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17-03-18 07:57徐娟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

徐娟

摘 要:“情境教學法”有其基本內涵和基本原則,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能夠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從自然環境、音樂播放、圖畫再現、角色表演等方面來運用“情境教學”法,不斷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音樂渲染圖畫再現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70

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在農村還沒有全面普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大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法,努力創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度探究,把小學語文課堂營造成小學生熱烈向往的樂園,最大限度地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一、情境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一些具體場景,讓學生在這些適應教學內容、滿足教學需要的場景氣氛中產生相應的情境體驗,正確而又有效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心智機能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情境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一)適用性原則

情境教學法要切合新時期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滿足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和知識消化吸收。

(二)實用性原則

情境教學法要與現代農村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更加方便快捷地理解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體會到文字語言的魅力。

(三)啟發性原則

情境教學法要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發散性,啟發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挖掘學習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三、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利用自然感受情境

農村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有一望無際的田野,有成群結對的雞鴨,有碧藍萬里的天空。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平時多多觀察自然、觀察生活,鼓勵學生親自用手觸摸樹上的嫩芽、河中的流水。如果以“春”為主題要求學生寫景狀物,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野外去觀察,指導學生細致觀察自然景物,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春天的自然情境,教學生現場學習用語言來描繪大自然。這樣,學生在作文時就會有滔滔不絕、一吐為快的感覺。中低年級的學生大部分是7-11歲,這一階段的兒童,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具體空間想象還不完善,仍然離不開現實中的具體事物和學生生活中的具體經驗,缺乏總結概括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實物帶進課堂,讓他們仔細觀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航天飛機》一課教學時,我將航天飛機的玩具模型帶到課堂上,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航天飛機”。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中對“航天飛機”的外形描述一邊觀看“航天飛機”這個實物,在頭腦中就會非常容易形成“航天飛機”的形象。同時,我還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準確運用語言描述“航天飛機”,促進了對航天飛機外形的認識和了解,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航天飛機的興趣,有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科技的熱情。

(二)利用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語言能營造各種氣氛,令人身臨其境,還能給人以美感,讓人心馳神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音樂來渲染情境。如在朗讀課文《春姑娘》時,教師可以配上柔和的輕音樂,使學生自然地聯想到春天情境,好像感受到了和煦的春風和溫暖的陽光;在教學生朗讀課文《大江保衛戰》時,教師可以播放音樂《為了誰》,學生就會精神抖擻、慷慨激昂,就會感人肺腑、聲情并茂地朗讀。又如在教學寫景散文《桂林山水》時,教師可先出示課文的插圖,然后結合圖畫對課文進行講解,并播放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桂林漓江山水之間,看到一幕幕漓江美景。在學生感受漓江美景之時,教師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有感情地范讀課文。清新秀麗的山水、無限優美的音樂和飽含深情的語言,營造出令人陶醉的情境氣氛,讓學生沉浸在漓江寧靜之美的體驗中,為漓江的迷人景色所陶醉,由此培養出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三)運用圖畫再現情境

抽象的課文,通過圖畫可以使情境更加具體形象,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在運用圖畫時,教師既可以直接展示圖畫,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也可以讓學生親手繪制圖畫。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動手繪制畫面,讓學生在正式學習前就進入海底世界的情境。課文學習一遍后,讓學生再次繪畫創作,然后把兩幅畫予以對比。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生動有趣,易于理解,記憶深刻。

(四)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表演是情境教學的一種獨特手法。扮演角色,學生會體會角色在情境中的情感,會加深對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如《狼和小羊》一課,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狼和小羊。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人物來扮演。而學生要想扮演好就必須認真閱讀文章,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說話語氣和肢體動作。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小稻秧脫險記》,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情境表演法。教師要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奇的心理特點,發揮他們稚氣未脫、想象豐富的優勢,找幾位學生分別扮演“小稻秧”“雜草”“噴霧劑大夫”。雜草在除草劑的噴灑下,逐漸變蔫了,要求學生表演出先是活力無限、活蹦亂跳,后來是有氣無力、逐漸死亡的樣子。小稻秧先是被擠壓、萎靡不振,后來是逐漸變得有生機的樣子。要求學生到臺上表演給大家看,然后讓臺下的學生給予點評,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啟發,逐步讓表演的學生的語氣生動、動作標準、神態自然,使他們在語言、動作與神態上將雜草、小稻秧、噴霧劑等表現得活靈活現,給全班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教師和學生都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四、結語

“情境教學法”,是用生動的教學情境來觸發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旺盛的求知欲的一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能夠增強小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好奇心,使他們自覺地將語文學習切入到現實生活中,從而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因此,我們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力推廣與運用情境教學法,以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鵬飛.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451.

[2] 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105-106.

[責任編輯 房曉偉]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