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

2017-03-18 08:05閆萬軍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實踐活動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閆萬軍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產生的源泉。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我們設計了內容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師應該懂得挖掘教材資源,密切生活實際,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作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生活趣味。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80

小學數學活動的特點超越了文本的限制,讓學生從課堂走向實際操作與生活體驗,它著眼于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實踐活動課貫穿于教材始終,就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而言,每冊都安排了不少于6節內容的數學實踐活動課。如何做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成為了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探究和深思的課題?,F筆者就結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實施談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現狀

(一)教師的認識不到位,思想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

雖然新課程改革的熱浪一波又一波地沖洗著教師的頭腦,但是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并沒有真正轉變過來。傳授數學的知識和技能這一教學的核心在某些學校還占據著重要地位。由于學??己嗽u價中學生成績好壞影響著教師的考核結果,對于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在小學階段直接從試卷的卷面上很難以一種表述的形式出現,沒有辦法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教與不教都沒有關系。有些教師干脆放棄,不如不教,這樣實踐活動課就成了一種擺設。

(二)教材內容遠離學生實際,條件受限,無法開展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產生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實際,數學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價值。數學實踐活動課為生活和數學課堂架起了一道橋梁,通過數學實踐活動課可讓學生把課堂知識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所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實踐活動課內容安排豐富,但對于部分學校來說由于條件限制,很多活動無法開展,只能是看看、想想,做起來有難度。如教材中設計的秋游、數學好玩等內容,因安全問題,學校無集體出游計劃安排,學生沒有集體出游的機會,這樣的實踐活動課就無法開展。

(三)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思路不開闊

數學實踐活動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興趣。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興趣何談學習?在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教學設計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原本興趣很濃厚的實踐活動課變成了數學練習課、計算課,教師不能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體驗所學的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對數學實踐活動課失去了興趣。

二、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

針對以上現狀分析,根據學生實際及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做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

(一)實現兩個“轉變”,為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創造良好環境

第一個“轉變”是學校觀念(校長觀念)的轉變。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學校課程改革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開展工作。校長要有駕馭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的能力,熟悉課程標準。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課程資源的開發與考評,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轉變教師考核制度,推翻將成績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只有考核教師的方式轉變了,教師才可能無后顧之憂,大膽地投入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全身心地依據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工作,才有可能把數學實踐活動課開展得更好,更有效,才有可能花時間讓學生開展數學調查和實踐活動。

第二個“轉變”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數學實踐活動課開展的好與壞關鍵在于授課教師。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好《數學課程標準》,加深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研討和探索,按照《數學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要求設計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將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與其它知識點的教學放在同等的重要的位置,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經歷數學過程的最重要途徑。

(二)挖掘本地資源,突破條件限制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雖然有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但我們不能照本宣科,而應對本地情景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并融入教材內容的教學之中。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多數情景圖都與大城市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系。相對于處在邊遠地區的學校,這些內容就有了誤差。如秋游、象征性長跑(馬拉松)等,因為學生沒有集體外出旅游的經歷,所以很難理解或設計出合理的活動方案來。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學生不知道從何下入手。除了教師簡單的介紹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更談不上實踐活動了。為此,我們應因地制宜,就地挖掘。比如我縣有電影院,每學期都有集體看電影的經歷,我們可以將學生親身經歷看電影的過程取代秋游,達到本節課教學的目的。

(三)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熱情

前面提到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思路不開闊是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對活動預案進行精細化設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熱情。教師要重實踐與體驗,輕知識的記憶和重復。如四年級下冊中的數學好玩《密鋪》,活動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剪下完全相同的若干個n邊形,并標清楚相同位置角的序號,活動中通過不同方向的拼組方式找出能密鋪和不能密鋪的n邊形,理解密鋪的意義。又如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體積教學時,關于把一個圓柱截成若干小段或若干小段拼成一個圓柱的問題,對于面的增加或減少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可以大膽地讓學生進行火腿腸的切與拼,通過操作身邊熟悉的事物理解這一問題。

總之,數學實踐課要體現“活動”二字,讓學生通過活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其中內容務實、創新形式是關鍵。讓我們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升,使實踐活動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活動中學有價值的數學。

參考文獻:

[1] 向鶴梅.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教材”實驗成果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1992(5):20-22.

[2] 孫楊.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12):62.

[責任編輯 房曉偉]

猜你喜歡
實踐活動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