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讓小學美術課綻放精彩

2017-03-18 10:45張愛花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生活資源教學情境小學美術

張愛花

摘 要:在當前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學逐漸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師生對美術教學也都越來越關注。在現代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使課堂教學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師應使小學美術教學更加生活化,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有效方式積極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生活資源; 小學美術;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2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44

在當前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同時也是當前教學的需求,因此加強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使美術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作為當前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在充分理解新課標要求及教學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教學模式,選擇有效的方法實現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美術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

一、創設生活化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創作興趣

美術課堂中,教師應改變過于注重美術知識與技能,對于學科本位過于重視,忽略美術課程所具備多樣性及綜合性的情況,要注重生活與美術的聯系,使美術課堂充滿魅力、充滿活力、充滿更多的興趣點,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培養主動性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體現美術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中我始終將游戲與繪畫巧妙結合并與生活緊密相連。如在教學一年級《有趣的拓印》這一課時,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時可選擇“猜一猜”游戲形式,并且可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所拓印的部分鞋底花紋,可引導學生對這一花紋進行猜想,若學生無法判斷為鞋底花紋,此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整體花紋,并出示實物鞋,學生便能夠體會到在我們實際生活中也有美術,同時也能夠使其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美術所具備的實用價值。這樣一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實際生活情境,可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更加貼近,不但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增強理解及感悟,使其能夠對美術與生活之間所存在聯系進行深刻體會,可充分認識到實際生活中美術的價值。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美術課堂中融入生活的美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比較典型的美術教材適當選擇,進行優化組合,對現有教材內容作適當調整,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美、感悟美,為創作尋找素材,引導他們發現自然美,帶學生去自然界,給他們講解各種顏色及構成的畫面,讓他們發現和感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從中汲取美的養料,啟發學生進行創作。在教學中我經常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用雙眼認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準確把握。比如,在對《田野的色彩》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帶領學生融入大自然中,使其對自然界各種田野色彩變化進行觀察,便能夠使學生更有興趣參與課堂教學。當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田野都有哪些顏色?”“田野的美景是怎么構成的?”誰說說看到田野美景時的心情?”時,學生情緒高漲,他們驚喜地發現田野就在自己身邊。一個個小手高高舉起:“我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田野的色彩是綠綠的,一眼望去,到處都是碧綠碧綠的!”“我在郊外看到秋天的田野里金燦燦的一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豐收的喜悅?!薄拔铱吹教镆袄?,紅紅的高粱像無數支火把,映紅了天際。秋風吹來,它們高興地晃動著?!薄拔铱吹降奶镆跋皲伾狭俗仙靥??!薄拔铱吹降奶镆笆俏孱伭?,低處的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黃色的一片如同在田地中鋪展一層金子。在秋波涌動下,顆粒飽滿的稻穗如同伴著節奏慢慢晃動,又像是金色的山谷在慢慢滑坡?!薄疤镆耙黄G色,然而又綠得不一樣:墨綠、油綠、嫩綠,被整齊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笔前?! 迎著緩緩吹過來的秋風,輕嗅稻谷所散發出的陣陣清香,細細欣賞著各種色彩,在這樣的情景下,必然能夠對美好景色進行形象描繪。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學會了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又從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親近自然、觀察美術現象、表現自然的審美情趣,提升了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價值觀及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欣賞美術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課本知識,還要引導他們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就像對一些民間藝術進行欣賞,其能夠對學生產生啟發,可使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指導學生對網絡進行運用,使其能夠利用網絡對古今中外藝術品進行搜索,感受、體驗這些藝術品魅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次都可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自主進行搜索,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還能使學生視野得以拓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同樣包含著美好的藝術。

四、引導學生表現生活,在創作中美化生活

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生活是最有效方法,教師要從注重教學所具備知識價值,轉變為注重教學所具備的生活價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啟發,使其自身潛能能夠得以充分調動,選擇合理的物質材料展示美感,通過藝術想象,利用藝術語言使自身審美情趣能夠得以充分表現,融入自身感情,創造生活中的美感,使美術問題更加生活化,對美術生活化有更好體驗,使學生應用意識得以增強,使所學美術知識能夠得以較好應用,使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能夠產生密切聯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成功及滿足。比如,在對《生活中的標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生掌握設計標志的方法基礎上,聯系實際生活和校園環境,引導學生為學校設計一個標志來提示大家規范自己的言行。又如:學習《制作相框》這課后,學生選用彩繩、冰棍棒、牙膏盒、舊掛歷、一次性筷子等材料,可通過捆扎、粘貼以及畫與裝飾等相關方法的運用,將其制作成為相框,并且利用這些相框美化生活環境。

總之,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給學生一雙慧眼,讓他們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讓美術課堂回歸生活,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 蔣麗清.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4(6):78.

[2] 康雪燕.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4(7):151.

[責任編輯 齊真]

猜你喜歡
生活資源教學情境小學美術
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探討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生活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