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中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細化研究

2017-03-18 21:12羅睿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溫帶降水量氣候

羅睿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學中,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教學通常容易陷入誤區。教師在教學中應從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類和分布入手,分析比較干旱型、濕潤型和亞寒帶型三類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布、成因、氣候特征、地帶性植被和對農業的影響,以幫助學生規避學習盲點和誤區。

關鍵詞:地理;氣候;大陸性;細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19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教學中常有教師用大陸內部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氣候特征來概括全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理解是不嚴謹、不科學的,極易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困惑。因此,教師必須認識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本質特征及細化分類,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知識。

一、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細化分布

在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緯度35°~50°區域,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內陸地區主要是干旱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高于400毫米的距海較近地區是濕潤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緯度50°~70°區域,因緯度較高形成了典型的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二、干旱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干旱型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亞地區、西亞地區的伊朗北部和阿富汗、美國中央大平原西部及西側山間盆地、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和中國的西北地區,代表城市有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丹佛(美國)和烏魯木齊(中國)等。這些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0℃,最熱月平均氣溫一般高于20℃,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就是當地晝夜溫差大的鮮明寫照;全年干燥,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值得注意的是,該氣候區有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高于400毫米而分布有森林植被,如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和天山北坡,原因是位于山地的迎風坡,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海洋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導致降水量偏多。該氣候的形成原因是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全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受高大山脈的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而巴塔哥尼亞高原雖距海近,但受海洋水汽影響小,形成了非地帶性的氣候。由于緯度較高且在中緯西風帶的背風坡,西風越過安第斯山脈下沉增溫,因此干燥少雨。干旱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植被類型是溫帶草原和溫帶荒漠,年降水量介于200~400毫米的區域以溫帶草原為主,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以溫帶荒漠為主。該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是夏季光照、熱量充足且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開花、結果和營養物質的積累,農作物品質優良;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全年降水少且冬季熱量不足,易發生旱災和低溫凍害。因此,當地的農業類型以畜牧業為主,若要發展種植業則必須引河水或地下水灌溉,發展灌溉農業。

三、濕潤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濕潤型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北美中部平原及五大湖周邊地區,代表城市有莫斯科(俄羅斯)、紐約(美國)和多倫多(加拿大)等。這些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左右,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左右,氣溫年較差較大;全年降水較多,且降水季節分布較均勻,一般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該氣候的形成原因是全年受大陸氣團控制,但距海較近,有海洋水汽影響導致降水較多。東歐平原是受到來自大西洋的中緯西風的影響,而北美東部地區由于阿巴拉契亞山平均海拔只有1000~2000米,山體較低矮,無法阻擋大西洋水汽的深入,加上中央大平原南北開口,更是有利于北冰洋冷氣團的南下和墨西哥灣暖濕氣團的北上,因此多氣旋雨和鋒面雨。濕潤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地帶性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該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是夏季熱量較充足且降水較多,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冬季熱量不足。因此,當地的農業地域類型以商品谷物農業和乳畜業為主,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的美國中央大平原北部和東歐平原主要種植有小麥和玉米,而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的五大湖沿岸氣候相對冷濕,被稱之為“冷凍地帶”,并不利于發展旱地種植業,但多汁牧草卻在冷濕環境中生長良好,因此廣泛分布有乳畜業。

四、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又稱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北歐挪威、瑞典、芬蘭三國的北部,加拿大中北部和美國阿拉斯加地區;代表城市有雅庫茨克(俄羅斯)和丘吉爾港(加拿大)等。這些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冬季寒冷而漫長,每年至少有8個月是冬季,至少有5個月以上的積雪期,西伯利亞也是北半球的“寒極”,上揚斯克曾經出現過-69.8℃的極端低溫,當地夏季溫和而短促,僅僅一兩個月,最冷月平均氣溫遠低于0℃甚至低于-20℃,最熱月平均氣溫在10℃~20℃之間;全年降水較少,年降水量約300~500毫米。該氣候的形成原因是緯度較高達50°~70°,且全年受極地氣團和大陸氣團控制,因此氣溫的年較差較大,降水較少。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的地帶性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因為雖然當地年降水量較少,但由于氣溫過低導致蒸發極弱,因此水分條件仍有盈余,可以生長適宜冷濕環境的針葉林,如云杉、冷杉和落葉松等。該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熱量不足、溫暖期短、凍土廣布及土壤濕度過大,因此農業生產類型以較原始的林業、漁業和打獵為主。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幫助學生細化溫帶大陸性氣候的三種分類,并針對三類氣候常涉及的考點進行歸納總結并指導教學。比如,狹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指的是干旱型,要掌握分布、成因、氣候特征和地帶性植被類型,而濕潤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則要側重掌握分布和地帶性植被類型。

參考文獻:

[1] 沈海林.學生對溫帶大陸性氣候的認識誤區探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3):42.

[2] 伍光和,田連恕,胡雙熙,王乃昂.自然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責任編輯 馮紅偉]

猜你喜歡
溫帶降水量氣候
Facts of Yellowstone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來的
黃臺橋站多年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變特征分析
瞧,氣候大不同
溫帶季節性分層水庫浮游植物功能類群的時空演替
基于小波變換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識別
變溫帶地下倉埋深對長期儲糧過程糧堆溫度影響的模擬研究
氣候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