛鳥吸入發動機的心臟中,驟然間飛機上的兩臺發動機全部停車。

飛機為美利堅合眾國航空公司空中客車A320,航班號1549,原定從紐約長島拉瓜迪亞機場飛往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

撞上飛機的這種鳥叫黑頸黑雁,每只重量在3至8公斤,鳥的翅膀全部伸開后有1.8米,平均飛翔速度每小時達80公里。在起飛階段遭遇空中雙發停車,這位年齡58歲、有著42年飛行經歷、在空中飛行了19700多小時的機長,經歷著他飛行生涯最嚴峻的生死考驗。

出生于得克薩斯州丹尼森的切斯利·薩倫伯格是全美航空公司資深飛行員和安全專家,曾任飛行教員、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安全主席及事故調查員。在美國空軍學院畢業時獲得優秀空軍士兵學員獎,擁有雙碩士學位。

之后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薩倫伯格機長依靠他篤誠的專業精神,頑強的自我意志,堅定的人生信念和高超的飛行技術,將這架負傷的空客A320,平安地降落在哈德遜河面上,機上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幸免于難。這一出色表現令他迅速成為全美媒體交口稱贊的英雄。當選總統奧巴馬專門從費城打電話給薩倫伯格,在5分鐘的通話中稱贊他表現“英勇”“漂亮”。 每個人都為他的出色表現感到驕傲。

丁玉清一直咳嗽著,這使他的敘述變得斷續和困難,這位飛行大隊的政委身材修長,語調從容,如果不是長期在機場露天工作,臉上留下了塊塊太陽斑,他應該算是比較英俊的。

剛過40歲的試飛部隊政委丁玉清不知道自己從何時起患上這個令他不爽的咳癥,他有兩樣東西永不離手,一是工作筆記本,另一個就是一只大容量茶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只茶杯里裝了各式各樣千奇百怪顏色味道令人匪夷所思的不同藥水,從總部大醫院到民間小郎中,他至少讓30名以上的醫生看過他那不爭氣的喉嚨。每位醫生看后都煞有介事地提出一堆建議和結論,再開出一堆藥方,于是他的辦公室常年飄著一種奇怪的味道。他的太太每天早晚將煎煮好的藥水裝在保溫桶里送來,再灌進他的大水杯。但在差不多三年的時間里,我每次見到他,都不得不關上錄音筆。他的咳疾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好轉。

除非休假,去氣候干燥的北方,一個月內禁煙、禁茶、禁說話。有醫生這樣說。

煙和茶是早就禁了,一個月?我怎么有時間丟下大隊自己去休假一個月?

還有,禁止說話是不可能的。一個試飛部隊的政委一天要說多少話,不在試飛部隊干的人,不可能明白。

丁玉清拍拍他的筆記本說,說吧,想問什么,我這里面都有。

事實上,在采訪中,關于本大隊飛行員的任何話題,丁玉清都不需要翻本子,他能纖毫不差地記憶起很多往事的細節,并且娓娓道來:

一名飛行員一生當中會經歷成千上萬次的起飛著陸,其中絕大多數猶如過眼云煙,但總會有那么一兩次特殊的飛行令飛行員面臨挑戰,給他以經驗,或者讓他改變,從而使他對這次飛行的分分秒秒永生難忘。

對于試飛員梁萬俊來說,雖然那一次的飛行只持續了短短的4分多鐘,但所有的細節如畫面般仍然在他的腦海中清晰而鮮活地閃動。

2004年7月1日,西南某機場。雨過天霽,碧空如洗。

指揮所里,一系列的指示聲傳來:

1號(指揮員):xxx開車。

xxx(梁萬?。洪_車明白。

xxx:xxx工作好請求滑出。

1號:檢查好,可以滑出。

xxx:訓練狀態,工作好,加力起飛。

1號:可以加力起飛。

13時40分13時09分,一發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梁萬俊駕駛著某型國產科研樣機直沖九霄。

這是一次新機的定型試飛,梁萬俊駕駛的,是一架多用途科研樣機,價值上億元。

1.2萬米高空。

梁萬俊剛做完一個預定動作,突然發現,座艙面上油泵指示燈閃爍。緊接著,油量表指針開始下跌。

他向塔臺報告了現象:供油箱油量輸油比較快。地面的監控也隨即發現,油泵燈亮得偏早。

正在塔臺休息的雷強聽到監控說耗油大,立刻過來,拿過指揮員話筒問:油量多少?

監控回答了。雷強一聽就明白,與標準有差距。

塔臺上,雷強和另外一名指揮員手握著話筒,緊張地分析著。

發動機漏油,僅僅兩分鐘,油量表指針就指向了“0”刻度。沒有了油,發動機就完全失去動力。

這是一級空中特情!

指揮所內的空氣凝結到了冰點。

按照空軍相關條例規定:此時梁萬俊可以視情作出不同選擇——跳傘或迫降。

如果說,飛行員是國家用金子堆出來的,那么,一名成熟優秀的試飛員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他們的經驗和技術,他們對新機的了解和判斷,就是用再多的金子也堆不出來。

但梁萬俊和雷強都明白,面對如此險情,跳傘無可指責,以現在飛機的高度和狀態,放棄飛機跳傘,只需0.01秒,生命可以完全得以保全。

但是,凝聚科研人員無數心血的戰鷹就會墜毀,不僅故障原因難以準確查找,新機型的推進也可能因缺乏依據而延宕……

沒有任何猶豫,梁萬俊便作出抉擇:我要滑回去,盡一切可能把樣機保??!

在一般人的眼里,如果不是穿著那身特制的飛行員服,相貌清瘦謙和的特級試飛員、空軍某部部隊長梁萬俊怎么看都像個鄰家儒雅的教書先生。長這么大,他從來不是冒尖挑頭的角色。當年招飛體檢的時候,全年級大多數男生都去了,他卻只是在旁邊看熱鬧,武裝部長從旁邊經過,說了句:“這個小伙子也可以嘛?!苯Y果,還真就這么被選中了

梁萬俊是四川廣漢人。

廣漢有個民航飛行學院,他的兩個高年級的中學學友在那里學飛行,梁萬俊去過幾次,所以梁萬俊對飛機并不陌生,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當上飛行員,而且,后來又做了試飛員。

高中畢業時空軍有人來學校招飛,校領導和老師召集了一車的學生們去體檢,體格瘦削的梁萬俊自然不在其中,他看著同學們一個個興奮不已地呼呼啦啦地上了車,想想自己也沒什么事干,就一路小跑跟著車去看熱鬧。

腳丫子當然沒有車輪子快,等他連走帶跑地進到了武裝部大院的時候,正看見同學們又在上車,原來目測已經結束,被淘汰的同學們正在返回。一車的學生怎么來的,再怎么回去。只有三兩個留下來,參加明天的體檢。

上了車的同學們明顯都不再像來時那樣興致勃勃,梁萬俊看見了,也不好打招呼。跑了挺遠的路還沒有看上熱鬧,梁萬俊有點沮喪。

命運的阿拉丁神燈就是這個時候閃亮的。負責組織招飛工作的武裝部部長從屋里出來送同學們,看著車下站著的稀稀拉拉幾個學生,一眼就看到了安靜地站在一旁的梁萬俊。

武裝部長是軍人出身,眼光不同旁人。他又瞄了一眼后,對工作人員說:“這個小伙子也可以嘛,讓他明天來參加體檢?!?/p>

于是,一個工作人員就對梁萬俊交代了注意事項,時間,要求明早空腹。

喜出望外的梁萬俊一路小跑回去。

一進門,母親就說:“下了學這么久了你這娃兒跑哪里去了?去把紅薯洗了,明天早上煮稀飯?!蹦赣H雖然帶著埋怨,但聲音仍然溫和。

梁萬俊興奮地說:“部隊來招飛行員,我被選中去體檢,明天早上不吃飯了?!?/p>

“哦——”母親答應得平平靜靜,臉上還是風平浪靜的。母親說:“去把紅薯洗了,再把皮削了?!?/p>

那一年招飛,廣漢一共有5人被錄取,梁萬俊是其中之一。離開家的那天,父親取下大兒子手上的表,鄭重地戴在小兒子手上。那是一塊舊的“上?!北?,也是全家唯一的一塊表。

母親的臉上照舊沒有看到大的激動,將兒子送出門的時候,她長久地站在門口,不斷地輕輕地揮手,直到兒子走得看不見了。

從那時起直到今天,這塊表梁萬俊一直珍藏著。時常拿出來看看,上上弦,貼到耳邊聽聽它清脆熟悉的走動聲??吹奖?,就仿佛看到母親溫和平靜的面容。

后來,梁萬俊終于得知了武裝部長的姓名,并且在一次探家時專門去看望他。武裝部長已經退休,他完全不記得面前這個小伙子了??粗媲斑@位玉樹臨風般的年輕飛行員,老部長說:試飛這個職業很有風險的,你后悔嗎?

梁萬俊說:有風險,更有挑戰。當試飛員是我一生最正確的選擇。

1998年,擁有豐富飛行經驗的梁萬俊,從某飛行團副團長的崗位上來到試飛部隊。

飛行是高難度職業,試飛更是難中之難。飛行試驗涉及飛行力學、空氣動力學、航空發動機、自動控制、航空電子等多個學科專業。一名普通飛行員要成為試飛員,必須經歷4~5年的錘煉。他刻苦鉆研軍事科技和航空技術理論,搜集整理了上百萬字的航空資料、上千張飛機結構圖片,有數篇文章在國內外航空雜志發表,成為熟練駕駛6種機型的高素質試飛員。

試飛員被稱為“懸崖邊的舞者”。多年的試飛生涯中,他先后遇到慣導故障、航電故障、供氧故障等險情數十次,都以過硬的心理素質和精湛的飛行技術化險為夷。

梁萬俊所在的試飛部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群體,承擔著我國自行研制的新型戰機科研試飛重任,曾有多名試飛員壯烈犧牲。梁萬俊向老一輩試飛員看齊,每次執行高難度高風險試飛、參加飛行表演等重大任務都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幾年來,他圓滿完成了國產最新型戰機火控系統定型、某型系列戰機鑒定、國產某新機首飛等數十項重大科研試飛任務,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在中國空軍的飛行員隊伍中,像梁萬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職業特點及工作性質的要求,他們雖然擔負著現代人類社會中最具挑戰最崇高的工作,卻又都是默默無聞的。如果不是那一次驚天之舉,梁萬俊的名字像大多數中國空軍試飛員一樣,并不被人知曉。

成年后的梁萬俊很好地秉承了母親沉穩內斂的性格,按照妻子王文敏的話說,“他性格沉穩,心理素質好,反應靈敏,應變能力強,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少見到他大喜大悲,別人十分激動的事,他往往只是一笑而過?!?/p>

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良好的心理品質,才使他在試飛時始終保持沉著冷靜,這也是促使他成為一名優秀試飛員的重要保證。

現在我們回到梁萬俊發生特情那天的現場。

幾秒鐘前梁萬俊向指揮員報告,他要把飛機帶回去。

但是,飛機的高度在下降,機上的梁萬俊和地面監控都看到,油量表的指示在異常迅速地下降,但油卻輸不到供油箱。情況越來越嚴重。

雷強迅速查看著各種監控數據,人們在他擰緊的眉頭上看到了步步臨近的危機。同在塔臺的研究所的老總眼里含著淚,聲音顫抖地說:雷頭,跳傘吧——他哽咽著沒有說出下半句。

雷強的眼睛血紅,一向脾氣剛烈的他聲音很大地吼了一聲:聽我的!

巨大的飛機向機場上空逼近。機場上,所有應急車輛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兒。指揮塔臺里靜得讓人窒息,只聽見指揮員下達指令的聲音:“保持好飛機狀態,控制高度、速度,作好迫降準備?!?/p>

失去動力控制的飛機在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問題,沒有人能夠預測得到。

梁萬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將飛機空滑回去,必須準確地通過高度來換取速度,用勢能來換取動能。但這一切必須十分精準,百分百準確,正常的飛機降落,可以修正方向和速度,實在不行,還可以拉起來復飛。但此刻,失去動力的飛機沒有可控余地,稍有差池,沒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飛機滑到機場1400米上空。

藍藍的天空,隱隱傳來一陣空氣的撕裂聲。轉瞬,一架失去動力的戰機驀然闖來!

霎時,機場上,塔臺里,數百人仰頭矚望,一雙雙眼睛焦灼地盯住飛機!

在所有人心跳如鼓的當兒,雷強的聲音聽上去還是那么正常:保持好狀態——

梁萬俊冷靜沉著地調整飛機的狀態,在指揮員的指揮下,小心地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為迫降爭取每一秒的時間。

雷強:可以下降高度了,放起落架。

梁萬俊下降高度,放起落架。

雷強:起落架好的。對正——

梁萬俊對正跑道。

再對正一點,左翼……

近了,更近了……轉眼間,梁萬俊駕駛的戰機俯沖直下。下落航線與跑道呈70度夾角,但此時飛機的速度在400公里/小時左右,遠遠大于正常值,大速度落地,飛機沖力過大,但凡操作上有丁點失誤,飛機就可能沖出跑道,翻滾墜毀。

地面上,飛機設計師、生產人員、試飛指揮員、地面保障人員一齊屏住了呼吸。

13時44分,戰鷹陡然降落,在進跑道450米處接地,接近跑道的一剎那,機頭一昂,“哧!”輪胎下飛出兩股白煙。

“放傘!”雷強及時喊話,聲音加大。

他的話音未落,一朵傘花在飛機尾部猛然綻開。然而,飛機沖勢只是略減,依然朝跑道盡頭狂奔。

“拉應急!”雷強的指令一連串跟上。

“剎爆!”一陣刺耳的尖嘯,輪轂在水泥跑道激起兩條刺眼的火龍!巨大的速度下,一側輪胎爆破。

500米、800米、1000米……飛機一氣沖出1700米,在距離跑道盡頭300米處戛然停住。跑道上,留下兩道464米的黑色擦痕。

好著呢——這次,梁萬俊從“雷頭”簡單的一句話里聽到贊許。

“成功了!”“成功了——”聞迅而來的人們歡呼著從各個角度向機場沖去。

梁萬俊走下座艙,飛機總設計師與他緊緊擁抱,激動地說:“你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

試飛員為什么拒絕跳傘?丁玉清說,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就絕不放棄。

蘇-27的設計師對該型飛機有兩個判斷:一是認為這種飛機不可能進入尾旋;二是認為一旦進入尾旋就改不出來,只有棄機跳傘。但是曾經有一次,一架蘇-27在西伯利亞上空進入尾旋,飛行員跳傘后,這架沒有飛行員的飛機居然自己改出了尾旋,直到耗盡燃油才墜毀。說到大名鼎鼎的“眼鏡蛇機動”,本來也是一次非常危險的尾旋先兆,最終能成為一種震驚世界的特技動作,是普加喬夫的意外發現。這一次,梁萬俊這驚天一落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罩袘饳C燃油完全漏光,發動機停車,距機場20多公里空滑迫降成功,這在國內外航空史上罕見,為試飛員處理類似險情創造了成功先例,將成為罕見的事例進入飛行教材。飛機成功返回,不僅挽救了價值上億元的科研樣機,更飛出了新機優異的空滑性能。如果梁萬俊和雷強當時不堅持,一切都化為烏有。

梁萬俊成功處置國產某新型科研樣機重大特情,榮立了一等功,軍委首長稱贊他是“思想、技術雙過硬的優秀試飛員”。

特情發生后,空情處置時的錄音,后來作為特情分析播放。在對梁萬俊作事跡采訪時,有關方面把這段現場原始錄音向所有媒體公開了。這使得許多行外人能夠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作處置,什么叫作心理品質。我是在控制室聽到的原聲帶,比起翻錄的錄音,更多了許多豐富細節——連現場的呼吸聲都聽得見。

錄音的文字如下:

xxx(梁):現在(高度)場高4800。

1號(指揮員):能不能看見機場?

xxx:可以。

1號:按迫降航線做。

1號:到3轉彎位置,高度保持2500。

xxx:明白了。

1號:保持好下降速度420。

xxx:現在速度410。

1號:對的,保持好。把油泵的電門關閉一次再打開。

xxx:現在發電機故障。

2號:主交發報故。

1號:保持好速度,保持好高度,保持好下降率,距離不要遠,位置不要超過3轉彎。

1號:檢查一下電源電門是不是都在打開的位置。

xxx:都是打開的。

1號:明白了,你可以把交發關一次再打開。

xxx:好的,我把直發關一下。

1號(雷):可以,把直發關了打開以后可以把交發關一下。注意檢查液壓,檢查應急泵電門是不是打開的。

xxx:打開的。

1號(雷):盡量少動駕駛桿,注意用應急放起落架。

xxx:明白。

1號(雷):注意檢查液壓,放起落架的時候駕駛桿不要動,你電源出故障了,電壓不夠。

xxx:不行了,已經停車了。

1號:正常放起落架,趕快把起落架放下來。你現在高度?

xxx:高度1800。

xxx:距離11公里。

1號:可以稍下降點高度。

xxx:我再向里面轉一點再說。

1號:好的,我看到你了,稍向里面轉一點。

xxx:我現在速度380。

1號:速度不要再小了??梢赞D,可以下降,保持速度400,你進場沒問題。

xxx:明白。

1號:保持好速度,看到跑道轉,很好,沒問題。帶住,柔和,柔和,好,放傘!好,傘好了,不行用應急——

1號:拉一把應急。

1號:保持好方向。

1號:注意方向,輪胎爆了。注意保持直線——保持直線。

xxx:好了,停下了。

1號:把所有的電門都關了。

xxx:明白了。

從頭到尾,梁萬俊的語氣平平靜靜,話筒里的聲音高低大小幾乎完全沒有變化,一般情況下人在緊張的時候呼吸會急促。指揮員們都聽到過從話筒傳來的呼呼的喘氣聲。但梁萬俊沒有。

一聲也沒有。我有點不相信地把錄音音量調到最大,我甚至捕捉到了雷強身邊雷達波掃描屏幕的吱吱聲,也沒有聽到梁萬俊任何的喘息聲。

當初,同我一樣驚詫不已的記者們見到神情淡然的梁萬俊,有了如下的對話:

記者:試飛樣機價值上億元,出現險情精神壓力可想而知??墒俏覀兎磸吐牣斕炷愫偷孛嬷笓]員的對話錄音,好像跟平時沒有什么區別,為什么?

梁萬?。ㄎ⑿χ航o你們講個小故事吧——我兒子剛出生才幾個月時,我抱著他下樓梯??赡苁莿偖敯职痔吲d了吧,不知怎么我一腳踩空,和孩子一起從樓梯上滾了下去。那一瞬間,我心里一驚,下意識地把孩子緊緊地抱在胸前,然后收腹、低頭,順勢一滾……結果,孩子一點事也沒有,還在我懷里睡著。我胳膊、膝蓋都摔破了,血肉模糊,把我愛人和岳母嚇得夠嗆。事后我和她們開玩笑說,作為試飛員,關鍵時候就要“保住最重要的東西”。用這個小例子說明你的問題,試飛員在關鍵時候肯定什么也來不及想。你如果非要問我這個時候想什么,那就是這句話——“保住最重要的東西”。

記者:你所說的“最重要的東西”在試飛中是指什么?

梁萬?。阂患芸蒲袠訖C是無數科研人員心血和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幾代航空人的夢想,一旦被我在試飛中摔了,摔得面目全非、七零八落,要準確分析事故原因就很難。如果分析不準,就容易忽略真正的問題,投產裝備部隊就不知要出現多少危險。到那時候再來改進,代價就難以估量。退一步講,就算你安全飛回來了,但是由于你驚慌失措,應該取得的試飛數據沒有拿到,一個起落十幾萬元的科研保障經費就損失了。所以我理解,試飛員要把成功地、完整地帶回試飛數據當成“最重要的東西”,關鍵時候要像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保得住”! 我上天之前,飛行高度有兩個選擇,一個是1.2萬米,一個是1.1萬米。當時我征求大隊長雷強的意見。他考慮了一下說飛1.2萬米。他這個選擇實際上為我在出現特情的時候贏得了1000米的高度,這樣我才有足夠的高度空滑回來。

記者:你成功處理發動機空中停車特情,從20多公里外空滑著陸,無意中證明這種戰機具有較好的滑翔能力。這不僅讓設計師感到意外,也給戰友們日后處理類似特情增添了信心??墒?,這畢竟是你冒著巨大風險得來的。你怎樣看待冒險和成功的關系?

梁萬?。耗愕奶釂栕屛蚁肫鹞覀冊囷w員的一位同行——俄羅斯的試飛員普加喬夫。他有一次試飛蘇-28,飛機出現了大仰角失速。按理說,這個時候他如果把飛機扔了跳傘也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在大家都認為不可能挽回的情況下把飛機改成了平飛。這個動作就是大名鼎鼎的“眼鏡蛇機動”。所以說,這個特技動作的誕生就來源于一次極其危險的特情。普加喬夫了不起,就在于他不僅戰勝了風險,而且證實了蘇-28卓越的機動性能??梢?,作為試飛員,要把飛機的潛力挖掘出來,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止一次親眼目睹身邊的戰友犧牲。當年被燒焦的那片土地現在又是綠油油的一片??墒俏页3SX得,戰友的眼睛在看著我……

據說,當年薩倫伯格在確認所有乘客均已脫險后,最后一個走出機艙走上救生艇,上得岸來,抽完一支雪茄后他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說:“親愛的,剛才發生了一起事故?!?/p>

梁萬俊驚天一落架機返回,落地后只是像平常飛行回來一樣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說:“飛機沒油了。發動機停了。我飛回來了。今天飛完了?!彼Z氣平靜得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直到三個月以后,榮立一等功的梁萬俊被各種媒體包圍采訪,有不少記者提出要采訪“站在他背后的女人”時,妻子王文敏才知道。

王文敏是成都一家醫院的護士長。苗條修長的身材,開朗活潑的性格,與沉穩安靜的梁萬俊站在一起,怎么看都是有趣。在試飛部隊,這一對是人人皆知的恩愛夫妻,兩人只要有空就總是出雙入對,王文敏永遠在不停地說話,而梁萬俊是一副成竹在胸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姿態。

王文敏曾經在我面前說,以前他挺會說的???我有時候問他怎么你老不說話?他說好聽的都在結婚前對你說完了。實在問急了,他居然說:要不,我給你念一段小說吧!

他們相識是文敏姐姐幫的忙,姐姐和梁萬俊的姐姐兩個人是好朋友。經過她倆的共同謀劃,當年還是小王的文敏姑娘和還是小梁的梁萬俊認識了。小王姑娘是文藝型女青年,還有些小資情調,醫院又是男小資美小護們最集中的地方,有個翱翔藍天的飛行員男友,說不出的神氣和帶勁——何況還是那么有文采的,文武雙全了。

那時,文敏在成都,小梁在云南,兩人大部分時間是靠書信往來。小梁雖然嘴上功夫不行,可文筆不錯,字也漂亮。在信紙上沒少說好聽的話,這樣就把小王姑娘給吸引了。

一來二去的通信——另外再加上通BB機短信——等到準備談論婚嫁的時候,文敏提出,不能兩地分居,小梁同志很輕松地回答說:結婚后轉業就可以回成都。小王大喜,本來嘛,成都當時有兩家大的航空公司,也早就盯上了技術出眾的梁萬俊。但結婚后,當小王再一次提出轉業的事時,小梁同志只是呵呵一笑(那時候已經不用BB機而是打電話了):“我們部隊不讓我轉業。再說,你不是因為我是飛行員才喜歡我的嗎?”

這是文敏記憶中老梁唯一的一次“?;^”。

“梁副大隊長現在這么成功,你會不會有危機感?”我逗文敏。

“現在還沒有?!蔽拿粜α?,而后她又很感慨地說,“我們真是糟糠夫妻,從最困難的時候手牽手走過來的。你別看老梁話不多,但他要是對你好,就一門心思的,從心里心疼人?!?/p>

文敏剛懷孕時,有一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打開一看,全是老梁利用業余時間一筆一畫抄下來的孕育指南。孕婦應該注意什么?哪些東西能吃?如何調節心情?孩子尿布要疊多大?怎么抱新生兒?不僅有文字,旁邊居然還畫著圖解示范,鉛筆勾畫的大人、小人生動可愛。這件事被文敏反反復復夸了好多年。

那天晚上,文敏失眠了,她睜著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想心事。夜深了,她突然對丈夫說:“我特別巴望我快點老快點老——”

梁萬俊很奇怪:“人家都盼著永葆青春,你怎么還盼老?”

她說:“你比我大,我老了你肯定也老了,你一老就能退休了。你退休我就徹底踏實了?!?/p>

梁萬俊沉默了片刻,他當然知道,做飛行員的妻子對丈夫的特殊擔憂??瓷先诽炫梢粯拥钠拮?,內心也深深藏著同樣的牽掛。

“傻呀你呀——”他輕輕地說,“不能這么想,在一起的每一天,我們都要快快樂樂的?!?/p>

2005年2月,萬眾矚目的“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儀式在北京中央電視臺隆重舉行。全中國數億人目睹了這一天的頒獎直播。演播大廳,當主持人念到梁萬俊的名字時,一個身穿飛行服的年輕清瘦的人走向前臺,他神情安詳,臉上一縷微笑仿佛清風。

主持人深厚情意的聲音在偌大的大廳回響,這段堪稱經典的授獎詞多年之后仍然被人們反復提起:

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但是他卻有比鷹還要優秀的飛行技能。

萬米高空之上,數險并發之際,他從容鎮靜,瞬間的選擇注定了這次飛行像彩虹一樣輝煌。生死8分鐘,驚天一落,他創造了奇跡。

為你驕傲!

中國軍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試飛事業不會因為風險而停滯,總是在風險中前進、在失敗中崛起。誰能把風險變成機遇,誰就是成功者。

梁萬俊題字:

你必須每時每刻做好,并且盡量做對,因為你不知道生命中的哪一個時刻,會成為對你一生的評價。

【專業鏈接】 飛機發動機順槳

飛機發動機順槳是指在發動機空中停車后,把飛機的槳葉轉到與飛行方向接近平行狀態的操縱動作。此時槳葉順著氣流的方向使螺旋槳自轉,減小飛行的阻力。

第二章 兩個億的屁股

試飛員們屁股下面坐著的飛機,隨便拎出來一架,至少都價值一兩個億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空軍遴選出的第一批試飛員是在2006年,通過部隊推薦的方式,從全軍近300名報名的現役飛行員中選拔,有12人進入候選名單,這12人中,最后只有8人成為正式試飛員,可謂優中選優。

空軍某試飛部隊政委鄒仲春介紹說,戰斗機試飛員需要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一個是專業理論,包括航空和試飛理論;第二個是飛行技術,尤其是風險科目試飛當中的對飛行技術的一些要求;第三個是身體、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正確處置空中險情的最基本的素質。

隨著國防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越來越尖端的型號飛機頻頻問世,同一型號的飛機也在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戰過程中出現改進型。增強型、定型后的飛機的每一次改變依然需要重新鑒定試飛。最新的高精尖航空武器都出自試飛員之手。試飛員們屁股下面坐著的飛機,隨便拎出來一架,至少都價值一兩個億。所以試飛員們常常開玩笑地說:我們的屁股值兩個億。

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能有這樣的幸運。這是驕傲、自豪,更是使命和光榮。

【專業鏈接】 空警2000預警機

空警2000預警機,中文編號 KJ-2000,英文縮寫:E-2000,是中國自行研制并正式列裝中國空軍的大型空中早期預警控制平臺,搭載遠程相控陣雷達(Phased Array Radar),采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作為載機,2009年10月1日建國60周年大閱兵,空警-2000公開露面。該型飛機主要用于探測速度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標,擴充偵察能力,加強對電子情報、電磁情報、無線電情報收集,提高作戰效能60%以上。

如果把空警-2000型飛機的風險科目試飛的過程記錄下來,不需要加工,就會是一部驚心動魄的懸疑劇。這句話,是空警-2000型飛機試飛小組的試飛總師說的。

試飛小組成員們說的是:我們是一步一步拼過來的。

不要錯誤地理解這個“拼”字,試飛的“拼”,與普通意義上的對峙較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試飛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必須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警覺,隨時要與風險共伍,與死神對壘。

試飛是科學,是比一般意義上的科學更嚴謹更精確的系統工程,僅有信仰和勇氣,是完全不夠的。

2008年元旦前最后一個飛行日。早晨出來的時候,所有男人的老婆幾乎都交代了同一句話:今天飛完了早點回來?;丶页燥?。

對于試飛員們的家屬來說,能全家人一起吃餐飯,是件很難得很珍稀,因而很重要的事情。

起飛線上,聯合試飛機組在完成起飛前的最后檢查后,向指揮員報告。隨著一聲令下,駕駛員打開加力,加大油門,空警X飛機發出巨大的轟鳴開始滑跑。

當天要飛的科目是“地面最小操縱速度”。要求試飛員在試飛中要關閉飛機關鍵的右翼主發動機,以檢驗在這種人為制造的極端狀態下飛機的性能。在飛行計劃表里,它的等級標記是一類風險。

飛機滑動了,迅速加速。發動機噴口噴出的巨大尾氣令整個機場的空氣都在震動。

在滑跑加速過程中,突然,仿佛一個趔趄,飛機突然產生了劇烈的偏轉角,忽地向右側跑道外的草地沖去。左座駕駛員此時正手把著駕駛盤,腳蹬左舵,沒有操縱飛機改變狀態的能力,眼看著飛機以巨大的速度向前偏離——

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右駕駛劉學巖伸手準確地將舵控電門迅速扳到腳控位置,瞬間,飛機得到了響應,說時遲那時快,機頭”唰”的一下向左轉去,在跑道上留下了一個半圓形的輪跡。隨后,兩名試飛員通力合作,將飛機控制住。

事后,媒體在形容劉學巖完成這個動作的快速性上,全都用上了“以子彈出膛般的速度”這幾個字。

的確經典。

事后,在現場,人們看到,飛機離跑道邊線的距離不足半米。這意味著,如果劉學巖的反應晚上0.01秒,飛機肯定就會沖出跑道了。

現場能同時觀察到飛機發生這次嚴重險情的還有試飛院的GDAS(地面實時監控系統),由于時間太短,除了機上的兩位試飛員,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飛機險些就回不來了。

機場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他們走下飛機回到戰友堆里時,還像平時一樣與大家有說有笑。

但是那天回家的團圓飯是吃不成了。隨即召開分析會,技術人員將判讀出來的參數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人人都向他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重大險情化險為夷,激動之余,來不及慶祝,試飛總師朱增科在問題分析會上提出要求:“現在必須中斷風險試飛,立即著手清查問題?!?/p>

那個元旦沒人休息,來自全國的專家云集基地,就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集中分析研究。隨后,組成了攻關組,當然,最終他們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并有效解決了問題。

但是新年早已悄悄地溜走了,等他們終于可以輕松地走出試驗室,發現樹葉全綠了,春天來了。

這個忙碌的冬季里劉學巖還有一本“難念的經”。原來,他90歲的母親剛做完手術,他的愛人也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這樣,一個有病的老母親只能由一個有病的妻子照顧。無奈中的無奈,他只能請保姆看護。

好事的確多磨,在此之前,空警-2000型機的試飛曾數次出現狀況。

2006年12月15日,試飛員張海擔任機長的機組執行飛機進行雷達正常方式試飛任務。

10:08,飛機從D機場起飛。

12:55,機組接到指揮員“浩?!钡闹噶睿?/p>

“飛機直接返航?!?/p>

張海駕駛飛機轉向,同時通知機上科研人員關閉雷達,停止試驗任務。此時,距機場尚有360公里,飛行時間約為6分鐘。

但是,13:01,機組接到降落機場的指令,因為空域氣候原因,D機場無法降落,又要求他們 “備降Y機場”。

他們再次調整航向,轉角110度,雷達指示,此時他們距離Y機場還需大約5分鐘。

三分鐘后13:04,他們臨近Y機場,再次接到指令:“緊急備降Z機場!”

原來,連續轉場是因為天氣原因,之前他們要求備降的兩個機場都因大風先后關閉。

此時,飛機高度9000米,距Z機場215公里。飛機油量有限,這是他們可能備降的最后一個機場了。

但很快,機組又接到Z機場的通知:“本場有大風,30分鐘后機場關閉?!?/p>

“我20分鐘內到本場?!睆埡C組回答。

“本場跑道厚度只有0.16米?!盳機場塔臺通報機場跑道情況。

“我可以在草地機場著陸?!睓C組回答。

Z機場的降落條件立刻報了過來:場壓640,風向280度,風速8~10米/秒。

這個落地風速偏大。張海機組迅速確定著陸方法,決定采取應急程序。由機長張海操縱飛機,飛行員對外與指揮所、機場保持聯系,領航員利用GPS領航確定加入航線方法及著陸方法,空中機械師檢查油量,兼顧飛機狀態,一切應急工作分工明確、有條不紊!

“油量告警!”突然,告警紅色信號燈閃爍,顯示飛機余油數只有8噸;

“電子航圖周邊鍵工作不正常,無法正常輸入航線!”

“機場編碼錯誤,無法調用機場數據!”

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特情瞬間井噴式凸顯。

“按照無線電羅盤飛向備降機場!”張海果斷下令。

13:25,飛機在機組密切配合下,一次著陸成功,由于跑道長度限制,著陸后張海迅速啟動四發反推,飛機安全滑回停機坪。

回想這次“多災多難”險情頻仍的飛行,機組全體人員沒有一個人慌亂,在最危險的時候,也沒有人動議棄機而去——

2005年11月24日,閻良機場,當日天氣實況良好,張海擔任機長,帶領機組成員對空警X號飛機執行強度試飛任務。

12時40分飛機開車。12時50分飛機由東向西起飛。正當飛機加速,滑跑速度約為150公里/小時,空中機械師突然發現一號發動機的轉速下降至94%,同時一發、四發耗量表瞬間大幅擺動,燃油壓力低,紅色告警牌閃爍,而此時的滑跑速度已是180公里/小時,僅僅起飛18秒,發動機供油量變化已非常大,原本正常起飛耗油量約為6噸/小時,而此時一發、四發耗油量最大時為4.5噸/小時,最小時已不足1噸/小時,發動機進入強烈不穩定工作狀態。張海見狀,隨即果斷決策收油門,操縱飛機中止起飛,并及時滑回停機坪。

事后,由飛機公司、軍代表、試飛院發動機研究所、試飛部隊等單位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對故障原因進行了進一步分析。發現該機在此次飛行前為進行水平測量,將全部燃油從一號、四號發動機抽油接頭處抽出,造成再次加油時從防火開關到抽油接頭的管路內充滿殘留空氣,導致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燃油系統產生氣塞,引起燃油壓力脈動,燃油壓力低,紅色告警牌閃爍。

2009年4月1 0日,是試飛院成立50周年院慶前的一個飛行日,本來是個喜慶的日了,但這一天的試飛,聯合試飛機組所有成員又一次與“死神接吻了”。

試飛中,當以接近抬前輪的速度在跑道上滑跑時,飛機的主輪突然同時被“抱死”(輪胎轉不動)。飛機巨大的重量加上幾百千米的速度,瞬間,機下濃煙滾滾。面對突發險情,試飛員們沒有驚慌失措,但是,他們現在必須作出攸關生死的抉擇。如果中斷起飛,由于速度過大,飛機必然會沖出跑道。這時如果將飛機拉起,只有3臺發動機工作(該試飛要求關閉一臺發動機),加之速度不夠,將可能導致飛機拉不起來,就是拉起來,飛機也會因為舵面效應不足,離陸后狀態難以控制。

此時,機場上的人都清楚地看到了拖著濃煙的飛機,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時間仿佛一下子凝固了?,F在,沒有人能幫助試飛員,沒有人能拯救飛機,生與死、成與敗,全掌握在試飛員自己的手里。

不拉起飛機,飛機一定會沖出跑道;如果拉起,飛機還有一線生機,“拉起!”試飛員們下定了決心。試飛員們當下最希望的就是飛機能夠增速,他們推動油門,但此時飛機增速非常困難,因為地面與飛機輪胎的摩擦力實在是太大了。

飛機硬是拖著輪胎在跑道上蹭出130多米遠,巨大的摩擦將堅硬的跑道劃出幾道深深的黑印。突然,試飛員們聽見飛機腹部傳來“嘭”的一聲悶響,是輪胎爆了!

沒有時間了,拉起——

試飛員飛快推桿,嘗試著抬起前輪,飛機總算艱難地抬起了機頭,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小了一點,飛機的速度略微增加了一點,試飛員果斷再推桿,將飛機拉起。

飛機的速度畢竟不夠,升力不足,機頭雖然抬了一下,但龐大的身軀又落在了地面,兩個后機輪頓在了跑道上。試飛員還是保持著拉起動作,由于飛機與地面的摩擦力進一步減少,飛機再次離地,但隨即后機輪又第二次頓在跑道上,就這樣一上一下,飛機在跑道上來了個“6級跳”,顛了6次才終于頑強地在跑道盡頭處爬上了天空。跑道上,留下了6個深深的痕跡。飛機在跑道上這一連串的“6級跑”,令機場所有目睹者都驚駭得說不出話來——正是試飛員持續果斷的、不屈不撓決不放棄的正確操作,在最大程度上不僅挽救了飛機減少了機體損傷,也挽救了試飛員們自己。

由于飛機只有3臺發動機工作,加之舵面效應不足,機身雖然騰空而起了,但操縱起來仍非常困難。起飛后,飛機又產生了大坡度,向右偏去。面對一系列險象環生的情況,試飛員機組齊心協力,終于穩定住飛機。

隨著高度的增加,飛機的狀態越來越穩定了。

其實,飛機從剎車抱死到離開地面,一共才10秒時間,然而,機組成員感覺這是人生中最長的10秒。這其中任何一秒之內的任何一個操作失誤,都會機毀人亡。

同樣,如果機組人員有任何的恐慌,都會導致難以想象的后果。他們的飛行服早已被汗水濕透了。

飛機一離陸,機組立即起動4發,準備著陸。此時,塔臺由剛才的凝固一下子像是被引爆了,大家迅速分頭行動起來,為飛機著陸創造最佳條件。地面指揮員大聲通知空中和地面立即啟動應急程序,并要求飛機低空通場兩圈,讓地面觀察飛機的狀態,特別是輪胎的情況。

第一次通場,飛機的高度為100米,但地面沒有看清楚,要求再通場一次。

第二次通場,試飛員們下了狠心,飛機離地面的高度只有11米。地面終于看清了,通過無線電告訴試飛員:“左側機輪爆胎?!?/p>

這種險情,在中國飛行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鑒于飛機在近乎滿油的情況,按照降落要求,指揮員指示說讓他們先進行空中耗油。

劉學巖通過無線電明確地告訴塔臺:“不耗油,馬上落地?!?/p>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劉學巖此時清楚,雖然空中耗油可以減輕飛機重量,對著陸更加安全,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心態,在空中多停留一秒,就會增加一份不可預知的風險。飛機對準了跑道,準備降落了……

地面上,消防車、急救車等應急車輛已準備到位。

飛機以輕柔的姿態,如蜻蜓點水般滑向跑道。不愧是一個“老到”的機組!由于左側輪胎爆胎,他們以右側機輪先著地,并保持飛機2度的坡度。飛機上,兩名駕駛員齊心協力,共同保持住飛機姿態,領航員報速度,空中機械師報發動機狀態,配合得相當默契。當飛機穩定后,他們才將飛機的左輪輕輕地放下。

飛機”軟著陸”成功,飛機安全了,他們拼回來了!

正在試飛現場的試飛院葛和平副院長和郭平凡副院長迅速趕到了飛機旁邊,當機組走下飛機時,大家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此時,大家已沒有更多的話語,就這么緊緊地握著,好像一松開就會彼此失去一樣,大家的眼中全都噙滿了淚水。

他們就那么牽著手,互相緊緊地牽著,回到跑道上查看情況。

陽光很明亮,灰白的跑道上那條130多米長的拖痕和6個深深的黑色印跡,一覽無余。他們久久地站在那里,看著,風從他們身邊吹過,4月暖暖的陽光,跑道兩邊返青的碧草,預報有飛行的黃色標志旗——這一切是那么熟悉,卻又是那么親切。

試飛員們都不擅長抒情,過了一會兒,不知是誰先說了話:

“要我說,單從動作上講,今天的降落可以給咱們打5分?!?/p>

“反應也可以打5分?!?/p>

有人帶頭吹起了口哨,他們吹著口哨往回走。

春風將這優美的哨音吹得遠遠的。

那一次的特情發生完全沒有預兆。張海機組進行的是加油機的出廠試飛。

本來,試飛的科目完成得很順利,他們順利返航,向指揮室報告高度速度后,他們已經看見跑道那條灰色帶子了。

飛機加入著陸航線,放起落架,降低高度。高度降下來了,但起落架只放了一半就停了——此刻飛機保持著下降速度,轉眼間,飛機的高度越來越低,跑道越來越近,眼看著灰色的帶子升起,迎面而來,著陸點就在眼前了,但塔臺指揮員發現前起落架只放下了一半,還是沒有完全放到位。

“加油門帶桿!”危機時刻,張海果斷選擇了復飛。

復飛通場進行第二次著陸,然而起落架還是放不到位。眼看天色越來越暗,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張海意識到,看來問題是一時解決不了了。張海心里念叨的同時思考著接下來的處置措施。

棄機跳傘還是嘗試著陸?一番考量之后,張海選擇了嘗試著陸。

“最后,前起落架放了一半,沒全部放下來,沒上鎖,就是隨時可以收起來,就這樣落地了?!睆埡]p描淡寫地說到。

“當時喇叭叫得也挺嚇人的,如果機頭直接觸地,我腿就沒了,因為我坐在前面?!弊詈筮@一句,他是輕聲說的,在我,卻如同雷震。

落地后查明,起落架裝置中一個膠管里塞了個鉚釘。這小東西像蘑菇一樣來回滾轉著,最后被卡住了,造成了起落架放不到位。

一個小小的鉚釘,卻可能陰險地成為一樁驚天事故的隱患。聽到這個故事,我倒吸一口涼氣。

試飛員面對的特情,千變萬化,千奇百怪。

試飛部隊長陳章,給我講過一件事,在此我將時間地點前奏什么的略過,只講主要的:

那一次陳章大隊長遇到的危險是在地面——那天他試飛殲教7,他開車滑出時,發現飛機的擋板推起來比平時費勁——這完全是一種手上的感覺。類似于我們開車時說的方向盤比平時偏重或者是偏輕,這種感覺必須是對此型飛機極端熟悉的手感才能覺出來——因為你沒有現實的可比性,你只能與自己記憶中的狀態比較。

陳章毫不猶豫地報告指揮臺,要求重新檢查飛機,終止起飛,然后他把飛機滑回來,直接進庫。說一聲“飛機有問題”,然后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他的描述指點下,機務人員并沒有花多少工夫,就找到原因:原來是飛機在安裝時有塊擋板沒放到位,位置差了一點兒,擋板就把推桿頂住了,出廠檢查又沒能查出來。

看似一點小小的位置誤差,卻是巨大的隱患,如果陳章忽略了這一點感覺,繼續起飛的話,這架飛機絕對飛不回來了。

對于陳章來說,類似的飛行中遇到特情是常有的事,這件小事他只是按習慣記錄在飛行記錄本上,回家并沒有提起。到了年底,飛機公司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出于感激,廠家在會上提起這件事,要求地面各部門人員一定要細心謹慎,盡職盡責。

陳章的愛人就是這家公司的。坐在會場里聽著聽著,當場就哭了起來。

陳章來自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地方——安順。這個有著美好愿望地名的地方,的確,試飛員們用他們的卓越給予了最好的注釋。

試飛員鄒建國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年的8月,他和試飛員張貽來駕殲轟7(飛豹)執行出廠試飛前的滑行任務。前艙張貽來,后艙鄒建國。在得到起飛命令時,飛機開始滑行,滑出后在跑道滑行,塔臺里的指揮員目測就能看到飛機在漸漸右偏,前艙的張貽來看來是在修正,但飛機依然側偏,后艙的鄒建國用無線電呼叫前艙,沒有聽到回應,他立即切換操作,一邊呼前艙,一邊減速,并對飛機進行了糾偏,在這短短十幾秒的操作中,他感到了頭暈、呼吸急促。

鄒建國毫不猶豫地一把扯下了氧氣面罩。

他沉著地向指揮員報告,同時操作飛機回轉,一邊繼續呼叫前艙試飛員。他看到,前艙試飛員的身體已傾向一邊,處于側倒狀態,他判斷前艙是昏迷失去知覺了。

在飛機返回途中,他迅速將張貽來的情況報告地面,飛機停穩后,醫護人員和設備直接抵達舷梯下,座艙門一開,立即施救。

后來的事故調查發現,造成試飛員昏迷的原因是,飛機氧氣系統錯誤地儲存了工業氮氣(氧氣含量低于1%),試飛員吸入過量氮氣造成急性缺氧而昏迷。腦缺氧昏迷造成的腦損傷是以秒計算的,時間越長,損害越大且不可逆。由于鄒建國及時發現報告,地面救助及時,為實施對前艙試飛員的搶救提供了寶貴的時間,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發生,挽救了國家財產,挽回了戰友的生命。

這件匪夷所思的事故,很長時間后還被試飛員們常常提及,工廠方面更是對當事人作了嚴厲的處罰并警醒全廠。如果不是鄒建國快速反應,再過十幾秒,他也會陷入昏迷,而此時飛機如果離了地,絕無生還可能。

作為資深的優秀試飛員,鄒建國的名字真正為世人所知是在2012年11月24日,這一天,中國航母艦載機殲-15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攔阻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降落在“遼寧艦”甲板上,由海軍飛行員戴明盟首降成功。這一驚世之舉受到全世界空前關注。

2013年7月1日,著艦指揮員鄒建國順利通過航母資格認證,鄒建國成為我國首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和著艦指揮員。

同年8月23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給鄒建國記一等功。

與戰機在陸地機場起降相比,在航母平臺上起降難度要大得多。即使一艘排水量達10萬噸的航母,其飛行甲板面積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但在空中飛行員看來就像一張小郵票。而且,航母飛行甲板跑道長度僅為陸地機場的1/10,面積只有其1%。雖然航母甲板總長有300多米,然而能夠提供艦載機起飛著艦使用的距離只有百米左右,僅為陸上跑道的1/15。海面上沒有參照物,海天一色,同時風向、風速復雜多變,不規則的氣流會嚴重擾亂飛行軌跡。航母行進時,運動要素復雜,在涌浪的作用下,飛行甲板可能會沿著前、后、左、右、上、下六個方向進行運動,飛行員無法完全感知現場環境,要將一架重約30噸的加速飛行的戰斗機降落在一張“郵票”大小的甲板上,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艦載機指揮員(LSO)能否及時發出指令,及時準確地引導飛行員修正航線軌跡、調整下降姿態,成為艦載機能否安全著艦的制約性因素和基本保障。

美、俄、英、法等擁有航母的國家中,LSO著艦指揮官從成熟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中產生。他不僅飛行技術要讓其他艦載機飛行員欽佩和信服,還必須具備優秀的指揮組織能力。同時對飛機的狀態和性能、飛行員的技術特點和性格秉性必須十分了解,才能在第一時間指揮艦載機安全著艦。因此,培養一名合格成熟的LSO著艦指揮官十分不容易。

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艦載機著艦指揮員,網絡上鄒建國被熱愛他的軍迷們稱作中國第一個“手眼通天”的人,意思是他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發現飛機偏差并提醒飛行員修正著艦航線。因此,說他“手眼通天”實不為過。

回到空警—2000飛機在機場跑道“6連跳” 那一天。當天,為了慶祝這次絕無僅有的死里逃生,試飛單位專門舉行了一個特別的宴會,一是慶祝感謝,二也是幫助他們放松一下情緒。在飯桌上,試飛員們與保障試飛的機務人員有說有笑,開懷暢飲,有兩個小伙子還揮著筷子高歌一曲。

老實說唱得實在不好聽,所以平時不怎么敢唱,今天喝了點酒,放開了。

他們快樂得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不像是從鬼門關走回來的。

那天晚上回到家的劉學巖在家門口徘徊了兩圈,大聲吼了幾嗓子才進門 ,進了門就奔衛生間,反復仔細地刷牙,妻子李春英是護士出身,平時嚴格限制他喝酒。

第二天沒有飛行任務,劉學巖打開電視,他喜歡追劇,可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長,平時飛行難得有時間看,所以他幾乎從來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部電視劇。

劉學巖用一種最舒服的方式側在沙發上,眼睛盯著屏幕,他不知道李春英何時坐到了身邊,平時她是很少看電視的,弄完孩子做完家務,她會吵吵腰酸背痛的,他會再看一會兒讓她早睡。

不知是今天的電視有點精彩,還是好久沒有放松過了,劉學巖守著電視機半醒半睡地看著,李春英就在他身邊坐著,一言不發地陪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夜有些深了,劉學巖感覺到了這沉默的異常。試飛員的腦子是用來思考的,他一下子坐直,只想了十秒鐘就明白了:今天是妻子的生日。

他再一次看表,是11點53分。

這個時間,所有的超市都關門了。

晚上,劉學巖在夢中突然大喊:“拉起來,速度不能再小了!”身子一下子從床上彈了起來,又倒下,繼續睡。李春英被他嚇了一大跳,醒了,再睡不著,她坐起來,久久地望著他。

寂靜的夜里,一切都沉默不語,李春英慢慢地對著熟睡的丈夫說:其實也沒啥要慶祝的,只要你在天上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我就知足了。

無獨有偶,這個晚上,空警-2000飛機的試飛總師朱增科也做了同樣的夢,也在夢中被驚醒,大喊了一聲“輪胎爆了,危險!”

這個四十多歲,身高1米87的大個子,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說話辦事向來井井有條。在這個型號中,他和許多參試人員一樣,頭發明顯比一年前白了不少。

【專業鏈接】 高空失密

高空失密:飛機在快速改變飛行高度時,如果座艙沒有密封加壓,氣壓在短時間內快速減少,這種現象稱高空失密。高空失密后壓力與含氧量的快速改變會導致飛行員體內的壓力和體外不平衡,出現耳膜出血甚至快速昏迷等身體異常情況。是一種危險的情況。

第三章 機場上的福爾摩斯

一進機場,不管是機上還是機下,他五官全部像雷達一樣張開,每個細胞都高度敏感。

試飛部隊長張新文有個外號叫作“福爾摩斯”。

2013年7月15日晚,一個夜涼如水的日子,我在空軍某院校的小教室里見到了張新文。

飛機嚴重晚點,又經過將近3個小時的長途驅車,走向小教室的時候,我擔心采訪對象等急了,負責聯系的小李說,沒有關系,他們在打撲克牌。

試飛員們的打牌法你肯定沒見過。小李說,說是打牌,其實是在猜牌,他們每人摸一手牌,規定留下5張,然后按規定順序出牌,出牌的時候,只報牌號且只報一次,不準亮牌,牌下來就不準收回,誰最先打完,就為贏家,本局結束。

這太有意思了,相當于打盲牌。普通人,常常需要將打出的牌翻看,以此來分析對方手中的內容。試飛員們的這種打牌法,完全考的是記憶力和主觀推理。

見我進來,他們立刻起身,要收牌,我趕緊說,這一把打完,讓我也見識見識。

這把已經完了,三人中的高個子說,我還有兩手牌。

另一個中等個子的說,你那么肯定?萬一我有大王呢?

高個子笑了,說,這把大王根本沒上場。大王到現在還沒出那就是出不來了。

中等個子翻開了桌上扣著的底牌, 果然,一張大王在里面。

真夠神的。

我點著高個子說,你就是張新文?

他笑起來:介紹一下,這兩位是在我們這里上課的教員??床怀鰜?,作家的眼力不錯嘛。

我說,他們臉上沒有陽光的味道。你有。

面白、體健,風姿溫雅親和的張新文,遠比福爾摩斯那個英國佬英俊多了。但我知道,這個稱號不是形容姿態,而說的是他細致縝密而且記憶力極好,善于發現飛行中的問題。

張新文用了簡單的一句話概括試飛員的工作,他說,試飛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任務不同,風險程度也不同。不管哪一種風險程度的科目,試飛員要做好的是:作風嚴謹。準備充分??焖賾獙?。

嚴謹的作風就是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和程序完成動作。

充分準備是全面分析科目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及解決處置方法。

快速應對是指優秀的試飛員能夠在第一時間正確判斷是什么問題,問題出現在哪一部分上。這要求你必須對飛機的各部分性能都十分熟悉。前兩條是最后一條的必要條件。

那天張新文駕駛飛機在高度7000多米的位置,突然間他感到耳膜產生了劇烈刺痛,同時眼睛發脹,腹部也有些疼痛,他馬上意識到:飛機失密了!

空氣中的大氣壓是隨著高度變化而變化的,坐車快速上山下山和坐過飛機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高度差快速增加時,會有耳鳴耳痛的感覺,普通人坐民航班機,當飛機開始下降高度準備降落時,這種感覺會比較明顯。盡管民航班機機艙是加壓了的,但在高度變化太快時還是會有生理反應。

高空失密,指戰斗機在快速改變飛行高度時,如果座艙沒有密封加壓,氣壓在短時間內快速減少的現象。戰斗機在高速飛行時,高空失密會導致飛行員體內的壓力和體外不平衡,出現耳膜出血等癥狀,甚至快速導致昏迷。

此時,張新文的飛機在7000米高空,在這個高度上空氣密度不到正常值的一半,如果失密,幾十秒之內人就會因為大腦缺氧而休克,必須迅速將高度下降到4000米以下的安全區。他立即指示機組成員帶起氧氣面罩供氧后,向塔臺報告飛機所在高度,并迅速辨認周圍環境,下降飛機高度。他們忍受著因失密和失重給身體帶來的極度不適,以每秒40米的速度火速下降,終于在70秒后,到達安全空域。

飛機落地后,早已等候的航醫立即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有兩個年輕的機務人員耳膜已經嚴重充血,如果當時失密后,張新文反應慢幾秒,一來他自己可能昏迷,二來就算還能執行操作,那么也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下降高度,而人體的承受能力根本適應不了那么大的下降速率,極可能造成內部臟器、耳膜、肺部不可逆的損害。

也就是說,如果當時張新文的判斷或者操作反應慢上幾秒,輕則終身損害,重則機毀人亡。

就像張新文在牌桌上能“感應”到牌一樣,在工作中的張新文,常常被人用欽佩的語氣說:他福爾摩斯一樣的感覺太到位了。

技術員將科研單位提供的某型飛機的飛行任務單交到張新文手里,轉身就要走,張新文喊住了他說,等一下,這表要動一下。技術員很詫異,任務單好幾頁紙,三兩秒的工夫,張大隊長就看完了?

張新文指著第一頁上那張表,說,不用看完,我一看這些科目就知道排得還不夠科學。

這上面排了8個架次,我覺得不需要這么多,這樣,請相關人員來一起開個會吧。

會上,張新文說,任務安排不太合理,應該能在不減少科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可飛天氣,合理統籌調整,把同類科目進行合并。

“我們把飛機飛到8000米,如果只是試驗一個小科目下來再準備另外一個場次,這樣既耽誤時間還浪費經費,我們看看怎么一起來調整下這個任務單。如果一次飛行按3個小時算的話,一般飛機到位后,我們爭取2個小時去完成一般科目,剩下1個小時的余度開展第二個不需要重新落地起飛的科目。這樣8個架次我們爭取飛3個架次就把全部科目試飛完?!?/p>

與會者大喜,一致同意。

最后,張新文他們只用了2個架次,就完成了任務單上全部科目的試飛任務。

公司老總給我算了一筆賬:“如果1個場次按照2個小時到3個小時算,每小時的油量費、地面保障費、航務管理費加上其他人員費用,算下來一個場次大概得需要十幾萬元的費用,少飛了6個場次總共節省約100多萬元的經費?!?/p>

天哪,100多萬!

一個小會,小半天的時間。

“不僅如此,最為關鍵的是為接下來的科研試飛項目贏得了金錢無法衡量的寶貴時間?!崩峡傉f。

試飛員們太行了。

2015年2月4日,臺灣復興航空的墜機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事件回放——

2015年2月4日10時,臺灣復興航空輕型民航機B22186從臺北飛往金門,在起飛后不久,10時56分,客機離航道側飛與地平線垂直90度,掃過環東大道高架橋,迫降南港經貿園區后方的基隆河,機身斷裂,飛機殘骸散落在國道上。截至2015年2月7日17時30分,搜救人員已尋獲墜機中的55人,其中15人受傷送醫,40人罹難,另有3人失聯。

2015年2月10日,臺灣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空難調查初步資料,稱飛機起飛后約36秒,2號發動機(引擎)自動順槳;又經約46秒,該1號發動機被關斷。2015年7月2日上午,臺灣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2·4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墜河事件”事實資料報告,其中包括駕駛員關錯引擎的照片。

張新文就遇到過一起順槳事件。

2011年的一天,張新文帶領機組試飛某型飛機時,出現一臺發動機無征兆順槳。這個故障之前沒有遇到過,廠家和技術員認為是偶發。但張新文憑借多年試飛經驗,他感到這次特情不是偶發現象,如果不加以解決,必將成為隱患,影響部隊的飛行安全。他與廠方負責人鄭重交涉:“要是對這次順漿,查不出個1、2、3來,對不起!同批次的飛機一概停飛!”

一次偶發的事故如此大動干戈,外行人可能極不理解,但張新文如此肯定,廠方負責人不敢松懈。為查清原因,明確責任,公司派質檢人員專程趕到生產發動機的工廠,全程跟蹤查找問題。經發動機層層分解排查,最終發現導致發動機停車的原因,竟然是發動機內部的一個小墊片(膠圈),外形尺寸超出了標準規定的公差范圍。

非常令人驚異的是,這個誤差僅僅只有0.04厘米。但正是因為這個小墊片的這點小誤差,引起發動機軸在連續運轉過程中漸漸產生偏軸,偏軸到一定程度后產生的側力導致發動機抱死,最終發生無征兆順槳事故。

檢查結果通報后,張新文窮追不舍:“墊片生產超差的原因又是什么?”

又查。原因很簡單:切割刀具被磨損,未及時發現。

“為什么沒有及時發現?”

“這架刀具上一共生產了多少不合格的墊片?有多少發動機裝上了這種墊片?如果一架飛機的四臺發動機全部裝了這種墊片,如果是十架、幾十架呢……”張新文一席話讓在場的人后背直冒冷汗!

經過詳細調查,廠方及時處理好了全部可能有問題的飛機,張新文的一個“神感覺”,避免了重大安全隱患。為此,廠方進行了深刻反思,進一步正規嚴格了各項制度,挽回了巨額損失。

這個試飛員的感覺太神了。熟悉張新文的人都這樣說。

像這樣的“神感覺”常常被人提起——

在一次正常試飛過程中,對飛機狀態十分敏感的他,感到飛機有低頻上下抖動,并聽到“啪、啪”聲不斷,也就是所謂的“卡拉昆侖之音”,而當時同機的其他機組人員卻無人感知。降落以后,張新文找到機務人員說:把頂部的圓盤檢查一下,看是否固定好。

機務一查,固定圓盤的14個螺釘,7個是松的,徒手都可以卸下來。

另一次,一架飛機落地時,飛機在跑道上滑行跑偏,一旁的張新文看見后,當時就對在場的廠方負責人說了句“把胎壓檢查一下”。

負責人看了他一眼,立刻親自跑去告訴機務。檢查結果,兩側后輪胎壓果然不對,不過,壓差僅為0.02。

這個數字讓機務人員佩服極了。

有人問張新文,你是怎么判斷出來問題在胎壓上?

張新文解釋說:導致飛機跑偏的原因眾多,他是快速排除法——機場跑道質量沒問題,這里的跑道他很熟悉;飛機落地時沒有側風,他當時在現場這一點也清楚;發動機運轉正常,他對發動機的聲音太熟悉了,飛行員之前也并未報故障;飛機兩邊對稱,那么可能導致跑偏的原因,要么是前輪沒在中立位置——但這可能性不大,并且檢查不便——再就是后輪胎壓不一致,于是他要求廠方先檢查胎壓。

像這種小事,發生在張新文身上的還有好多。

空警-2000試飛初期,張新文敏銳地發現飛機有飄的現象,他給廠方建議在飛機尾翼的尾端加兩個短板,增加之后果然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

還有一次,一架飛機剛一啟動,就發現前軸輪松,常規應對措施是緊一下軸承。但張新文建議他們再檢查一下中立機構。機務很信任他,跑去把飛機前置起來,再把中立機構拆開一看,果然,一個鋼珠破損。

事后機務問起,張新文淡淡地說“聽聲辨位”。

出現類似的硬件問題,一般都會有異樣的聲音。雖然極輕微,而且可能一閃即過,但任何一絲細微的異樣聲音都逃不過張新文的警覺。

一進機場,不管是在機上還是機下,他五官全部像雷達一樣張開,每一個細胞都高度敏感。

武俠小說中的劍客,始終追尋“人劍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飛行界,“人機一體”也是飛行員們夢寐以求的。我想,福爾摩斯一樣的張新文就達到了這種境界吧!

第四章 千金不求,萬死不辭

生命與價值體現在每一個瞬間

不懼死亡是試飛員面臨的第一關卡,對于常人來說無法逾越的障礙,對試飛員來講僅僅是“及格線”。真正的艱難并不僅在于和死神的對決,而是對新技術、新裝備的了解和掌握。正如李中華所說:“開最新型的飛機,做最驚險的動作,出最有分量的結論,這是試飛員的責任?!眱H僅只有大無畏的精神和赤子情懷是不夠的,沒有與時俱進的學習,不僅沒有我們英雄的試飛群體,更沒有我們當前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的戰斗機群。

如果說,第一代試飛員是勇氣型的,第二代試飛員是技術型的,那么,現在的第三代試飛員則是專家型的。他們不僅是新型戰機的試飛者,也是設計研制的主要參與者,時代在變,技術在變,試飛員也要隨之改變。一名優秀的試飛員,不僅是科學的冒險家,還是航空理論的探索者、飛機設計的參與者和飛行的先行者。所以新時代的試飛員有個更準確的稱呼,叫“飛行的工程師”。一架新機試飛,涉及飛行的幾十個專業領域,需要有信息學、工程學、電子學等十幾門學科知識的支撐,這些都是試飛員必須掌握的知識。試飛員的能力和素質直接關系到飛機的品質。新型飛機發展越快,科技含量越高,其中的風險性也越大。航空科學的每一次突破,都以試飛員技術突破為基礎,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達到更高的科學境界。

對于試飛員們來說,生命的價值體現在每一個瞬間。

2003年10月21日,空軍某試驗基地,一架國產新型戰機殲-8F呼嘯著直射藍天……十幾分鐘后,戰機到達預定空域,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戰機的飛行狀態,屏幕前的指揮員、總裝備部和空軍機關的領導同志、有關科研院所的飛機專家、導彈專家和各類科技人員等,都在期待著一個重要時刻的到來。

今天陳加亮要進行的是某型導彈的發射試驗。

這時,無線電傳來了試飛員陳加亮的聲音:“報告1號,導彈準備完畢,允許發射?!?/p>

“可以發射?!敝笓]員發出了命令。

“明白?!?/p>

只見萬米高空的機翼下突然噴出了一條耀眼的火龍,出乎意料的是,這條火龍并沒有像事先預想的那樣直奔攻擊目標而去,而是仍然懸掛在機翼上。

指揮中心每一個人的心頓時懸了起來。還沒等人們作出反應,飛機突然側偏飛出了監控的視線,空中的陳加亮準確作出判斷:“報告1號,導彈未離梁,飛機側偏?!?/p>

已經點上火的導彈未發射出去,還掛在導彈架上,導彈點火受力導致飛機側偏——這一驚人的故障現象,在地面的靜止狀態顯然是無法模擬更無法預知的。人們不敢想象那將是一種什么后果。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按應急預案處置?!敝笓]員果斷地下達了實施應急預案的命令。

“明白?!笨罩械年惣恿羺s超乎尋常地冷靜。

飛機已在導彈巨大推力的作用下產生嚴重側偏,就像是一匹突然脫韁的烈馬難以駕馭。此刻,試飛員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正面臨著一場生與死的嚴峻考驗,誰都清楚點火后的導彈仍掛在飛機上將意味著什么,而給他選擇的余地只有十幾秒的時間,按特情處置預案規定他完全可以棄機跳傘,但這樣一來,凝聚著幾代科研人員心血的新型戰機和新型導彈,在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其后果必將影響新裝備研制的整個進程。

“一定要不惜代價保住新型戰機和科研成果!”幾秒鐘內,陳加亮便以自己的生命為抵押作出決斷。他迅速蹬舵壓桿極力保持正常的飛行狀態,同時迅速將導彈處置好。幾個動作迅速、準確、一氣呵成,脫韁的烈馬終于被降服了,陳加亮即向指揮中心報告:“報告1號,飛機狀態已經穩定,請求返航?!?

“可以返航,注意飛機狀態?!?/p>

“明白?!?/p>

在返航途中,陳加亮隱約感到飛機有些異常,憑經驗判斷可能是水平尾翼出現損傷,這是飛行員最忌諱的特情,尤其是在著陸時,當飛行速度減小時,因為尾翼無法控制平衡飛機會突然下沉,處置不當便會機毀人亡,飛行史上曾發生過許多這類事故。

飛臨機場了,陳加亮小心地做了一個標準航線正常著陸。在臨近著陸時,飛機果然急劇下墜,他旋即推油門增速,同時帶桿,控制飛機平穩接地。當飛機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以后,飛行現場的人都驚呆了,飛機左側的水平尾翼已被導彈的尾焰燒掉了近一半。

新型戰機保住了,科研數據保住了,凝結了幾代科研人員心血的科研成果保住了!

2013年4月8日,以萬里晴空為舞臺,試飛部隊長顧博,在祖國的藍天上又上演了一場最扣人心弦的刀尖上的舞蹈。

初夏的天,風和日麗。

試飛院組織混合場次科研試飛,某型機計劃執行3個架次科研試飛科目。第一架次之后,前艙試飛員顧博,后艙試飛員張曉松執行第二架次試飛科目。

15時09分00秒,戰鷹出擊。飛機沖天而起,很快上升至12500米高空,機組按照任務單要求,開始做試飛動作,一切操作都按照程序正常進行,一切都那么平靜。

15時34分06秒,飛行25分鐘之后,飛機在減速過程中,“嘭!”顧博、張曉松突然聽到一聲沉悶且巨大的聲響,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左右發動機相繼喘振,緊接著,雙發排氣溫度急劇升高,5秒內躥升200攝氏度,發動機達到了超溫臨界點。

機組立刻將特情報告給塔臺主指揮員。今天的指揮員是李吉寬,副指揮員張景亭,地面監控指揮員丁三喜。

作為業內人,大家心里都明白:雙發同時喘振,急劇超溫后,如果不及時處置、或者處置不妥,發動機瞬間將會全部燒毀,飛機必然墜毀。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即收停雙發油門。

但是,萬米高空本就在發動機起動包線之外(設計要求發動機在8000米以下啟動成功率高),何況發動機還是剛剛發生了喘振故障的,故障之后的情況完全不可預測,還有一條非常不利的因素是,飛機離機場還有180 公里的遠距,這就意味著飛機空中停留時間較長,風險巨大。

在以往的試飛中,飛機雙側發動機同時喘振超溫、出現故障的概率幾乎為零,數十年未曾出現過。雙發關閉后,飛機失去動力,平顯、左右多功能顯示器等全部無顯示或者畫面不正常,應急部分信息指示不正確,無法確認高度、航向、位置等信息,飛機操縱變得更加復雜艱險。

作為一名多年奮戰在高風險試飛一線的資深試飛員,顧博怎能不知此時的處境。飛機雙發同時停車,喪失液壓、電源,按照《飛行手冊》規定,早就可以選擇跳傘。

此型飛機是國防和軍隊長期研制的重點型號,機上的機載科研設備,經過漫漫研制長路,如果墜機,那一切都要從頭再來?!氨仨毐W“l動機,就是死,也要試一試!”生死抉擇面前,英雄的舉動一致而又唯一,顧博和張曉松幾乎同時執行了關掉發動機操作。

15時34分15秒,兩臺發動機停車!飛機正常供電中斷!

生死存亡的時刻,顧博和張曉松選擇駕機返場,因為這關乎國家重點型號的發展,關乎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大局,這些早已鑄成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失去姿態信息,顧博、張曉松只能根據外景目視保持飛機狀態,進入下降高度增速通道。所幸天公作美,當天天氣晴朗,能見度好。每一秒鐘,他們二人的大腦都飛快地作出各種判斷,憑著對該型發動機的熟悉,顧博明白,只有使飛機保持較大的俯沖角和飛行表速,通過俯沖增速將飛機“勢能”轉化為“動能”,用高速氣流沖擊發動機前端的風扇葉片,保證發動機較大的風車轉速,才能保證正常的液壓壓力。

指揮員丁三喜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和指揮員,他不斷提醒顧博操縱飛機“俯沖增速,保持狀態”。事后調查證明:這是決定發動機能夠重起成功的關鍵一舉。

于是,史上最震撼的場面在萬米高空上演了:只見飛機機頭下沉,機尾上翹,飛機保持一定角度高速俯沖,像一支離弦的箭一般直刺大地,整個場面堪比好萊塢空中驚險大片……

下降過程中,飛機航電系統終于在應急供電情況下投入工作。有了急需的發動機參數顯示,再根據發動機特點,為了保證發動機不至于降到空中起動轉速以下,維持飛機液壓系統壓力,創造起動條件,顧博、張曉松在可靠起動包線外分別對左、右發進行了多次推油門起動。

這幾次起動雖然沒有成功,但使發動機保持在了有效范圍之內,實現了飛機的可操縱性。同時顧博邊飛行邊觀察發動機溫度變化趨勢,一旦發現發動機超溫,就立即收停油門。

15時38分,飛機已經從萬米高空俯沖下降至相對地面5000多米的高度,此時距離機場仍有100公里。

在多次起動發動機失敗,接近跳傘邊界的情況下,顧博、張曉松仍然保持沉著冷靜,繼續開車動作。他們分工明確,密切協作,顧博保持飛機狀態,張曉松判斷飛機位置,并相互鼓勵。

就這樣,在飛機俯沖進入起動包線后,終于將右發成功起動,飛機恢復部分指示,此時飛機速度已接近700千米每小時。

15時39分00秒,在相對地面2000多米高空時,左發也起動成功。險情大為好轉,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此時的機場,早已啟動應急預案,各個搶險救援系統全速運轉起來了。各類值班員、應急搶險人員各就各位,消防車、救護車、搶險車、指揮車等各類車輛緊急啟動,機場上其他飛機也快速有序疏散。塔臺上,大家不約而同地望著遠處的天空,焦急地等待著……

飛機發動機空中停車后,二次雷達信號中斷,指揮員無法通過雷達顯示器了解飛機確切位置。情報保障落在了一次雷達肩上,指揮員要求塔臺標圖員嚴密監控飛機狀態,確保雷達情報準確連貫。標圖員用筆一點一點在標圖板上標出飛機航跡點。

飛機雙發起動成功后,二次雷達供電恢復正常,塔臺收到飛機高度顯示,指揮員李吉寬據此不斷通報飛機位置,果斷下達了一系列正確指令。

返航過程中,顧博在檢查飛機慣導工作情況時,發現雙慣導同時退網,無法顯示姿態、位置和航向等信息。在此情況下,指揮員李吉寬有序引導,張曉松保持飛機狀態,顧博在前艙尋找機場,空地密切配合準備返場著陸。

在距離機場14公里時,兩條跑道像銀色的細帶出現在顧博眼前,機組立即建立起落航線。由于情況緊急,飛機進行應急反向落地,地面保障人員迅速將升起的攔阻網放下,開啟盲降雷達。

16時04分00秒,在指揮員的指揮引導下,飛機反向安全著陸。

至此,從飛機雙發停車到起動成功,顧博、張曉松經歷了整整5分鐘300秒的驚心動魄、驚天逆轉!而從險情發生到安全著陸,機組整整經歷了整整30分鐘1800秒的險象環生、生死考驗!

這次特情處置,他們創造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藍天奇跡,挽救了飛機,挽救了型號,挽救了機載科研設備。

隨后,他們聯合設計廠家,從技術層面上深入分析了此次特情原因,細致分析每一組數字,搞清楚了問題的根源,完善了設計。

當問起為何能在如此極限條件下成功處理特情時,顧博說:“正是因為我熟悉飛機和發動機之間的‘小脾氣和‘小秘密,才能夠達到平衡兩者之間關系,最終成功起動雙發?!?/p>

“緊張會讓人或成為一頭獅子,或成為一只兔子?!边@是顧博最喜歡的一句話。80后的顧博,自從2006年12月調入試飛部隊后,他的人生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入選某重點型號試飛部隊、出國培訓。作為一名80后試飛員,他深知光有過硬的戰斗精神和作風不夠,還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具備過硬的試飛技術,力求成長為一名“知識型、學者型、專家型試飛員”。

試飛是科學,不是逞強。英雄是凡人,不是傳說,更不是神。

那一晚,幾杯啤酒下肚,顧博和張曉松敞開心扉:“啟動了6次,左右發動機各啟動3次,只要有一次啟動不了,就是和死神的握手?!?/p>

“我們連跳傘的地方都選好了,我們是專業的試飛員,既不放棄,也不作無謂的犧牲,如果挽救不了飛機,也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我們敢做事,但不蠻做事?!?/p>

掛鐘指向晚上7點,白麗麗坐在餐桌旁翻手機,1米外的廚房里,丈夫李吉寬在活潑潑的水龍頭邊一邊洗碗一邊哼著歌,老實說他唱得真不怎么樣,也聽不明白是唱什么,就那么哼吟著,自娛自樂,在家里,這是他唯一能幫上她忙的地方。這是他們一天中最輕松的時刻,他時常中斷他的哼唱回答她一些話語,社會新聞、單位見聞什么的。

今天,當掛鐘一成不變地指向老時間時,這個家里靜得只聽得到掛鐘嗒嗒走動的聲音。

自從戰友兼好友余錦旺在執行任務時犧牲,他們晚飯后的這段輕松時光消失了。他回避看她,她的目光卻從他進門開始就再不離開他。

李吉寬整整守了兩天靈,一進門倒頭就睡。他醒來時看到她紅腫的眼睛,他什么也沒有說。他知道,她需要的不是安慰。

連續幾天,他早出晚歸地忙碌,作為好友要安慰親屬,作為部隊領導要處理一些善后事宜,還要調查事故原因,偶爾回家,兩人也很少說話,但他能感覺到她久久粘在他身上的眼光。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親密戰友余錦旺的音容笑貌,白發蒼蒼的老媽媽忍著晚年喪子的悲痛卻大義凜然地說:“我兒子這樣犧牲,很光榮!”的情景,以及錦旺的妻子痛不欲生的情景,交替出現在他們的眼前,揮之不去。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生活里沒有了輕松的氣氛。

兩個月過去了,今天,他們面對面坐下來。他們彼此都明白,需要好好談一談。

一個月前,李吉寬的老岳父突然來了,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做父親的他對女兒說: “跟吉寬商量一下,轉業吧,別干了。這個風險太大了。咱們已經為部隊作了不少貢獻了,現在離開,對得起自己的?!?/p>

父親沒有多留,也拒絕她送,一個人步子沉沉地走了。她目送著老父親的身影,突然發現,父親已經很老了。

幾年前,兄弟試飛部隊的一位戰友發生試飛事故,在送殯的那天,承受不了劇烈的刺激,烈士的父親也轟然倒下,就倒在兒子的靈柩旁邊。

但作為妻子,她知道他的追求。

果然,不等她開口,李吉寬就說話了。

李吉寬緊鎖著眉頭,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雙眼凝視著前方,像是在看,又像是什么也沒有看,時間仿佛靜止了。數秒之后他才緩緩地將煙霧吐出,眼睛微微瞇起,嘴唇輕動,慢慢地說:李吉寬只說了一句話:

“飛,還是要飛的。工作總得有人干,只要干這個事,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傷亡,總會有?!?/p>

她把手伸過去,隔著餐桌,握到了丈夫的手。

我知道。她輕輕地說,我明白。

你放心忙你的,家里有我。

每個人都有離開人世的時候,只不過離開的意義不一樣。

劉剛犧牲后,付國祥代表家屬去看的現場。飛機墜毀砸出十幾米深的大坑,四下散落著飛機爆炸的殘骸。這情形太震撼了。

山風悲呼,草木動容。一位摯愛試飛事業的藍天驕子,用生命書寫著無限忠誠。

“剛子,我們會完成你未了的任務,你將永遠和我們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付國祥和戰友們擦干眼淚,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故技術分析。他們明白,剛子走了,祖國的試飛事業還得繼續,他們必須接過戰友的接力棒。

調閱同類特情數據、組織工廠技術研究、精心作好飛行準備,付國祥和戰友暗自加勁。

這是一個復飛的日子。付國祥、王惠林、林學本四人默默來到機場,他們要完成犧牲戰友未了的調整試飛任務,用實際行動告慰藍天英魂。

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付國祥率先駕馭戰鷹飛向萬米高空。16000米、17000米、18000米,飛機還在爬升……

“18000米,飛機各系統正常,發動機正常!”當付國祥通過無線電報告塔臺時,全場一片沸騰。當12架殲-8飛機圓滿完成調整試飛后,付國祥和戰友打開機艙蓋,向蔚藍的天空投去最深情的凝望……

時勢造英雄,正是航空事業的發展給了試飛員們展示才華的機會,同時他們才華的展示,為部隊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撐。

試飛員所飛的,都是部隊飛行員還沒有飛過的最先進、最前沿的機型。普通飛行員一生可能通常只飛一兩種機型,而試飛員往往至少飛過一二十種。和平時期,不少作戰部隊的飛行員可能打過的真導彈很少,而試飛員有時試飛一個機型就要打十多枚,一枚就價值幾百萬元人民幣!能有幸參與國家最前沿的軍事科研,試飛員們感到無上光榮。

戰機是用來打仗的,絕不是在空中展現優美身姿的和平鴿。試飛員們深知,只有飛出極限值,新型戰機的性能才能得到拓展,戰斗力才能得到提升。他們多擔一份風險,部隊保障飛行安全就多了一份科學依據。

彭向東和傅云龍回憶了這樣一個細節,殲-10首飛時,他們負責通過飛機上加裝的遙測設備拿到試飛的數據。雷強找到他們:“咱們雖然是充滿著信心去飛,我也是充滿著信心,肯定能夠首飛成功,但是我最后還是要說一句:哥們兒我如果真的不行了,走了,你們一定要把遙測數據拿到,這也算是我最后為大家作的一點貢獻?!?/p>

這樣的話語,與其說悲壯,不如說是內心的一種坦然,是融入一種事業后,對自身使命的認知。因為飛行不是飛行本身,這一領域集科技之大成,也是推動一個國家創新的引擎。尖端的航空器體現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能力的重要標志,空中力量關乎國運。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借助科技之翼騰飛,強軍夢離不開航空夢。離開了航空,強軍無從談起;離開了試飛員,試飛無從談起。試飛員是飛行員,也是工程師,他們架起空軍與航空工業的橋梁,架起大地與天空的橋梁,架起夢想與現實的橋梁。這樣的角色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所在和責任所系。

試飛員梁萬俊說:“如果說我們的工作只是受雇于某個公司單純為追求薪水的話,等錢賺夠之后,很可能就不干了,畢竟風險太大。但我們從事的是國家的事業、民族的事業,我們想的是能為空軍裝備發展,為航空工業的發展再貢獻點力量?!?/p>

“空軍是戰略性軍種,在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p>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空軍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空天一體涉及“空”“天”兩部分,在組織協調上融為一體。在這個有史以來最遼闊、恢宏的戰場中,飛翔著諸多武器裝備——飛機、飛艇、地對地彈道導彈、人造衛星、航天飛機,還有用于攔截航空器、航天器、彈道導彈的各種導彈、動能武器和激光炮。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師李清認為,空天力量獨具“高位優勢”,“在信息獲取方面,站得高望得遠;在打擊陸海目標方面,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對敵進行遠程快速打擊,具有廣泛的任務適應性。大氣層內依舊是主戰場,飛機與導彈負責奪取制空權、快速兵力投送與縱深打擊;太空力量奪取制天權、全球偵察監視,以及整個作戰體系的網絡化鏈接;而在亞空間,高超音速飛行器尚無法相互PK,主要還是用于對敵地面目標,進行遠程快速打擊。

中國試飛員注定要承擔更加重大的責任。

“圖發財我們不會選擇試飛,圖當官我們不會干試飛事業,但為了新型戰機早日裝備部隊,我們千金不求、萬死不辭!”

這是中國空軍試飛員群體共同的聲明。他們用青春和生命印證了自己的誓言。

作者簡介

張子影,女,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巴金文學院終身簽約作家。出生于浙江衢州,祖籍安徽肥東。已在《人民文學》《中篇小說選刊》《青年文學》《時代文學》《解放軍文藝》《四川文學》《安徽文學》《北方文學》《星星詩刊》《時代報告》等多家刊物發表小說、詩歌及報告文學數百萬字。出版小說集、詩歌集、長篇小說、及長篇報告文學等文學作品七部。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曹禺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全軍文藝新作品獎、空軍藍天文藝金獎、巴金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猜你喜歡
試飛員飛機
飛機失蹤
鼠國要上天之假人試飛員
驗收
乘坐飛機
民用飛機試飛員評述研究
神奇飛機變變變
飛機飛起來啦
從試飛工程師視角淺談試飛安全
科學酷職業之試飛員
飛機是怎么飛上天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